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感情 夫妻
杨绛先生说:如果你喜欢吃草莓,你会毫不犹豫买下它。如果你不喜欢吃香蕉,但考虑到香蕉助消化,你还会买下它。所有喜欢是单纯的,不喜欢才会衡量利弊。
这样看来,多数人都会从单纯变的不单纯。
我几乎看不到,“不衡量利弊的”人。
回归到我的专业,世上八字五十余万种,分男女,翻一番是一百多万。
每一个格局都有一个格局的解法,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每个格局都有其诉求。
有的格局就是求财,没钱不行,钱也通“色”,爱钱的人难免不爱色。如果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真是冤枉男人了;男人有没有钱骨子里该啥样还是啥样。
不过是“酒壮怂人胆,钱阔怂人心”,有了钱,野心大了,欲望也不好满足了而已。
有的格局就是求官,权利是他们最好的“春药”,有钱人喜欢权利,没钱的人希望用权利换钱。
你看那网上撕逼,无非是打着鸡血争一个话语权。你看那竞选台上张牙舞爪,天年颐养不了,土埋半截的人争一个烫手的山芋。
但是有一点,权利得手后,成王败寇,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
更令人感到悲凉的是,权利得手后,如何总结,如何写历史,都是赢家的事。
输了的人不仅一无所有,还要背负骂名,甚至被骂到历史中。
清朝有一个张廷玉,从康熙王朝开始工作,干到了雍正王朝,最后雍正去世前为了表彰他的功劳,给他一个辅政大臣,死后配享太庙的无上殊荣。
什么是配享太庙?张廷玉死了之后,他的牌位进入皇家的家庙,和历代皇帝一起被后世的皇帝供奉,祭祀。
为了这份死后无上的殊荣,张廷玉又吭哧吭哧干到乾隆王朝。
但是张廷玉干到已经不靠人搀扶不能走路的年纪,乾隆不认他爹那茬子旨意了。张廷玉脑子也昏聩,乾隆让他退休,他竟然还过去问自己死后是不是可以配享太庙。
不问还好,一个老头子一时没绷住激动,问了一嘴。乾隆不让他退休了,又折腾他几年,然后把配享太庙的资格剥夺了,让他狼狈的滚回老家。
张廷玉回了老家,乾隆又把他家给抄了,给了他一个惊喜。
一朝天子一朝臣,权利的争夺里大多数人没有善终。由古至今,皆如此。
所以格局诉求不同,在这个诉求的过程中,有千万人与之竞争那么一点点资源。那么喜欢很容易,得到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事,越来越不单纯。
《三十而已》里顾佳去替老公赔罪,给一个对她图谋不轨的老板敬酒,一杯又一杯。为的就是换回老公失去的“单子”,说白了就是钱。后来老板动手动脚,顾佳转身就走。到了阔太太家,还把欺负她儿子的两个阔太太打了一顿。
我和大家说,做媒体也好,剧本也好,想要吸引观众,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剧情的真实性,而是内容要“爽”,大家喜欢看爽文,看爽剧,看爽的可以就着爆米花吃三桶的爽电影。
为什么大家喜欢“爽内容”,核心就是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现实生活里,早些年做销售的,客户说喝,你怎敢不喝?多数销售会主动去喝,主动去喝的业绩还好的很。
真实生活中的顾佳,会把凳子搬到那个老板旁边,搂着老板把他喝的五迷三道,才能巧妙脱身,还不得罪人。
很多人会不信,但是我只能说,这就是现实。
因为一个行业里的大佬,不是你得罪完拍拍屁股就能全身而退的。甚至有可能折了人家的面子,人家可以让你在这个行业里无路可走。
更不用说顾佳去阔太家里给人家好一顿收拾,一个女的在人家家里打两个阔太太,这个就是为了让观众看的爽,找到共鸣。
不说别的,到人家家里把人打伤了,人家完全可以报警,只要弄个轻伤不和解,好了,两家人开始托关系吧。
只要人家背景比你硬,家里监控都拍着,让你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你也没脾气。
所以我看不了那种热门剧,因为一幕幕大家觉得爽的情节,我都觉得很可怕。大家只看到爽,却看不到代价。喜欢干嘛就干嘛不是单纯,有时候没有权衡利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顾佳和老公是外地来打拼的精英,但是她只要揍了当地土生土长的富婆,得罪了行业内的大佬,我记得那一集应该是《三十而已》的第五集,其实那一集之后就大结局了,没有后面什么事了。
其实杨绛先生洞悉世间,她还说:后来才知道,那些脾气好的人都在受气。善解人意的都在体谅,会照顾人的都没人照顾,会哭会闹的人才有糖吃,那些懂事的人,反而没人心疼。
所以一个人诉求是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要想好自己的定位。
做个现实的人,不要做一个滥好人。不卑不亢,也要能屈能伸。
滥好人很难有好报,懦弱卑微至极,只会被人不停的当工具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