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是一本由[日]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78页+8彩插,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一):欧洲文明史的课外阅读物
1、本书排版读起来很快;
2、没看之前,读名字以为作者是网络红人。(没文化真可怕)
虽然讲述的是厚重驳杂的欧洲文明史,但日式的简洁依然明朗,读起来很通透。内容不多,比较简单,自问自答的形式我倒是并不觉得有多好,反而让人有种局限性,因为是指定思路。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作家的缘故,文艺复兴应该是件令人遥想起来基情四射的时期吧,在作者笔下总是透着淡淡的冷峻。嗯,犹如选择QA写作形式,是够明确,但总少了些趣味。当入门教科书也许不错。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二):还是自由
私以为,只有当国民普遍具有自由的观念时,才可言自由。而国民对于自由的认知,不能仅限于言论自由等等现在流行的观点,对于知识的尊重、对于科学的推崇,也应是“自由”的内在之意。否则,对于自由的追求,由于“乌合之众性”,极易沦为暴动。
很向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更向往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怀疑与创造,工匠与巨匠,教会与世俗,交织涌动,彼时的意大利是极具活力的,是极富创造力的理想之国。但其这一特性,与其地理、政局等因素密不可分,“自由”之意,不可妄议。一来是体量问题,疆土越广,惯性越大;二来是需求问题,有愤怒不满,变才是必然。可是为何古代中国有起义,却一直没有脱离“集权制”呢?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三):结构清晰,内容扎实,其中也有许多有新意的论点,十分适合当作文艺复兴的入门概论来读。
盐野七生这本《文艺复兴是什么》是“文艺复兴的故事”这套丛书的第一本,此系列已经出版的还有两本——佛罗伦萨的《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和研究威尼斯共和国的《海都物语》,在“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之后,她写作了这套文艺复兴主题的书籍。“文艺复兴”复兴的是什么,正是希腊罗马的文化。
盐野七生,一个日本作家,研究罗马历史,全世界畅销1500万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不用上升到所谓“国民性”,我们仍然可以说,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和学习深度都是值得尊敬的。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四):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复兴
文/
写历史的女作家本不多见,身居异邦潜心修史的则少之又少。所以,遇见专注于罗马史研究的日本老太太盐野七生,便格外令人心生欢喜。据说盐野七生26岁时,去罗马游学两年,怎知这位哲学系毕业的姑娘竟然爱上了那里。回国后,再赴罗马时,她已经准备留下来定居,终生研究罗马史。问她因何弃日本而久居罗马?她说,她喜欢这个英雄辈出的国家。
日本罗马史作家 盐野七生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五):对于文艺复兴收获不大
1.文笔不流畅,读起来较吃力;
2.作者说是用对话体,但是仅是穿插,还是大篇幅的叙事体为主;
3.看完会有一些小收获:文艺复兴是一种精神的运动,是一种想知道想看到想了解的怀疑主义,是人类想去寻求真理寻求科学寻求多样性的必经之路;
4.那人类之前不想去了解吗?不对既定事宜存疑吗?那是因为文艺复兴之前基督教统治欧洲,基督教的教义是信者有幸,基督教的惩罚制度使人类不敢异议,前有哥白尼日心说被杀,基督教的最高领袖教皇就居住在古罗马,所以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
5.什么是文艺复兴的导火索?作者认为主要是由一位叫做圣方济各的传道士在教内开展改革,让俗人通过一定的仪式也可以成为教徒,将基督教泛化,所以广大民众才可以既成为高尚的基督徒又可以广泛的经商贸易…
看完还是没有懂:文艺复兴诞生的原因?为什么文艺复兴诞生在14世纪?文艺复兴产生的条件?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贡献…
这本书只能入一点门,很多话是废话…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六):文艺复兴的故事
《文艺复兴是什么》一书中,作者虚构了两位在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三个城市的两位旅人关于艺术,文化的对话,以此展示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光彩魅力。这是文艺复兴的入门之作,也是欣赏文艺复兴经典作品及人物关系脉络的兴趣之作。
《文艺复兴是什么》系列的缘起是为了当下的年轻人能多了解一下历史。如果说《罗马人的故事》写的是罗马时代的男人们,那么《文艺复兴是什么》则更多是女人们。对写了20年文艺复兴的盐野来说,常常觉得已变成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感觉,“心态也是文艺复兴的心态,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开始怀念过去了。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对古罗马感兴趣,理由是,古代的那些人即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也会走出来。”
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是罗马文明爱好者的必读书目,非常受欢迎。《文艺复兴是什么》也同样是盐野七生的一系列文艺普及的对话性作品。对盐野而言,“我只是如实写下历史,如果一本书只是写给当下的人们,那么10年后就可能过时了,相对于‘以史为鉴’的价值和功能,我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让读者更多地思考。”
作为高龄(80岁)仍笔耕不缀的老人,盐野七生计划还有两部系列作品要完成。向这位不服老不服输,坚持不懈的老人家致敬!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七):文艺复兴种种
文艺复兴是什么?说实话,这样浅显直白的问题真是没有想过,难道不就是一场文艺的复兴吗?从佛罗伦萨再到欧洲各国,让文艺重新正本清源。手上这本《文艺复兴是什么》是《罗马人的故事》的作者盐野七生一部关于文艺复兴的扫盲书。作者从宗教、政治、艺术、航海、建筑等各方面精选出14世纪中最富代表性的人物及最富盛名的文艺事件,加深我们对文艺复兴的理解,帮助我们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从人物入手,从文艺复兴三杰入手,再引入百花齐放,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时代现状,也从人的角度看到那时的人文主义,个性与人权,自由的个性表达。从人到人的精神,从个体到流派,从流派到国与国,尽现那个时代的伟大与丰厚。
但也必须注意,因为这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是盐野七生利用两年时间,以意大利为轴心,游历欧洲和中近东,北非之后,陆续写成的15部以上统称为“文艺复兴种种”的学习思考之作,作者本意是自己在大学毕业论文答辩上的不被认可的疑惑以及看到世界艺术作品时的惊叹,希望通过这种边学习边答疑的形式解答自我的困惑,并借此传递当时不被日本人理解的西方文艺价值观。也因此,作者采取的对话体,自问自答,简捷明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却还是欠缺了一些整体性。这只是第一部,期待后续的几本。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八):从人到人,文艺复兴式的写作
在我看来,盐野七生是从人的角度在写文艺复兴的历史,文艺复兴人的冒险精神和从神到人的转变,人性的多面使得人需要学会克制,克己,这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从这个角度写作使得历史不再是冷漠的事件,宗教或政治的斗争,和普通的读者也有了联系,或许这是她女性作者的优势,也可能这点使得她的历史书畅销。腰封推荐语里,有名人赞叹她写出历史的气魄,我反而认为能从无数的史料中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再由个人的点及至一个时代的面才是她的气魄所在。从人到人,叙述者和记录的时代精神恰好呼应在了一起,巧合里有种趣味,姑且称为文艺复兴式的写作。
书里有一个章节提到海路商贸发达的威尼斯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红利,而西班牙葡萄牙却占领了海外殖民地,威尼斯的传统是建立贸易伙伴而不是俘虏对方,西班牙的意图却相反。用弯道超车比喻的话,西班牙在这个弯道超越了意大利。正好这几天学到德意志工业联盟的成立,德国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会,弯道超车,而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却措施了成为制造业标准的机会。有些人大提这段历史却对眼前世界视而不见,强调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鄙夷互联网泡沫和消费主义过度盛行,互联网也许是中国能够弯道超车最好的一个机会了,一个新秩序的建立有时恰恰是粗鄙不堪、满手鲜血的。至于反思人类究竟在把世界推向更好还是更糟,又是另一回事了。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九):日本人眼里的文艺复兴
之前看过盐野七生写的罗马人的故事,这回买书凑单就买了这本书,现在我发现什么东西都喜欢搞很多部,德川家康十多本,X战警加起来十多部,冰与火也已经五本了,马老爷子多活一段时间说不定能搞定,祈祷吧。好像越长越好一样,不在是很简单的说完一件事,慢慢长夜,盐野七生的书也是,罗马人有十多本,这个文艺复兴也是一堆。我觉得好像现在好多东西真的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而且没什么价值,说好听了是草蛇灰线,不好听就是挖坑待填。
这本书主要讲了文艺复兴时候意大利的几个城市的故事,佛罗伦撒,罗马,威尼斯,比较粗略,要先对文艺复兴有个了解才好理解,但是你有一定了解了就会觉得基本上也没什么新意。这本书采用的是一种二人对话的方式进行阐述,但是有时候感觉两人说的有些各说各话,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或者是排版的问题,因为二人对话是采用一个黑体一个宋体进行区分的。有可能有些对话字体编错了。
有一个因为有神权而和中国不一样的地方。欧洲贵族的孩子老大继承家业,老二成为神职人员,老三去和别的领主的女儿结婚或者当雇佣军的统领,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问题,然而中国因为没有神权且是中央王权专制,而且佛道都不能结婚生子,严守戒律,也就造成了大家都对王权虎视眈眈,同室操戈。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读后感(十):一本自信的“对话体”杰作 ——读《文艺复兴是什么》
文/看书起舞
我想,只要是读过《罗马人的故事》这本书的读者,都无法抵抗住作者再次的新作——《文艺复兴是什么》的诱惑。读过这本书,我至少有两点很深的感触。
第一,这是一个对文艺复兴有着“热烈”研究人的作品。我们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者盐野七生是日本著名历史作家,16岁时读荷马的《伊利亚特》,从此被一个与日本社会截然不同的世界所吸引。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回日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一住至今。可以说,作者是对罗马文化、对文艺复兴有着狂热爱好的人,这样人写的书也绝对值得一看。
第二,是这本书是一部充满特色的对话集。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作者虚拟的徘徊在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三个城市的两位旅人的对话描述了依次盛开的文艺复兴之花,展示了那个群星闪耀时代的精彩和魅力。对话集在古代其实并不鲜见,如如雷贯耳的中国的《论语》,还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但是能驾驭对话体体裁的也绝对不是一般人,通俗的说,“没有两把刷子”是真不行的。从这个角度说,《文艺复兴是什么》倒是我们了解文艺复兴难以绕开的一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