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在听电台广播,不是新闻也不是流行歌曲,而是网球赛。之前我不知道原来主持人和嘉宾还会在电台直播网球赛,实时告诉大家球以怎样的弧线和速度发出,选手如何应对,正手、反手、底线、边线、上网拦截。观众席在为谁喝彩。车被困在高架下的车流中时,球赛局势进入胶着。
上车时球赛已开始,所以我无从知道球场的样子,球员的衣着。繁华城市傍晚五点的夜色流光溢彩,我看着窗外渐渐失去轮廓的街景,想象着在这个城市的另一端正进行的网球赛,觉得自己是一个失去视力的人。那种因为舍不得而紧紧抓住的残缺。那种聊胜于无的得到。手机屏幕上闪现提示:你收到12条信息,是朋友在群里追问我到哪了。“就快到了。”我用语音回答。暗暗松了口气,我的视力又回来了。
只是孤单这种事,有时就是命。
——《小兔》
《云是黑色的》
刘梓洁 著
很多人因为《父后七日》知道了刘梓洁。《云是黑色的》这本短篇小说集,是我继《亲爱的小孩》之后,读到的第二本刘梓洁。她在书后附录的采访中说,与写了十年的《亲爱的小孩》不同,这本《云是黑色的》在工作与旅行间隙飞速完成了。写作者与写作这件事之间的热恋,让这七个故事读来有种无比舒适的流畅。
这本短篇集的原名是《遇见》,和故事的主题很契合。开篇的《小兔》中,小雅十八岁那年遇到同龄的马修,此后的十六年两个人似永不分离也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后面的故事中,施文蕙遇到小芝,周期遇到大余,克莱尔又遇到赖彩霞,大余会与米歇尔重逢。作为优秀的编剧,刘梓洁在讲一个个独立故事的同时,巧妙安排了这些故事之间的关联。
刘梓洁用疏朗有致的笔触勾勒出的这些女性,在毫无章法可言的生活面前,都有种执拗的天真,比如信奉爱情,也率性地随波逐流。通过这些女性,刘梓洁赋予了生活的荒谬一种合理性。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生活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
大概是一种通感。刘梓洁的书让我想起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的摄影集。薇薇安·迈尔,1926年2月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默默无闻做了40年保姆,去世后留下10万多张120底片,大部分是芝加哥的街景和人像。2007年,电影制片人约翰·马卢夫(John Maloof)在一场拍卖会上拍下这些底片,将这些照片发布于网络,也将薇薇安·迈尔推向台前,世人才得以了解这位才华横溢的摄影师:毫无瑕疵又风格鲜明的构图,广泛的主题既微小又宏大。这个猎豹般无声又精确的捕捉者,用镜头捕获了生活中那些无法复制的瞬间,为茫茫然经过生活的“我们”留下感知与情绪的清晰切片。
关于薇薇安·迈尔的生平,后人写了很多感性的话,比如想象她在长椅上独自远眺生活,在疗养院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亲友该如何凄凉,她的照片数量如此之多却在生前没有发表任何作品是怎样无奈可惜。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大家对创作与孤独的误解吧。创作的快乐从来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注意;孤独从来都是主动选择,不是被动接受。这些都能在薇薇安用她那些自拍照片记录下来的眼神与姿态中找到答案:自信、快乐、精力旺盛。
记录而不寻求解答,表达而不谋取理解。生活的荒谬也因此被赋予了合理性。
薇薇安·迈尔街拍精选摄影集
《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
薇薇安·迈尔自拍精选摄影集
陶立夏
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世界的光亮。作 品:《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岛屿来信》《如果没有你》《把你交给时间》《生活的比喻》。译 著:《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安尼尔的鬼魂》《贾曼的花园》《给青年作家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