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造房子》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4-17 03:1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造房子》的读后感大全

  《造房子》是一本由王澍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房子》读后感(一):烂文人造了一座好房子

  整书都是随谈,对于细节上的介绍并不严谨,且文章结构没有系统的整理。反倒大部分的经历放在了书的图片装饰上。本末倒置。

  王澍对于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于建筑上的表现有自己的认知,但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词。因为这书是随谈加许多自创词的关系,喜欢王澍的性格和思想的朋友,这本书你们要慢慢读。

  《造房子》读后感(二):瞎写

  当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想了一下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说实话,我想不起来,记不得这本书具体内容是什么了,但是我了解了一位建筑的思想,抽象的思想,不同于马岩松的国际式风格,有和何镜堂大师的中国风有所区别,而所倡导的夯土和园林又与张锦秋大师的唐代风大相径庭。所表达的是一种先有山水自然后有建筑的意味。

  《造房子》读后感(三):207

  必须要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定要结合着来,有时候读书必须要先有一定阅历才能读懂,本书就是如此。我作为对建筑学的门外汉真的很难跟上作者思路和理念。如果你没去过美院其作品参观过,没有对建筑有一定的自己见解。真的很难想象你能领会多少。本书真的不是那种大师的心路历程而是对建筑学的理解。即使学建筑的恐怕也没几个能达到思考整个建筑学派的水平

  《造房子》读后感(四):山水在上

  很喜欢那个“树石论坛”的名字,作者一开始就认为造房子就是在造世界,那么造世界是怎么开始的,以什么为模板或者说是起点?

  作者以自己的象山美院为重点,反复论述“道法自然”,从中国的传统营造中吸取养分。从见山到造水,始终在围绕山水画下笔,而且强调了设计和工匠的结合和佐证,希望开辟出一条中国的人文山水建筑的路。

  推荐!

  《造房子》读后感(五):不好读的原因在于作者不好好写?

  13 王澍名声很大,《造房子》一书写得很玄乎。对房子的构造、空间布局等具体案例谈得较少,重在讨论自己的建筑理念,特别是作为一个文人,心心念念的园林情结。他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说苏州园林,讲建筑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文化的关系,横拉纵扯,看得有些头疼。相比而言,上一本《中国木建筑》实在是良心之作,深入浅出,详尽明了。

  不过《造房子》的书籍装帧设计很好,排版讲究,给我很多启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造房子》读后感(六):大师级的自我

  喜欢王澍的生活状态,将文学与建筑通过“园林”结合到一起,很有味道。目前倡导的工匠精神在全书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做成大师级的王澍。但是大师的通病就是自我,全书更是扩大了自我表现。建筑的“随意性”是我从事建筑工作8年的一个向往,对我来说是个梦,通过《造房子》让我好好的做了一个美梦。相信“业余工作室”会是很多年轻有为人士做梦的起点,更希望“业余工作室”将朴素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这个现代社会生根发芽。

  《造房子》读后感(七):读书笔记

  何为好书呢?以前觉得是能抛出好的问题,带给你思索。读这本书却让我意识到自身在阅读时候的状态。一种被浸润的感觉。

  他一边唤起你最深层的情感,另一边刷新你对旧事物的认知,然后带你缓缓穿越这些事物,穿越时空,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你看到了光,兴奋又安宁。

  ‘’基本上,我在追求一种朴素的,简单的,纯真的,不断在追问自己来源和根源的生活和艺术,我常自省——到现在我都这么认为,还有些东西没有达到,还有些状态没有实现,都和自己的修养有关‘’

  《造房子》读后感(八):素造

  早年葦岸先生在《在大地上的事情》一書中說過: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理應謙卑,不可妄為。

  直到《造房子》的出現,身為當代營造大儒的王澍先生毫不忌諱闡述了他與現代人對人、房子與自然的所有認知和區別。

  合法性本身就在於介入了由功能性和結構性分析所構成的認識論,而且,介入的認識論方法應當取代通常發生學的程序,以及伴隨著這些程序的理解和解釋的傳統。

  也許,這就是我從杭州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回來後關於王澍作品思考最為集中的問題吧。

  《造房子》读后感(九):看不明白

  王澍的造房子其实在讲情怀,从山水画里面发现造园的方法和手段,以文人的思考方式来造房子。整片文章如散点透视,没有聚焦。从象山校区到宁波博物馆我没有看到作者对建筑的独到见解,跟我研究生时代读安藤忠雄的著作所带来的感悟相去甚远。书里措辞玄虚,生怕被人读懂了。还真不如佐藤大那样直接爽朗,让人看到他的浅薄而后又为他的爽直心生敬意。书里从头到位都是瓦片,仿佛只有瓦片才能承受住对历史和自然的尊重。再详细看了一下豆瓣书评,有一个人说的挺好:从没有因为读一本书而讨厌一个人,而王澍先生做到了

  《造房子》读后感(十):不知“情趣”,休论造园

  和好友常常聊起如何在产品设计中更有一种内在的“精神”,而不仅仅是一个作为设计的设计。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话题。读王澍《造房子》也是为了给自己一种方向或思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造房子》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