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7月14日电(通讯员 张淑蓉 冯小娜 林奕彤)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学生下乡,一方面大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到农村去,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更多的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样一个行列当中来,共同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这为加快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是很有意义的。今日,红光实践队依旧活跃在红丰的大街小巷,这一次带着许多份调查报告,开展着一次有关乡村振兴的调研。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帮助村民填调研表。通讯员 莫翘喜供图
本次调研围绕了几个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的问题进行,并先对填表的村民的年龄,学历,收入进行了一个大数据统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年乡村发展变化历历在目,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改造的方方面面如乡村道路,绿化面积,医疗保障,乡村文化教育,乡村产业结构的创新等等都是热点。镇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期望大概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以往的破败面貌,增强建设过程中政务的透明度,大力建设并保护发扬乡间文化等方面,认为乡村振兴主要依靠来源有很多,比如靠政府项目资金扶持,村民自身努力,村民和政府集体努力,靠招商引资,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等,几乎每位镇民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帮助村民填调研表。通讯员 莫翘喜供图
当然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障碍有许多。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不高,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交通以及通讯不够迅捷,剩余劳动力趋于老龄。这些问题的都是表面上能看得见的。就讲到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乡村人才振兴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引人才,留人才,都是关键。我认为在这方面,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是迫在眉睫的。关键还是政策上的鼓励,国家出台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加快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大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以优厚的薪资待遇等都能留住人才。大多数乡村人才处于短缺状态,缺少人才配套项目,政策和经费,乡村教育体制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单一不合理。这些都是影响乡村人才建设的原因。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帮助村民填调研表。通讯员 莫翘喜供图
政府应该加强乡村人才振兴,要政府机关参与,加大培训力度,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健全奖励机制,落实政策,发挥本地人才作用,招揽外部人才,大力发展农民基层教育。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问题有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乏力,要素制约较多,农村人才流失, 老龄化、 空心化日 益严重, 缺乏人才支撑,基层组织建设不力, 乡村治理有待加强,农民主体地位未凸显, 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调动不够。大部分村民反映都是对自己目前收入不太满意的。这跟以上种种原因密不可分。
当然,对于乡村振兴及人才振兴战略有何实质性的建议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好关乎民生的“三农问题”指明了道路。,关键的是需要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这也是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的瓶颈,因此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质是实现乡村人才资源的聚集,提高乡村教育的发展质量,培养更多专业性创新性的新型人才。乡村作为国家发展重点发展的领域,在技术、资金、资源、人力等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处境,人才资源制约了乡村各领域的发展。乡村要实现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需要借鉴城市发展依靠人才的策略,重视人才的作用,能够为乡村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一是发挥带头作用。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帮助村民填调研表。通讯员 莫翘喜供图
乡村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需要一些勇于闯、敢于拼、肯于干的领头羊,他们富有知识能力或者技术才能,有创新创业的事业拼搏之心,能为乡村事业发展发挥一股干劲。二是激发榜样效应。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人才,而一个区域发展起来势必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人才作为乡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着乡村各领域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我们要始终强化人才振兴硬支撑,鼓励更多人才投身振兴乡村的伟大事业中来,号召更多人才加入到这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中来,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终审/邱飞 屈云
复审/李青梅
初审/施志鹏
撰文/冯小娜 张淑蓉 林奕彤
摄影/莫翘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