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世事万千,来来往往,其实都是缘分使然。若是过分在意,反倒是在为难自己。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人间自在人。人生似过客,随缘才是最好的姿态。
风光得意总有时,跌宕起伏才是人生,随遇而安才是面对无常最正确的心态。
但这难不倒生性乐观的苏轼,他跟友人采撷果蔬、取池鱼,酿黍酒……硬是将这段原本坎坷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被贬黄州时,他在一座人烟稀少、偏僻落后的小城 以耕田为业。被人赞为一代文豪的他,却从不觉得这有损他的身价,反而写下了“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令人读之垂涎三尺的诗句。
然而命运却不打算这么放过他。所以后来苏轼又再一次被贬,到了惠州,却依旧能随遇而安。没过多久,他又写下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绝世好词。
命运给苏轼出过很多难题,但无论人生多坎坷,他都能做到宠辱不惊,顺应环境,适应环境,无论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
林语堂先生曾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轼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我想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具备。
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作家白落梅也说:
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暖和的午后,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
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
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聚散无常,一份随遇而安的心态,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
把握好每天的生活,照顾好独一无二的身体,就是最好的珍惜。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随性而往,随遇而安,一切随缘,便是最豁达而明智的人生态度。
枯荣也由它,随缘又自在。
药山惟俨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宗大师。有一次,他带着两个弟子道吾和云岩下山,途中惟严禅师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道:“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茂盛好?”
这一来,答案似乎已经明确,所以云岩随即转口说:“我看是枯萎的好。”
谁知惟俨禅师还是摇了摇头:“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正好有一位小沙弥从对面走来,惟俨禅师便以同样的问题来“考”他,机灵的小沙弥不紧不慢地答道: “枯萎的让它枯萎,茂盛的让它茂盛好了。 ”
禅师有一天在院子里看到一棵树很茂盛,而旁边的一棵树却枯死了,就问他的两个弟子:“这两棵树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万物的枯荣有其规律,花儿不会因为人们喜爱而常开,月亮也不会因为人们不满而不缺。既然无法左右外物,“枯荣由它”便是最好的心态。
拥有再多的美食,不过果腹而已;
拥有再多的豪车,只能乘坐一辆。
再过若干年,我们都将离去,对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彻底变成了虚无。
我们奋斗一生,带不走一分一毫。我们执着一生,带不走一分虚荣爱慕。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都只不过是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用心生活,随缘就好。
没有谁的生活一成不变,没有谁的人生年年如一。
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欢离合,样样尝尽。
世间种种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也许是如日中天的事业突然夭折,也许是许诺长相厮守的两人无奈而分离,也许是一起走过余生的老伴忽然离去……
面对世事无常,惟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才是最好的答案。
对事对物、对名对利,愿我们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一切随他去,做人间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