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文人李渔曾经在他的家乡村口路旁,修建了一座凉亭,名之曰“且停亭”,他还专门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一座普通的凉亭,本身并无特别之处,但因为李渔赋予它与众不同的文化意义,最终它被列为中国十大过路凉亭之一。
“且停停”,多高妙!它不像那些多于牛毛的智慧达人一样强调放下名利而超然物外;它不像那些粉墨登场的网络睁眼瞎写手一样见山只是山;它更不像那些恶俗的土财主一样只知追求富贵!
“且停停”,是一种清醒而又轻松的生活态度,“且停亭”是一个知行而又知止的心灵去处。
但世间“且停亭”只有一座,那是李渔的,你我奔忙之人还是需要寻找一个能让心灵栖止的地方。
应邀来到青龙驿之后,我知道,我找到地方了!
“驿”者,旧时指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由“青龙驿”的命名,可知营造者的良苦用心了。青龙驿位于枞阳县青龙山之中,一个离县城很近又很远的地方。
说它近,是因为它就在县城之旁;说它远,是因为它远离了喧嚣与纷争。县城之中有凤凰山,与她对应的是城外的青龙山。前者很热闹,过往之人络绎不绝;后者很静,全然是世外桃源。
这处桃源,如果没有人引导你,你可能是找不到的。水泥路曲曲折折,一路上长满庄稼的土地饱满而富有光泽,田园之中的村庄像是精心安排之后错落有致地散落着。
站在青龙驿门前,环顾群山,又感叹造物主的手段,这翠绿的群山连为一体,盘旋一圈之后向远方延伸而去,灵动有力,跃跃欲飞,的的确确像是一条青龙!
青龙山势飞动,青龙潭水却渊默澄澈。在青龙驿项目部负责人潘总的带领下,我们文乡采风团围绕青龙潭步行一周。山间宽阔的道路才刚刚推平,金黄色的沙石犹如迎客的地毯厚实而绵软。一路领略山景,一起踩着这养脚的地毯,实在是别样的享受。它不似水泥大道那般坚硬,也不似地砖那般油滑,更不似石阶那般让人步步担心。我不知道以后青龙驿怎么进一步处理这条山道,此刻只管尽情地徜徉着。
或许这地毯太具有诱惑力了,竟然有似蛇又似龙的动物出现在沙路上。我们小心地走近一看,惊呼原来是树根!可这也太逼真了,它们或弯曲盘旋抬头游走,或张牙舞爪摆势攻击,或如眼镜蛇膨颈欲喷毒液……我和文乡“乡长”各举手机为这些神奇的树根逐个拍照,一时眼直手乱。
拍完蛇龙之影,峰回路转,竟又怀疑自己到了翡翠谷!因为眼前一亮,一亩方塘绿藻遍布,油亮生光,温润如玉。呼喝一声,我冲向塘水,以指触摸,果然温润,果然亲肤,果然沁脾!临走,我还不忘掬它一把,一路捧着,顺便给自己降降温,天热心动,满头大汗,有法子凉快一下,不也很快乐吗?
走过“黄金地毯”,穿越“翡翠谷”,再下一坡,眼前出现的是红瓦高屋,从背后绕过仰观,终于识得其真面目——青龙庵。唐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咱也凑一句:“村不在大,有庵则宁。”有了这青龙庵,这山,这水,这村,便有了一种更加宁静的氛围,便有了一层宗教意义上的气息。
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的山水。”是的,人们眼中的一切并不完全是它原本的形态,人们心中的一切也并不完全是它表面上固定的意义。儒佛道三家,都爱山水,都强调从山水中体悟参透,都善于从山水中获得灵魂的力量。大自然中的一切,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形而上之,最终必落脚于宗教层面。
千里快哉风也好,昨夜高楼凋碧树也好,还是这里的黄沙地毯翡翠谷也好,一切的一切,在青龙庵面前统统净化提纯,成为心中的符号。青龙庵,不必在意它香火多旺;青龙山,不必在意它典故多少;青龙潭,不必在意它有多深;青龙驿,不必在意它历史有多久。我们更需要在意的是,它们提供多少契机,我们又是否得到什么。
由青龙庵前的小路,我们沿着青龙潭,悠哉悠哉地欣赏成片的翠绿竹林,又回到了起始点,我们用足迹正好画了一个圆。
中午,潘总带着我们品尝了青龙驿本色本味的农家菜饭,鲜美的菜肴与巨大的柴锅锅巴让众人啧啧称赞。
口中回味着本真之味,眼中流连着本色之景,心中带着本原之念,我随着文乡采风团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龙驿。
一路上心想,南来北往,车来车去,人一定要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驿站。有劳有逸,有动有静,有舍有得,李渔是聪明的,是和我们普通大众的心最贴近的。而此处,就是一处“且停亭”,就是一个能让心灵得到栖息的地方!
愿你我的历程和前景,在你我的脚下,更在你我的心里;愿青龙驿的发展和故事,在山中尽情展开,更在无数个山外流传演绎!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文乡采风|【体验●图说】走进青龙驿
文乡采风|【体验】盛夏,来狂狮河踏浪
云岩闲草|狂狮河上两段“狂”
文乡采风|【体验●图说】狂狮河漂流开幕式
文乡采风|【体验●图说】狂狮河漂流
文乡赛诗会|第十四季:贺狂狮河漂流开业
文乡采风|【探索●发现】白云岩记
文乡采风|【探索●发现】云岩来,吾导夫先路
文乡采风|【发现●大家】给你一朵白云
文乡采风|【探索●发现】又上白云岩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一路同行,感谢有你!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函云石刻记游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白云岩探胜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白云岩采风掠影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白云悠悠花自在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一路风光一路诗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碧耕园雅集——致雷军/沈琴
文乡年度盛典|【采风专题】小聚白云岩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微信公众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平台与作者共有。本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责编:燕子 小编:小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