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人又称攸乐人,于1979年6月6日经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为我国第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单一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洲景洪市的基诺乡,总人口只有两万余人,“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
十月二十五日,我们一家三口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市,下榻的酒店名叫醉美傣乡望江度假酒店,老板小吕是一位来自河南的帅哥,很健谈,见多识广。他居住景洪已有十几年了,基本上属半个当地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经他推荐我们决定第二天前往基诺山寨。
由于时区差,早上七点多景洪的天才亮。吃过早饭,由小吕老板驾车驶往基诺山寨。一路上小吕侃侃而谈,从基诺山寨的由来到风俗习惯,使我们还没到山寨就已了解了大半。行程二十多公里就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后我们见到了导游小布,她名叫布鲁绕,基诺人是没有姓的,“父子连名”最为常见,如父亲叫“腰杰”,其子就叫“杰泽”,其女叫“杰得”,照此类推。
小布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孩,个子不高,有双漂亮的眼晴,身着基诺族服装,头戴尖尖的头巾,声音清脆,一看就是个纯朴善良的女孩。
山寨大门的右边是由牛角制成的四个大字“基诺山寨”,景区入口处是个大鼓门,由鼓门进入寨内,首先要攀登近百级台阶,拾阶而上只见石路两边摆满了牛头。小布解说道,此为“牛头路”,基诺族把牛头作为驱邪祈福的象征。之所以铺在路边,也是告诉人们他们生活很好,有肉吃,牛头摆越多越好。另外基诺族男孩在十八岁成人礼时,要宰杀一头牛,牛头或摆在石路两旁,或挂在路旁的大树上,日积月累,石阶两旁全是牛头,其景十分壮观。
牛头路的尽头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上方就是基诺族的创世女神阿谟腰北巨大的依山石雕。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宇宙间全是茫茫大水。一天,水中央出现一个庞然大物,漂浮很长时间后,突然裂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力大无比的女巨人,她就是阿嫫腰北(注:阿嫫即母亲;腰即大地;北即造。)全句译为“造大地的母亲”。大概相当于我们传说中的女娲。
阿嫫腰北出来后,把那庞然大物一分为二,造出了天和地。用九根巨绳把天吊起;再用九根巨柱支撑在天地间,把天地固定下来。接着造出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峡谷、江河、平原。女神的手很长,直到我们走到她的手上才意识到原来踩在脚下的竟然是她的手臂。
平台的右边是大鼓。基诺族老人们用民族乐器奇科,布姑演奏着非常美妙的音乐。
女神阿谟腰北的脚下是一对男女石雕。相传在远古的时代,洪水淹没大地,只有一对善良勇敢的同胞兄妹玛黑、玛妞受仙人保护和指点,幸免于难,经过各种磨难和曲折,为了基诺族的沿续,结为夫妻,繁衍下代。所以基诺人“舅舅”是一家之主,也是家里地位最高的长辈。基诺人如果哪家没有舅舅,就找个蚂蚁堆认作舅舅,婚嫁大事必须祭拜蚂蚁堆。虽然是个美丽的传说,但基诺人至今还保持着这种风俗。
随着小布一路前行,两边的花草形态各异,五彩缤纷。有含羞草,有没心没肺花等等,大多数我们从未见过。置身于基诺山中,恍如隔世,仿佛进入世外桃源。蓝天碧透,青山独秀;古树参天,灌木深厚;溪水缓淌,闲鱼漫游;时而鸟鸣空谷,时而轻风拂面;茶树生于其间,叶凝浓雾之甘露,根盘深山之矿物;采日月之光华,纳沃土之精微。
来到山顶后迎面是太阳花坛。太阳花坛是一块几百平米的平地,四周是有些年代的寨子,中间立有一根约八、九米高、直径五十多公分粗的图腾柱,柱子上下刻有许多神像。听导游小布说最上面刻的是太阳神,下面是月亮神,再下面是星神和女神。
基诺人不信佛,信太阳神,他们认为太阳神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安康。图腾柱是不允许乱摸的,因为这是基诺人图腾的象征,只有在重大节日时,基诺人在长老的带领下对图腾柱的神像进行祭拜,祈求诸神保佑他们。在小布介绍过后,基诺族人为我们展示了祭拜过程以及基诺人成长、生产、生活的场景,让我们对基诺人增进了一些了解。
接下来进入“大公房基诺文化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巨大的蚂蚊窝、基诺族的建筑及用具,由于基诺族没有文字,只能刻木记事,这里保存着记事的刻木。大公房里面最多可住一百二十八人。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民族的女人是在阳台上生孩子,出生的婴儿要用冷水洗身子,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婴儿的生死全靠自身的生命力了,据说存活率不足三成。我想这大概是基诺人为了强大本族才借这种方法优胜劣汰吧。
小布还介绍说寨子里老人多高寿,基诺人非常勤劳,大多七八十岁仍在劳作。基诺人以耳洞大,牙齿黑为美。不过现在年轻一代的基诺人已经不喜欢穿耳洞。新时代审美标准不同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观赏基诺民族舞蹈。舞台就利用大公房下边的空地搭建了一个偌大的大厅,大厅中央是一面几人高的大鼓,它就是被基诺人尊崇的太阳鼓。
演出前热情好客的基诺人为我们送上他们制作的烤肉和点心,基诺山寨的烤肉非常好吃,据说这种本地猪整日自由奔跑在山野中,属无污染的锻炼猪,其肉自然别具特色。边品美食边看演出,惬意油然而生。在太阳鼓下基诺族的姑娘小伙们为我们演出了精彩的民族舞蹈。
观看完舞蹈后,我们开始下山,下山的路是由竹片铺就的山涧小路。竹片下是涓涓流淌的小溪,走在上面吱呀作响,自是别有一种趣味。
基诺人为了更好的展现基诺的民族文化,在下山路的两旁搭建了许多寨子,作为各种铺子。首先看到的是铁匠铺,铺子里有两个基诺老人在打各种生产生活用的铁器,铁匠在基诺人中很受尊敬,因为他们的原始生活离不开铁器。接着的寨子是篾匠铺子,里面有极具民族特色的竹器。还有民族服装铺子,游客可以试穿拍照留念。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个铺子展示了基诺人自己酿造的玉米清酒,大家试饮后都大加赞赏,醇香四野,沁人心脾。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出了寨门,回首再望基诺山寨,顿觉不忍归去。基诺山景区以自然村寨为依托,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以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给游客……使人仿佛穿越了时空隊道,留连忘返。
基诺族人勤劳、勇敢、善良,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原始森林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过着快乐的原始生活。他们除了信奉太阳神和女神阿谟腰北外,就是信奉毛主席,他们感谢毛主席把基诺人从原始社会直接带到社会主义社会,才有了今天现代文明的美好生活。正如少数民族的一首歌唱道"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怎样做,道路越走越宽阔"。
望着渐行渐远的基诺山寨,淳朴的基诺人在我们心中已深深的扎了根。正如他们临别为我们拍照留念,将我们也留在他们基诺人的心中一样。希望在未来,基诺山寨继续保持淳朴的民风,继续维护好美丽的自然风光,在新时代的社会大家庭里,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章柳风,安徽枞阳人,在县城老凤祥银楼上班。喜欢优美的文字,更迷恋古诗词。诗作常发表于多个网络平台。
推荐阅读
文乡诗苑|【章柳风】古体诗词九首
文乡诗苑|章柳风诗词欣赏
文乡游记|快乐之旅苏州行
文乡游记|游石门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