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3-02 02:02: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摘抄

  《写作这回事》是一本由[美]斯蒂芬·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作这回事》精选点评:

  ●少用副词与被动句;情节、描述、对话;象征与主题;理想读者与改稿...牢记在心!

  ●幽默的写法,发现所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写作目的永远不是为了钱!

  ●读着读着常串戏到《伴我同行》也是很神奇,除了真知灼见,本书还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好奇小孩的经验,斯蒂芬不愧是畅销书作家里的佼佼者。

  ●少年时看过金的作品。很会讲故事,前面简历部分看得津津有味,其实并没有多激动人心。书很坦诚,很多干货。非常努力的人。而自己太不努力,一定要多读多写。

  ●金先生明明就是用简单直白尽失优美,甚至是算不上正式的语言来讲述,但整个阅读经历下来更像是一场老友般的倾心谈话,金先生袒露真心地娓娓道来,读者入神倾听,金先生仿佛在说,嗯,我就是这么长大,这么成为作家的,你不要指望成为我或和其他巅峰作家那样,你只管照我的建议开始读书和写作就好了,开始了便是结果。

  ●上世纪末有个卖书的贝塔斯曼书友会,走会员制推荐图书购买模式的感觉很高大上的买家,在杭康马靠回归这段时间疯狂推荐金老师的书,但是我一本都没买。因为试读了下觉得好啰嗦,又是厚厚一本,那个时候我专心于卫斯理,还要和中学一帮对我评价是渣的老师周旋,想来实在没时间没耐心读他的书。现在老了,废了,有时间了,再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可能应该弄本来试试,行文轻松幽默,低俗中又夹带些金句,看了不累。特别看到金老师学生时代被各种老师否定和打压,不觉会心一笑。

  ●讲自己的生活风趣且有趣,谈写作深入浅出且拿自己的文本就事论事。有些词句可以吃,有营养。有些点子甚至觉得可以放到下学期的作文训练当中去,希望学以致用。作家诚然都能记下神灵的语言,像我们这种没有天分的孩子,还是老老实实的多读多写。为此,当浮一大白。

  ●今年读完的第39本书: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看这位故事高手如何总结自己的手艺,如何吐槽作家同行,是件很有趣的事。……

  ●全书通俗易懂很多干货,即使作为消遣读者的我也读起来津津有味。尤其第一部分他自我介绍人生流水账简直不能再有趣了。 人生信条:你第一次骗我是你不好,我第二次上当是我活该,你第三次骗我,咱俩都不是东西。

  ●睡眠与写作的相似之处在于,我们都要学会让身体平静,尽量冉头脑从日常生活单调的理性思考中解脱出来,你的大脑和身体就会对此渐渐习惯。但是你需要一个房间,需要房门,需要关上门的决心。你也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写作对你而言就会越容易。不要等待缪斯从天而降。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一):感恩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很感谢史蒂芬金的诚恳,如果你了解他的书目,你会诧异地发现早已看过他的书改编的电影无数部了,其中不乏经典。

  2019年初,我开始决定写作,今年5月,我卡住了,我觉得自己写的是垃圾。

  虽然目前为止,我不知道走向何处,但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我:这就是你自己最想做的事。

  那就做吧!

  史蒂芬金这本书很诚恳,读起来也很快,毫无保留地将写作中的一些小技巧都透露给后来人,感谢我的编辑同学的推荐,也感谢这本书给我的鼓励,有时候,前辈的一句加油,胜过自我说服的千言万语。

  谢谢文学路上的前路人。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二):笔记

  你写故事时,是在给自己讲故事。你修改时,主要工作是拿掉不属于故事的内容。

  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作家对角色的最初认识可能和读者一样是错误的。仅仅因为创作困难,不论是感情上的原因,还是因为想象力缺乏,就中途放弃一部作品,这样的做法不可取。人有时候就得硬着头皮上,哪怕力不从心,仿佛坐着铲屎,使不上劲。因为你干出来的活儿会可能还不错。

  叙事,将故事从A点推至B点,最终推至Z点,故事结束;描写,把读者带进现场;对话,通过具体言语赋予人物生命。

  好描写始于所见清晰,终于落笔清晰,意象清新,词汇简单。

  第二稿=初稿*90%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三):勤奋的作家

  “我开始写作《魔女嘉莉》的时候,已经在附近有了一份教英语的职位,一年收入是四千七百美元,跟之前洗衣房的工资比,多到简直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把课后开会和回家批改作业的时间都在里头,工资其实没那么可观。

  我也没在写作上取得什么大成就。问题出在教书上,我喜欢同事,也爱那些孩子—但是到了礼拜五下午,我多半都会感到我的脑子整个星期都像是被电线捆住了。

  大约十年之后,我跟朋友在一家酒吧,我们有太多事值得庆祝。其中重要的一件就是我完成了第三本书《闪灵》。这本书恰巧说的是一位酗酒的作家,以前也做过教师。

  我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我的工作讲给你听。生活并非艺术创作的支撑。反之才对。”

  —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

  第二遍读斯蒂芬金创作回忆录,这本书很多年前就非常想读,但绝版了很多年,前一阵拿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书,作者简介里提到他最出名的作品是肖申克的救赎,其实印象最深的是《闪灵》和《头号书迷》。这位收入第一的畅销书作家非常谦虚,异常勤奋。作为销量第一的作家,始终保持着每年慢速读六七十本书的习惯。即使开车也在听作品。从不耽误。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四):简抄

  像人物传记 关门写作,开门改稿—写东西时为自己,但发表是讲故事 Get汽车电影院 忏悔小说:反叛,堕落,救赎 斯蒂芬金夫妇的爱情:未来不一定一起从事某工作,但会给对方支持 写作是一种孤单的工作。有人相信你对你至关重要。他们不需要发表演讲。通常只要信任你就足够了 他能让点子留在既非有意识有非潜意识的地方慢慢酝酿…我做不到,昨天想到哪来的? 记得创作三环节:大纲,细纲,创作时 随着《魔女嘉莉》稿费喜悦,也在最后感到心酸。成功是什么?可能是生活突破吧 艺术创作是生活的支撑 做一个工具箱,闩 写作的基本素材—词汇,语法 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即可 选择短句,或者放弃修辞规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结果 用主动句,而不是被动句 少用副词,或动词取代副词,“他摔甩上门 作者放下恐惧和造作才能写出好东西造作是心怀恐惧的表现 说明段落以概括性句子起头 写段落,顺其自然。不必过多考虑。让它自动形成。 过后不喜欢修改就好——改稿的目的 写作的基本单位是段落,而不是句子 排斥天赋论,虽然我自认为自己很有天赋 没时间读书的人也没时间(没工具)写作 多写多读,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能让写作变得容易上手 一旦开始写一本书,就绝不要停下来——人物走样,情节失控,兴奋消退 三个月内完成一本书的初稿——18万字 金的写作以及他从中获得的快乐对我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家庭生活很有帮助 门把世界都关在外面,把你关在了里面 咬着雪茄的缪斯 写小说是为了布一张虚构故事的大网,从中捕捉真理,而不是为了求财犯下文学欺诈的罪。从另一方面说,我的兄弟姐妹们啊,你这么做根本赚不到大钱。 作家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模仿 不要长篇大论讲知识,而是用知识填充小说。后者可取,前者可免 小说三结构:叙事,描写,对话 情境与情节,任其发展,不必刻意设置情节。情境——如果……会发生什么 场景不是最重要的,故事才是 场景布置和细节描写——一蔬一饭足以果腹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五):“多读多写是第一戒律”

  

毫无迟疑买下这本书,是一起“因为知识盲区导致的尴尬事件”(豆瓣小组名),粗心把作者名字看成了“史蒂芬·霍金”,此前对这位“斯蒂芬·金”比较陌生,没想到因为看错偶遇了一本好书。

斯蒂芬·金是恐怖小说大师,胆小如我本来想着总算找到了一点理由,但金先生作品太畅销了,我总不能说没听过《肖申克的救赎》吧~

整本书毫无“工具书”痕迹,但其实“干货量”很高。更重要的是妙趣横生,每次地铁到站都不舍得停下来,我当然明白这不是因为找回了在阅读上的“如饥似渴”,而是遇到了好书不忍释卷。

在读到《魔女嘉丽》被卖出去的时候,完全共感了那种欣喜、不可置信以及熬出头之后的心情,在早高峰地铁上,抓着吊环的我没有忍住眼泪。

来看看这一段对比描写——

对于爱写作的人来说,这本书等于是极大鼓励,在天分、灵感、技巧之前,金先生说:

“多读多写是第一戒律。”

“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写作对你而言就会越容易。”

……

我至今仍然“的地得”不分,也知道在写作上还有诸多不足,但只有坚持写,才能往前走,才能有进步,如果因为羞愧停下来,那么会失去这个爱好吧。

不知道能走到哪里,但庆幸还能继续往前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写作这回事》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