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八||那些曾经让我们眼前一亮的童星后来怎么样了?
日期:2018-07-03 16:34:20 作者:小鹿lulu 来源:蓝小姐和黄小姐 阅读:

小八||那些曾经让我们眼前一亮的童星后来怎么样了?

  又是一年毕业季,欧阳娜娜宣布暂时息影,将进入伯克利大学继续修习音乐(请戳这里回顾:扯白||欧阳娜娜为什么能成为“天选之女”?);

  创造101落下帷幕漂亮妹妹们或出道或签约,各自踏上人生征途(请戳这里回顾:扯白||那些Diss杨超越要在她身上找公平正义的都是些什么人?,扯白||为什么李子璇没有出道我们会那么沮丧?);

  吴磊、TFBOYS的易烊千玺将被北电、中戏录取,片约广告约更是早已签到2020年……

  站在舞台中央少年少女们犹如上帝宠儿,额角光洁眼神清澈年纪轻轻就已拥有名气、财富和无尽的爱,欢笑或哭泣都充满打动人心力量

  他们的人生仿佛是镀满金光的日不落大道,照亮了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的“童星梦”,纷纷把自己孩子也送往小童星培训班渴望成为下一个“星爸星妈”。

  ▲近年来,各大致力于孩子的综艺选秀节目也令家长们的“童星梦”有了施展的场合

  成名要趁早,张爱玲说。

  但早到什么时候算早?成名到什么程度算成名?而那些曾经妇孺皆知让我们无比热爱年少成名的天使般的孩子,到后来都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林妙可:长不大的孩子

  林妙可曾是比欧阳娜娜更显赫的“天选之女”,2008年8月8日,年仅9岁的她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一曲动京华,让世人都记住了那个漂亮的红裙小少女。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在3天之后,她就从舞台跌落,陷入了长长的至暗时光

  最初,是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在广播电台采访时透露:

  “《歌唱祖国》的原声是杨沛宜的……一个最完美声音,加上一个我们认为最完美的形象表现,这样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有两个录音,这两个录音之间可能差距不是十分大。所以林妙可最后听到的声音是杨沛宜的声音,但是她本人不一定意识到。”

  ▲杨沛宜因为在换牙,失去了出镜的机会。她的父亲是某公司智能算法部主任,之后一直努力女儿远离镜头,杨沛宜在人大附中毕业后,进入了北京八中国际部,还曾代表学校参加了美国学术十项全能赛。此后林妙可的每一次“失误”,都会被媒体拉出来和低调学霸的杨沛宜做对比

  其实,这件事无论当时的林妙可是否意识到了,都很难因此去怪罪一个年仅9岁的女孩儿。但舆论仍把愤怒发泄到了她的身上,甚至,在此后的十年中,林妙可身上的所有缺点都被无限放大,成为每一个被嘲笑理由

  人们质疑她的着装和形象,嘲笑她说话永远摇头晃脑、假装可爱,一张长不大的小孩脸,打扮却又老气横秋

  ▲林妙可在艺考前夕接受媒体采访,其实她大部分时候是很认真地在回答问题,但广为传播的,依旧是这几个略微夸张的镜头。

  ▲林妈妈曾在采访中提到过这件裙子,说那是妙可自己挑的,她也认为端庄淑女,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都说老气。

  人们质疑她年纪小小就已四处捞金,嘲笑她13岁就去给助孕活动站台,参演太多不适合自己的电视剧

  人们质疑她的能力,嘲笑她参加英文单词拼写比赛输了居然会崩溃大哭,初三学会马路

  说她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又有偌大名气和多年演艺经验,高考却只考了404分,接连被北影、中戏、上戏、中音等知名学府淘汰,只能进入南艺;

  ▲就连学校发布集体照,都有人嘲笑她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抢C位。

  ▲看得出在南艺学习的林妙可在很努力地接近娱乐圈,这毕竟是她从小就熟悉地方,但现在的她也只能和张铁林这样的老师去做做读书节目,势利的娱乐圈似乎已没有给她太多位置……

  所有的批评羞辱,19岁的林妙可都未曾公开回应过。

  也许是因为小女孩心大性格好,也许是因为她受过太多伤害懂得沉默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也许是因为母亲管束得太严,直到高中毕业前,她的微博都是妈妈一手操控,微信手机也可随意翻阅……

  渐渐的,有更多的人开始指责林妙可父母教育方式,认为是他们没有承担引导责任,没有保护好林妙可,让“伤仲永”这样的悲剧再一次发生

  可是,并非所有人都像欧阳娜娜的父母那样,有充足财力眼界和能力去为孩子们铺路。

  林爸爸是跑娱乐口的摄影记者,林妈妈是家庭主妇,39岁才生下林妙可,他们对于这只小小的金凤凰,更大的程度是有心无力

  自小,林妙可接受的就不是精英教育,据林妈妈说:

  “钢琴老师是我们家亲戚,免费教的。以前小学找的那些老师都不是特别贵,学的舞蹈都是少年宫老师教的,上了初中舞蹈就停了。”

  工薪阶层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去迎合大众审美

  也不舍得花太多钱去给孩子置办服装,通常在外贸店给孩子买衣服,甚至直接在网上直接买90元的小礼服,还一买就买三件,

  “如果我在外面定做,一件就要好几千。我在网上买,90块钱就下来了,所以我一买买三件,也还是比那个低好多。孩子长得太快了,而且演出服装也不能老是重复穿,太浪费了。”

  就连林妙可在学校受到欺负,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

  以至于最后,她只能伤感地表示:

  “有时候我也怀疑,我是不是真得没有把她保护好,我作为一个母亲,我也不清楚那些伤害到底有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什么东西。”

  ▲现在的林妙可,已经是这样一个有着妈妈的品味也很努力很乖巧在这个圈子里求生存的艺术学校的小姑娘了,善忘的人们看到她惟一的感叹大部分和对金铭的一样:哎呀,小姑娘小时候那么可爱,现在怎么越长越普通了……

  宝宝:我恨冯宝宝

  如果你感叹林妙可的童星经历悲惨,那只能说你活得还不够久。

  要说童星的惨,还得说是我们童年时曾经喜爱过的女明星冯宝宝。

  冯宝宝现在偶尔也在一些国产电影里打打酱油,偶尔也在一些综艺节目里话话当年,要知道她主演电视剧《武则天》当年可是七零后八零后的童年记忆呢……

  但是其实她最亮眼,最光辉的过去,还是曾经是华人世界最知名的童星,她的名字前总有着长长的修饰语:

  高志森夸她是“香港的女儿”,秦沛赞她是“唯一的中国童星”,查小欣说她“年纪小小已月入两万港元,足以买层广播道单位”,观众更把她看作“中国电影有史以来唯一可以挂头牌卖座的童星”。

  可是她却一直不快乐,常恨自己是“冯宝宝”,生气“冯宝宝”带给她那么多的苦难历练,说自己与阮玲玉的心是相通的,“要是可以再来一次,我一定要争取支配我自己的生命

  她六十岁的心愿仍是想写本自传叫作《冯宝宝与我》,

  “让永远只看到冯宝宝的人们知道Petrina(冯宝宝英文名)花了很多工夫自强不息,一直很努力支撑着冯宝宝”。

  而今回头看,冯宝宝来自一个比欧阳娜娜家族枝繁叶茂的演艺世家

  爸爸冯峰是粤剧小生演员导演,曾拍过令李小龙崭露头角的《细路祥》;生母陈慧瑜是演员;干妈是著名电影女星林黛;大姐冯素波是“七公主”之一;七哥冯克安是徐克、袁和平等动作片导演的宠儿;八哥冯吉隆曾是无线大型节目兼高层

  ▲冯峰曾历经三次婚姻,分别是张雪英、潘林梅、陈慧瑜,有11名子女,后于2000年去世。

  ▲冯宝宝的生母陈慧瑜是冯峰的第3任妻子,随着戏班到马来西亚跑江湖,生下了一儿一女,在冯宝宝3个月大时,就和冯峰签字离婚了。无知的她为求脱身,不但放弃了孩子们的抚养权,还付了九千元坡币。冯峰之后则带着孩子们回香港,和第2任妻子复合

  但她的幼年记忆却是一家十三口挤在落魄艺人居住的“艺人之家”,因为脸破相而被迫改唱小丑的爸爸每天疲惫养家。

  好在那段记忆很短,她两岁半客串了第一部电影,五岁就凭借乖巧表现,让导演欣然决定由她替代自己不听话小女儿出演《毒丈夫》,正式出道,也正式扛起了养家的重担

  ▲《雨夜惊魂》使冯宝宝赢得了“天才童星”之名,据她说,“以前童星只是在影片中的点缀,但我演的片子,童星却是主角”。而《飘零孤凤》则贡献了冯宝宝幼年时的最美剧照,薄薄的刘海,两把长辫子完全是琼瑶女主角的扮相。

  冯宝宝一生出演了两百余部电影,是华人影史上产量最多的童星,曾以《92黑玫瑰对黑玫瑰》和《新不了情》夺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七公主,大家姐冯素波(冯宝宝的亲姐姐)、二家姐沈芝华、三家姐陈宝珠、四家姐萧芳芳、五家姐薛家燕,六家姐王爱明,七妹冯宝宝。组合成立后,冯宝宝的爸爸冯峰拉着她们直接拍摄同名电影《七公主》。

  而其中一百五十部电影是在她五岁至八岁之间拍的,“这一部拍完上映,另外一部又已开始等着我,我根本有时间去看自己拍的电影,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不断的工作”。

  她曾对查小欣黯然地表示,当时自己已经不懂得表达情绪了,

  “遇上哀伤失望情况正常反应是哭的,我竟会笑;遇上开心的事情人人笑呵呵,我反而哭了起来。对人亦是,我的反应自己也控制不了。”

  她一生只渴求两件事,却仍是步步惊心、充满曲折

  一、她渴求上学。

  演艺事业太过繁忙,冯宝宝只上到一年级上半学期辍学内心一直极度缺乏安全感

  每一次在电台接受访问时,我的答案其实是由别人预先写好了对白,不管我懂不懂,照念就是了。

  可是别的小孩,就会以为我懂得很多,我也以为别人要求我懂得这么多,因此我很害怕在没有剧本、对白的情况下,去面对公众。我害怕说错话,害怕让别人失望。

  再加上冯宝宝在水银灯下长大,早已看透演员事业的不可预知性大人们也劝她“童星一直做下去,没有前途,长大以后没出路;要改行,又没学识基础,处处吃亏”,她心中早已萌生退意。

  可爸爸却一直不肯放弃这棵摇钱树,直到16岁,冯宝宝才终于逃家、靠几位干妈的赞助,逃往了英国。

  ▲冯宝宝最红的时候,播放粤语片的4条院线,都在上她的片子。据说汇丰总裁曾笑言:“我印钱的速度,尚赶不及冯宝宝挣钱的速度。”

  因为她没有学历证明,寄出四十封入学申请函无一回音,最后,她鼓足勇气对着圣心寄宿学院的修女院长哭诉往事,才被录取,和一群13岁的英国女孩们成为同学,后来又进入大学学橱窗设计

  二、她渴求被爱。

  自小生母不在身旁,冯宝宝把所有爱都给了爸爸冯峰,早上出门拍片前,还会跑到爸爸房间,轻轻地吻吻他露在被窝外的脚与他告别。

  大人问起她“这世界上你最爱谁?”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爸爸!”,被问到“爸爸最爱谁?”时,也会同样毫不迟疑地答道:“我!”

  可谁知,伤她最深的人,却恰恰就是她最爱的爸爸。

  第一次是冯宝宝6岁时,生母陈惠瑜把冯峰告上法庭,争夺抚养权,之后冯峰召开记者招待会予以反击

  ▲因为从小就没和生母相处过,两人关系一直比较冷淡,陈慧瑜也恨她不偏向自己,曾对着写幼稚作业的冯宝宝骂“我生个鸡蛋都比生你强”。

  第二次是冯宝宝16岁时,因为冯峰一直逼着她拍戏,不放她去读书,又把她赚来的钱输光,父女俩的关系已经很紧张了,此时冯宝宝又听到了一个秘密传言,“传说父亲准备利用我去捞最后一笔钱,要安排我赴美登台,在结束那天,要把我以十万元代价卖身”。

  20岁时,已改嫁生子的生母陈慧瑜又跑来要钱,想让资助冯宝宝读书的干妈给她买房子,被拒绝后,愤恨地表示“冯峰根本不是你的亲生父亲!”

  冯宝宝大受打击,患上“暂时性精神崩溃”,在疗养院住了一个星期。直到1986年,三十岁的她才和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达成和解。

  爸爸不爱她,她只能把爱转移到别的人身上去。

  7岁时,她常在华达片场拍戏,恰好著名演员林黛也在此拍《猿女孟丽斯》,冯宝宝便跑去看林黛拍戏,林黛收工后,也专门来探问这位可爱的童星,关心她的身体

  冯宝宝大受感动,央求《银灯日报》记者金英带她去林黛家,两人之后结为干亲。可惜的是,这段“母女情”只持续了短短4年,林黛便自杀身亡,冯宝宝在她的葬礼上哭红了双眼,却再也唤不回干妈了。(关于林黛的故事,请戳这里回顾:当年美人||林黛:天真女人往往死于心碎

  ▲冯宝宝曾说:“干妈待我好友善、好有亲和力,不会把我当小朋友,而当我是一个大人来倾谈。她带我去浅水湾吃饭、饮下午茶,教我吃东西的规矩;又带我去染发,去利园酒店对面的时装店做衣服,我觉得自己懂得比同龄人更多了。每年儿童节以及其他节日,干妈都会记得准备礼物给我,从来没有人可以这样细心地关心我……我小时候不在生母身边生活,其他照顾我的亲人不是像她那样,一般只是例行公事执行任务一样……那时,我对装模作样的电影世界好反感,但有干妈在身边就好温暖。”

  20岁那年,冯宝宝认识了做金融生意的招再强,感情上无所寄托的她很快就爱上了他,一直书信电话往来,为了他更是一毕业便接受了无线的工作,匆匆返港,之后又生下了两个男孩。

  ▲冯宝宝曾透露,在结婚前,招再强存了五万港币,却一直犹豫着要拿这笔钱娶她举办酒席,还是买下那辆漂亮的二手宾士车。后来他们协议分居时,招再强还说“早知道,当时拿了那笔钱买了车就好了”。

  但这段感情却并不像看上那样美满,招再强不仅常与外面的女人有联系,还四处举债,刚送她名贵首饰,不久就拿去套现。

  1986年,30岁的冯宝宝终于无法忍受,协议离婚,却又被胁迫在协议书上写明自己有精神病放弃抚养权,只能寄居在朋友家的斗室中。绝望之下,她甚至在窗台上连站过5天,想跳下去,后来吃了18年的抗抑郁药才撑过来。

  1999年,她再婚,嫁给了马来西亚建筑师翁兆泉,但传媒说翁并不像表面上那样体贴入微,不仅颇为苛刻,还不满她投注了太多心血在两个儿子身上,这段婚姻最终也于2012年结束。

  午夜梦回,冯宝宝常于噩梦中惊醒,她说,也许一切的不快乐都始于不完整的童年。

  “梦中见到一个个橱窗,里面有一个个假模特儿,忽然它们都碎成一堆,我想把它们变回原状,于是在一堆‘头’和‘肢体’中找寻,像砌拼图般逐个拼起来。在废堆中,我竟找到支离破碎的自己,我很害怕。

  医生说是因为我没有童年,童年片段都是支离破碎,以致我经常做这个反映不完整童年的梦,很困扰我。”

  秀兰·邓波儿:好莱坞的头号问题是恋童癖

  2014年2月10日晚,85岁的秀兰·邓波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家人和看护人员环绕在旁,说她走得十分安详。

  《纽约时报》给予了她高度的赞扬:“也许人们还在争论秀兰·邓波儿是否是有史以来最有天赋的童星,但有一点人们无可否认,她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儿童演员。”

  秀兰·邓波儿的一生无疑是传奇式的。

  她3岁童星出道,以金色卷发、甜美酒窝的安琪儿形象抚慰了大萧条时期人们苦闷的心灵。

  7岁就赢得奥斯卡金像奖,拯救了濒临破产的福克斯公司,受罗斯福之邀去白宫做客,还曾在中国大戏院门口的水泥地上留下手足印记和“我爱你们大家”的留言。

  ▲1935年2月,奥斯卡颁奖仪式在巴尔的摩饭店举行,共有900多名来宾出席了颁奖晚会。7岁的秀兰·邓波儿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孩子,美国电影学会给出的评语是:“她给成千上万的儿童及成人带来的欢乐,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儿童所能做到的”。

  人们也以同样热烈的爱回报这位小天使,媒体称她为“大众小情人”,无数广告公司抢着与她签约,她的头像被印在各种商品上,以她为原型的邓波儿娃娃上市不到十年就大卖了4500万美元,美国电影学会认为她排在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8名。

  ▲邓波儿娃娃曾一年就卖出150万个。

  1939年,11岁的秀兰·邓波儿的片酬就已超过12万美元,此外还有20万美元的分红,而那时一张电影票售价不过15分。

  即使日后因为福克斯拒绝邓波儿出演米高梅的《绿野仙踪》,让逐渐长大的她错失转型机会,慢慢失去大众欢心,她也不曾失落,反而又在政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继续大放异彩。

  邓波儿1969年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美国参加第24届联合国大会的代表;1976年被福特总统任命为国务院礼宾司司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任此要职的女性,福特总统还夸她“一流”;1989年又被老布什总统任命为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秀兰·邓波儿与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的合影。1977年4月秀兰曾访问中国,80年代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映她的电影,观众才认识了这位美国童星;当年给她配音的央视主持人刘纯燕还凭此获得了飞天奖。

  然而,再华丽的袍子之下,也有虱子。

  在34岁才生下这位小女儿的妈妈一直对邓波儿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在她3岁时就送她进入著名的埃塞尔·梅格林舞蹈学校学舞。

  之后又陪着邓波儿在片场进进出出,为还不识字的她朗读剧本,让她在工作外每天跟着私人老师学习3小时,确保每次做头发她头上都是56个卷儿,还一遍又一遍地指导她摆出夸张的“有朝气”的表情。

  根据她的定义,拱起眉毛、鼓起嘴巴表示惊讶就是有朝气。同样,皱着眉头、噘着小嘴或是脑袋歪向一边,做出会意的似笑非笑的神情也都是有朝气的表现。

  在自传《童星》中,秀兰·邓波儿也曾疲惫地感慨,“从我学会走路的那天起,我几乎一半的生活都是在拍摄电影中度过的”。在1935年至1938年间,她就出演了几十部电影。

  在片场,她不仅得穿着窄小的服装,永远保持欢快活泼而彬彬有礼的神情,亲很多人(包括令人讨厌的人),一旦犯错,还要被关在又大又黑的箱子中蹲禁闭。

  ▲秀兰·邓波儿曾把被关禁闭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却根本不相信,认为由于整天演戏,她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不过,繁忙严苛的工作对秀兰·邓波儿来说并非那么难以接受,她难以接受的是工作中那些明的暗的性骚扰。

  ▲在秀兰·邓波儿的成名作《亮眼睛》中,她会自己把被拉上去的裙子扯下来。

  年幼的她常被好莱坞的大人物们安排着出演舞女、妓女等角色,在大荧幕上卖弄着女性魅力。

  ▲当时好莱坞居然安排这些4、5岁的孩子们表演成人出轨的剧情,还直接出现接吻桥段。

  扮演无父无母的孤儿时,剧本也会安排她和成人男性有过于亲密的接触。

  ▲在影片《Poor little rich girl》中,她甚至被安排着和自己的监护人结婚了……

  1937年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就曾对此直言不讳:

  成人的爱欲与悲伤在儿童的面具下流淌,而这童年的脸皮浅不可言。她的那些崇拜者——中年男子和神职人员,回应着她可疑的媚态,为她美好而令人遐想的小小身体吸引。这样的吸引无伤大雅,因为有一道安全窗帘把他们的智商与欲念相隔开来。

  ▲1936年电影《Captain January》上映时,格林还拿8岁的秀兰·邓波儿和性感尤物玛琳·黛德丽做过对比,说它含有“性暗示”。

  邓波儿也曾在自传中颇为厌恶地表示过:

  “好莱坞的头号问题是恋童癖,一直都这样。我14岁时就被他们包围了。那时还不知道它们是什么,直到长大才意识到,他们是什么、想要什么,我周围那些人就像秃鹫。”

  水银灯下从来搵食不易,但相比心智已成熟、有独立自主权的成年明星而言,童星的处境则更为艰难,因为在他们还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与意识的时候,他们就被迫要进入这个成人世界。

  在日剧《legal High》中,律师古美门就曾冷酷地揭露童星们的成功模式:

  “一般成功的童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像玩偶一般被大人操控,被鞭子追着打的可悲赚钱机器;另一种就是懂得察言观色、颐指气使的早熟毛孩。”

  ▲在剧中,天才童星少女把担任自己经纪人的母亲告上法庭,要求解约。

  童星们几乎不可能拥有正常的童年,在其它孩子有同龄朋友陪同学习、玩耍时,他们已过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开始纷繁的工作,以尚未发育完全的稚嫩身体与心智,面对有大染缸之称的娱乐圈的种种挑战。

  严苛的镜头、激烈的竞争、大众审视的目光、渴望丑闻的传媒、大起大落的影视生涯和如何让观众接受他们成长的转型困难一层层放大压力,童星们往往需要被迫牺牲隐私、牺牲自由、牺牲永不可再来的童年,甚至牺牲身体,才能换得那一时的荣光。

  ▲萧芳芳在1988年就已联络朋友们发起“护苗基金”,呼吁大众关注儿童性侵,这也是童星们长大以后最重要的心理创伤,他们不得不用一辈子去面对这些童年时被成人的贪婪刻下的伤痕……

  而随之而来的声名和财富既是上帝的赠予,也是魔鬼的契约。它们可令父母子女反目,也可摧毁孩子们的心智,让他们彻底迷失。

  ▲曾出演《小鬼当家》系列的童星麦考利·卡尔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他被父亲当作摇钱树,毁了演艺事业,后来又因非法藏毒而被判刑,一度憔悴不堪。尽管息影8年再重回娱乐圈后,他的人气大不如从前,麦考利仍在美国热门脱口秀节目《艾伦秀》上坦言:“说实话,我感到十分厌倦。我在6年里拍了14部电影。很多时候我都不能回家。我也没有时间上学。我需要的是其他东西。息影8年是我一生中作出的最棒决定之一。”

  “如何平衡童星们的事业与生活,让他们能健康成长”,将是永远困扰家长与大众的问题。

  而能够做出选择的往往不是童星自己,而是他们身后的家长,如果这些拥有天使孩子的成人本身心智也不成熟,反而顺势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代替自己完成梦想或满足虚荣心的傀儡……那就意味他们的孩子将走上一条比别人更为艰难的人生路。

  成名真的要趁早么?

  成人是否可以代替孩子去选择他们的人生?

  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

  这些还真的是考验家长的大课题。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八||那些曾经让我们眼前一亮的童星后来怎么样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