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嘻哈》马上要决赛了。好紧张,Gai和PG One之间,总有一个人要胜出的。
在半决赛之前,我是粉PG One的。
▲曾经一度,我跟自己说,如果PG One胜出了,我要吃炒面庆祝。
但半决赛看了他在第一回合跟王嘉尔的合作之后,我果断转粉Gai。
为什么?因为Gai敢于在这样生死关头,踏出自己的舒适区。
Gai在第一回合的帮唱嘉宾中选了王嘉尔,不仅跳起了跟自己风格迥异的舞步,还全程用英文来Rap。
▲不好意思,因为我英文太渣,我没法给你们翻译字幕……55555……
连笔笔都说,Gai应该唱方言的,毕竟那是他的个人特色。
要知道,Gai之前的画风,是这样的。
▲这样的Gai,连PG One都颤抖。
但现在我觉得,踏出舒适区,能用英文来Rap的Gai,至少在我心中,已经赢了。
这大概就是缺什么就喜欢什么吧。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渣渣,我对那些英语水平高的人,眼神里总是充满着迷之羡慕。而对那些英语讲得好的明星,我更加是肃然起敬。
娱乐圈里时常会爆出各种“因为英语太渣而闹出的笑话”这样的新闻。
但观众们啊,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一船人。这个圈里,隐藏着的英语大神,还真不少。
1
浑然天成型
他们从小就在纯英文环境里长大,在很长时间里英文都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所以,这一类明星的英语不管是腔调、语法还是惯用语,都最接近英美,词汇量也最丰富。
谢霆锋
谢霆锋16岁就出道,蓄着长发,叼着烟,弹着吉他唱着粤语歌,一副爱谁谁的洒脱不羁的模样。
这很难联想到他在加拿大读书时候,读的是一所私立男校,以培养老派的英式绅士风度为宗旨。在英文的教学上,偏重英式文雅的教法,不管用词和发音都力求优雅、严谨。
2012年,谢霆锋以“亚洲商业领袖”的身份受邀到香港科技大学作演讲。1个半小时全程英文演讲、对答如流,气势完全把场下的学生镇住。
从那天开始,谢霆锋在我心中的形象就彻底改变了,哪里还是个生气就会摔吉他的暴躁少年,他早就已经是低调稳准狠的人生赢家了。
王力宏
和谢霆锋相比起来,王力宏是彻底的香蕉人。美国出生,美国长大,美国读书。全家老小都在一种纯英语的环境里生活。所以,说英语是王力宏的第一语言,实不为过。
出身在学霸家庭的王力宏,爸爸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妈妈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哥哥是耶鲁大学博士,弟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老婆是哥伦比亚研究生,王力宏自己本身是一个全才的偶像,作词作曲制作包揽,是台湾金曲榜最年轻的双料冠军。
早在大学时候,王力宏已经开始编导音乐剧,作词作曲。注意,是全英文的哦。
2004年,他代表台湾民众,全英文采访自己的偶像珍妮·杰克逊。
2013年,他曾被邀请到牛津大学作了全英文演讲,向这所世界最TOP的高校介绍华人音乐潮流。
李玟
我一直以为李玟是混血儿,至少也应该跟王力宏一样出身长大在美国。但才不是咧,李玟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9岁才去的美国,比谢霆锋还晚了4年。
刚去到美国时候,李玟英文一窍不通。但这个小个子的女生有的是冲劲,仅仅过去了一个学期,就把语言的难关过了,当上荣誉生。从此走上她的开挂之路。当学生会会长,选美,出唱片……
又需要科普一下:李玟可不是在美国出道的。1993年,她回香港参加TVB新人歌唱大赛,以亚军的成绩出道,然后在港台大陆迅速走红。直到1998年,又从港台“逆流”回美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美国发行英文专辑的亚裔女艺人,第一个在奥斯卡舞台上献唱的华人歌手。
2
天资聪明型
他们学英语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没抱着很强的目的性,但她们本身对语言有种天然敏感,学着学着就会了,多一门技能,为她们的事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汤唯
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人,都会记得文佳佳那一口破英语。实际上,汤唯的英语好着呢。
拍完《色·戒》后,汤唯消失在大众视线,但她也没闲着,人家在伦敦和香港之间来回学习语言。凡是开头难,刚开始学习时候,汤唯也很崩溃啊,因为没有一个单词认识,根本没办法阅读莎士比亚的剧本原文。但勤奋加上天资的聪明,对语言的强大感悟能力,汤唯硬是短短几年就把英语、粤语吃透。
2011年,汤唯参加韩国青龙奖颁奖典礼,作为颁奖嘉宾的她用流畅优雅的伦敦英语发表感言。视频传回国内,大家这才知道汤唯原来英语那么厉害。
英语带给汤唯的不仅是工作上的便利,还有更实用的功能——谈恋爱。因为《晚秋》,汤唯和韩国导演金泰勇谈起了恋爱。汤唯不懂韩语,金泰勇不懂汉语,他们的沟通全靠中介语言英语来维系的。
你看,只要学了就总会有意义吧?
3
刻苦耐劳型
英语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门兴趣,也不是从小生长的环境,而是一把钥匙,一把能为自己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章子怡
当年还没有成为“国际章”的章子怡,对英语满不在乎。拍《卧虎藏龙》时候,李安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劝她学英语,但她不学。
直到拍去好莱坞拍戏,参加颁奖典礼,章子怡才发现不懂英语,自己完全就是根木头。章子怡就曾经因为在红毯和颁奖典礼上只会挤出几个干巴巴的英文单词,而被媒体笑话。
2001年,斯皮尔伯格准备开拍《艺伎回忆录》,章子怡想演,但她根本没法和导演沟通,死记硬背着经纪人教的一句话:“Hire me, please”(请聘用我吧)。
后来几经辗转,章子怡如愿得到女一号的角色。她才开始发狠学英语,一边接戏一边学。
片子拍出来后,媒体依然对她的英语不买账。但相比起最开始一句也听不懂的窘况,这已经算是勉强合格。
这几年,章子怡的英语已经大有进步,至少面对Dior的采访时候,句子和词汇量都能够顺畅地聊下去。
李冰冰
说到学英语,李冰冰绝对是最拼的,也是最励志的。作为一个艺考生,她高考时候英语只有27分。基本上等于是英语盲了。和章子怡一样,她得到了去好莱坞拍戏的机会,但却连剧本都看不懂,更别说演了。
为了能在好莱坞立足下去,削尖脑袋都得学啊。李冰冰最大的能耐就是敢说,保持她的好奇心,看见任何一个不认识的字都去要问,或者在手机字典里翻查。最胆大的就是,她居然敢去参加美国的脱口秀节目,一个对谈六个。
拍《雪花秘扇》时候,她专门请了私教,一句一句纠正发音和文法,把零碎时间都挤出练习。等到戏杀青的时候,她的英语虽然还结结巴巴,但至少跟闺蜜邓文迪一起接受采访时候,已经可以应对自如。
陈凯歌
最让我惊讶的是,陈凯歌的英语居然也那么好?
去年,陈凯歌在一个教育高峰论坛上短短几分钟的双语主持,让大家惊呆了。居然陈导的英语那么好,在第五代导演里面实在罕见。
1987年,陈凯歌凭电影《孩子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然后就去了美国进修电影。
他的英语,就是当时练出来的。
▲凯歌导演在美国的时候,长得真像艺术家。
陈凯歌在他的自传《我的青春回忆录》里提到了自己的学英语方法:看《纽约时报》书评版。靠阅读积累词汇和文法。
所以,早在1993年,因为《霸王别姬》而接受外媒采访,他就已经可以对答如流,完全不输给旁边这位英国留学归来的张国荣。
数完这些个经典例子,不由得发出感慨:娱乐圈这样弱肉强食的环境,技多不压身。大家水平相差无几的时候,你比别人多学会一点,你就多一层铠甲。明星们保持着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是在保护着自己的领地。
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英语是明星最重要的傍身武器。
特别是走到一定位置上的人,英语更是一条走向世界的路。
这个世代,样子,身材,表演力是明星身上看得见的竞争力,而性格,脾气,情商,智力还有语言能力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在看不见的竞争力里,性格脾气情商智力多少是天生的,只有语言能力真的跟后天的努力有关,也就是说,它是可学习的,也是可彻底改善的。
当年黄晓明因为英语闹出笑话,成为他身上的标签,但是现在,他英语多溜……
这英语,6666,晓明哥还真不是吹的,人家真是努力啊!
做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太多样子,身材,表演力,性格,脾气,情商,智力也不算顶高,那么你真正能调整的东西还真是不多,英语绝对是必须的的一项,
上周在我们蓝黄读者群里,有读者提出问题:现在翻译软件和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我还有必要去学英语么?
当然很有必要。翻译和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它们知道单词和简单的句型,但无法了解语言的人文含义。再牛的google翻译,也不能代替你去体会英语的美妙和深意。只有自己会英语,才能理解到句子在社会语境中的真正含义。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我自已的亲身感触是,英语差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想出去旅行,办个电子签证我都看不懂,差点就把护照类型弄错。收到大使馆回复的英文邮件,也因为会错意,而错过了有效时间,得硬着头皮重新来。想痛快地海淘买买买,却因为英语渣,没看清楚产品描述,白白浪费了钱。
因为英语渣,我编辑稿子时候根本就没法做港澳台以外的题材——因为看不懂啊。有一次,黄小姐发现一个很好的国外题材,扔到群里问:你们谁英语好一点的,可以跟一下。我几乎是秒回:阿碗!我英语很烂,我不行。
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要学英语的。不仅要学,还要全面地去学。
最近蓝小姐在我们工作群掀起一股学英语浪潮,大家干劲都很足,天天打卡。
我也学,不过学习这回事吧,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方法和工具也会有所不同。
不知道你们学英语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看着一个句子会读。但脱离了这个语境后,换个场景,你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运用。
其实这就是你的内存不足,也没有梳理清它的脉络。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系统。要全面去提升学习,就应该全面的涉略。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语文,从字、词、句、篇步步递进。语文课本都是以一篇文章为主体,然后去学习生词、造句,再到分析语言艺术。
语言的学习都是触类旁通的,所以我认为学习英语也一样,要注重整体,从完整的阅读开始。阅读是全面学习外语的最好办法。因为,无论英语的听说读写,都要先有所输入(语言素材的积累),才能有输出(流畅的口语和写作)。
所以,对比了许多的英语产品后,我选择了百词斩推出的“薄荷阅读”(原名:百词斩阅读)。
首先,这是一款用碎片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习的课程
现在的上班族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可言,时间都被切割成小碎片。他们虽然有学英语的刚需,却没有大段的学习时间。像蓝小姐之前,报了昂贵的学习班,但每天都忙到飞起,真的是抽不出完整的时间去上课。“薄荷阅读”,就是把你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学习。
薄荷阅读架构于微信,打开手机就能学。地铁上,等电梯,午饭后,睡觉前……每天10分钟学习,多次重复,更有利于记忆,提升语感和词汇量,是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它不需要你为了学英语而把生活工作计划乾坤大挪移。它贴合你的作息,潜移默化地让你学习英语。
其次,它的课程设置上有分级
为了让大家都能读懂英文书。薄荷阅读参照了史蒂芬-克拉申教授的“可理解输入假说”。为大家匹配读得懂还能有提高的内容。
它首先会给你测词汇量,得出你的水平等级。再推荐稍高于你水平的书目。同时,在文中标出生词,协助你读懂,并提供思考空间。比如,你词汇量4000,可以读《小王子》,词汇量8500,就能读《简爱》了。
▲这期有超级好看的书单,除了入门课系列、经典课系列、进阶课系列外,还有福尔摩斯系列、卡耐基系列等。
最后,薄荷还有微信学习群
不仅有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每天晚上老师还会准时开课,在群里讲解知识点,这种及时性的辅导,更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老师还会组织课后的英文讨论,这种freestyle的讨论,让你把新鲜学到的知识马上运用起来,学习成效立刻就能得到检验。
每天都有小伙伴和专业的老师陪伴学习,是不是有点“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的感觉?
而且,良心价格啊。一期完整的课程是100天,所有课程都是149元——也就相当于每天不到1.5元。请你告诉我,今时今日1.5元可以做什么?
嗯,只要是学生,哪个会不喜欢奖励呢?如果你完成了练习,按照相应的规则,就能获得百词斩“薄荷阅读”送出的实体书或者百词斩商城代金券。所以你看,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种投资是低投入高收益的,那一定是学习。
So,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那就要赶快下手了,活动截止日期是9月17号,错过就要等好久咯,算算你会浪费掉多少碎片时间?
扫下面这个二维码,就可获得蓝小姐和黄小姐粉丝福利优惠,任意课程立减20元。
期待下次见面时我们可以尬英语!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