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迟到的勇敢 ——《四十:一九七六》拍摄后记
日期:2018-10-19 11:00:35 作者:汪滢滢 阅读:

迟到的勇敢 ——《四十:一九七六》拍摄后记

  迟 到 的 勇 敢

  ——《四十:一九七六》拍摄后记

  文、摄影:汪滢滢

  2011年的冬天,收到父亲写给我的一封长信。虽然从小我都跟他以书信往来的方式进行联络沟通,但这一次他写给我的字里行间,第一次让我确认了他对我的情感。这情感里有对我近三十年的牵挂与一份尘封了的遗憾

  他之所以会写给我这封信,缘于我半年前,开始文字的方式,把压在心底的,一直羁绊我的心理枷锁书写下来。我企图以解剖自己的方式来解开它,最终写成了五万多字的《寻找失去勇敢》。在文印店,我请店员普通的A4纸打印下来,装帧成册,寄给缺席了我近30年生活的父亲。

  这应该算是我成长历程中,第一次做如此坦诚而“勇敢”的事情。从此,生疏的父亲形象变得鲜活起来,我也开始不再避讳我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事实。那一年,生活赠予我一份礼物:它让我跳出了那个圄于各种不安全感中的小我;并告诉了我,面对真实的自己的重要性

  2015年底开始的《四十:一九七六》的拍摄,是我对四十岁中年女性的一场当下真实生存状态资料搜集,更是自己对岁月惶恐情绪梳理。那些出现在我镜头前的同龄人们,我采访她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请描述一下你的童年生活,并简述它对你性格形成影响。在她们的叙述中,有我们共同经历过的集体大院时代幸福生活;有文革之后,大家言谈举止谨小慎微;有兄弟姐妹间的真挚情感;也有父母之间隐晦的情感挣扎……

  只是转瞬之间,我们就到了当年我们看到父母的样子年纪,而整个时代却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集体主义思潮在隐退,个体意识在苏醒;人们对待情感、婚姻问题的态度变得更为开放;淡却了的舆论压力也让生活的形态变得无法想象地多样化;曾经个人最为担心政治压力,被现时各种欲望趋动的生存、竞争压力所替代。如今四十岁的中年女性,虽然不再是只为了下一代而活着的一代,但我们却比我们父母这一辈面临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婚姻、子女教育事业健康等问题。岁月带给我们每个个体对生活的迷思,像一面面迎风狂舞的旗帜,让人无法忽视。

  “四十不惑”是个伪概念。直到《四十:一九七六》摄影展在杭州“馒头画廊”的展览结束,我依旧这样认为。我的镜头所面对过的故事清晰地告诉我:人生走到中点,阅尽千帆却尚有一番波澜壮阔需要去经历;无常赋予了我们看待世事经验,却也带给你我因一场场无奈惆怅而升起的脆弱。我们是更享受生命了?还是对世事心生了厌倦?每具修行在世上的灵肉,各有各的答案

  毛衣

  截止2016年3月15日,我总共棚拍了三十多位同龄人。他们中间,只有一个是我熟识的同学,其他人都来自网络的招募。而这些参与拍摄的女性,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中,有硕士博士大学教授之类的高级知识份子,也有媒体智能科技领域独立女性。2016年1月5日这一天,“阿霞”捧着一捧鲜花走进我的影棚,然后,她的状态不得不让我定义她为:最幸福的女人

  她来自浙江下辖的一个县城,是一位有着两个孩子家庭主妇。她拿出准备让我拍摄的纪念物:一件有着明显90年代风格的旧毛衣。

  在后来的叙述中,她这样说:这件毛衣是1999年,我先生,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给我买的。那时候是西湖烟花大会,大家都在往放烟花的地方走,我们却往反方向走。他给我买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这件毛衣。那时候,他的工资只有几百块,他花了一百多元给我买了这件礼物,给我很温暖感觉。他当时跟我说,会让我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现在看看,也没有让我失望。这件毛衣对我来说,就是爱情,我一直会保存它。

  她的言语朴素简单,却字字洋溢着“满足”。

  她甚至这样描述她在四十岁当下的状态:就好像晚餐时,端出了一桌子丰盛的大菜。她思考了一下,继而说:“四十岁,我想用丰盛去形容它。”

  在所有我的拍摄对象中,她对“幸福”的陈述,豪不犹豫,没有辗转递进的情绪,一如她淳朴无忧的笑容。在后续资料整理过程中,她的采访视频,让我有这样的感悟:我们的失意,有时候可能源于我们“知道得太多了”、“想要的太多了”。

  青蛙玩偶

  没有缺憾的人生,毕竟是少数,哪怕我们一直安守我们的生活。

  我面前的“小荷”,清澈的大眼睛,笑起来天都敞亮了一般,明媚爽朗。只是,在视频采访有关她带来的纪念物时,她几度哽咽。

  她的故事让我想起波伏娃的一句话:“成人是什么?是被年龄吹涨了的孩子。”无论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我们似乎永远赶不上生活要求我们成长成熟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被生活追着跑,而很少从容等待时光的到来。

  她与我分享她与这只青蛙的故事:这个是孩子父亲还在我们谈恋爱时送给我的。当时拿到时很喜欢它,我们也通过这个玩具进行了进一步的交往组织了家庭。但是很遗憾,这段婚姻却因为一些原因中止了。去年搬家时,这个玩具躺在衣柜里。我想假装没看见它,不要带上它了。结果女儿提醒我说:“妈妈!你忘记一件很重要东西!”遂把这个青蛙交到我手上。当时,我想了想,我还是把它带走。我们之间虽然发生了很多不快乐的事,但也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我醒悟一个道理:我们无法做到把回忆像遗弃一个物件一样丢弃掉。还有,女儿还不知道我们分开了,我想找个机会和她像朋友一样谈谈,告诉她,父母并不是不爱她而分开了。我们三个之间共同生活的那些美好回忆都在,会一直在。

  《西藏生死书》里这样描述昨日: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今天看来,不都是一场梦吗?

  虽然昨日已成虚空梦幻,但它却堆叠成了现时眼前的一切。生活赋予我们太多“逆流而上”的预设,常常在我们还来不及思考的时候,磨难已经来到面前。于是,我们不得不放下内心天真学会独立、坚毅地面对它。好在,几乎每一场磨难都有着它正面意义;好在,“美好”依旧在我们心底不断萌发。

  这只青蛙,承载过曾经的甜蜜,也面对过如今的失落。它也许不知道遗憾是什么,但它一直在那里平和微笑,一如佛主沉默不语,拈花而笑。

  大侠

  “傅大侠”是后来我去医院看望她时,她告诉我她的“江湖诨号”。相比她的网名,我更愿意这样称呼她。

  她第一次来棚拍时,穿着简约的中式服装,面料、颜色,都十分地舒服。配着她超短的头发,看上去酷酷的,又不失沉稳气质

  她话不多,语速也慢,视频采访时,老是会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对此,她羞涩地笑起来,告诉我说:“我19岁和28岁时,因为脑部肿瘤,分别动过两次颅脑手术。加上紧张,所以今天讲话有点词不达意。”

  果然每一双坚定眼神里都有不同寻常的经历。我笑着鼓励她,感觉到她的可爱直率。这是一种经过磨砺却依旧保有的纯真。很感慨的是,在我之后很多场拍摄时都能碰上这样的一份,任生活如何鼓噪都无法撼动的纯真。

  我想,所谓坚强,不是因为磨难而心生冷漠,而是遭遇挫折之后,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在得知我接下去要开始拍摄《四十:一九七六》的第二部分——去到拍摄参与者生活中拍摄她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时,她主动联系我说:“你快来拍我吧!我第三次被发现了脑部肿瘤。”

  曾经有长辈对我说过,四十岁对很多人会是一个劫。也许,人生的劫难有时间设定的,但我更愿意相信,多数人面对的四十岁到来的健康问题,更像是一朵盛放的花,在机体上,将要面临衰败的过程。这时候,身体会有一些警报发出。但“傅大侠”面临的劫难却像是时间节点上的一个设定,让人难以面对。

  6月20日凌晨四点,我来到医院,她还在医院走廊病床上熟睡。今天是她要第三次进行颅脑手术的日子。早上约了理发师剃头。想起她和我说,这次肿瘤位置不太好,有可能影响语言肢体功能,让人觉得心情沉闷

  五点的时候,理发师来了,唤醒她理发。她起来看见我,就对着我绽放一如既往明朗笑容。自我前日来看她,她的状态就看不出是要动大手术的人。她和我说:“我是命运多舛的人啊!但是我信奉,事实摆在面前了,就要乐观地去面对!”。

  “傅大侠”爱看武侠小说,最爱的人物是古龙笔下的“傅红雪”,所以周围熟知她的朋友都爱喊她“傅大侠”。事实也如她所表述的,在得知自己又有了脑肿瘤时,她母亲大哭了起来,然后意识到自己终要面对女儿的劫数,止住哭泣,对她说:“放心!有妈妈在!”。“傅大侠”被母亲的举动击中,也大哭了一场,哭完以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寻医。再没有掉过一滴泪。

  夏日的清晨,漆黑一片的窗外开始泛起淀蓝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蓝色越来越清透。理发师安排“大侠”坐在护士一角日光灯亮起,晨曦渐明朗。我把心沉下来,装好胶卷,端起相机,透过镜头,看见她浓密短发在理发刨的推动下,一片片地掉到胸前的围布上。“大侠”的光头上慢慢显现出几条纵横疤痕,那是她前两次颅脑手术留下的。

  我因为订了6点10分第一班高铁去上海,拍完两个卷,与她拥别。心里总想着怎么去鼓励安慰她,嘴上却只蹦得出“加油”两个字。一大早去上海的高铁很空。城市楼宇迅速地退后,麦田与新农村怪异建筑交错的画面向我涌来。人生的荒诞感,紧紧地将我包裹

  回想我拍摄《四十:一九七六》伊始,就不断地与人到盛年的各种故事交集。正是这样的机缘,让我决定把这个项目继续进行下去。前些天读到一句话“一个女人史诗是所有女人的史诗”。而我想说,“一个女人的史诗,却是整个人类的史诗”。

  迈入中年的我们面临着各种新的生活挑战。欲望此消彼长,我们在与各种“失去”对抗的时候,开始意识到寻求人生的智慧的重要性。我们期待,当无常到来时,我们的内心是平和的。而在与“生活交手”的这个过程中,女性表现出来的坚韧、乐观、澹然,却有着任何人都可以汲取的,抵消岁月恐慌力量

  当我确定了要进行《四十:一九七六》的拍摄时,我有过很多表达方式上的考虑,最后明确了如何拍摄才是对这个题材尊重——那就是很自然、很本真地去呈现当下四十岁女性的真实状态,无需任何的造作。四十岁的瞳仁里,身体褶皱里,已经饱含了对岁月礼赞。我们需要真实地面对它们,只因此生,我们终要与真实的自己相遇!

  2016年下半年,在我完成《四十:一九七六》第二部分的拍摄之前,我还将去到父亲身边,与他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在记录下有关我与同龄女性们四十岁的影像之外,我想送给自己一份中年的礼物,就是勇敢地去拥抱我的父亲,拥抱我并不完满但丰沛的人生!

  ELF演讲《女人四十的深度影像调查

  作者简介:

  汪滢滢, 居住于浙江杭州,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36岁开始从事独立摄影师职业

      苍 山 荐 书

  平台图书价格差异,敬请下单前自行考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迟到的勇敢 ——《四十:一九七六》拍摄后记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