●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科学家是在理性的最高法庭上对自然界最忠实的诠释着,但是假如无知成为法官的顾问,偏见成为陪审团的审判长时,科学家诚实的发言又有什么用处呢? ----赫胥黎《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
●有一种东西叫做自由主义:不称职的自由,受苦的自由,不合时宜的自由。 有一种东西叫做民主。好像人和人之间除了物理和化学性能平等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也会平等似的。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娱乐至死,究竟是说的什么?
我们如今的中国又堕落到了什么地步?
所谓的“一个无法严肃的时代”,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体现得尤为明显。但是,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道貌岸然的严肃,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当权者用以迷惑(或者说强迫)公众的一个工具罢了。由于我们的公众话语权从未存在,也就无所谓失去。
这样看来的话,今天的我们并非不懂的严肃,而是我们被教导不许严肃、不许三俗。只能在***的指引和领导下“娱乐至死”
这是奥威尔和赫胥黎对未来预言的结合,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事实
●我们不要变化。每一个变化都会危及安定。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民主能否继续存在,取决于广大民众是否有能力根据准确的信息做出现实的选择。 ----阿道司·赫胥黎《重返美丽新世界》
●只要我们具有能够改善事物的能力,我们的首要职责就是利用它并训练我们的全部智慧和能力,来为我们人类至高无上的事业服务。 ----赫胥黎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
“那好,”野蛮人挑战地说,我现在就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
“你还没有说要求衰老、丑陋和阳痿的权利;要求害梅毒和癌症的权利;要求食物匮乏的权利;讨人厌烦的权利;要求总是战战兢兢害怕明天会发生的事的权利;要求害伤寒的权利;要求受到种种难以描述的痛苦折磨的权利。”良久的沉默。
“这一切我都要求。”野蛮人终于说道。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在家里,因为拥挤的生活而产生种种摩擦,却又不时涌动着臭烘烘的情感。一大家子人之间,所谓的亲密是何等令人窒息…… ----阿道司·赫胥黎《重返美丽新世界》
●那时我简直难受极了,超过了应当的程度,我敢说。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意外事件;而且,纵然构成社会体的细胞有所更迭,社会体仍然延续。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希特勒的独裁,在一点上区别于历史上所有的独裁者。他的政权,是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下的第一个独裁政权,他也充分利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以达到控制国家的目的。他利用的技术工具,比如广播、扩音器,剥夺了八千万民众的独立思想,于是,让这八千万人臣服于一个人的意志,也就变得可能……早期的独裁者们需要高素质的属下——即使是权力的最末端,这些属下也需要独立思考、行动,但在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之下,极权政治系统已无需此辈。多亏了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今可以将较低的领导阶层机械化,如此便出现了一种新兴人类:命令的盲从者。” ----阿道司·赫胥黎《重返美丽新世界》
●劳动者最美,但是劳动者很容易愚昧,很容易被摆布,所以社会动力来自于劳动者,而指引者则是知识分子。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赫胥黎
●在任何情况下道德教育都是不能够诉诸理智的。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在病态社会中,精神病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城市生活其实是隐姓埋名者的生活,似乎也是抽象的生活。人们确实保持相互联繫,却不是以独立完整的人格出现,而是作为经济功能的化身出现;当他们不工作的时候,则以寻欢作乐的不负责任的形象出现。 ----阿道司·赫胥黎《重返美丽新世界》
●人生不是受环境的支配,而是受自己习惯思想的恐吓。 ----赫胥黎
●伯纳突然想起她那份叫人恶心的样子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资本。“但是当然。”他叫道,用过分的热衷代替了他开初的迟疑。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比对奥威尔和赫胥黎的两部反面乌托邦著作,即《1984》与《美丽新世界》,引用一段里面的话:1.奥威尔害怕那些剥夺信息的人,赫胥黎害怕给予人们过多导致人们变得被动及以自我为中心。一个是人们被统治阶级施加痛苦,一个是被施加愉悦。换句话说,一个是害怕人们被畏惧的东西毁灭,另一个则担忧人们被喜欢的东西毁灭。
2,.人类最大的危机不是中毒,而是丧失能够意识到自己中毒的思考能力。
3.人类其实并不比动物高明,但因为会反省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够前进。
也有人觉得这类书中“充斥着无言的绝望”,并认为现实已经很残酷就不必再读更绝望的书。但我想,作者在执笔时就是怀着期望惊醒世人要对‘中毒’怀有危机意识的,不然身在温水中
●2011年,穿越文学引发了几起青少年的自杀,为了能像虚拟的主角那样进入另一个世界,变成高富帅/白富美,有几个年轻人将自己杀死了。广电总局因此下达禁令,禁止在黄金时段播放穿越剧,穿越文学也禁止出现非正常死亡,诸如雷击、卧轨或者服药自杀等情节。总有人喜欢引用《娱乐致死》的一句总结:“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中国,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了,有时候还互相倾轧。
●他的心仿佛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个空洞。他被掏空了,空而且冷,感到很恶心,很晕眩。他靠在墙上稳住了自己。“不肯悔改的、欺诈的、荒淫的……”这话在他的脑袋里重复着,重复着,像嘭嘭的鼓声,像讴歌玉米的歌声,像咒语。他突然从浑身冰凉变得满身燥热。他的血液在奔流,面颊在燃烧,屋子在他面前旋转着,阴暗了。他咬牙切齿。“我要杀死他。我要杀死他,”他不断地说。突然更多的话出现了:“等他在酗酒昏睡,或怒不可遏的时候,等他躺在建乱的贪欢的床上的时候……”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英国向全世界证明,至少有一个民族认为,专制政治和煽动宣传并不是治国的必要选择,自由与秩序并非必然相互斥力,知识高于威严,自由讨论是真理的生命,也是国家真正统一的生命。 ----赫胥黎《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
●We can only love what we know and we can never know completely what we do not love. —A.L.Huxley A.L.赫胥黎
我们只能爱我们理解的东西,却永远也不 能彻底理解我们不爱的东西。
●If one's different, one's bound to be lonely.
如果你与众不同,你就一定会孤独。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 ----赫胥黎
●如果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人们为失去自由痛苦,那么赫胥黎的《美好新世界》里,人们则为摆脱了自由的重负而狂喜。真的,如果政治家和科学家给民众带来如此丰盛的快乐,民众何必自己去斗争?就像你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一大笔遗产,何必自己去辛苦挣钱?除非——
你认为得到的过程比得到本身更有意义。除非你不识抬举地认为,通过个体努力去争取幸福,比“被幸福”更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刘瑜《观念的水位》
●在人们心里,稳定不如动乱热闹;心想事成也不如曲折离奇来的动人,更不如抵抗诱惑或是为了抗拒激情和怀疑来的引人入胜。幸福从来就不会显得伟大。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我不是心灵的船长,只是它闹闹嚷嚷的乘客。 ----赫胥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