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是一本由[日]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精选点评:
●五分是给Cesare 这个人物,被低估的一代枭雄
●看这本书的真正动力是因为看了道长的《一千零一夜》的君主论那期。内容相对盐野七生的罗马系列和其他的日本传记作家(比如司马辽太郎和吉川英治)来说,演绎程度还算能接受,当深入了解君主论背景和解读切瑟雷的补充读物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有根本,靠不择手段,兴起的快,衰落的更快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教皇夫妻亚历山大六世去世,切萨雷昏招迭出,终至丧命。死的窝囊。
●切萨雷那短暂而光芒四射的一生 非常的吸引人
●3.5。生平详实,但对人物的挖掘还是太浅。
●文艺复兴时期波吉亚家族最著名的人物凯撒波吉亚的生平,不为凯撒,宁为虚无。作为《君主论》里马基维利最为推崇的君主之一,凯撒确实有超越于时代的战略眼光,也能让手里的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效用,来实现个人的抱负,但就像书中说的,那个人未及攀登到荣耀的顶端,就已经被命运所抛弃,作者文笔流畅,书里基本是正史,但洗白主人公的痕迹较为严重,建议搭配野史或美剧阅读,更加客观
●即便作为“故事”,也浅显了些
●作者还是适合写给大众普及的东西,没有更深入得阐述这么错综复杂的题材,这系列书里更推荐海都物语。
《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读后感(一):意大利统一事业的先行者
从致力于统一意大利这个角度来看,切萨雷可谓是亚平宁半岛上的先行者。先行到什么程度?三百多年后的1870年,意大利才得以实现统一。
切萨雷虽有远见,但他真实的能力终究有限,离了他的教皇父亲就再难有大作为。与他的偶像喊出“骰子已经掷下”的凯撒相比,切萨雷缺少几分一往无前的气概。最终的失败也在所难免。
《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读后感(二):第一章试读~文艺复兴时代出现在意大利的另一位“恺撒”,集波吉亚家族智谋、武力、财富和美貌于一身的天之骄子一生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传奇。
第一章节选:
正值夏日的傍晚,高塔在广场上投下了修长的黑色阴影。锡耶纳城的田园广场由十一条小路汇集而成,有如一条条河川最终汇聚成的湖泊。晚风穿过石板路,朝着广场中心吹来,为这个扇形的广场渐渐带来了一丝凉爽的气息。工匠与商人们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为了晚饭前的片刻小憩,从各条小路上三三两两地聚集而来。
《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读后感(三):影像中不一样的切萨雷
没读这本书之前感觉上的切萨雷像暴君,但读完塩野七生这本书,看到一个不太一样的切萨雷。
本书从切萨雷的成长环境到其野心,生命经历着手书写切萨雷的优雅与冷酷。
在这本书中意外读到的信息,是当下封神的达芬奇,居然被切萨雷重用过,若不是其父亲去世,家族势力迅速没落。达芬奇可能会有另一番成绩展现给世人。切萨雷手下书中提到的是展现其工程建筑方面的才华。并非绘画。另一个人物是马基雅维利。之前隐隐知道其思想来源,不过明晰,读完这本书,才知道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源泉便是切萨雷为原型的。这也难怪塩野七生会用整整一本书来写切萨雷。
我相信如果切萨雷是塩野七生后期的作品,可能更加完美,前期未修改的作品,相对第一本有很多成长的感觉,但是逻辑思路,跟后面成熟的作品还是很有差距。本书最大的价值让我实实在在感觉到眼界打开的感觉,人生如切萨雷这般有时候也是一种复杂的畅意。好可惜其权利没落太快,其人生也太短暂。他的死亡也是战死沙场。读到最后有种莫名的激励。人数应该奋斗不息。不折不挠!
《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读后感(四):Aut Ceasar aut Nihil
作者在引言中透露,本书动笔于夜深人静时,全情投入而成。全书采用传统日式历史小说写法,即以翔实考证为基,由情节涌动节奏浪潮,逐幕展演故事的舞台剧。所以阅读过程中,我总回忆起美剧The Borges的相应片段。亚历山大六世,乃是此人间剧的总导演,其44岁得子,现实年龄的差距,使得其护犊情深,爱子甚殷。Ceasar这富二代奇丽璀璨的一生,自带流量,像划过俗世夜空中耀眼的流星,将文艺复兴的艺术之光,毫无保留地应用在政治领域,其生平可称是华丽的政治技术范例,被马基雅维利记述于《君主论》,是为不朽,甚至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后世拿破仑及希特勒的身影。可惜造化弄人,突如其来的疟疾,毁了父子二人,毁了强大的波吉亚家族。政治的短视,判断的失误,使其为自己画下命运的休止符。后逃出生天,没有像源义经一样英雄末路。战死沙场了局,也算是得其归宿了。他试图将Italy——这个只存在于但丁诗歌以及文书上的虚拟概念,变成一个军事强人统治的世俗国家,虽然功败垂成,但雄心壮志,亘古不灭,终在370年后得以实现。
封底的三则推荐语,有碍观瞻,降低本书价值,建议再版时中信出版社去掉。
《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读后感(五):不为凯撒,宁为虚无
看完了美剧《波吉亚家族》之后,只有这句台词牢牢得记在脑海里。凯撒是按照意大利语翻译的名字,他的名字按照西班牙语念出来应该是切萨雷更准确一些。他的故乡在西班牙,他的体内是斗牛士的血液,他的封地在潘普洛纳。
盐野七生是一位日裔研究意大利史的著名学者。因之女性的缘故,她的笔触中总是带着浪漫的调子,形容切萨雷时几乎用尽了所能想到的美好形容,他是如何身着白色礼服,披着天鹅绒的披风,带着深紫色贝雷帽,帽上有一枝长长的白色羽毛,骑在高头大马上,去创造他的历史。作者笔下他面容姣好,眼神坚毅,犹如天使。
切萨雷由于教皇父亲的安排成为了红衣主教,这在宗教世界里已是无上的荣耀,可他却辞去了。他如此坚定的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的那个,是意大利。不是梵蒂冈、不是米兰公国、威尼斯公国、罗马涅、弗力,他不要成为任何一个小公国的王,他要的是从未有人敢想象的意大利。
我曾经想过如果他不辞去红衣主教会不会成为教皇,可是因为他私生子的身份,他绝不可能成为教皇。或许他也并不是那样隐忍沉寂的性格,他势必要在自己最有力时创造最灿烂的历史。如果他不能掌握军队,那就杀了掌握军队的兄弟,如果他不能拥有友军,那就把妹妹嫁过去让她成为人质,如果他仍旧缺少力量,那就把自己送给敌军去换回力量。在他的价值观里,仿佛没有任何能够和那个唯一的目标相衡量。他身上似乎没有常人的恻隐之心,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只有一个标准,有用。
马基雅维利说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是马基雅维利眼中的模范国王,或许是马在他身边与他多次交谈,或许是马无数次地看到他彻夜不眠在窗前来回走动的身影。书中的叙述也像是在远处观望一般的仰视切萨雷,所有的一切都是猜测,没有人能知道那个年轻锋利的灵魂里究竟在想着什么。他如此急不可耐地攻城掠地,风风火火地在别人醉生梦死的年纪建立了这样大的功勋,他知道他的力量是来源于他是教皇的儿子,所以他的时间紧迫。
可是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急迫而慢下来,给他想要的,尽管切萨雷那样拼命的追赶着时间,世界终究弃他不顾,向前奔跑。多么残忍啊!他如同流星一样,燃烧自己,灿烂消亡。他带着他的未竟事业,长眠于战场,他的野心再也、再也无人知晓了。
想起曾经看《君主论》最后,马基雅维利写到了一句古诗,战斗不会很长!因为古人的勇气,在意大利人的心中至今没有消亡。
意大利,或许是马基雅维利,与瓦伦蒂诺公爵切萨雷波吉亚,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