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探索旧迹---旧书店
日期:2022-07-13 17:52:18 作者:王紫凝与麦凌依 来源:沉默的自行车推荐 阅读:

探索旧迹---旧书店

  2022年7月6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问岭”社会实践队到达湛江市赤坎区老街“旧书店”,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考察活动。

  多少年以来,书店和图书馆不止一直是人们心中的文化灯塔、心灵港湾,更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上购书的兴起与普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少的人走进书店,加上电子书籍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使得实体书店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传统书店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科技使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电子阅读逐渐成为当下众多年轻人群的阅读习惯,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发展,消费者在购书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因此,实体书店的流量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事实上,在实体书店的发展现状下,几代人都知道新华书店,却无人知道“旧书店”,“旧书店”的发展,发而受制于品牌了。

  “问岭”社会实践队探索的是历史,旧书店中承载的正是历史。这不仅仅是从书的一个方面出发,还是从书店本身的历史考虑。旧书店代表的是文化的演变,时代的印记,比起普通书店多了更多的红色色彩,民族历史。

  针对目前实体书集体店面临的窘境,“问岭”实践队走访了一家湛江市赤坎区老街一个拥有久远历史的实体书店,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书店现状进行了调查。“旧书店”负责人对“问岭”社会实践队的考察活动展现出热情的态度,引领“问岭”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旧书店展开调研。据了解,此书店已经存在二十年有余,如同它的名称“旧书店”般,书店内具有浓郁的古老的气息。

  走进书店,迎面展现在实践队员面前的就是满屋的书籍,古人曾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此书店,却是真正用书构建成的“书屋”。老旧的墙壁被书所掩盖,狭小的空间因为有书却不显得拥挤。

  书店负责人对“问岭”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进行了简短的书目介绍,便放任实践队自由参观。

  据初步了解,该一百多平米的“旧书店”的书目多达7000本,类别多达50种,心灵鸡汤、小说、散文集、史籍、诗集、杂志期刊等,照应书店店名的一大特色,便是“旧”,实践队员们发现书店的书籍并非全新书籍,反而是肉眼可见的旧书籍,可能是二手书籍,甚至五六手也在猜测范围内。其中,“问岭”实践队队伍发现了许多本十几年前,甚至是二十多年前的杂志报刊,因为书籍已经过于破旧,“问岭”社会实践队队员没敢用力翻阅,在随时都有可能散架的情况下,“问岭”实践队员简单翻阅了老杂志,时代的变迁,杂志风格的变化,从中能清晰地感受到。

  在作品中,有一个灵感的概念,在任何创作领域,都讲究一个灵感源,灵感来源于生活中来,来源于服装风格,来源于新闻时事,但作为考察中的实践队,从中看到了它们历史的来源。过去的经典,现世人可根据学习消化,用现代的视角重新做一个演绎,将过去的历史演绎出来。书籍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百姓生活中,而且对当代社会意识和公众观念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老旧刊物常常对反社会现象进行强烈的批判,试图通过刊物与读者完成作者主体与读者客体之间的交流。

  在旧时代刊物中,存在着大量的虚构故事,但又不完全是虚构更多的故事是来源于现实改编,其中就不乏对战争进行了大量评论的刊物文章。这也是“问岭”社会实践队来此的其中一个目的。

  近代以来国家大事不断,阅读经典书籍总结历史经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党的历史经验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革命先驱奋勇拼搏而留下的宝贵历史财富。以史为鉴,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积极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传统优势,也是党能够成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辉煌成果的重要基石。回望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党发展历程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而我们在“旧书店”中便探索到了一条历史经验总结之路。

  为了使旧书能够去往更好的归处,书籍的基本定价范围在1-7元之间,最终,“问岭”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每人都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在“问岭”社会实践队员们心悦的神色中,“问岭”社会实践队本次的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旧书店”中,“问岭”社会实践队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实现本次考察目的,并希望下一次能有机会对书店的历史做更深一步的考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探索旧迹---旧书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