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西红柿
主播|木清风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共读第七天
亲爱的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建议大家今天阅读本书的第七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卡列宁的微笑》p339~p376。请大家在共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1、卡列宁的微笑象征着什么意义?
01
特蕾莎与托马斯一起离开布拉格,来到了乡下,这是他们逃避现实的唯一途径。
牧歌是印在特蕾莎心中的一副美好景象:只要人们生活在乡村,置身于大自然,身边簇拥着家禽,在四季交替的怀抱中,那么,他就始终与幸福相伴,哪怕仅仅是天堂里的一束回光。
现在她终于远离了喧嚣污浊的酒吧,远离了托马斯的那些陌生女人,警方也不再找他俩的麻烦。
如今托马斯跟她在一起,只属于她,他们与过去的生活从此一刀两断。特蕾莎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托马斯当了一名卡车司机。特蕾莎看管合作社的四十头母牛,卡列宁总是陪着她把牛赶到附近的山冈上去吃草。每当小母牛淘气想离队时,它就汪汪叫着追赶它们,它显然乐在其中。
一天午饭后,他们出去散步,特蕾莎发现卡列宁跑起路来左脚有点跛。托马斯弯下腰来摸了摸它的腿,发现它的腿上鼓起了一个小圆包。经兽医检查,这是一个肿瘤。在兽医的协助下,托马斯亲自为它动了手术。
手术两周后,肿瘤并未被控制住,卡列宁的病情在不断恶化。它步履艰难,只能用三只脚跳着走路,另一条腿的伤口还在流血。卡列宁没救了,特蕾莎心里难受极了。
她赶着牛群继续向前走,她觉得这些牲畜真是可爱极了。这些牛性情温和,从不耍坏,简直就像五十开外的胖女人假装十四岁的少女,快乐而幼稚。它们嬉戏的时候,尤其令人感动。
特蕾莎坐在树墩上,她抚摸着卡列宁的头,想起俄国入侵后的一系列罪恶:先是灭绝鸽子,接着要杀尽狗,过了一年,真正的目标转向了人类:开除、逮捕、审判开始了。
人类的不友善让她觉得:根本不值得跟自己的同类好。但她又不得不对其他村民以礼相待,否则便无法在这里待下去。
甚至对托马斯,她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表现得像个多情的妻子,因为她需要他。
02
特蕾莎梦见卡列宁产下了两个羊角面包和一只小蜜蜂,这个梦让她感到一丝宽慰,因为在这个梦里,卡列宁的病转成了妊娠,虽然很好笑,却可能暗示着希望。
于是她叫卡列宁陪她一起去杂货店,但卡列宁只是勉强地抬起头,这是它头一回拒绝她。如果是往常,它总是非要执拗地跟着她一同去不可。
托马斯看出特蕾莎很难过,于是便用嘴衔着面包,趴在地上逗卡列宁玩。卡列宁看着他,眼里流露出一丝欢喜,但没有起身,托马斯将脸贴近它的嘴。卡列宁汪汪叫着,对主人作出回应。
这叫声,就是卡列宁的微笑。
卡列宁笑了,他们不住地说,只要它笑,那就还有活着的理由,即使得了不治之症。是的,就像他们的爱情,哪怕变得很沉重,只要还有爱,就有走向幸福的可能。
卡列宁的笑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虽然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但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愿望的渴望。
03
也就在这天,特蕾莎无意中闯进托马斯的房间,发现他正在看一封信,托马斯听见开门声,赶紧把信藏了起来。
但特蕾莎已经看到了这一幕,她感到一阵绝望,她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她不相信托马斯会在这里偷偷与别人幽会。他的空闲时间怎么过的,她一清二楚。
不过,也许他在布拉格还有一个令他恋恋不忘的女人,但特蕾莎不相信他会为了这个女人而离开自己。
她忽然感到很悲哀:她觉得这两年在乡下度过的幸福时光,同过去一样,变得毫无价值。
那个念头又在她的脑海里出现:她的归宿不是托马斯,而是卡列宁。卡列宁要是不在了,她的未来将变得无依无靠。
在混乱的思绪中,她再次觉得,她与卡列宁的爱胜过了她与托马斯的爱,这份爱更美好。她觉得人类的男女之爱,根本就不及人与狗之间的爱。
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特蕾莎对卡列宁的爱从无所求,她接受卡列宁本来的样子,从未设想以自己的形象来改变它,她预先就认可狗有自己的世界,她养它不是为了改变它,而是想教它懂一些人类的语言,从而共同生活。
而在人类,男人总想改变女人,女人亦总想改变男人。人类的爱不仅有要求,也要有回报,如果我们付出的爱不能得到回响,我们就会失落、就会焦虑、就会怨恨,就会绝望。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这些年来,特蕾莎把生活的重心全放在丈夫的身上,她一直活得战战兢兢,活得没有一点安全感。
她时刻担心托马斯会离她而去,为了能栓住托马斯,她唯一能奉献的就是做一个多情妻子的角色,以此换得托马斯的爱。
04
卡列宁在一个角落里的时间越来越长,它腿上的肿瘤扩散到了另一个部位,它整夜痛苦地呻吟着。
特蕾莎的心都要碎了,她和托马斯达成一致意见,决定让它无痛苦地死亡。
中午,托马斯回来了,他径直去厨房准备针剂。卡列宁看见他,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尾巴。
“瞧!它还在微笑呢。”特蕾莎说,她是用哀求的语气说这句话的,似乎想请托马斯再缓一缓,不过她没有坚持。
托马斯将针扎进静脉,卡列宁的脚微微颤抖了一下,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接着就突然停止了。特蕾莎跪在床前,脸紧贴着它的头……
特蕾莎又做了一个梦,她梦见托马斯变成了一只野兔,一只属于她,可以搂在怀里的小动物,她再也不用担心他会离开她,她的目的达到了,她躺在沙发上,将脸紧紧贴在兔子的脸上。
05
托马斯坐在桌前,面前有一封拆开的信。他对特蕾莎说:
“我时常收到来信,可我没告诉你,那是我儿子写来的,我费尽心机避免和他有任何接触,可你瞧命运是怎么在捉弄我。”
特蕾莎顿时为自己之前对托马斯的种种猜测而感到羞愧,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她关心地说,托马斯,邀请他来这里吧!
下午,托马斯的卡车坏了,一群人围着他,等着他把车修好。特蕾莎站在那儿,无法将目光从他身上挪开,托马斯老了,他头发灰白,干起活来动作笨拙,显示出一个老年男人的迟钝。
她想起合作社主席曾对她说,托马斯开的卡车的车况很糟糕,他有些担心。又笑着说,托马斯对人体比对发电机要懂行多了。
特蕾莎心里深感内疚,都是因为她,托马斯才离开苏黎世回到布拉格,又为了她来到这里,甚至在这里,她还在继续猜疑和折磨他。
现在,他们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们去不了国外,也回不了布拉格,在布拉格,谁也不会给他们一份工作。是她一步步把他往底层拖,就像仙女把农夫引入泥沼,让他们淹死在那儿。
特蕾莎带着自责的心情回到家,她泡在热水里洗了个澡,然后找了件最漂亮的礼服,她要穿上它讨托马斯欢心,让他高兴。
吃过晚饭,他们与合作社主席及另外一个青年一起去附近镇上的酒吧跳舞。
特蕾莎抱歉地说:“托马斯,我是造成你一生不幸的人。你是因为我才来这儿的。是我让你到了这么低的地步。”
“瞎说,”托马斯反驳说:“你难道没发现我在这里很幸福吗?”
托马斯说的很真诚。特蕾莎将头靠在托马斯的肩头,两人就像在云雾里穿行。此刻她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幸福,还有一种奇特的忧虑。
这忧虑意味着:我们已在最后的一站。这幸福意味着:我们在一起,忧虑是形式,幸福是内容。幸福充盈着忧虑的空间。特蕾莎终于在人生的最后一站找到了她心中的牧歌。
好了,本书到此就全部读完了,相信大家一定从中得到了不少收获。这部分是全书中最美的一副画面。
最后的结局作者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那就让我们去慢慢体会和回味吧!
END
往期共读目录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被注视的目光
为什么爱情总是合不来也分不开
不对等的爱情能幸福吗?
为什么越拿爱情不当回事的人,越能赢得爱情?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
世界上有“非如此不可”的爱情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序言:我们该如何定位自己,才能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领读人:西红柿:职业撰稿人,多个平台领读达人。个人微信号:lmkz11,用心感悟人生,用文字温暖自己,愿你能从我的文字里读出生活的味道。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木清风,电台主播。浮躁的空气里,想和你一起静心呼吸。个人公众号:木清风(ID:man_morning)
音频配乐:
追忆 Reminiscence——渡辺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