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
日期:2018-10-18 20:17:48 作者:木棉 阅读:

“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

  # 欢迎关注置顶我 #

  老胡说

  妈妈遥控器,遥控的是孩子人生,还是妈妈的人生?

  最后,满足妈妈要求,出来的“成品”——孩子。

  究竟是妈妈的复制品,还是孩子本身?

  电影拍摄可能太夸张,但背后隐藏的,肯定现实无奈

  父母曾经经历痛苦,为什么要孩子再次体会

  公众号:胡慎之

  今年7月,有一部台剧,由于对“中国亲子关系深刻揭露和寓意,被称为台湾版《黑镜》——它的名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自吴晓乐同名小说

  剧名乍看是自相矛盾的,我的孩子怎么就不是我的孩子了?

  实际上,这引用了纪伯伦的诗《论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经你而生,但非出自于你。

  不出意外地,这部剧淋漓尽致展现各种各样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冲突控制暴力否定孩子、抹杀个性等等……

  很多观众看完后都评论道:“这部剧里面的台词,句句都像是我父母说的话!”

  比如:

  “我们赚这么多钱,还不是为了你啊!”

  “你现在想要,可能明天睡醒你就不想要了!”

  “多勉强自己一点,才有成功机会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但他们无法做出正确决定

  “你现在恨我,但将来一定会感谢我的”

  ……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惊悚又惊艳的第一集:《妈妈的遥控器》。

  小伟是一名在读国三的学生,在学校里有一群要好兄弟,虽然英语和数学成绩一般,但在画画方面却甚有天赋

  他和妈妈住在一间高档宽敞房子里,妈妈总是面带微笑,每天都给他煮早餐,叠被子,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无微不至地步

  虽然是个单亲家庭,看上去也是平凡幸福的。然而,莫名地,家里的氛围始终让我感到有一种……不寒而栗

  我发现,在妈妈看似和蔼注视下,弥漫着一股窒息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个场景细节,也体现了妈妈快要溢出来的控制欲:

  小伟爱好画画,也很有天分,但却总是被妈妈否定和羞辱

  妈妈进小伟的房间,从来都不敲门,而是直接闯进来,毫不顾及和尊重儿子隐私

  妈妈煮了一大盘苦瓜,小伟不爱吃。妈妈说,吃得苦中苦,才是人上人,强迫儿子吃下去。小伟苦得合上眼眉头紧皱,妈妈严厉喝道:“吃啊!”,他才艰难地咽了下去……

  不过,升上初三的小伟已经不再是一个依赖母亲小孩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独立追求他也知道,如果妈妈发现自己期末考不是全优,肯定不会让他跟好朋友去环岛毕业旅行。

  为了确保能够参加旅行,他决定剑走偏锋——*单

  然而,每天替他收拾一桌一椅的妈妈,又怎么可能没有发现藏在床底的假印章呢?对儿子失望透顶的妈妈,决定使用她那柄神奇的遥控器。

  从此,小伟每天醒来,都发现自己停在了同一天:上学打车,遇上同一个司机同学重复对话、大闹;考试放榜,*单……

  当他第三次把成绩单递给妈妈时,妈妈问道:

  小伟一下子懵了,这难道是个噩梦吗?

  可妈妈接下来的话,却比噩梦更可怕

  原来,遥控器的能力就是可以把小伟的人生无限次地倒带、重来,直到妈妈满意为止。

  真是个让人惊悚的设定!然而,更糟糕的还在后头。

  妈妈又说,我们现在有“资源”了,得好好利用一下;我帮你报了补习班,别人只上一次课,我让你上十次。这回,你肯定听得懂了吧。

  这像不像当初妈妈逼小伟吃苦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煮了苦瓜,你就得吃。吃一遍不喜欢没关系,那就吃三遍、五遍、十遍,总有一天,你会臣服的。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孩子如何能够把一节课上十次。这乍看是个科幻的设定,可同类事情,却在无数的中国家庭里每天上演着:

  孩子成绩不行,那就报补习班;

  报一个不行,那就报三个;

  周末,奥数班、钢琴版、游泳班几个频道来回切换……

  科幻,只是为了让真相看上去不那么可怖罢了。

  后来,有一次在图书馆认识了小岚,小伟开始谈恋爱了。

  他们两人一起在桌上画画、谈论不同画家、在天台肆意玩耍。只有跟小岚在一起时,小伟才感觉到自己是舒服的、自在的、安心的。

  他也才有了自由,哪怕仅仅是想象中的自由。

  他们还一起商量着,毕业后去美国。于是,英语一直不好的小伟,第一次有了学习冲劲,每天在房间里背单词学英文。

  看到小伟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时,反而更让人感到心疼担忧因为你知道过不了多久妈妈肯定就会闯进来,就如同她以往闯进小伟的房间一样,毫不顾忌地践踏儿子的感受,把他一切的快乐都摔到地上,然后踩碎。

  果不其然,妈妈跟踪儿子,见到了小岚。当晚,便随意找了个借口,要求小伟与女友断绝关系。

  小伟宁死不愿,于是妈妈再次掏出遥控器,对准了小伟。

  小伟激动地指着妈妈大喊:“如果你按下去的话,我一定会恨你一辈子!!!”

  谁知妈妈听后,淡淡笑道:“我让你现在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

  妈妈让时光倒流到小伟和小岚认识之前。狂奔去小岚家的小伟,被冷漠拒之门外,他发疯似地痛心喊道“小岚,我是纪培伟!”、“我是纪培伟啊!”,声声刺骨,却再没有人记得他了……

  这些场景,我们何尝不熟悉

  父母总觉得孩子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逼孩子补习、上课,替孩子填志愿、选专业,甚至插手孩子的恋爱、给孩子找对象

  不仅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我安排的,包括你身边睡什么人,和谁结婚,都必须得到我的批准。

  “你现在不明白,将来你就会感谢我了”,这句话与其说是给孩子听,更像是一个父母自我安慰咒语

  我不禁在想,父母到底需要多么坚定信念才能忍心抹杀掉属于孩子的童年职业婚姻、甚至人生。

  在失去朋友、失去毕业旅行、失去初恋女友之后,备受打击的小伟大病一场。

  在梦里,他和小岚牵着手,来到海滩,那里还有小伟的几个好朋友:他们终于去了毕业旅行,大伙都在身边,他们欢笑着、打闹着、享受着青春的肆意和自由……

  醒来后,看见眼前妈妈的脸,小伟意识到刚才的快乐只是一场梦。现实的落差彻底斩断了他对生命最后的一丝幻想——小伟决定选择自杀。

  他支开了妈妈,反锁在浴室中割脉自尽。妈妈发现后坐在地上失声痛哭,一切终于结束了。

  然而,下一幕,小伟却发现自己在床上再次醒来——原来,妈妈用遥控器,把时间又倒回来了。

  小伟无比愤怒,他趁妈妈在厨房时候,冲到阳台,一跃而尽。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能料到,小伟再次在床上醒来……

  如果连死亡都不能结束一切,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绝望的呢?

  在经历了割脉、跳楼、电死,又一次次重生后,小伟已经失去了愤怒的力气,也失去了悲伤的能力。他一脸木然地流着泪说:“妈,你到底还要我死几次?

  得到的回复却是:“你是妈妈养的,你不准有这样的想法。”

  妈妈死命抱住小伟哭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才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但作为旁观者,我听到的却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陪在妈妈身边了。”

  最终,妈妈用她那如潮水般的爱,从真正的意义上“杀死”了小伟。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沉重压抑的剧。

  一个让人窒息的家庭,一位强控制欲的妈妈,一柄能控制儿子人生的遥控器。妈妈抹杀了儿子的独立人格,切断儿子的社交,赶走了儿子的初恋,儿子被逼疯了一次次想要自杀;但没关系,妈妈还有遥控器可以重来……

  相信个人看着都会不舒服,可是吴晓乐在原著小说里有这么一句话

  “不舒服的话,是因为那些都是真实的,那些孩子就是这么不舒服,而且现在可能还有更多的孩子一样地不舒服!”

  人们总是谈论要如何如何教育孩子,但也许最需要被教育的,恰恰是“教育”本身

  第三集中,曾有自残经历的女生茉莉,在咨询室中含泪说道

  但更多的时候,父母并不会。

  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声道歉,父母却在等孩子对自己说谢谢

  但愿更多的父母记住,孩子最终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自己手中的傀儡

  正如导演在访谈中说道:“希望停止复制痛苦吧,我们都好不容易长大了。”

  lt; The End >

   作者介绍 

  木棉,电影,佛学,背歌词。一个很懒但很精致宝藏男孩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给我们一个赞或评论哦!

  公众号又又又改版了!!

  为了各位小伙伴不要走失,请大家把我们星标哦!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消息

  推荐阅读

  那些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怎样?

  ☟ 失眠焦虑、压抑....席卷了我

  戳阅读原文预约心理咨询

  我们在这里,陪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