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月薪1万,消费600块:比消费更可怕的,原来是省钱上瘾……
日期:2020-01-02 16:25:13 作者:临公子 来源:临公子的后花园 阅读:

  有一句话肯定听过:“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

  可我发现两件挺有意思事情

  一是,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通常挣不到什么大钱

  二是,真正把“省”做到极致后,个人财务上也很难有可圈可点之处。

  我一位年轻的码农同事,连一张餐巾纸都能分成4次使用,点个外卖为了省3-5元能花20分钟凑红包或拼单。

  他曾略带自豪地说,他每月除去房租水电消费只要600块。午餐最常吃8元一份的饺子晚餐自己煮面。衣服日用品打折不买,每天都让我们帮他“砍一刀”。

  尴尬的是,前阵子他很不好意思地向我们借钱,说朋友结婚,要准备份子钱

  “怎么感觉越省越穷啊……”他不经意嘀咕道。

  1.

  你知道么,本末倒置省钱,其实会造成巨大金钱损失

  我对这点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买笔记本电脑时。

  两年前,我为了移动办公方便打算再买一台笔记本。寻思着,反正主要用来码字,就买个性能一般的本子,4000来块。

  估计运气也不咋地,没多久就开始出现问题

  先是屏幕不定时出现竖线,再到休眠唤醒时会突然亮度满格,上个月,电池居然都鼓包了。

  我当时正在赶一篇稿子,又实在担心鼓包的隐患,只好抱着笔记本电脑跑到线下售后点维修

  一来一回,1个多小时就这么打水漂了。

  把我悔得啊……马上决定换一台笔记本。

  痛定思痛,我内默念:以后越是高频使用、越重要东西,越不能省钱。

  

月薪1万,消费600块:比消费更可怕的,原来是省钱上瘾……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省钱”,是买那些看上去更便宜替代品

  原本想买A,但A太贵,于是买了看起来差不多价格却更便宜的B。结果用完状况连连,最后不得不又回头买A,或是置换同等级商品

  以为能省出A-B的钱,到头来花掉的钱变成了A+B。

  看过一个真实故事

  生活在澳洲的David,突然收到房东短信要求他必须在1个月以内搬走。而苦逼的David在打包收拾物品时,万万没想到——

  他光衣服鞋子就有三大箱。

  而它们都是当初他觉得价格低廉买下的,不少衣物连穿都没穿过。此外,自己还买了一堆没必要电子产品和小工具

  是的,我们消费时往往为了便宜而下单。兜兜转转,它们最终将花费更多精力去面对和处理

  注意力生产力,悄摸摸地被严重稀释。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说过这样一句话:

  “凡是能用钱买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如果能用钱,保证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分散,那是非划算生意。”

  注意力>时间>金钱,你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它们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

  2.

  这几年,我慢慢看清一点:

  过分省钱,容易让你忽视更重要的事。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事,可用单一维度衡量利弊

  你眼中的亏,没准是个惊喜礼包

  你眼中的赚,没准让你血本无归

  

  我一位原本2018年就想买自住学区房的同事,到今年还没买成。近两年楼市不太好,房价微跌,他始终犹豫不决,总想着过阵子会不会继续跌。

  上个月,他所在城市发布了入学新规,要求学区房在6年内只能有一个在片内小学就读的名额

  心仪许久的学区房,顿时价格飙涨,每天看房源app他都心惊肉跳

  在此之前,他经常念叨的一句话是:“我要买的房刚需带学区,当然要慎重。”

  可这并不是慎不慎重的问题,说白了,是想抄底的占便宜心态

  道理难懂,打个比方

  超市里蔬果生鲜有时在晚上8点后打折,但多数人不会蹲等到那时再买,一般看到品相不错、价格合理的菜就直接买走回家了。

  原因简单,一是省时间,二是不耽误饭点

  它跌了我们不觉得可惜,它涨了我们也不会窃喜,毕竟买菜是为了做饭过日子对吧?

  OK,转换买房或是投资这类大额交易上,许多人心态就变了。

  老期盼自己入手的是最低价,而忘记了做这件事的本质目的

  真到房价腰斩了,他们会买吗?

  不会。

  他们会以为还能再跌一半。

  结果就是,在占便宜式的省钱心态中,不断失去机会,直到永远错过

  3.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一个观点:金钱并不能使你变富有

  钱只是个工具,只有合理聪明地花出去才能产生价值。否则拥有再多,不过是存量思维,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不少人省钱,是抱着“省下越多,我就越富有”的心态,咬牙切齿扣扣索索看似勤快

  其实,这只是一种懒政。

  

  我认识的一位女性朋友,怀孕后辞职在家休养。

  1年半后,她打算请个保姆然后自己重返职场,却遭到老公家人阻拦

  “明明你可以带娃,干嘛要请保姆花那冤枉钱?”

  为了省钱,

  原先月薪过万的老婆要在家带小孩

  看电影都舍不得去电影院

  新衣服、新鞋子基本不买。

  对他们来讲,职业规划不重要、挣钱能力不重要、兴趣爱好不重要、享受生活不重要,省钱最重要。

  这种生活品质,钱赚再多又如何?

  省钱意义不在于“不花钱”,在于你攒下一笔钱,它能用来购买更多服务,它能让你有时间去做更擅长的事,它能让你产出有价值的东西。

  Anna Lappe说,每一次你花的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最可惜的,是你投了弃权票。

  

  再退一步说。

  经济学中有个说法本金不足时,勿寄希望资本力量

  许多人一边拼命省钱,一边在收入乏善可陈解决问题,最快的方式是抓主要矛盾赚钱技能明显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舍本逐末去省钱,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自我安慰

  4.

  财富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包含两点。

  1)增强判断轻重缓急的能力。

  熟悉我的读者知道,我向来支持年轻人攒钱。

  可攒钱和吝啬完全两码事

  当你明白储蓄在个人财务上的重要性,更能分清哪些是重要的事、哪些是没必要的事,每件事的权重在你心中日趋清晰

  它让你更加理性,也让你的钱发挥大作用。

  优质的花钱足以升级你的财富,刚才提到的学区房,就是个典型例子

  

  2)增加控制金钱的能力。

  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

  “金钱需要一分一厘积攒,而人生经验也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在你成为富翁的那一天,你已成了一位人生经验十分丰富的人。”

  我特别认同

  一个人在增加财富的同时,他对财富的理解、对金钱的控制、对消费的理解力,也将逐渐强化

  直至成为金钱的主人

  最后我想说,当我们提到省钱、提到延迟满足,不是说你要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而是利用帮助自己建立理性金钱观

  你挣钱的能力在变强,你用的东西在变好,你花的钱却在变少,以及你有办法让财富处于迭代增长的良性循环

  你生活的所有层面,都在朝好的方向走去。

  这或许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简书经管优秀作者、蚂蚁财富/招行/雪球平台特邀作者,一枚理性爱财的工科产品汪。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月薪1万,消费600块:比消费更可怕的,原来是省钱上瘾……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