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是一本由金韵蓉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一):享受时光
文/河北小珊 评《老后 真正为自己而活》
第一次看到金老师是在一档时尚栏目中,坦白来说,这个女人算不上有多漂亮,但是看到就会让人想到一个词语“优雅”在。我记得在节目中这个娇小的女人提醒女性要多食用坚果,多种坚果每天抓一小把对身体很好而且不会发胖。还和大家分享了某品牌的沐浴露,是那种芳香型的,护肤又会让人精神愉悦。她传递给观众这样一个信息:女人要活得精致优雅,要懂得宠爱自己。
优雅是每个注重个人形象的女人的一生所求,有句人尽皆知的话叫做“优雅的老去”。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有闭月羞花之貌,但是相对于优雅来说漂亮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相信如果在漂亮的脸蛋和优雅、洒脱的气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优雅的气质是不会随着年龄而衰败的。而如今这个优雅的女人用文字告诉大家事情:如何面对岁月的流逝,如何过好退休后的生活,怎样和成年子女相处中,夫妻理财的方法,当然还有私密的保养方法。最喜欢的还是关于服装、肌肤护理的部分,因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自信的不得了、优雅的不得了的女人!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二):从容优雅的走过岁月
从容优雅的走过岁月
评——《从容优雅的走过岁月 》
时光飞逝,寸金难买寸光阴那样的惆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愈加分明,尤其对于女人,我们担心岁月带走美好的容颜,害怕自己会寂寞终老。当看到照片上那优雅从容带着淡淡微笑的女子时,任谁也很难想象是位年近六十的女子,透过那双眼睛,我很想窥探到她的处世智慧。《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全书分为五章,涵盖心态、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理财和保养五项与人生密切相关的主题,作者金韵蓉从自身经验和身边故事写起,用细腻且感性的文笔带我们入境,这里没有谆谆教诲只有浸润着智慧的探讨,小实验、小测试花样百出,趣味与哲理并存,加上恰到好处的引用,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时不时会感到小小的惊喜,每一章都让人爱不释卷。
生命长河中,总会面临失去,总会有些不如人意,但我们永远有选择态度的自由,让我们在认真处认真,在不较真时不较真,从容优雅的走过岁月。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三):做个自私不自利的老年人
很早在综艺节目中就知道金老师了,她身上散发着优雅、知性的气息,不管是讲解精油,还是分享体会,她总是缓缓道来,语气中透露着真诚、淡定,这种姿态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开始关注她,也看了几本她写的书,像《女人30+》、《爱在左,管教在右》等,她的文笔细腻、感性,读完如沐春风。
这本《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感觉有点为时过早,但是在微信上看到有些国外的老年人即使70、80岁了依然打扮时髦、身材保持姣好、有自己的爱好和事业的时候,就想等我老了我也要这样。但是金老师这本书并不是仅讲如何保持容颜、管理身材,还涵盖了交友、子女相处、夫妻感情、理财等多方面,让自己对退休后的生活又有了重新的定义和理解。其实想理财、保养方面的工作真的不是非要等老后才能开始,越早准备以后就会越轻松。书中的子女相处、夫妻相处对我也有很大的启示,每个阶段的感情维护方式都不一样,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孩子大了时候我们需要适时放手。夫妻之间在年轻时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对方。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妈妈,现在妈妈帮我带孩子,每次有朋友约她出去旅游的时候,她总是想着她如果出去玩的话孩子就没有人照顾了,妈妈在年轻的时候想着我,老了又考虑孙子,对于我来说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自私一点,多为自己考虑一些,在自己体力还好的情况下多出去走走。希望妈妈看完这本书之后能够有所改变,做个自私不自利的老年人。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四):老了也可做俠女
金韻蓉老師的這本書 讓我想起了之前在《一票難求》節目介紹過的一部電影----《媽咪俠》
影片中50歲的阿愛有一句話很打動人心“相信我 我行的” 年過半百的她本是享福時間 卻經歷一系列變故 但她沒有放棄生活 她不服老 她積極解決問題 她不僅僅是媽媽 她還是媽媽“俠” 影片人物雖不是書中所提到的老后為自己而活 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我覺得這種態度也是值得推崇的 這是一種表現自己能力 承認自己價值的完美體現
節目中阿愛的扮演者馮寶寶的態度也讓我很敬佩 作為一個母親 她很尊重她兒子的事業 理解孩子 我覺得一方面是因為她愛她的孩子 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就是 她也從不看低自己 不斷豐富完善自己 而不是忽略自己的生活
我想分享她在節目中說的話
“不要常常待在家裡 等孩子請你出去 帶你去喝茶吃飯 不要給他們壓力 我現在做什麼呢 我讓自己很忙 他約我 我說不好意思孩子 我的工作很忙碌 半年之後吧 你再約我好不好 那他沒有壓力 他就會回來找你”
每一個人 尤其是母親 年輕的美好時光或多或少會因為家庭的影響而變少 等孩子長大了 有些母親會有一種心理落差 會覺得孩子不再依賴自己而遠離自己 其實不必難過 孩子總有展翅高飛的時刻 接下來的時光應該多考慮自己了 雖然年齡大了 風韻不如從前 但是不服老的心態更重要 當你看重自己 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時 你會發現 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滋味無比甜
所以 就算老了也努力去影響他人吧 你慈愛的一眸一笑 不知會溫暖多少人 你積極的生活態度 不知會帶動多少年輕人的步伐 要想別人愛戴自己 那就先充實自己尊重自己吧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五):为自己而活,需要条件
金韵蓉,一个快60岁的女人,活得优雅而有品位。而且能够把自己优雅的活法形成文字,与大众读者分享。看来她的生活的确有滋有味,让人羡慕。女人,真的要为自己而活的。结婚后为家庭,为丈夫,有了孩子,为孩子,为孩子读书,工作,成家一直在付出着,终于孩子长大了,自己有时间了,可有些母亲却又在为孙子、孙女服务着,真是完全失去了自我。
女人,在付出的同时,的确要多为自己着想,一生中,怎么也得为自己活一段时间,即使已经老了。
如何为自己而活?
首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无龄感这个词语是很时尚的,告诉我们不要让年龄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羁绊,忘记年龄,你会发生生活中诸多美好的事物,而这些美好,往往会因为你心里的“我老了”而失去色彩。所以,年龄要成为不是问题!
女人,当达到一定的年龄,你会发现一切都淡然了,这种心态是最完美的,那么和儿媳妇相处,和公婆相处,当你一切都淡然了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上最敌对的两个女人,完全可以成为朋友,毫不夸张。
可以肯定地说,金韵蓉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在无龄感的前提下和所有人相处的。所以她感觉到快乐,感觉到年轻的活力。
看她的书,你会被她的文字所感染,尤其是自己也面临着知天命之年。从今往后一定要带着无龄感生活,不认为自己老了,其实真的没老,多少人说我年轻啊!这和我的心态有直接关系,女人,千万别难为自己,要好好爱自己,谁也不会达到你爱自己的标准。不爱自己,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喜欢金韵蓉这种生活态度!她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生活态度,和她富裕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你需要为生活打拼,去做一些体力劳动,伺候人的劳动,你能如此优雅地生活吗?老后,为自己而活,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是不容忽视的。
人到无需品自高,当你不需为生活劳碌的时候,才能空下心来爱自己,为自己而活。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六):一本适合年轻人与中年人阅读的书籍
起初我以为这本书并不适合我,毕竟是写给中年人的书籍,但是看着看着我觉得挺有意思,也很现实,讲述的大多都是我们日常发生的事情。例如,子女给父母买东西,父母应该欣然的接受,千万别说一些觉得浪费之类的话,这不仅让人觉得反感,而且特别是婆婆说出这样的话,儿媳妇心里更是有根刺。
年纪大的人必然会面临自己孩子成家立业,也会盼望着有孙子、孙女的日子,而这种想法是自然而然的,到了某个年龄层就会有某个年龄层应有的想法,我想,或许等我老了也会是这样的心态吧。书中因为讲述了许多金老师与婆婆和儿媳妇相处的事情,特别有借鉴意义。因为我自己也是别人的儿媳妇,同时又是儿子的妈妈,以后自然也会成为婆婆,现在看这些例子,主要是能更加接近长辈们的想法,其实,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处于善意,可是处理方法不太合适,或者说不太能为年轻人所接受,继而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矛盾,因而作为年轻人可以尝试去换位思考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问题的出现。当然,我更希望长辈们能看这本书,金老师也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帮助家庭更加和谐的相处。
在50岁这个年纪,大多数长辈的孩子已经上大学,相比较之下,长辈们此时花在子女上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减少,继而,更应该多多享受生活。我很欣赏金老师在书中提到的那样的状态,跟老伴一起出去游玩,时而也可以邀请子女一起出游,或者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前行,或者请他们吃吃饭什么的。父母活得潇洒,子女还会更加放心,也更加的开心。我也希望自己能年纪大了之后不给子女增添烦恼,毕竟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烦恼已经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的烦恼,而作为家长又何必再给他们制造麻烦呢。
最后摘录一段书中的话,我觉得是任何时候都值得回味的:“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不经意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拥有是一颗不老的童心,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永远签收的爱人,一个自由的心态,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份安稳的睡眠,一份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七):优雅地老去
曾经看过一个令人惊叹的微信帖,照片中的老人虽然鹤发鸡皮却神采奕奕。要么骑车、跑步、瑜伽硬朗得很,要么做着高难度的一字马、双杠、高空跳伞这样年轻人都未必能够的事,还有穿着时装甚至比基尼自信满溢的摆出不输超模的姿态。一改我们对晚年生活的陈旧印象,这样的人生态度,难道不值得我们由衷地倾佩吗!
科学进步,人类寿命渐长,晚年生活的时间也渐长。好在现代社会给予老年生活的便利也多,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上。譬如,身边有很多老人都老有所乐,上老年大学学个书画、合唱、烹饪之类的,抑或只是在小区里跳跳广场舞,不必忙于工作、忙于子女,老年生活倒是比年轻时候更加自由自在了。
本书作者也是一个老有所乐的人,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种充满朝气、优雅的老年生活。并以身边人的故事探讨老年心态、与子女的相处、老年夫妻的感情、理财规划和驻颜方法,为老年人指点迷津,为年轻人端正心态。
虽然离老年生活还有几十年,但我读来还是有很多启发。看到书中描写的不少老年人比我们还要热爱生活,勤奋自立,甚或有理想有追求,身为年轻人的自己却时常抱怨起步晚了难有所成,不能放手去做,深感惭愧。也感慨于老年人的生存智慧,对人生的诸多事都洞明又豁达。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父母和成年子女关系的那章,作者对老年父母提出忠告和建议。尽管作者的书名叫作“真正为自己而活”,但她也时常流露出对儿子的苦心,诸如有能力不给子女添负担、子女需要可以随时提供支持、有富余财力可以在必要时支援儿子等等,都是为人父母一辈子的考虑。联系起我的父母,换位思考,让我更加能够体谅他们,了解他们的苦心。在我独立的道路上,却如作者所说经历了择偶期与父母的几度争执、婚后与父母的离别期、生子后又得父母全心相助、还包括父母在金钱上给予的支持。每一步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背后深层次的考虑。对父母也总是关心得少、亏欠得多。
等我老去的那天,可能也会遇到像书中提到的、像我父母经历的这些事,尤其是与子女的相处。算起来我们日夜在一起的时间也没有多少年,很快他将出去求学,很快他也会有自己的家庭,终究还是会放手,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也终究还是会时刻帮衬。除了享受与他在一起的每一天,也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有能力精彩地过好自己的人生,优雅地老去。既是给子女的榜样,也是对他最好的支持。
——乙未年读金韵蓉《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八):生活需要智慧 ——读《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
生活需要智慧
——读《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
本书主要写给那些子女已经长大离开家或已经成立小家庭的40~50岁的父母们。
书中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生活实践中,给了大量丰富详实的例证,让读者读来更有趣,更容易接受下面这些观点,例如:
到了一定年龄的人要有一颗不老的心,甚至要童心未泯;有多姿多彩的生活、自己的朋友圈;为善最乐,“做好人能抗老化”,仁慈而和蔼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终生学习,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面对成年后的子女如何相处,例如:择偶等重大人生问题上要智慧地给予意见;以及一旦儿女结婚后,要转换视角积极接纳儿媳或者女婿;和新家庭保持既亲密又有私密空间的友好相处,儿女需要帮助的时候要责无旁贷地给予支持,同时不过分干预小家庭的私生活。
面对子女独立后留下的情感空缺,父母们通过和老伴建立新的“厮守关系”;发展亲密的友情,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等方面来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以及第二次婚姻的相关问题。
善于理财,让晚年生活更富足;要在保障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帮衬子女,让两个家庭间的凝聚力更强,相处更容易。
本书不仅仅对将要步入老年或者已经步入老年的人具有重要的生活指导意义,而且对已经成立或即将成立小家庭的年轻人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如果已经成家的年轻人读了后,相信不仅能促使年轻人在和父母辈的相处中换位思考,融洽两代间、两个家庭间的关系,而且提早了解一些生活智慧。因为书中充满了生活智慧。比如:丰富自己的生活;和伴侣的相处;以及保养皮肤的有效方法、“睡的好就瘦得了”、使用高品质的物品等相信对年轻人也很有用。而且书中很多观点是从心理学角度阐发的,让年轻人学到更多心理知识,比如:“锚定效应”给我印象最深,我想它不仅仅可以应用到指导子女择偶问题上,只要掌握它的原理,还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议大家买来全家一起读,相信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能读出对自己有用的生活智慧。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九):愿我们能欣然接受岁月的馈赠,享受更自在的人生
打开这本书,简介中写道:“无论是谁,我们终将面对退休、年老、社会角色褪去的那一天。”衰老,无论于谁都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但在书中金老师以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为例,围绕怎样保持面对衰老的良好心态,亲子、夫妻关系的处理维护、理财、身心保养等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以及长久以来累积的生活经验与智慧,细腻地给出了关于老后生活非常实用的的建议及指导,帮助女性建立健康的老后生活观,告诉我们要欣然接受年龄的馈赠,享受更自在的人生。
我庆幸在还算青春的时候读了金老师的这本书,这样使我能更早地注意很多之前未曾关注的问题,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为未来的衰老做准备。不仅老后要真正为自己而活,从现在开始,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工作,学习理财,努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又想到,前几天妈妈有点伤感地跟我说,在公交上有人竟称呼她“老太太”,我察觉到,别人无心的一句话,对妈妈有很大的冲击,因为别人的话,让她开始相信“自己真的老了”,一时间,我竟不知该如何去劝慰她,让她用更乐观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衰老,所以,我打算让妈妈也好好读读这本书,或许对她的帮助会更大。
就像金老师在《序》中说的,即使日子不尽完满,但如果我们能够决心以开心而释怀的心情来接受它,它也一定会以绝对的自由自在来回报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终于知道并且坚信自己有多好,而当我老去的时候也能如金老师一般从容优雅。
Y:岁月忽已晚之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十):为自己活着
为了生存,我们认为自己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日复一日,在这样的日子中消磨时光,忽然有种悲哀的感觉,好似提线木偶,为别人活着,激情消失殆净。我在做什么?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内心的呐喊让我想起曾奇峰撰写《谁在活着》,他讲述自己从德国绕道美国回国。在美国期间,很多的亲友劝他留在美国。理由多种多样,如美国的心理治疗学术水平世界第一,你可以学到任何你想学的东西;生活水平高,只要有一份好工作,汽车、洋房应有尽有;孩子可以受很好的教育;等等。每条理由,对他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回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也是一个足够强大的力量。在面对必须做出选择的压力之下,他焦虑重重。这时在美国定居的女友说:留在美国或者回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在哪里,都是你自己在活着。当你知道什么最重要时,做出选择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一语惊醒梦中人。
当你知道什么最重要,不管在哪里,都是你在活着,这让我想起苏轼《定风波》“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内心安宁,哪里都是故乡。我质疑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当用分析法一一分析后,竟然发现自己想干的事情,与现在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种惊喜在心头释放,想到受益的群众,心中会温暖很多,当然,我允许自己劳累时,偶尔有些小抱怨,释放自己的情绪,慢慢关注自己。
无独有偶,金韵蓉新书《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也提到这个观点,她在序言中写道哥哥结婚后,妈妈常感叹“以前你哥发了薪水,大老远还没进门就喊‘老妈,我发薪水了’!现在,他有了老婆,我就再没听见他这么喊了。”当时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说这句话,现在明白母亲并不是因为薪水,而是因为没人在喊那句话,孩子不再属于我们的世界,他慢慢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世界,这个跟我们生活20、30年的人慢慢淡出我们的世界,心中慢慢有种空荡荡的感觉。这让我想起女儿初中军训时,才离开我的身边五天,我当时送别女儿到学校的心情,就是如此,“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初读此语时,仅仅能感受到一丝伟大的母爱罢了,当亲身经历分离,方能体会到无怨无悔的付出,只为能多看她一眼;只为能让她在身边多呆一些时日;只为她能平安、健康;只为她能开心、快乐成长,这时终于理解龙应台《目送》中送华生的感觉,我们尽是如此相似,期盼孩子的回眸,只为多看一眼,知道他们安好……
人生匆匆数十载,不过沧海一粟,为自己活着,感受生命的震动;为自己活着,感受自然的美好;为自己活着,放飞心灵,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