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的幼儿园有多火?
三年前孩子还在肚皮里没出生,就要先上官网预约幼儿园的名额,三年后,运气好的才能顺利入园。
那里是最重视个性化教育的地方,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每一位老师都是鞋匠,他们的使命是让孩子的人性光辉绽放光芒。
这就是芭学园。
尽管生源众多供不应求,仍然只在当地开设了6家幼儿园,以保证教育的高质量。
芭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认为——
唯有教育者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创造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才能激发儿童天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长成具备独立人格、有自尊且充满爱的人。
当今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并不常见到忍饥挨饿的孩子,甚至,我们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吃得饱穿得暖,有书读有学上,都有机会长成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以前的孩子吃块糖还跟过节似的欢呼雀跃,现在的孩子都不稀罕糖,他们有的是更好的。
有一次在芭学园,一个刚刚培训完的老师给孩子们上主题为“我的幸福”的课,老师问:“孩子们,你们最向往的幸福是什么?”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老师,我的幸福是周末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懒觉;
……
让孩子们感到幸福的事情五花八门,每一件都和以前的孩子们不一样了,他们在物质上是富足的,在精神上却有很多的渴望。家长们往往是只给了他们一种或两种,调不出幸福的三原色,如何找回孩子们的幸福呢?
▼ ▼ ▼ ▼ ▼ ▼ ▼ ▼ ▼
我们总是认为孩子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旦出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否则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一看到孩子犯错,我们就紧张,或是在错误发生前予以制止,或是在错误发生后“破口大骂”,久而久之,孩子开始畏惧错误,他是可以不做错事,但他真的理解了吗?
孩子失去了自我判断、自我认识和自我纠正的成长机会,变成了没有人在一旁纠错就无法自行解决困难的机器人。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害怕孩子犯错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容忍孩子犯错呢?
李跃儿认为:“不能让孩子畏惧犯错。”
在美术课上,有新来的小朋友对着空白的画纸,迟迟不敢落笔,因为他听得太多了——“哎呀,你画的什么东西!”“不要乱涂乱画浪费纸了!”“你就不能照着样子好好画吗?”诸如此类的话,每一句都在扼杀他的想象力、创造力,或许只是我们不懂,这一团乱七八糟的漩涡就是他仰望星空,看见星星点点运动的轨迹呀!
我们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一点探索精神都没?你胆子怎么这么小?可是,我们却忘记了,让孩子变成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但李跃儿不会这么做,她允许孩子犯错,甚至会让孩子故意往错里画,盘踞在孩子心头的对犯错的恐惧,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他一落笔,对技术的恐惧一并打消了。
对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期望成功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许多家长却把自己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遗憾,一股脑地倾注到孩子身上,全然忘记了成功的样子不止一种,有名利双收的成功,也有在平淡之中见真章的成功,正如腰缠万贯的人有属于他们的幸福,仅够温饱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李跃儿在数年前某个夏天的黄昏,遇到了一个胖乎乎、脸蛋红彤彤的老太太,她站在门口请求李跃儿施舍一碗米饭,她笑得阳光灿烂,像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令人完全想不到她的家乡发了大水,以至于她得出门乞讨,她没有被上天的折磨所困,看起来仍是很幸福。
这位夕阳下的老太太使李跃儿想到:一个在物质上一无所有的人,都能依靠精神的富足获得幸福,在物质上充沛的人,为什么反而不幸福了呢?
有位家长抱怨说,女儿不顾家人阻拦非要考护理学院,成为一名护士,实现她儿时的梦想,但护士干的活又脏又累,职业地位也没有医生高,拿的钱就更少了,她倍感痛心,声称女儿将来一定会后悔。
这位家长显然不理解幸福的多样性,若是女儿确实能实现护士梦想,这还不算成功吗?多少人把梦想的翅膀折断,给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举步维艰,走在一条毫无热爱可言的道路上,她却能小心地保护好梦想的翅膀,让它变得强大,带自己在天空中翱翔,这样的她一定是幸福的。
李跃儿认为——
成功,是内心的成功;幸福,是内心的感觉。我们的确不能对事业、追求、金钱不闻不问,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将对物质的追求建立在对精神的追求之上,那么极有可能的,我们追求到的只是痛苦。
追求幸福的正确态度是以超然的心态做事,而超然心态的形成是以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前提的。若是连家长都不能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又如何期待孩子会幸福呢?
对很多人来说,我们没有机会进入芭学园,实地体会李跃儿充满爱和智慧的教育,但是,改变的机会来了!
5月,李跃儿老师正式入驻知识超市,独家推出《李跃儿:让孩子回归个性化教育》专辑课,课程自始至终贯彻科学的育儿理念,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孩子,让家长成为更懂孩子的家长,在家就能实现为人父母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