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22:10与你相约
(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一封信)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
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这是黄永玉的自述,老头嬉笑怒骂皆自成一派,敢说敢当仿佛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
果敢的黄永玉在“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路上越走越远,一发不可收拾。
偏爱红装,嗜烟如命,潇洒拉风,90多岁还能开着法拉利到处游玩。
已过耄耋之年的黄永玉放荡不羁爱自由,看过他的画你会疑心这个老头是90岁还是“90后”。
最新一期的《朗读者》,董卿第一次离开演播厅,探访了老顽童的家乡湖南湘西凤凰,顺着沱江,沿着吊脚楼,穿过风雨桥。
品一品沈从文笔下的桃花源,见一见这个吃瓜群众眼中的艺术家。
在董卿与黄永玉谈笑风生间,你会疑惑时间在他身上倒流,他言语间天真可爱,小孩子般稚气。
谈起小时的留级经历,调侃自己是名副其实的“黄逃学”,求学经历他称之为“好像进了个莫名其妙的大学”。
黄老连给自己的自画像都诙谐可爱,画中的老头喜笑颜开,给人的感觉像炎炎夏日坐在江边吃火锅,有风有汗,畅快淋漓。
“我丑我妈喜欢”画中的老鼠尖嘴宽腮,沾满灰尘,那又何妨?
我妈喜欢,反正我还有人爱,实在无需自怨自艾。
看似玩笑,却像极了老人的处世,年过半百才去学驾照,旁边眼中的规矩我不要,我要当个“野孩子”。
黄老的“出恭图”也是画风清奇,寥寥数笔,一针见血,把虚假的外皮剥落,吃喝拉撒睡在老人眼中稀松平常。
写的了“他妈的”,“人真不是个东西”,也画的了出恭图,这老头真酷。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着色鲜艳明亮,鹦鹉犀利的眼神透露出一种蔑视,就像黄老性格,桀骜不驯,透着一股子机灵劲。
这个大师真是一股泥石流。
精通绘画、木刻、雕塑、文学,他是江湖上流传的“艺术界老顽童”。
出过诗集,散文集,回忆录,获得过《诗刊》年度一等奖,他是世人眼中的“鬼才”。
当董卿提及他在香港很是勤奋,黄老立刻跳起来反驳,我一直很勤奋,他像一个争宠孩子般率真可爱。
对于董卿所说的天分他不以为然,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勤奋的老头。
黄永玉出生于1924年,家底贫寒,不喜读书。因为和人打架,12岁他就休了学,背起了行囊,开始游走四方。
学画画、刻木刻、作诗,他皆靠自学;木工、瓷场小工、战地服务团团员……和温饱有关的,他也干。
14岁,黄永玉就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了。
自小喜欢“三毛”的黄永玉,在江西赣州边县见到了漫画家张乐平。
初见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张乐平心中十分欢喜,两人“一拍即合”,成为好友。
有次和张乐平喝酒谈天,趁人家倒酒时不注意,黄永玉把小碟子里两人份的牛肚都一扫而光,张乐平回头一看,碟子空空如也……
他嘻嘻一笑,双手一摊,当做无事发生,那时他还是个调皮的少年。
19岁,黄永玉看上了大将军的女儿张梅溪。大将军自然不同意女儿“下嫁”,黄永玉就想出了一招。
定时跑去给张梅溪吹小号,日复一日,张梅溪动心了。
面对阻挠,张梅溪偷跑出来,黄永玉便星夜兼程,隔天粘着一身鸡毛出现在张梅溪面前,两人决意私奔。
婚姻大事,放在别人眼里,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黄永玉不这么觉得,他的爱此刻就是激烈炽热,就是要在一起。
在香港期间,他与金庸、蔡澜在一间小饭店用餐,美餐一顿后发现大家都没带钱。想起《星岛日报》不远,便电话喊来叶灵凤先生救急。
为表感谢,黄永玉就着饭店的鱼缸,画了里头的热带鱼,拿辣椒油、酱油涂涂颜色,叶先生拿去发表了。
多年后,黄永玉在香港开画展,有人拿来这张“有味道”的画来找作者签名。
他在凡世间过着自己怡然自得的小日子,这个老头不简单。
即便是在文革时期,他的画批为“黑画”,生日时被人用鞭子抽得背上的血衣服都揭不下来。
他还是画一幅“干活的是我,受累的也是我”表一表他的无奈和怨气。
虽遭遇不公,他也依旧抓抓脑袋,一句玩笑,乐观向前。
埋怨一句“什么狗屁罪”,黄老还是用明亮的笔触画下他的生活,他的感触,生活要折腾才能过的有滋味。
这个叼着烟斗,一身红衣,开着法拉利过来的老头真酷。
· END ·
你 可 能 还 想 看
毁掉善良丨男人背着你做事丨积极废人
空巢情侣丨男同事骚扰丨嫁给很穷的男人
不要脸丨喜欢就去追丨成人世界
奇葩爱情观丨恐婚男女丨爱情成败的关键
你的故事,我用心听
添加芊芊微信诉说你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