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逛书店》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4 11:27: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逛书店》读后感10篇

  《逛书店》是一本由杨小洲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逛书店》读后感(一):只为那“书缘”

  雨过天晴,一缕阳光,一杯咖啡,晒着太阳读起书来,真真神仙般的生活。且看那读的是什么书,《逛书店》,那书中人读书店的书,又岂知我在读他的书,实属一种缘分,且就叫做“书缘”吧。

  碰到了心仪的书,是书缘,失掉了心仪的书,也是书缘。就像《老残游记》中的老残,大火烧毁了心爱的书籍,瞧他怎么说:“物件没有值钱的,只可惜我两部宋版书,是有钱没处买的,未免可惜。然也是天数,只索听他罢了。”那便是书缘已尽,看开了,反而豁达。这也正是逛书店吸引人的地方,每次去淘书,你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将要收获什么,偶获一本书,错过一本书,都是书缘,人生的快事还不就是未知的惊喜。

  书缘还不够,且看那“人缘”。你不知道在书店会碰到什么人,更确切的说是什么样的人。作者在《长沙古籍旧书店》一篇中碰到的那便是一个“妙人”,你每从书架取出一书,其便会对书品评一番,总有种世外高人的味道,而听他的品评,无论好坏,也实在是一种“缘分”,若干年后,人不在,再若干年后,书店亦不在,所剩的不就是对这小说似的情节的回味么?旁人看了岂不是要羡煞也。

  我想更多人是渴望那不可及的“书缘”,所以要去书中做做白日梦吧。也得幸于这些爱书之人,让后来者能有机会体验逛书店的“趣味”。时不待我,赶快抄起背包赶往书店,书店在消失,人也在衰老,唯逛书店的回忆长存。若干年后,也许自己也可出一本小册子,给后人讲讲自己的“书缘”吧。

  《逛书店》读后感(二):文人书话 不再是冷冰冰的故纸堆中人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卢欢

  “书与人的故事”、“关于书的书”是近年来图书出版一个别具新意的领域,颇受爱书者喜爱。日前,世纪文景书话系列再添本土新作:学者陈子善作品《雅集》寻迹民国时期罕为人知的文学传奇,“全天候读书人”杨小洲随笔《逛书店》讲述爱书人的书店情缘。这两部作品与此前出版的扬之水《无计花间住》、胡洪侠《微书话》共同构成了文景国内“文人书话系列”。

  《雅集》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作家的“雅集”。鲁迅、周作人、新月派、张爱玲、钱锺书、郁达夫……陈子善先生对众多熟悉或陌生的现代作家的文事人事加以发掘、考订和诠释。名人、大家不再是冷冰冰的故纸堆中人,其风貌与情趣都跃然纸上。

  2004年至2012年,杨小洲探访了国内北京、上海、长沙、深圳、香港等地多家特色书店,《逛书店》即为其书话随笔结集。29篇文章分为京城书店、外埠书店及艺术书店三部分。书中所提及的27家书店,多家业已关张,但从杨小洲的文字中可感受到那些消逝或尚存书店的独特情致和关乎阅读的种种回忆。

  《逛书店》读后感(三):淘旧书,享受不期而遇的怦然心动

  来源:城市快报 作者:肖明舒

  曾经,薛原的《独立书店,你好!》让人们领略了各大城市独立书店的生存状态和独特气质,而如今杨小洲的《逛书店》不仅让我们重温不少特色书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他这个爱书人与书店的那份不解之缘中,为我们展现了淘书的细节和乐事。

  三味书屋、思考乐书局、长沙古籍旧书店……杨小洲最爱的是旧书书店。如果说买新书是为从新书里寻得知识,那么杨小洲的《逛书店》中,淘旧书则是靠已有的知识来买书。前者阅读的成分居多,后者玩赏的情趣更大;买新书只管内容实用,余则不闻不问;淘旧书更要讲究,书籍版本、装帧形式、版次印次、品貌完整,甚至纸张产地、插图作者、设计风格等,都在细心搜求之列。除此之外,更让杨小洲如痴如醉的是那份众里寻他千百度而蓦然回首的精彩。

  确实,爱书人逛书店,最爱的是那种翻检猎奇的情调,从书架顶端摸索到底层,爬上钻下、抬头俯首、翻东找西,或浏览或凝目,或摩挲或品味。在多年的淘书生涯中,杨小洲屡屡有着意外收获。比如,由曾国藩后人提供原件拍照影印的《李秀成亲供手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初版本……遇到这些好书的欣喜,对于杨小洲来说,就像他乡遇到旧爱,容颜虽改温情犹在,而他也把见到心仪之书的激动心情比喻成如遇美女,端捧在怀爱不释手。

  这就是爱书人,他们不是只管书里的知识,爱书人体验的是那种几度相思中不期而遇的怦然心动,也最爱感受那份“抱得美人归”的兴奋与喜悦。

  《逛书店》读后感(四):逛书店

  说实话,读完此书后的感觉是,此种感觉神往之但并不向往。正如爱书之人分两种,一种是偏向于“藏”,一种则是偏向于“读”。而此书给我的感觉但是前一种,我则属于后一种。   逛书店,买书固然有相当的乐趣,但对于我来说,书店什么的更多是身外物,我只要有书可读,便无太多想法,管书是版本译者什么的。所以能有各种书店固然不错,没有的话我也大可以在电脑上选好一大堆书,等到特别优惠时统统买回家,毕竟读也要花太多时间,相对买的时候省点时间也是好的。   当然也许我自己也是开书店的,加之只对外国文学感兴趣。所以淘旧书之乐便没有什么了,加之城市小文化氛围也不够,书中之乐无缘。好在各有其好,互不干扰也挺好。

  《逛书店》读后感(五):逛书店的惬意让人有些恍惚

  来源:现代快报 时间:2013年2月3日 作者:王淼

  爱书人爱逛书店,就像爱美的女人爱逛时装店,单是看看琳琅满目的时尚衣饰,或者感受一下时装店里的氛围,即便不买,心情也是好的——爱书人在书店里流连忘返,寻寻觅觅,他们感受到的,同样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最为愉快的时光。杨小洲的《逛书店》是一本有关作者个人的书店记忆的小书,其中写及的内容,也多是作者在各地漫游时曾经去过的书店——他对这些书店的印象,他在这些书店里买了什么书……诸如此类的微末小事,只要与书店相关,均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对于爱书人来说,买书的乐趣首先在于逛书店的过程,而他们也总是喜欢将自己的书店之旅,冠以“淘”、“寻”、“搜”、“猎”、“逛”之类的字眼,突出的其实是一份悠然随意、从容闲适的心境。杨小洲的《逛书店》也不例外,你看他频繁穿梭于那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书店之间,访书,寻书,阅书,品味着书籍的芳香,摩挲着书籍的封面。哪些书是熟悉的旧雨,哪些书是从未谋面的新交;哪些书曾经久闻大名,哪些书可以一见钟情,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记录在案。其间,不管是遇见心仪已久的书籍,抑或是以极低的价格“捡漏”,总会给他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他在享受淘书乐趣的同时,也沉溺于书店自身的书香氛围,以及发生在此间的旖旎书事之中。

  从杨小洲的《逛书店》中可以读到,他曾经在北京福隆寺的中国书店,买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初版本,“虽然价昂,但握在手中不忍放弃”;他曾经在深圳博雅书店,以五折的低价买到梦寐以求的黄裳名作《清代版刻一隅》,并感叹是“真有点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巧遇”;他曾经在长沙博广书店,买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的民国十八年版《海市莺花》,“虽只有一套,也满心欢喜立即抱在怀里”;他曾经在网上名店布衣书局,买到台湾世界书局影印出版的线装本《李秀成亲供手迹》,并将此书转交岳麓书社按原样影印出版一千五百册,成就了一番传递书香、分享好书的有趣书缘。这些林林总总的买书经历,在外人看来未免有些絮叨罗嗦,但在爱书人读来却分外亲切,那份旁若无人的得意,春情满怀的喜悦,总能让他们产生一种甘苦自知的悲喜,一种身临其境的共鸣。

  如果说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面貌、表情和精神,那么,每一个书店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品质、特色和个性。大书店有大书店的好,小书店有小书店的妙;新书店有新书店的温馨,旧书店有旧书店的意趣。犹记早年我在济南,曾经频频光顾一家“内部书店”,那是一座有着斑驳年轮的老式建筑,书店设在二楼,临街是一段曲里拐弯的楼梯。走过这段楼梯,来到二楼的书店,但见四壁是高高的书架,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木案,木案上摆满各种书籍,几位长相不俗的美女服务员环伺四周,既得随便翻阅之乐,亦有得鱼忘筌之妙。虽然时下电子商务发达,足不出户,即可遍览新书,但网上购书,又岂能品尝到逛书店的乐趣?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杨小洲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猛然走进一个亲和环境,逛书店的那份惬意让人有些恍惚,反而不在意猎书所得,分心浏览的是周遭景物。”我读及此处,禁不住抚掌大笑,可见爱书人之间既惺惺相惜,亦所见略同。他们不仅爱书,爱书店,同时也爱与书相关的美好生活,爱书店之外的美丽风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逛书店》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