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伍尔夫传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4-18 04:33: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伍尔夫传读后感精选

  《伍尔夫传》是一本由【英】哈里斯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0.0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伍尔夫传》精选点评:

  ●更像是对伍尔夫作品的文献综述

  ●尝试读人物传记。书中对伍尔夫作品的评论还是很吸引人的。

  ●很好看

  ●这本书应该改名为,伍尔夫生平作品赏析。算不上一本传记。

  ●伍尔夫入门级传记。能大致了解她的生平经历及其对作品的影响。一个下午读完,渐渐能明白她的敏感、冷静和纯真从何而来。

  ●标语上打协会唯一认可的著作大概是因为这本书基本没讲什么特别的东西吧。话说粉丝不要写传记,否则忍住去给爱豆维护是很难的。

  ●大致勾勒了伍尔夫的生平,其中很大篇幅在介绍她的作品。然而读后印象不够深。

  ●#2018No.2#如同作者所说每位传记作家提供的只是一种解释,而非定论,看这部书更多想到的不同人的见解和取舍。这部书的取材大多是伍尔夫的个人传记和书信、日记。阅读深入之后愈不敢发出声音,我们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正如无法了解自己一样。不觉气馁。伍尔夫作品尚未阅读,对其中的观点有待考察。唯一期待的是穿越回去,附着其身,感受她的点点滴滴,从生到死,成为伍尔夫。

  ●真是蛮垃圾的书。。。

  ●迅速扫完

  《伍尔夫传》读后感(一):一次次坠落与重生之间

  到现在还记得大学时候第一次阅读伍尔夫时的精神震动,完全叹服于她文字中超乎寻常的巨大又细微的情绪能量以及充满实验主义风格的写作手法。因此读她的书必须得放缓脚步,追随笔下人物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前行。

  作品之外,伍尔夫的名字似乎一直跟“疯癫的天才”、“不食烟火的浪漫主义”、“艰涩的高雅文化”这些符号和标签联系在一起,她本人也常被描绘成脆弱敏感的神经质形象。

  哈里斯的《伍尔夫传》却打破固化形象,让我们得以摆脱一直以来对伍尔夫认识的局限,看到作为一位为写作事业而生的职业女性,伍尔夫持续不断的文学探索与努力,以及在与抑郁症的艰难抗争中,她一次次地坠入漩涡、下沉,而后又一次次站起来、怀着全新的思想重新写作与生活的勇气。

  想起伍尔夫的传记电影《时时刻刻》结尾里,妮可·基德曼饰演的伍尔夫在留给丈夫的信中写道:“亲爱的伦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 ,然后,放弃它。”如果说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易逝的,生活本身就是一次次的转折与冒险,那么坦然面对它、认识它的本质,并且通过阅读、写作和行动积极有力地回应它,本身就是一件无比勇敢的事情吧。就像《变形记》中那个不断变形的像野兔般奔跑的女孩达芙妮一样。

  《伍尔夫传》读后感(二):优秀的人都是雌雄同体

  。伍尔夫在她的散文里说优秀的人都是雌雄同体,而她也注明了这句话的来源。他是湖畔诗人“ 柯勒律治”说的,而她就像自己说的这句话一样超越了自己本身的性别。

  好在在读这本书之前已经读了三本伍尔夫的书,分别是《伍尔夫读书随想录》《一间自己的房间》《普通读者》,不然光凭这本书也就只能看到大致她的人生轨迹,无法得知为什么她能让如此多的人着迷?

  只有真正读了她的作品之后才能明白这种魅力从何而来,你可以从她的语言中感受到思想的活跃、睿智、博大、深邃,超越性别的独到见解。就像她说的那样一个优秀的作者要有超越自身性别的思想和眼光,只有如此才能书写整个人类和普遍性,而不会局限。她一直对这点谨记于心,而且痛恨过于自我和自大的人。

  这本自传大部分在讲述她的作品,我觉得这没有错,喜欢一个作家就应该了解的就是他们的作品。只是做为一个粉丝来说光是作品是不够的。

  如果结合伍尔夫其他的作品来看,就可以把这些分散的点和图景拼凑起来,你可以从她的散文中感受到她语言的优美、知识的博广、细节的深刻、从不会让人感到平淡,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想写出让纸张燃烧起来的文字。

  虽然她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她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驰骋了一生,而且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绩和影响力。还有她身边的那些朋友和真正关心她的人,还有及朋友和家人于一身的忠诚的丈夫。她的才气让今天的我们深深的折服,甘愿在她的深邃的思想和迷人的作品里吸取蜜汁。

  她的一生勤勉而痴迷,我看到她沉醉于写作和创造的那些时刻,这是热爱的激情和艺术的魅力。以及身为一个女人对她提出女性的处境的感同身受,已往读过的那些书的作者从来没有一个像想伍尔夫这样让人如此着迷。而这魅力全来自一个人的思想和她有着怎样的灵魂。

  一个人的创作和她自身的知识、智力、思想和性格是分不开的,真正有魅力的人都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真庆幸她身边的那些朋友,可以近距离的和这位莎士比亚的妹妹交谈。

  《伍尔夫传》读后感(三):个人评分:68.因为复杂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复杂的思想,加上天赋,创作出了既复杂又单纯的意识流小说。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后,对伍尔夫也并不是很了解,没有以前读传记后的那种感受。

  书评: 因为复杂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复杂的思想,加上天赋,创作出了既复杂又单纯的意识流小说。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后,对伍尔夫也并不是很了解,没有以前读传记后的那种感受。没有那种细致感

  本书结构: 基本按照时间顺序

  这本书讲了什么: 第一章

  介绍伍尔夫的童年,家庭背景,13岁时母亲去世。

  第二章

  13-15岁,因为母亲的去世导致伍尔夫患有抑郁症。

  15-22被伍尔夫本人称为最不欢乐的7年,原因和家庭成员,和其社交态度有关。

  23岁时获得了首次发布作品的稿费。

  第三章

  一开始觉得自己会成为老处女。

  30岁时和伦纳德结婚,一年后又开始发病,甚至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差点死了。

  第四章

  1916(34岁)再次发病,患病期间完成了《夜与日》《雅各的房间》。

  第五章

  1923年搬回伦敦。四十岁的伍尔夫既觉得自己掌握着生活,同时又担忧着生活和身体会再次给自己带来压力。

  第六章

  1925 1926《到灯塔去》在伍尔夫心中构思

  第七章

  1928年,另一部风格迥然不同的小说《奥兰多》问世。

  第八章

  《海浪》,一部由六个声音组成的小说,被伍尔夫并不轻松地创作出来。

  第九章

  《岁月》,结合着自己那么多年的经历,写出了这本书

  第十章

  战火对伍尔夫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杀

  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这个作者感兴趣,多次跳到眼前

  读这本书的目的: 想知道伍尔夫的人生,以及她的出色之处

  作者: 【英】哈里斯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4-5小时通读

  对我的影响:

  评分: 68

  相关书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伍尔夫传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