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没人敢扶你,你只能在水里泡着
日期:2021-07-15 16:08:38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没人敢扶你,你只能在水里泡着

  最近的天气,比起前段时间,凉爽了不少,雨水也多了不少。阴雨连绵将近一星期,路上水坑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当然,路上交通也就会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顺畅,堵车,交通事故也增加了不少。

  像往常那样,我骑车出门去买些日常用品,路上还真是不好走,坑坑洼洼,全部是脏水,如果是走路,一定会把鞋子弄湿弄脏,还好我骑的电动车,路上会稍微好一点。忽然看到前边一个大水坑,我已经无路可走,只好从水坑里骑了过去,溅了一身脏水。刚刚过了这个水坑,看到前边围了一些人,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吧,交通变得拥堵起来。我骑过去,经过旁边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在水坑里坐着,旁边围了一圈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扶她。才开始我以为是谁骑车碰着她了,后来听路人说她不小心滑了一下,坐到水坑里了,站不起来了,但是人来人往,却无一人愿意搀扶她,这是为什么,难道是道德缺失吗?难道是人们都没有爱心了吗?

  不,当然不是,我想当大家看到眼前这一幕的时候,每个人从心底里都是特别想去帮助她,把她扶起来,或者是想办法联系她的家人,接她回家换衣服。这些对于大家而言,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大家也不愿意用举起手的爱心去帮助她,不是因为没有爱心,而是社会上现存的一种现象,一种不正之风,让大家不敢去扶。

  关于老人摔倒了应不应该扶的问题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什么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争论声如此巨大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思想中的传统道德标准被打破。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好人有好报、见义勇为等优良传统。而现在是好人做了好事没有得到好报,见义勇为者被人冤枉,无故承担本不是自己造成的损失。这种本来要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的事情,落魄到要被人民法院以判决的形式确定是非,人们的心中不免更加失落。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被媒体、网络舆论平台不断的放大,人们的争论的负面情绪也随之不断高涨。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问题的环节还在于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同步。“该不该扶”的心理充分显现出了目前中国人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人们在“扶”与“被污蔑”之间做着人性最底线的艰难抉择。但是,人性的最底线原本是不需要抉择的,人们原本都应当坚守底线,在这条底线以上生活。人们在做人性的艰难抉择时,惊慌、犹豫,甚至懊恼,不知道该如何去守住曾坚守的底线和信念。

  现在有一种现象,很多人在路上故意摔倒,乞求得到路人的同情,让路人扶他起来。如果你扶了他,完了,你就摊上事儿了,就被讹上了,去医院检查,陪护,看病,有的甚至没病也要全身做个检查,甚至还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如果达不到他的要求,还会起诉你。这就是好心扶他起来,给自己带来的严重后果。二十天前,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一件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那天晚上11点,朋友下班骑电动车回家,按照正常的交通规则行驶,忽然,从一个黑暗角落里窜出来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还是逆行。瞬间急刹车,但是老太太还是撞到了电动车的车轮上,脚上挂了一个口儿,流血了,当时老太太都要去省医院看病,不愿意去附近医院,一定程度上存在想要讹诈的心理。后来叫了救护车,怕血越流越多,就送到了最近的医院,做了个全身检查,脚上缝了几针。当时老太太让派出所的人都来了,各种登记备案,害怕我朋友跑了。接下来的二十天,老太太家人从不出面,我朋友天天陪着她输液,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陪伴。脚上外伤,可能在平时我们都不会看的太严重,但是都在医院输液十天。老太太不愿意出院,最后都不用打针吃药了,老太太还是不愿意出院,在医院呆了五天。临出院的时候,老太太说必须给她1000块钱,她才同意出院。这明显的讹人,试想如果一个老人今天是摔倒在你面前,你眼睁睁地看着他可怜地坐在地上,你扶还是不扶?扶的结果,显而易见。所以人们往往选择了不扶,不给自己带来那么多麻烦,这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百分之八十的人也会做出不扶的选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没人敢扶你,你只能在水里泡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