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奇葩说》辩题里,这是最震撼的一个!
日期:2018-11-19 14:15:31 作者:大将军郭 来源:我们心里都有病 阅读:

《奇葩说》辩题里,这是最震撼的一个!

  作者:将军郭|心理咨询师|性感长腿女青年

  图片来源网络  由Devil提供

  追《奇葩说》到第五季,客观讲还是很心累的,因为早就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娱乐节目来看待,而是真切地觉得自己学习。毕竟这五年来,我被这个节目“刺激”得重新反思了很多问题,也有更多簇新的启发

  第二季有一期讨论长生不老是不是一件好事?”马东的发言让我记忆犹新,“青山不老为雪白头,我们不知道青山何时所始,又何时所终,但不耽误青山在我们心中的美。”至今想起,还是感慨何必长生不老,我愿只争朝夕

  每一期辩题都是一次灵魂的拷问,而此前的每一期,至少到节目尾声,我都能交付一个确信的答案,但是周六这一期节目我看了两遍,非常震撼,却还是犹豫,“如果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

  看到辩题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支持,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别人谈恋爱我在学知识,别人生孩子我还在学知识,竟然让我把脑子珍贵的存货拱手让人?竟然还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就否定了我三十多年的努力

  这岂不是抹杀勤奋努力的意义,不公平!不共享,坚决不共享,这辈子都不可能共享。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事是,如果真的能做到一秒全球知识共享,那会不会有人坐等出现更多的一秒共享,共享记忆、共享伴侣、共享财富,它带给我们便利,也带来了更多不切实际幻想,大多数人可以什么都不做,就能轻松拥有一切。

  而这种看似轻松能收获的一切,其实也是轻松放弃一切的过程,我们再也无法体会努力后收获成功喜悦,无法感受去征服未知领域所带来的刺激和兴奋,也无法懂得生命中重要情感,那是珍惜和维系。

  我们喜欢的一切,不仅因为它本身可贵而富有价值,喜欢它更是因为在争取过程中我们的投入,你得到的东西,无论是知识、能力、财富和情感,它因我们为之付出心血汗水、时间和感情,而变得更加动人

  心理学中有一个说法叫“心血辩护效应”,说的就是,对一件事付出越多,对它就会越加喜欢。

  学习知识也是如此,我们为变得更优秀博学付出的越多,我们就越尊重自己所学,也会越珍惜成果,当学习知识不再需要我们付出任何的时候,我们不仅不尊重知识,我们还会觉得知识无用,甚至滥用知识。

  这也是不支持的一方提出的观点,当那些心术不正的坏人利用知识来破坏规则,来施加伤害,知识成了核武器,它很危险

  尽管一开始我就有明确的立场,但还是被支持知识共享的一方发言打动了,我的犹豫也是因为我看到了更新鲜更有冲击视角

  陈铭一直是我在《奇葩说》最喜欢的选手,关于这个辩题,他开杠的过程寸步不让,又有理有据,非常精彩,其中有一段发言让我产生了摇摆。

  他以医学为例阐述,“尽管达成了同等的知识水平,但每个人依然有不同价值选择,比如同样是顶级的肺部医学博士,依然有人愿意冒着损害健康风险吸烟,而有人坚决不吸烟。”

  或许,我们成为今天的我们,并不是由知识含量决定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经历、感受,我们在知识以外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更能影响我们去到哪里,得到什么。

  那些学到的知识,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取,最终产生化学作用,是因为它们跟我们内在的性格经验观念发生交互,就像同样的一首歌,有人听觉轻快,有人却深悟悲凉。如果得到同样的知识就能成为同样的人,那我们又把自由意志个体多样性置于哪里?

  知识是眼睛,是一扇窗,能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世界风景,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门,而那抹风景,那个新的世界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最终决定者还是我们自己。

  的确,如蔡康永所说,捍卫着知识不共享这个观点的人,很多都是知识的既得利益者,说起来,我也算其中一个,写文章、做心理咨询,都是基于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仅靠知识储备却不足够,咨询需要技巧,也要富有人格魅力,书写需要文字运用能力,也要充满情感,掌握知识又在传播知识,是以知识为基础,而把知识跟技巧、阅历实践感悟等等糅合在一起才是核心

  如此说来,知识共享又有何不可呢?它能改善时间精力不足所带来的知识匮乏,能补齐智力和能力上的部分缺憾,也能让更多人站在同样的知识高度对话,或许,人与人之间可以因此变得更容易相互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有个栏目叫“将军知道”,一直在回复各种提问,讲真,每一个回答内容都很好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知识,如果真的有机会知识共享,我想,是不是至少能多解决一部分人的困惑,让他们能早点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也就能更早一点活的幸福

  看完这期节目,我的确没有一个能完全说服自己的答案,或许这个答案也没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借着一个个辩题去思考,去创造,去改变。

  虽然目前,我们还不必在现实中去面对这道选择题,但这道题目的背后却有深意值得琢磨: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缺憾和焦虑,是知识不足造成?还是我们自己的价值选择所决定?如果谈到知识你总觉自卑,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还要加把劲,去学习去提升

  正如马东在采访中讲到,我们需要面对生活的“真问题”,真问题或许未必是真实存在,但它的本质仍跟现实相连,哪怕是那些荒诞科幻的辩题,它们也依然在折射真实生活,依然有值得思辨的价值。

  这也是我很喜欢《奇葩说》的原因,它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磁场,它把种种不可能被提及被思索争议话题,变成了一种可能,而它又把这种可能变成了让我们有机会检视和改变自己的现实。

  《奇葩说》谈爱情,也聊教育,话宇宙,也论人类,但无论话题怎么变,不变的是我们借由这些问题去重新解读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重新建构我们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比如,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脑洞存在——奇葩星球,在这里,可能有一颗高等星球的蛋,我们是该呵护还是该毁灭

  在这里,还有有趣的新规定,如果爸爸每周不能陪孩子12小时,就取消爸爸资格,你同意吗?在这里,还有很多闻所未闻按钮发明出来,按下去就能知道伴侣到底多爱你,按下去就能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你按吗?

  在奇葩星球的各种一键按钮尚未发明之前,《奇葩说》走到了第五季,我喜欢的选手来了又走,曾经打动我的故事再出新番,让我辗转的辩题又有了更新奇的讨论,就连看节目的我也从20岁跨步到30岁。

  但没有变的是它一直带给我的感动引发我的思考,没有变的是,它一直让我们懂得一件事:生活的按钮就在我们手里,如何更懂得爱,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如何去面对知识带给生活的影响,等等等等,都是我们能去把握和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让美好即将发生。

  ——  END  ——

  害怕与你擦肩而过

  请记得星标置顶我!

  ◁◁ 向左滑再来几篇

     因为相亲,我打了我爸|将军知道     父亲的死,跟刘德华的冷漠是分不开的|再访杨丽娟   当前女友扒出了我现任女友的情史|将军知道

  新书《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

  正在全网热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奇葩说》辩题里,这是最震撼的一个!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