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活中处处皆教育 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日期:2022-02-02 19:40:56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

生活中处处皆教育 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今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接力赛跑的游戏,轩轩小朋友看到空中飞过一只小鸟,一不小心钻进了幼儿园的走廊里。他一声召唤,孩子们呼啦啦都跑到走廊当中,跟着小鸟的飞行路线在走廊里打转。小鸟扑棱着翅膀朝着玻璃窗撞去,一下子跌落在地上。“老师,它是不是受伤了?”“这是一只什么鸟呀?”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又开始了,设计好的活动就这样因为一只小鸟而打乱了原有的计划,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边看边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于是也加入他们的讨论当中。

  其实幼儿园老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是不分青红皂白阻断主观臆断孩子在捣乱?还是选择相信孩子,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给孩子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生活中处处皆教育,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寻常时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突出突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提供生成活动的机会以及支持探索的兴趣,支持他们生成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学习特点是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体验及同伴合作等形式去学习,探究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这一探究式学习活动常伴随游的认知活动,儿童认知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旋律。

  所以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贴近幼儿的随机教育活动。观察不等于看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教师可以启发学前儿童应用各种器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去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的想象,以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二、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随机教育。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幼儿虽然年龄小,知识量少,但他们对身边充满好奇,他们的兴趣往往会由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引起,如颜色艳丽、造型奇特的物体、韵律悠扬的音乐,以及突然发生的奇异变化等都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产生持久的注意。当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需要,视觉是第一反应,要及时给予支持和呼应。随机教育也是一门艺术,是针对随时随地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教育,它具体生动很强的说服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如可以利用上下楼梯对幼儿进行规则及礼貌教育,也可以将喝水这一再普通不过的活动设计为有趣的游戏,设计为有趣的游戏,还可以户在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景物并介绍简单的知识,从而将简单的生活变成寓教于乐的潜在教育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体现出来的语言行为相当的真实,在日常生活中开展随机教育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有一次在户外活动时发现本班幼儿对植物角的丝瓜藤产生了兴趣,并在点数丝瓜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于是因时利导组织幼儿如何快速准确的点数丝瓜,进一步引发幼儿仔细观察丝瓜生长情况,以寻找解决办法,从而让大家知道了丝瓜藤上到底积了多少个丝瓜。

  三、教师应静静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客观分析与评价。

  在认知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深入观察,了解幼儿,介入指导在后。如在剪纸活动过程中,有的孩子剪的快,有的孩子剪的慢,有的孩子只能剪一些简单的图形,有的孩子却能剪出不规则图形,同时教师发现幼儿的手指灵活性两极分化很严重,女孩子已经开始灵活的剪出弧形,而男孩子仍旧剪直线都很困难。这样的情况对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巨大的困扰,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指导和帮助,要全面了解幼儿,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教师要注重采用自然的方法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和行为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表现和结果,并将其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其次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面对这些剪得太慢,剪得不好的孩子,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采用统一标准和要求,让每个幼儿都能达到同一个水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动力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帮助剪得不好的幼儿,慢慢的引导使用剪刀的技巧方法。关键在于教师遵循幼儿学习特点,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促使幼儿逐渐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感受能力。

  四、以多种行为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如幼儿科学活动强调“让材料说话,让环境和材料引领幼儿的学习。”因此我们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是为了便于幼儿操作,而不是一个摆设品。只有为幼儿提供了便于他们操作的材料,引发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应能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对材料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资源共享、设置情境、分层呈现等多种方法,使材料实现物尽所用。对幼儿来说只有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和支持多种探索活动有序进行。与此同时,教师在调整材料时不必匆忙撤换材料,而应对材料进行分析,再肯定目标合适的前提下考虑调整投放的形式,如将材料从教师中的一个区角移到另一个区角,或者把材料和幼儿之前从没有使用过的物品放在一起,或者通过新旧材料承上启下的组合产生新的情景、思维方式、操作方式等,以促进幼儿将新旧经验相连,从而使操作活动更具延续性和连贯性。

  总之,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把其生成宝贵的随即教育活动,让孩子真正成为主动探索者。从而培养获取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和本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活中处处皆教育 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