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童度河》是一本由庆山著作,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童度河》读后感(一):这本书一直转着
这是在初读这本书时脑海中一直转着的标题。直到将庆山新作《月童度河》慢慢读下去,才确定应该用“时间”这个概念,来看待昔日却在今时蜕变的安......但还是有欣赏字拙的人,著名作家庆山便是其中一位,她在最近出版的《月童度......
《月童度河》读后感(二):别把自己当成神
一个网络作家就是娱乐业+服务业,难登大雅之堂,无论写什么都别把自己当神,当精神导师,当拯救“世人心灵”的观音菩萨。这个庆山清高自恋,文笔华丽,语如碎絮,滥多不实,很会偷换概念包装自己,给以往的读者和现在微博的“信众”洗脑,文字可光明自慰,亦可做隐形杀器。留待时日给诸位自行分辨。
《月童度河》读后感(三):事关渡河
前言里提到这本书里包括一些琐碎的记录和一些尚未发表的文章,读来感受最多是 确实包括一些由生活所见引发的所感所思,顺着意识流往之处记录其本身心智所及,很个人的一些观念,能从中看出庆山的内省和成长。内省是好事。观察也是好事。这些都是值得肯定之处。观察、思考、磨练心性,这些都是人的一生都无法停止之事。
《月童度河》读后感(四):月童度河
春光寻觅到山峦,明月感应到净湖。”
不表演 也不相信他人的表演 举重若轻的生活下去
有你所有的书
总是人生的有些阶段 需要你
然后再走 又如寻常
远近之间
但总是不能真正的脱离
这该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缘分
从《素年锦时》到《眠空》,再从《得未曾有》再到《月童度河》
《月童度河》读后感(五):所得
许久没读安妮的文字,读起来还是同年少时一样被吸引,这些岁月和她一起成长,只是她把经历变成文字沉淀下来,修行礼佛这部分跟不上她,但关于亲子部分的记录读起来会心一笑,我们都是那么爱女儿的妈妈,育儿的一些理念值得借鉴。文字不觉得教条,也不是在标榜某种优质生活状态,我觉得她还是真诚平和的,平静的内心是我目前最想拥有的,从这本书中有所得。
《月童度河》读后感(六):关于《月》
我是安妮十几年的忠粉了,很多早期书里的段落甚至可以背诵。‘
这本书同样很喜欢。
但是有个疑问,介绍里说《月童渡河》里有3篇未结集小说。于是搜寻着去看。
但是发现这篇《月》是早就出版过的青春艺文类杂志《爱丽丝》的特别版《月》,一模一样。
重新又出一遍,只是为了凑字数吗?不需要吧?
希望有知道细节的盆友不吝赐教。
《月童度河》读后感(七):当一个作家不好好踏实地写作
读后感:当一个作家不好好踏实地写作,而是把一些日常手稿、用于指导自己平复内心欲望的晦涩鸡汤生硬拼凑成“书”的时候,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当然,她或许会说,令别人失望一点也不重要,自己不失望才是关键。)书里讲到人要控制妄念,要克制欲望,但我却觉得妄念和欲望是越控制越猖獗的东西。应当允许歹念、欲望的存在,与它们和谐相处(只要它们不至于危害他人)。这是一部暴露情商的新作。
《月童度河》读后感(八):勉强看完
买来,翻了几页,放弃。(但没丢弃,毕竟太新了,装帧精美,价格不菲。)
整理屋子的时候重新拿出来,觉得丢弃之前还是读一读吧,人总是不愿承认自己选择错误,如同不好看的衣服要穿上一穿,摘了吊牌就扔进垃圾桶的事情总是做不下去。
读完,想写篇书评,下笔无言,或许是因为没有触动心灵的东西。
(要我写满140个字才能发……………以下凑字数……………)
《月童度河》读后感(九):灵性开启的文字
毫无疑问,安妮已经进入到灵性开启的人生时期,本书就是充分的体现。这是大波还停留在物质追逐层面或者还在低频意识泥潭里挣脱的人,无法体会的或者说接下来有可能体会的高频灵魂指引。
她自己依靠文字救赎,也许并不需要观众,而同频率的读者得意阅读和心领神会以及暗自随喜,就仿佛找到了同路客。
读者选择文字,文字洗礼读者,这一次次的双向的交流,引发的碰撞,终将沉寂下去,流向真理的河流。
《月童度河》读后感(十):再读一遍试试?
读完一遍再次评价。之前觉得此书太杂太水。而重读后的感受是,她自己有成长,借学佛追求清凉感的生活。都是内心炙烈的人,活得很辛苦。因此重读对我有很大启发。故多一星。另我觉得度河的度确实是别字,不应是渡河吗?
有人说她教育背景不好谈禅修很low。首先谈禅修是每个人的自由跟学历无关。其次她是复旦大学毕业的,也可能学校不够好但一定比这个评论的人的学校好。评论的时候最好还是公允之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