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19 02:47: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100字

  《写作这回事》是一本由[美] 斯蒂芬·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一):看史蒂芬.金《写作这回事:我的创作生涯》是否说明我还抱着年少时的文学梦

  

我的写作是从小学的作文作业开始的,但谈不上兴趣。被老师表扬过几次,在班上念过三四回。仅此而已,就开始向往作家的名声,向记不清的什么杂志社投过稿,参加了一个中学生征文,莫名地得到优胜奖(安慰奖)变成了铅字(估计是参与者太少)。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既没有帮助我从此走上文学道路,也没有让我在高考时多斩获几分从而考上大学。只是让我之后这些年写工作计划和总结时多少能通顺一些而已。但我一直想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写,或者能写什么。看这本书有些收获,略去小细节不谈,这本书告诉我的最大和唯一的技巧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呵呵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二):《写作这回事》思维导图

  春节放假闲着没事干,翻出重读一遍《写作这回事》。仍旧觉得风趣幽默,收获颇丰,读起来时间过的飞快。拿起再放下天已经黑了,比起同时正在读的小说,简直不知道好看多少倍。小说的作者应该看看这本书。

  最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还非常实用。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点,整理成思维导图,贴出来给大家一起参考。前半部分自传不在整理的范围内。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三):千万次讨论不如动笔去写

  这个版本的书腰上写着:心中的那团火如果还没灭,买下这本书,开始写啊!这句口号看着就像是“冲啊!杀啊!”那种,鼓励冲动购买和冲动写作。

  但我们都知道写作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持久的韧劲,Steven在这本书里也强调了这一点。他按时按点去写作,回复信件,建议我们读者:如果真的想开始写作的话,也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全书已经算是翻译的比较传神,比较幽默,但仍然有很多等待改进的地方。

  比如第97页,这部分在讲到如何尽量短小简单的表达,原作者列举了三条例子,包括海明威在内。这一版图书就只把海明威等人的文字翻译成中卫列举在那里,但实际上完全可以把英文原文放在下面展示,因为实际上全书中不止一次的备注过英文原文,但在这种最应该展示原文的精髓的地方却没展现出来,着实令人遗憾。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四):★★★★☆

  2018.5已读第1:《写作这回事》 ★★★★☆ 作家上写作课多了去了,三天两头有名字叫《写作课》的本子在印刷厂络绎不绝,但是通俗文学畅销作家的经验,就像口渴极点灌下一瓶烧刀子,活下来,死过去。 老金是出了名的恐怖小说家,当然也不止于恐怖小说。他说自己写什么是因为喜欢什么。打小爱读恐怖漫画,一上手就熟悉就水到渠成不落窠臼。这在《鬼作秀》的片头也有体现,爱看恐怖漫画的小孩成了动画里死神的好友。得多读呗,读你喜欢的,写你爱写的。 开头部分的「简历」读来酣畅淋漓,老金好玩,爱爆粗口,奇奇怪怪的方式换着花样说新故事,分明提到写作就是天赐的礼物,他说:“冷若磐石的人能发狂做爱…为何作家不能既神经又理性?”很认同。能够到达外冷内热是极高明的写作境界。他还爱把写作放低,这与扫地无二差别。 至于能把枯燥的写作经验传授写得这么生动有趣,可不就是畅销天王最大的本事么?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五):热爱写作,就是不停地阅读,不停的写。这就是我现在要做的。

  我想记录下这本书对我最有启发的三个观点:曾经有些时候,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动,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它有时候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作家对角色的最初认识可能和读者一样是错误的。仅仅因为创作困难,不论是感情上的原因,还是因为想象力缺乏,就中途放弃一部作品,这样的做法不可取。人有时候就得硬着头皮上,哪怕力不从心,仿佛坐着铲屎,使不上劲。因为你干出来的活儿会可能还不错。(因为我有好几篇写卡住的作品,等着我把他们救回来。)不要等待缪斯从天而降。你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让缪斯知道,每天九点到中午,或者七点到三点,你都在。他如果真的看到你这么做,我向你保证,他迟早会现身,咬着雪茄,施展魔法。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六):对写作的第一次系统认识

  每周读本书,第79周《写作这回事》,斯蒂芬.金,也是《肖申克的救赎》作者

  首先,写作的金律就四个字——多读多写,没有足够的输入不足以支撑输出,懂懂也反复说过,似乎不经过另外一个大作家的印证不足以说服自己。

  其次,企业家会告诉你,唯有真爱,方能成器!写作也是如此,斯蒂芬·金写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才能足够长久,你要喜欢写作喜欢你写的内容。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比如你的工作,你的经历,你的爱好,你的家人朋友,如果你不熟悉,去提前了解。

  第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设限,写首先是为了自己!其次才是读者。于我,写是为了记录生活,梳理思想,锻炼表达。

  第五,斯蒂芬·金还告诉了我们些写作的技巧,尽量不用副词,那是恐惧没有信心的表现;故事-描述-对话的小说结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是故事中的人推动情节的发展。

  第六,改稿,第二稿=第一稿×90%,删减不必要的内容,少即是多。

  第七,第一批读者的意见,妻子朋友导师,他们是永远支持你的人,能向你提出宝贵意见的人,像斯蒂芬·金的妻子。

  最后,这本书告诉了关于出版和经纪人的相关心得。

  从开始写到成器,那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唯有爱上了方能持久!

  Hi,我是歌在,公号:歌在路上。

  每周读本书践行者&周记践行者&每周跑步践行者......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七):我将如何开始我的写作生涯

  本书结构完整,作者心情恳切,是病床文学的传世之作。作者不停强调小说中故事本身的重要性,本书全不枯燥,回忆一幕一幕映入眼帘,作家为后来者在路边指路,本人就读书时产生的感想做如下记录。

  锻炼身体,结个好婚。

  以后的日子我决定在当小大夫和写文章两件事上进行生活。

  首先我要有个静僻的空间,暂时隔绝所有的娱乐和流量。然后带上我的字典词典和普通脑洞,孤独并且热闹的开始写作。

  也开始阅读,我希望有一个角落堆满各种作家的书,让我不被打扰,安心神游。

  从每天一千字开始,一周休息一天。开始严肃的写作锻炼,写真实的,了解的,真正喜爱的。

  描写工作,喜欢的和真实生活。写我的所有人际关系。叙事,场景,对白。给人物生命让他动起来。请勿强求情节。大家都说人物会自己行动,带给我们惊喜和惊吓。情境到了,故事也就发生。

  哇,作家都是暴露狂,在一个只能表露自己内心深处想法的世界旁若无人的裸奔。大量写作,大量阅读。适中描绘,引读者想象。现场感和人物特征,不要透露太多没用的细节。相信第一个浮上你脑海的场景,不要沉溺于自己的描写,推动故事。

  通过描写人物行为表达其心情,不要直接写。不通顺不要让别人看。

  二稿:挖掘象征和主题。再次强调,故事本身最重要。

  完稿前不要和别人说,然后自己放松一段时间,直到你开始对他遗忘到你甩了的前男友的程度。他建议最少六周过去后,开始用铅笔编辑。最后找理想读者阅读提意见,人最好有个好婚姻,比较方便。批评最好要具体,读者们对某些领域有具体兴趣和研究的就更好了。

  注意节奏,删掉枯燥的部分。二稿=一稿-10%

  不要为了赚钱写作,你知道自己写作只是因为灵魂内部的矛盾产生了不可阻挡的一股子冲动。为了快乐,为了痛苦,也为了真心。

  最后,谨记没事不要去马路上散步!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八):爱阅读,读好书。

  我看到书的内封上介绍,作者是位畅销书作家,最为著名的畅销书是《肖申克的救赎》。不由得有点吃惊。本以为会是一本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的书,情节跌垫起伏,激动人心。也幻想着作者是否有着和安迪类似的生活体验。哈哈,其实,完全预料错了。

  书中前半部分介绍了作者Stepphen King的成长经历,童年即被不负责任的父亲抛弃,由母亲一人带着他和哥哥艰难生活,并为了生活所迫四处奔波,典型的美国小人物的生活面貌。不过生活虽然艰苦,Stepphen的写作才华却很早就显露,而且自己也非常热爱写作。可以说作者所记录的少年时代的生活都是极为顽皮捣蛋,插科打诨的,很难和安迪那样严肃认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真是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创作出安迪这个人物形象的?可能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吧,在作者诙谐幽默的童年趣事描写中,也许Stepphen本人对生活那份热忱,认真,严谨被深深的隐藏在了字里行间之后......

  书的后半部分介绍了大量写作的知识,如词汇的积累,语法的运用,段落的划分。并通过很多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其他很多作家的真实作品做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才能更有效的锻炼写作技能,写出好的文章。书中多次提到《风格的要素》这本书。在新东方上英语课的时候,讲解翻译技巧的老师也曾介绍此书给我们,但是我还一直没有看。看样子要早点买来好好读一下这本《风格的要素》。

  比较推崇的一点是作者的阅读精神,书中Page 87:

  我在能读书的地方都读书,

  书籍是一种随身携带的魔法器。

  我开车时通常会听有声书(我总是听未经删节的版本,我认为删节版本的有声书是坑人的玩意儿),

  去哪里都随身带一本书。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暂时逃离:

  也许是在你排在收费站的队伍的长龙里时,

  你也许得在某幢大学里的大堂里等导师出来(里面可能有个衰仔因为一门什么课不及格正威胁要自杀),给你签名准许你退课。

  你也许在机场等候登机,

  下雨天的下午在自助洗衣店等衣服洗好,等等.......

  常常听朋友说太忙了,忙工作忙生活忙家庭,忙的没有时间看书。

  我想Stepphen的这些亲身体验,是给大家最好的建议。

  爱阅读,读好书。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九):国王的写作

  一、国王的写作

  麦克风前面是科林·菲尔斯扮演的乔治六世,麦克风的背面是乌央乌央的民众。乔治六世拼命地想吐出脑海里的词,就像瀑布那样。他的脸憋得通红。四五秒之后,那个词终于吐出来了。他也像上完大号一样轻松。可他想到还要再“吐出来”一页纸,脑门上不禁渗出细细的汗珠。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这个片段,与很多人写作的场景相似,像金鱼吐泡泡,又像是老太太挤牙膏。国王的写作却不是这样。斯蒂芬·金(国王)是美国的恐怖小说大师,他喜欢坐在地下室的一个角落里,在一个小书桌上飞速敲击键盘,把脑海里的故事一股射进电脑里,就像往电脑里开了一枪那么快。

  二、国王的秘籍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写作这回事》一书分为四部分:金国王的写作生涯;写作工具箱;写作秘籍;金国王的车祸。金国王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的写作历程和心得,以及经历车祸并由此带来的人生感悟。国王还是一贯的幽默,我看本书时经常不自觉发出类似驴叫的笑声。国王还是一贯真诚,细节的丰富让人放弃质疑。

  国王的秘籍如下:

  1.多读,多写。

  2.健康,结婚。

  3.需要一个可以关门的写作间。

  4.先设置情境。

  5.坦诚必不可少。

  6.需要有个主题。

  7.改两遍稿,再润色一遍。

  8.找一个理想的读者。

  9.写作课程不一定有帮助。

  当然像最厉害的《葵花宝典》一样,开头一页写着“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写小说不需要真的自宫。但国王已经给初学者打了预防针,想要成为小说家,就要放弃做个正常人。如果你的确真诚,你的作品就会与社会规范格格不入。

  三、我不是国王

  我们都不是国王,并没有他的天赋,也不一定都适合写小说。可我们生活中都需要写作,公务员需要写公文,公司职员需要写报告,就算开个煎饼摊还要写个招牌。国王的高度难达,国王的秘籍可学。勤奋、诚实和认真是通用的法则。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十):notes

  1.为了什么写作都可以,但不要轻易开始——决不能轻易开始在一张白纸上写作 2.关于词汇,最糟糕的做法之一是粉饰词汇 3.用词的第一条规则是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 4.胆怯的作者喜欢使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无力,冗长,还经常拐歪抹角,类似的情况还有副词,尽量避免使用被动语态和副词! 1.如果想成为作家,必须首先得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 2.最容易让你学会不该怎么写的方式是阅读烂文章。好的故事能让人看到风格,优雅叙事,情节发展,丰满可信的人物创作,还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3.你如果没有时间阅读,那你就没时间(也没工具)写作,阅读是一个作家生活和创作的核心。可以边跑步边听书 4.你如果发现自己在某件事上天赋异禀,会主动去做这件事。 5.刻苦阅读和写作的模式——每天四到六小时,天天如此——就不会显得艰苦了。八九万字的中篇小说,每天写1000字,三个月可写完。每周休一天的话,四个月也可写完 6.工作环境要安静,不该有手机等令人分心的东西,在没找到一个人属于自己的空间之前,会很难严肃对待自己刚立下的写作决心。ps坚持的时间越长,写作对你而言就会越容易。 7.从你喜欢读的题材开始写,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注入真实生活和感受,结合自己对生活,友谊,爱情,性爱以及工作的了解,让作品与众不同,尤其是工作,人们喜欢读关于工作的描写 8.写小说的基本信念:故事几乎都是自发的。 9.情境只要足够强,就会让情节设计完全失去意义。 10.只有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才能学会如何描写场景。只能在实践中学习这种技巧。开始描写之前,首先需要想想出你希望读者感受的场景,描写的目的就是将你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场景诉诸文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绝非易事。 11.外貌描写质量差,是偷懒的行为,细节给读者想象吧,故事永远都是最主要的 12.写好对话的关键在于坦诚 13.故事写完之后,就要想想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然后用想出来的结论去充实第二稿和第三稿,这样会增加作品的远见和深意。第二稿=初稿*0.9 。关起门来写一稿给自己,敞开门写二稿给读者。这之间最少要相隔6个星期 14.所有的小说其实都是信件,专门写给一个人看的。 15.关于背景故事:人人都有过去,其中大半都很无趣,留住有趣的部分,别在其余部分上多费笔墨。 16.写作是为了自我满足,写作不是人生,但它有时候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写作最终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你自己的生活更丰富。 你可以写,你该去写,而且你如果足够勇敢,已经开始写了,就要坚持写下去,写作,跟其他艺术创造一样,是神奇的生命之水。日子到了,就是今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