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愿有一个小院子,安心喝茶过日子
日期:2020-08-12 15:05:45 作者:渡兰君 来源:渡兰 阅读:

  

愿有一个小院子,安心喝茶过日子

  有茶山,身在小院

  《三十而已》这部霸屏微博热搜多日的电视剧,终于大结局了。

  要说这部剧中最令观众着急的人,莫过于是顾佳。

  如今大结局出来,让人最心疼的,也是顾佳。

  编剧让顾佳用一机票送走了小三林有有,卖掉房子解决烟花爆炸烂摊子,并带着父亲儿子离开城市,在茶山安居。

  许多观众不喜欢这结局,可我却认为,这或许是最符合现实,也是顾佳最聪明做法

  

  茶山不只是茶山,也是一种寄托,是每个人心向往归处

  最美的生活,莫过于风雨过后,开门便见茶山。

  01

  坎坷过后,便见茶山。

  人生每一道坎坷,都追着我们成长

  我们一路踩着坑坑洼洼,求的不是登顶的荣耀,而是一种归处。

  我们见过许多的景色,但很少有哪片风景,能一直美丽,唯有茶山,四季有四季的热闹,早晚有早晚的闲适

  坎坷过后,能见茶山,也是不错的归处。

  《三十而已》剧中,女强人顾佳,本可以庭与事业平衡好,一面家庭主妇,一面做职场精英一家三口也挺和睦

  然而编剧给她开了个天大玩笑,让她的生活一步步跌落谷底,一次次在痛苦挣扎

  多少集的痛苦熬过,才真正蜕变成后来的模样放下市里繁华幻想,斩断过去,带着老小归隐茶山,过淳朴的生活。

  

  在最后一集,顾佳的父亲跟她谈心时说过一句话

  “城里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哪儿有这儿的大山大川好啊。”

  深以为然,大自然的风景,可饮可赏的茶山,才是人疲惫后,最好的归处。

  这一点,茶的人最有体会

  每一个喝茶的人,都向往茶山的生活,向往着行走在草木之间,活成一个“茶”字的岁月

  愿今后的我们,都能在人间,找到自己愿意停歇的“茶山”。

  02

  心有茶山,身在小院。

  有人会觉得茶山只是一种幻想,毕竟生活有太多的牵挂,哪能全都舍下,跑到偏远的茶山去。

  殊不知中国骨子里有一种本事,就是能在任何环境下,过上让自己舒服日子

  最好的茶山,一定是我们以为的茶山,其次也可以是心头的茶山,这座茶山,并不需要多大,一个十几平方的院子就够了。

  著名主持人汪涵身处名利场,却能坚守本心,朴素如初。

  他的手机老人机,普通书包背了十几年,不会去刻意追求那些肤浅东西

  圈中人人都在名流聚集的北京买房,汪涵却在长沙一个僻静古镇给自己买了个小院子,远离名利喧嚣,闲下来时就在家中陪伴妻儿,或者读书、煮茶、练书法写文章

  爱喝茶的人, 仿佛心头装着茶山。

  哪怕在钢铁丛林里,有一间不大的小院或狭小幽静房间,泡上一杯茶,也能品出自然绿意

  一杯茶,一本书,一支香,足以享乐半日,逍遥人间几瞬。

  心有茶山,身在小院,便是人间自在人。

  

  03

  茶香之处,胜过繁华。

  每当提到淡泊,我们总能想到茶,感觉有茶香的地方,繁华总是离得遥远。

  茶香的世界,在于关上门,与喧嚣隔绝,从一饮一啄中,品悟自然,而自然又总是淡泊,总是宁静,让人心安。

  周国平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命看好容易,把心安顿却很难,唯有茶香之处令人心安。

  清代袁枚,24岁考中进士,27岁当知县,29岁当帘官,也叫考官,负责科举考试......

  年纪轻轻当上科举考官,在当时无异于社会精英,国家人才。

  但34岁时,因为父亲去世,袁枚选择辞官还乡,购置园子改为随园,此后的数十年,不再过问世间的繁华,而是一路寻茶作诗。

  无论有意无意,能远离繁华,而寻求茶中的滋味,这本身就是一场人世的茶修。

  多少人半生坎坷、半经风,所图并非繁华,而是暮然回首,那一抹等候多时的平凡。

  这辈子寻茶的人,或许也追过繁华,但终究停下脚步,在人生路上,不被欲望赶着走,盘膝坐下,自顾自品一杯香茶。

  爱茶的人,茶香之处,便得心安,心安之处,便是归途。

  《三十而已》的结局,我们看到了半身风雨半身泥的顾佳,最终定居在茶山。

  这未必不好,她如同我们多数人的缩影。

  吃过苦,受过累,有过被欺骗,也有过眼泪,但总在某一瞬间明白,争不争的太疲惫,得与失都无所谓,寻一地心安,守人生归处,余生足矣。

  茶山是一片美丽的风景,也是喧嚣城市里一处小院,亦或是一抹淡淡的茶香。

  爱茶的人,处茶香之处,便是心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愿有一个小院子,安心喝茶过日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