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开学季,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回来她都要变着法的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如何,她特别焦虑,不是担心孩子的学习状况,而是怕女儿在学校受欺负。
我的朋友曾给我讲过不愉快的中学生活,她因为上课回答问题紧张有点结巴,就被一个女生小团体孤立和取笑,紧接着事情越来越严重,发展成只要她当众讲话,几乎所有同学都会在底下偷笑、咳嗽,还有人模仿她结巴说话的样子,越被笑话她就越紧张,后来被老师提问的时候,她宁愿被批评也不肯说话。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三年,从没有被真正解决,每次提起这段经历,她都很难过很愤怒,她曾问我,是不是她太耿耿于怀,太不大度?
上周我参加了《悲伤逆流成河》的观影团,这部电影也是关于校园霸凌的故事,片尾播放了一些观众采访,他们都是在读书期间受到过同学的歧视和欺辱,我记得有个姑娘微笑着说,“这些事我可以说算了,但我永远不会原谅”。
那些带给我们创伤的人,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给别人的成长带来过多少伤害,而这些伤害又像烙印一样,时不时想起就会难过,甚至会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害怕这种伤害被传递,自己的孩子也会经历被欺负的痛苦。
电影中的女学生易遥就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她生在一个贫穷而冷漠的单亲家庭,母亲没有正经营生,只靠在家里给人按摩勉强度日,这些按摩客并不老实,经常揩油,母亲受尽了委屈,又把这些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在女儿易遥身上,她骂女儿是赔钱货,从来没有给过好脸色。
母女俩一直承受着邻里街坊的白眼和闲话,原本已经压抑至极的日子又变得雪上加霜,易遥的洗澡毛巾被按摩客误用后感染上性病,六神无主的她不敢跟妈妈说,就只能借钱去小诊所看病。
没想到这一幕被同学唐小米看到,她拍下照片在全校里散布消息,一时间全校传的沸沸扬扬,她成了众矢之的,染病的易遥没得到任何疼惜,反倒被骂放荡、混乱,走到哪里都是辱骂和嘲讽,她什么也没做错,但却承担了所有的错,最后只能投河自杀。
这部电影真实的让人感到可怕,学校里极少有人站出来为被霸凌的受害者说话,维护她的人也会被孤立,这像一场暴力者的狂欢,因为在打压和欺负这个女孩子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正确而有力,感受到了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滋味。
我曾想过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呢?那些成年人的坏会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审判,但这些未成年人的坏,却似乎是一个更糟糕的问题,施暴行为的背后除了无知,反映的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和家长的忽视。
电影中有两个点特别耐人寻味,一个是校园霸凌的施暴者唐小米,她带头欺负易遥,算是罪魁祸首,令人憎恶,但其实她在之前另外一所学校却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受尽了欺负后走投无路才转校。
受害者转身成了施暴者,可怜的人变成可恨的人,这是因为她的内心创伤没有被从根本上解决,她从暴力中学习到的不是要行善,反而觉得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在未成年人的心里有这样的阴影很常见,以他们的经历以及认知水平,还不足以对整件事有正确的认知,正是需要学校和家长疏导的时候,但家长又做了什么呢?以为转学就可以解决问题?
他们没有意识到子女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创伤,唐小米的父母就很可能是一对“权威型父母”,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不被尊重,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发言权和自主权,所以才会在学校补偿自己被认可被接纳的需求,打压和欺负其他同学,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很重要”。
跟痛苦一样,暴力也是会被传递的,唐小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被暴力伤害,又把承受过的暴力转嫁给别人,那些无视孩子的家长,正是他们的爱和教育的缺失,让暴力的延续成为了可能。
另一件值得反思的事:这部以校园霸凌为故事蓝本的电影里,虽然有家长和老师角色的出现,但在易遥被欺凌的这件事上,家长和老师却像是隐形的。
易遥的妈妈对她在学校的事情从不关心,影片开始她连孩子需要按学校规定购买校服都不愿掏钱,易遥生病也是在最后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跟母亲说起,如果有母亲的正确引导,事情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出现的另一个家长角色是易遥的好友齐铭的母亲,她除了不让齐铭跟易遥来往,再说几句易遥母亲的风凉话外,也没有任何正面的教育。
再看学校中的老师,易遥被全校同学排挤和欺负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不是所有的霸凌都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对于学生们集体作恶,老师和学校却有任何的反应和处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师和学校是帮凶,而家长们也是这场悲剧的幕后推手。
哪怕是受到了这么大的委屈,易遥没有办法跟自己的母亲说,这不是个例,很多在学校遭受过欺负和暴力的孩子都选择了不说,因为他们知道说了没用。
父母对孩子的学校生活最关心的只有学习这一个维度,其他任何跟成绩无关的事在家长看来都是无用的,都是孩子不好好学习偷懒散漫的表现。我的朋友告诉我,她曾有跟父母讲过发言结巴被嘲笑的事,但是她的父亲只是说“你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没用的事上,如果你学习好,谁还敢笑话你?”
在孩子的心里,他们会觉得如果父母都不在乎自己被欺负,还有谁真的在意他呢?最坚实的依靠都无法帮助他,又有谁可以信赖呢?
校园霸凌这样的事不仅仅是在电影里发生,它不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值得高兴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站出来去反抗和发声。
今年4月,一位浙江姑娘王某自述曾遭受校园霸凌10年,长期遭受校友攻击和暴力对待,她将其中一名施暴带头人蒋某告上法庭,而蒋某终因诽谤罪被判处三个月拘役。
这是一种反击的胜利,但也令人心酸,在王某被霸凌的十年里,她说从没有受到过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从没有过。我们在心疼被霸凌的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认真的反思,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那是因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还有两个漠不关心的家长和一群不作为的老师。
—— END ——
◁◁ 向左滑再来几篇
童年受过性骚扰,对以后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将军知道 张雨绮:女生想要在两性关系中你获得幸福,最好.... 女朋友不想结婚生子,该分手吗?|将军知道正在全网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