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
日期:2022-04-14 03:30: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是一本由[日] 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一):很好的文化历史导游

  盐野七生是一名合格的文化历史导游,她很努力地把古代史和古代人物用全息图像的方式投射在当下的场景里。她总能从浩荡历史中提取出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轶事和隽语,运用得又吸引人又得当。但是讲得有多么精就谈不上。她的故事和角度总显得又些单薄,我觉得可能是引用资料相对单一的缘故,没有相对系统地梳理对同一时期和地区历史的不同叙事,所以缺少一些来自厚度和斑驳的趣味。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二):亚平宁半岛战国时代

  听过很多次马基雅维利主义,但从未读过《君主论》和《论李维》。这本畅销书作家盐野七生以马基雅维利为主角历史科普书,为我们勾勒出马基雅维利生活的时代。

  十五世纪前后,亚平宁半岛还没有现代国家观念,几个大国里最强的是威尼斯大公国,其邻居有背靠法兰西军事支持的米兰公国、佛罗伦萨公国,还有罗马涅,中部虎视眈眈的教皇国,南部是西班牙势力范围的那不勒斯国和西西里。马基雅维利生活所在的佛罗伦萨公园就在几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包围之中,可是它没有自己的军队,全靠法兰西的军事支援和花钱用雇佣军打仗。可想而行,在强国的夹缝中想要生存,必须有个英明神武,左右逢源的君主才行。美第奇家族几代人统治佛罗伦萨,到了洛伦佐一世,到达顶峰状态。

  马基雅维利在三十岁左右以一介布衣身份获得第二秘书长一职,主司内政、军事,兼及外交。所以马基雅维利得以亲历许多历史事件,与其时的风云人物、王公亲贵来往,从而磨砺了其对于国际局势的敏度与深度,为后来创作《君主论》打下坚实基础。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三):致马处长

  这段时间本来应该看书快,怎奈神兽不归笼,耗费了我大量精力。好不容易看完,写得琐碎而细致,大量书信和细节。怎么说呢,亲爱的马处长(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秘书处秘书长),您一个永远也得不到晋升的虚职处调,唯恐自己活儿不够多,拼命揽事儿,从不怕追责;对于工作待遇完全无感,出差经常自己垫钱;虽说能跟某些权贵搭上话,可半点好处也没捞上;您还好写个报告,恨不得天天写,既不是屁话一万字捞资历的秘书模版,又不为在某个学术期刊发表政研文章,您是真为佛罗伦萨担忧呀!四十不惑,您不惑吗?在美第奇复辟您被解职并罚款后,还低三下四地求您那些权贵朋友帮您在政府找工作,哪怕是不给工资白干呢;五十知天命,您知天命了吗?五十八岁高龄了,您还竞争那个您30多岁就当上了的虚职处调(实际上您只干过这一个职位)的岗位,结果因之前干得太多(既为正义棋手索德里尼干过,又无名无份地为美第奇干过)而落选,十天之后死于炸肺(气的)!您是真的不忘初心呀!您说:“我爱❤️我的祖国,胜过爱我的灵魂。”可是,祖国不爱您,却成就了您一个思想家、喜剧作家、悲剧作家的千古流芳。在这个初春,北京扑簌迷离的气氛下,我结识了有趣的、勤奋的、拧巴的、死心眼的,拥有睿智洞察力和卓越才华的您,真开心!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四):用放大镜看历史

  看盐野七生写的历史,就像拿着放大镜沿着时间轴慢慢前行,她事无巨细的写作风格在读“罗马人的故事”时就领教过了。15本书读到最后几本简直不耐烦,觉得她真是太啰嗦。但这就是她的风格,因为她觉得如果没有细节只有大事件的历史是突兀的,是不可理解的。这本书当然沿袭了她“啰嗦”的风格,从佛罗伦萨的城市格局,到建筑、道路分布,到政府机构设置、马基雅维利每次的外事经过等等。读者慢慢浸入进去,画面感就像在看电影。

  曾经与友人聊起历史,他说除了欧洲的历史,其他历史他都喜欢。当初我并没有认真接触过欧洲史,否则我会表示同感。一个15-16世纪的佛罗伦萨,弹丸之地也搞出那么多动静。一个靴子大小的意大利,就像战国时期一样城邦林立,各种钳制与斡旋,再加上教皇在里面搅和,真的很乱很难读。不过,佛罗伦萨就在如此的混乱中引领着文艺复兴,群星闪耀亮瞎你的眼。

  如果你打算看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那么最好跟着盐野阿姨回到那时的佛罗伦萨,认识那个叫马基雅维利的人。

  如果你读过盖伊.特立斯的非虚构类作品并喜欢,例如邻人之妻,那你应该也会喜欢这本书。盖伊大叔是通过近距离深入那些被他采访的人还原那个时空中发生的细节。盐野阿姨则是通过历史资料再现那个她素没谋面的朋友。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五):搞团练的马基雅维利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六):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盈奠,当与梦时同

  有些人抱怨啰嗦,那是他们他们作为读者的心态和立场不同于作者,作者想做的事情,不是去挑出我们今天感兴趣的东西卖给我们看,作者想做的,正如书名一样,是要去理解这样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换句话说,他是在重新经历马基雅维利的一生,他的时代背景,他所经历的重大的历史时间,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朋友和学生,他的理想和人格,作者用详尽的笔触描绘了出来,如果只顾着找那些我们所感兴趣的,如今称之为现实主义的法术势,期望能从中获得一斤半两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或者是谈天侃地中出风头,那么就会失去对这一思想体系真正的理解。

  马基雅维利在我看来是一个孔子式的人物,他们都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也并非底层的家庭中,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是都天资过人,自学成才,他们都有一个理想, 孔子的理想是恢复王道,马基雅维利的理想是让自己的祖国佛罗伦萨强大起来,他们都曾见用于家邦,但是都因为政治斗争而黯然下场,他们都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坚持着不合时宜的理想,在最后的时刻,目睹到了伤心欲绝之事,孔子见到了西狩获麟,知天道失常,忧心而去,马基雅维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到了因愚蠢的教皇克莱门特7世而招致的罗马浩劫,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罗马城再次遭到洗劫,这也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开始由鼎盛走向终结。

  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总要在残酷的试验之后,才能总结出一些心血呢?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七):马基雅维利

  得到听书:佛罗伦萨兴起于公元十三世纪,商人活动一直是这个共和国发展的主导因素,商人行会在政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行会林立却导致权力分散。佛罗伦萨人一方面希望能让权力集中,以提高统治效率,另一方面却又担心专制政权侵害自己的利益,因而始终在不同政体间摇摆不定。充满个人魅力的科西莫与洛伦佐,以披着共和外衣的僭主统治为佛罗伦萨带来了辉煌,然而当个人才干不足的统治者上台,佛罗伦萨又回到了内讧时代。

  马基雅维利正是在佛罗伦萨废除僭主、试图重建共和统治的时候登场,在政府中担任秘书一职。通过外交实践,他认定佛罗伦萨需要有自己的军队,更需要有一位像切萨雷那样的君主来统领大局。于是在索德里尼上台后,他四处奔走,终于为佛罗伦萨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并且让佛罗伦萨在外交方面取得了相对有利的位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让他的全部努力化为泡影。随着美第奇家族复辟,马基雅维利也被逐出了政府。

  失去了公职的马基雅维利,一方面在乡下写作,整理自己的治国思想,完成了《君主论》《论李维》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令他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称颂,却也不断遭受着误解;另一方面,他也在努力尝试回归政府,为共和国效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并不在乎统治者是谁,只要有利于共和国,他便会努力为统治者效力。他是个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当过小公务员,但他最重要的身份,是一个不顾一切的爱国者,这正是盐野七生为自己的朋友马基雅维利所勾勒的形象。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再有,其实写马基雅维利,也有些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意思。对于每个人都熟悉的君主论,她反而写的很少,对马基雅维利的书信和生活描写很多。或许在书本之外的那个不断跳动的鲜活灵魂,才是真正的马基雅维利,才是那个真正可以代表文艺复兴的喜剧家、悲剧家吧。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九):乱世谋臣 马基雅维利

  

这本书是写了15本《罗马人的故事》的日本作家盐野七生的文艺复兴系列图书之一。她会意大利语,在意大利呆了50年,可以说对意大利文化很有研究。

本书从马基雅维利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工作经历以及政坛失势后的写作三部分,来讲述马这个人,某种意义上,是他的一份传记。他出身中产阶级,没受过高等教育,见证了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和意大利的辉煌,后来从政,官至秘书厅第二秘书长,辅佐佛罗伦萨公国政要内政外交。他是个政治动物,无权不欢,只要在位上就是工作狂,喜欢搞女人,不过除了直到今天仍被广为传颂的、主张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的《君主论》、《论李维》外,竟然也写过几部剧本。活了50多岁。

这书对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益处。当时意大利还没有统一,小国林立,佛罗伦萨作为内陆国,夹在教皇国、威尼斯、法国、西班牙、德国等诸强中间,不时笼罩在美第奇家族统治的影响下,未能强大起来,致使意大利被外敌入侵,罗马被毁,文艺复兴终止的悲惨下场。只要是有现实头脑的人都会得出与马基雅维利类似的经验教训,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并不是那么一个不择手段的黑心贼。毕竟,人要生存。这再一次说明了没有人真的坏,也没有什么圣人,分析人要先看他的生存环境如何。相反,从其一生阅历看来,马基雅维利算是一个始终思考佛罗伦萨利益的爱国者。

与《罗马人》一样,作者也是讲故事,因此读起来不难。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十):吃白菜的命操卖白粉的心的一只工蜂

  《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从名字就能看出盐野七生对他的偏爱。书里描写了一个鲜活的人,他热爱政治,热爱祖国,幽默狡黠,文学,政治和思想水平很高。他安于自己不是贵族没有学历的低微身份,但是吃着白菜的命却操着卖白粉的心。 人生的第一阶段他在看,看伟大的僭主洛伦佐时代的落幕。第二阶段他在做,在共和政权里不辞劳苦大包大揽,做一切能够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事。第三阶段他在思考,此时他陷入人生低谷,共和政权倒台,美第奇家族回归,他被革职罚款囚禁流放,对一个闲不住做事就是享受的人来说他被孤独失意笼罩。但是他那颗卖白粉的心居然没死,还在通过写书写信参加聚会来输出思想想影响政治走向。 马基雅维利要求领袖具有的三大要素也是: Virtu:能力、力量、才能 Fortuna:运气、好运 Necessita:符合时代要求 第三点显示出他思想已经具有历史观和辩证思维,在那时候能够看到没有永恒的最好最坏,一切要看是否适合当下的历史发展。所以他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洛伦佐写进《君主论》,而讲有着狐狸一般狡黠和狮子一般的力量的切萨雷奉为首推。因为洛伦佐的平衡政治已经不再适合时代,他敏锐的看到了要用自主武装力量代替佣兵制,历史将选择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国家代替共和体制和城邦。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同时他又是个鲜活的普通人,他好色爱赌,写的文艺复兴式喜剧《曼陀罗》很有人气。毛姆的《历史和现在》(盐野七生在书中写的是《时常》)就是把马基雅维利的故事和《曼陀罗》的情节合在了一起。 我本觉得他生不逢时才有那么多的磨难,但是后来觉得这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啊。所以他才能写出《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术》等影响后世的政治名著。否则他将象一个忙碌的工蜂终了一生被后世遗忘。 下一篇看毛姆的《历史和现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