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诺亚方舟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4-17 02:09: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诺亚方舟读后感精选

  《诺亚方舟》是一本由[美] 杰里·平克尼 著/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亚方舟》读后感(一):读者评论:

  这本书精确地讲述了关于“诺亚方舟”更多的内容!插图非常美!这本书应该成为一个纪念品!

  ——G.潘内尔

  这本书是一件伟大而精美的艺术作品,我特别喜欢方舟,里面用跨页形式展示了方舟的宏伟,给孩子们一种恢弘磅礴的视觉感受。

  ——N.库尔兹

  它有美丽的插图,是简化版的圣经故事。没错,我强烈推荐给那些有孩子的家长!

  ——丹妮丝

  光是插图就值得购买这本书,杰里·平克尼的插图作品实在太棒了,看看他创作的《伊索寓言》,特别推荐《狮子和老鼠》。

  ——安妮·施耐德

  

  《诺亚方舟》读后感(二):编辑推荐

  目前最好的《诺亚方舟》绘本,没有之一。

  大气磅礴的插图,传递一种人生信仰

  ★ 2003年凯迪克银奖绘本

  ★ 6次凯迪克大奖得主杰里·平克尼经典之作

  ★ 取材于《圣经·创世纪》里家喻户晓的故事

  ★ 提高孩子关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 教导孩子明辨是非,听从良言,学会感恩与回报

  ★ 帮孩子建立信仰,建造人生旅程的方舟

  《诺亚方舟》读后感(三):媒体推荐

  平克尼展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插图作品,这是一本不容错失、将永久流行的圣经故事版本。它将有助于孩子提高信心去做任何事,包括管理和服从。——《出版商周刊》平克尼为这个家喻户晓的圣经故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用水彩和彩铅创造了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文字部分的叙述多半来自创世纪故事,但插图告诉我们更多的信息。在故事最后,地球上围绕着云朵和彩虹,暗示了大自然的脆弱以及生命的奇迹。是的,如果你有两本凯迪克奖的《诺亚方舟》,那一本可能会被放在书架上,而这一本,不可能一直待在上面。——《学校图书馆期刊》最著名的旧约故事之一,一个艺术家给这个庄严的故事赋予了新的意义,给我们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铅笔勾勒的肌肉线条,和水彩的艺术感,毫无疑问,是平克尼最擅长的风格,极具代表性。绝对要在书架上为这本书腾点儿空间出来。——《书单》mg30.3�?TN��

  平克尼展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插图作品,这是一本不容错失、将永久流行的圣经故事版本。它将有助于孩子提高信心去做任何事,包括管理和服从。

  ——《出版商周刊》

  平克尼为这个家喻户晓的圣经故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用水彩和彩铅创造了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文字部分的叙述多半来自创世纪故事,但插图告诉我们更多的信息。在故事最后,地球上围绕着云朵和彩虹,暗示了大自然的脆弱以及生命的奇迹。是的,如果你有两本凯迪克奖的《诺亚方舟》,那一本可能会被放在书架上,而这一本,不可能一直待在上面。

  ——《学校图书馆期刊》

  最著名的旧约故事之一,一个艺术家给这个庄严的故事赋予了新的意义,给我们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铅笔勾勒的肌肉线条,和水彩的艺术感,毫无疑问,是平克尼最擅长的风格,极具代表性。绝对要在书架上为这本书腾点儿空间出来。

  ——《书单》

  《诺亚方舟》读后感(四):读见爱与敬畏

  喜欢亲子共读的妈妈们应该熟知国际儿童绘本五个权威奖项——美国凯迪克大奖、英国格林威大奖、德国绘本大奖、波隆那国际儿童最佳选书、布拉迪斯插画双年展大奖。而绘本的作者杰里·平克尼正是六次凯迪克大奖的得主,本书也摘得凯迪克奖的桂冠,可见其水平之高。

  诺亚方舟是圣经《创世纪》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即便是非基督教徒,也会对其熟悉。我的童年也听过这个故事,还在中国上古神话中阅读过相仿的桥段。

  同样一个故事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而此绘本以震撼的图景形式,将诺亚方舟的深层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开卷即能感受到场景的恢弘大气,构图错落有致,笔触细腻,色彩浓重,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文字方面采取中英对照的形式,并且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文字都是彩色写就,十分鲜明。海洋中醒目的一只巨大鲸鱼,栩栩如生,陆地岛上大象和长颈鹿在丛林中漫步,雄鹰在空中自由翱翔,日月星辰出现在同一副画面中,浓墨重彩的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和谐。接下来一页是近处的花丛与远处的烽烟,人类自私自利,对自然和人类自身做下了许多恶贯满盈的事情,并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上帝决定清除地上的所有生命。他选择了诺亚来保留人类和其他生命物种的火种,诺亚的人物肖像很能体现性格,勤恳忠实,和他的家人正在田野间耕作,上帝叮嘱他每种动物带上一对,带足食物。接下来就是诺亚一家建造方舟,准备避难的图景,方舟坚固的木梁高入云霄,非常雄伟,一框框面包、水果,一罐罐水被运送到方舟上,诺亚精心的挑选了带上方舟的飞鸟走兽,纵然遭受众人嘲笑,也坚定的把上帝的指示做好。洪水在大地上泛滥了四十天,只有诺亚一家和生物们在方舟上安然无恙。方舟搁浅后,诺亚先后放出飞禽探视陆地的情况,终于,象征着和平的鸽子衔着橄榄枝归来。诺亚打开方舟之门,飞禽走兽重归大地,天空中划过彩虹,美好的新世界得以重新开始。

  作者用细致的描绘和层次分明的色彩,再现了诺亚方舟的经典之处,传达出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传达出信仰与爱的相依相存。让孩子,也让大人阅读到敬畏与感恩,感受到安宁生活的可贵和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眼下,更加关怀和尊重自然。

  如作者卷首所言——“献给万物的守护者,无论伟大抑或渺小”。唯有信仰自然和生命,尊重并顺遂自然和生命,才能得到其丰盛回馈,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福报”的根基吧。

  《诺亚方舟》读后感(五):我们一直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

  打开绘本,从视觉角度震撼到了我,画面一下子将我带到了海底,大鲸鱼的轮廓清晰可见。

  故事没有过多的描述人类的贪婪和残忍,只是远处一片烽火连天。

  近处是干涸的土地,和部分枯萎的植物,预示着毁灭的来临。

  此刻,有些担心,上帝的怒火会毁灭地球的所有吗?

  画风一转,勤劳的诺亚收获着满满的农作物,大自然的丰盛和诺亚的满足坦然跃然纸上。

  上帝的公平在于,只是要惩罚需要惩罚的人。善良、勤劳、接纳、和敬畏生命的人,上帝是知道慈祥眷顾他们的。

  敬畏自然法则的诺亚,收到并相信宇宙给予的信息,并认真实行起来。

  当看到周围的人嘲笑诺亚的时候,也唤醒了我被嘲笑和阻止的感受,是的,当我做的一些事情得不到支持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非常忐忑的面对未知和权威,不由自主的就会选择认同大多数的人,因此有很多年我不喜欢自己。

  上帝的仁慈还在于他给每个物种都保留可以延续生命的种子,他没有限制诺亚要带着什么,而最让我感动的是诺亚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喜好对生物有选择,他敞开胸怀迎接每一种动物。

  细心地画家,为每一种生物留了地方,无论是蛇、蚱蜢、鸽子还是乌鸦。

  上帝的公平和接纳在诺亚身上得到了全面的彰显。

  洪水淹没了陆地,周围一片汪洋,唯有诺亚的方舟里一派人与动物的和谐画面。

  陆地被淹没了40天,海底的鱼在人类曾经的窗户间穿梭。

  一眼望不到边的水,让我体味到看不到希望的感觉。而诺亚和他的家人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的焦虑和颓废,他们坚信上帝记得他们,上帝会来帮助他们。

  很多时候,我容易陷入绝望,容易在绝望里放弃所有,继而怨恨上帝的不公平,抱怨自己是被上帝遗弃的孩子。

  而诺亚坚定地眼神,从容的表情,让我肃然起敬,是的,宇宙是公平的,我们需要学会有时候需要等待。

  诺亚派出乌鸦寻找陆地,派出鸽子寻找陆地。他在深信上帝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上帝可能给

  予的信息。

  当鸽子衔来橄榄枝,诺亚就收到了上帝的信号,懂了上帝的心意。

  于是,很快洪水退却,万物回到大地,开始新的生活。

  仁慈的上帝再次将彩虹、美丽、丰盛和爱洒满大地的每个角落。并承诺会一直爱护我们。

  当最后地球和谐美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在心里由衷的感恩宇宙的伟大。

  合上书,感觉身体里满满的能量,每个生命都是那样的丰富而饱满。每个生命都是那样值得尊重和敬畏。

  感谢作者将我们带到可以感知爱和美好的角度去感知我们自身和周围的一切。

  让我感知到宇宙公平丰盛的法则,宇宙爱我们每一个,每一个都是上帝的宠儿。

  感谢这本书告诉我:原来,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和丰盛的世界。

  《诺亚方舟》读后感(六):我们的方舟

  这是一本精装的绘本,超级好的一本书。以前老听过诺亚方舟这个词,但一直不知道它的故事。确实有幸得以机会,了解了这个经典的故事。而且这本书的绘图气势磅礴,所绘之物栩栩如生,震撼心灵。

  书的封面就是传说里的诺亚与一群动物在一起,画面极其和谐,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一只白鸽在诺亚手掌上展开翅膀,仿佛是我们现在说的放飞白鸽,世界和平共处的意思。打开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巨鲸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树林里天空中,各种动物都在太阳照耀下自由行动,而在月亮出来后,它们都回家休息了,正符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说法。颜色绚丽夺目,让人觉得朝气蓬勃。而后边便是一片枯黄的景色,蜘蛛网出现,给人的感觉这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白天不敢露面的动物都出来了。画的远方有房子,但是上方硝烟弥漫,还有火苗在燃烧。人类为了各种需求,残害生灵,糟蹋着上天赐予他们的一切。这就是为何上帝让诺亚建方舟的原因

  人间有个诺亚,花白的胡须,画家笔下的他充满了立体感,面部线条丰满,给人一种慈祥乐观的感觉。诺亚信奉上帝,所以听从上帝安排开始跟家人建造方舟。一家人为在方舟上生活,准备着充足的食物。家人纷纷忙碌着,引来不少围观的人们,他们对诺亚在山顶建方舟充满讥讽与嘲笑,一个个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可是诺亚没有在乎,因为他始终相信上帝。此时天空云朵绘画者渐渐变换着色彩,上帝开始召唤各种动物集合。纪录中,方舟载了诺亚一家八口,以及各种飞禽走兽,不洁净动物雌雄各一对,洁净动物雌雄各七对。

  他们进入方舟后,暴风雨来临,本来在山顶的方舟,不久变在汪洋中漂着。村庄被淹没了,巨鲸再次出现,但你会觉得它比以前看起来凶猛了很多,它眼神里貌似嘲笑着那些不知好歹,自以为是的人类。真是冰火两重天啊,此时方舟里的人和动物跟没事发生一样。四十个日夜过后,天气正常了,且洪水也开始消退。又经过了40天之后,山顶才露出。这时诺亚放出了一只乌鸦,但它并没有找到可以栖息的陆地。7天之后诺亚又再次放出鸽子,这次它立刻就带回了橄榄树的枝条,诺亚这时知道洪水已经散去。又等了7天之后,诺亚最后一次放出鸽子,这次它便不再回方舟了。诺亚一家人与各种动物便走出方舟。

  诺亚和动物们又开始在陆地上生活,当他们在田地辛勤劳动时,一道彩虹挂在天边。上帝在告知美好的生活已经开始了,大灾大难都过去了。画着笔下的鲸鱼也在不同时候有些不同形态,正常,凶猛,变小,然后欢呼跳跃。

  平尼克用水彩和彩铅画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英文解读结合。再一次告知我们,也教育孩子们要热爱生命,要有信念,学会感恩与回报,人在做天在看,一定要明辨是非,为自己建造一个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读后感(七):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

  Y/大巧若拙

  绘本往往在传达本身所要描述的故事时也给我们美的享受,杰里•平克尼以水彩和铅笔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完整地传达了圣经里的这则故事《诺亚方舟》。说来惭愧,以前听说过诺亚方舟,但是根本不知道这个名词的出处。故事的背景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而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自相残杀的序幕,所以上帝决定惩罚这个世界。发展至今,诺亚方舟似乎已经成为避难所的代名词。这是一个关于惩罚、善良和信仰的故事,杰里•平克尼形象地画出了每一个细节,每一根线条都似乎述说着这样一个让我们懂得感恩、珍惜一切的道理。

  我们同生活在大家庭中,这个大家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如果摧残必将受到惩罚,就如同绘本里所描写的上帝要摧毁整个世界一样。庆幸的是还有个善良的诺亚让上次滋生了恻隐之心,让诺亚造一艘船,到时候带上各种生物但每样只能带一队。诺亚铭记于心,当外界取笑,他还是依稀信仰者上帝的指示。最终,他们躲过一劫。如果诺亚有所怀疑没有遵从上帝的指示,生命或许不再延续。

  这个简单的绘本故事却蕴含着深奥的意义,但却是每一代都需要去学习的一个哲理。正如现在有很多濒危灭绝的动物,除了自然灾害还有我们人类的无尽摧残,甚至因为我们的过度打猎而导致某个食物链断层。我们会因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受到相应的惩罚,善良值得被尊重。

  记得小时候,家旁边有片草地,到夏天的时候,萤火虫藏在草地上犹如一盏盏小灯泡。不知是哪个大人带头起哄说要用玻璃瓶子将他们全部收入囊中,我们几个小孩马上回家拿瓶子抓萤火虫。萤火虫们在我们的瓶子里闪耀着光芒,而后一个个熄灭。第二年夏天、第三年夏天------我们再也没见过萤火虫。现在我只能在影片中或者图片上才能看见萤火虫,我的女儿也从未见过萤火虫。我相信在不同的地方,同样有像我们这群孩子一样灭绝了萤火虫。如果那个时候,有人能够告诉我们之后的道理我们或许还能在今天看见萤火虫。

  当今社会,家长们个个抓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放却极少关注下一代的人文情怀。所以即便清华大学毕业也同样有残害大熊猫的事迹发生,一个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下一代,纵使文化知识技术知识有多好也同样不会贡献社会,甚至会成为残害这个世界的一份子。这个世界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人,我们总有一天也会像当初的萤火虫一样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

  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CocoJiang1988/

  此文为本人原创,若有转载或他用请联系本人豆邮 或QQ邮箱:714737314@qq.com,谢谢

  《诺亚方舟》读后感(八):一座开往新世界的方舟

  文/祁亮

  相信《诺亚方舟》的故事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故事源自《圣经》,在《希伯来圣经·创世纪》《旧约圣经·创世纪》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分别有记载,具体差异不去深究。我们要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首先要先弄清楚它的前因后果——由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而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此时,人世间充满了暴戾、仇恨和嫉妒。看到人类的罪恶,上帝深感愤怒,他决定惩罚这已败坏的世界……

  说到杰里·平克尼,很多人都会想到他2010年的凯迪克金奖作品《狮子与老鼠》,更于1997年获得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的提名奖。不过这些算不了什么,他在插画界获得的国际大奖两只手都不够数,光是绘本界的“奥斯卡”——凯迪克奖,他就已经拿了6次,当然,也包括这本2003年凯迪克银奖的《诺亚方舟》,无愧于现代插画界的大师级人物。

  如果有了解作者的读者,相信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杰里·平克尼的作品——绚丽无比的水彩加上铅笔轻巧的勾勒,描绘出细腻逼真的线条,尤其是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绘本界能把水彩和铅笔运用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除了杰里·平克尼,很难再想到别人。《学校图书馆期刊》评论深得我心:他用水彩和彩色铅笔创作了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

  看看封面:

  很奇怪,标题为“诺亚方舟”,可封面却不见方舟,只有诺亚和一群动物,大象、老鹰、长颈鹿、鸽子……

  其意思大概想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在人和动物身上。毕竟,关于方舟的作品实在太多了,尤其是1978年的凯迪克金奖作品,正好也是《诺亚方舟》,作者是彼得•史比尔,那本书的封面正是一艘方舟,上面挤满了动物。

  翻开第一页,平克尼用简单的水彩和铅笔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场景,只见一只巨鲸在水底摆翅。水面上方是一座岛,岛上有绿茵,有动物,身后的太阳散发光辉,山顶围绕着丛丛白云。颇为奇妙的是,这幅插图左右两边分别为黑夜和白昼,寓意日夜交替,一天天过去。生物、海洋、陆地、日夜——这不正是这个世界的核心部分吗?

  很快,世界遭受了破坏,城墙烽火弥漫,飞禽扑翅远离,有些花儿颜色鲜艳,有些却已凋零枯萎。这幅景象的用意很明显,人类暴露出贪婪残忍的本性,为夺城池战乱不断,互相残杀。但作者仅用一幅插图来描述这个过程,文字也很简单:看着人类的邪恶,上帝的心充满痛苦,于是决定清除地上的所有生命。这一句话为接下来制造方舟展开了铺垫。

  诺亚只是一个农民,但他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不怕苦累,辛苦播种。正是他这种淳朴的品质感动了上帝,他决定眷顾诺亚。于是告诉他,大地会发一场大洪水,毁灭一切。并让他制造方舟,带上家人和一些动物,他们会安然无恙。

  诺亚照做了,他花费了无数日夜制作方舟,但却引来人们的嘲笑:那个傻瓜在干燥的地上造船呢?可是诺亚保持自己的信仰,坚持把方舟造成。

  接下来,诺亚把食物都搬上方舟,还有无数动物飞奔前来,大雨倾盆而落,诺亚一家人和动物们挤上了方舟。然后,暴雨整整持续了四十个日日夜夜,除了方舟上的一切生命,其他的所有都被毁灭了,一切都如上帝所言。

  暴雨覆盖了整个大地:

  暴雨停止后,诺亚派出鸽子寻找陆地,鸽子衔着一支橄榄回到方舟上。于是诺亚知道,上帝为他们准备了栖息之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习惯性地用方舟象征避难所,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即是源于这一段。

  最后一幅插图,中心点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左边是黑夜,右边是白天,依然是日夜交替。但我们仔细看那颗地球,上面围绕白云和彩虹,绿地漫布,大自然展露新生,正如上帝最后所言:“我再也不会让洪水来毁灭大地,从今天开始,地上的所有生命将蓬勃生长。” 象征着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我们所希望看见的完美世界!

  这是一个关于惩罚、善良和信仰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要学会感恩,所有穿的、吃的、住的,没有任何一样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如果不懂珍惜,不抱着感恩的心态,或许,那场灾难性的大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临在头上呢。

  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个信仰,从一而终。如果诺亚对上帝的信仰产生动摇,在制造方舟的过程中仅仅因为几句嘲笑就放弃了,那么,他不就和别人一样被大洪水淹没了吗?反过来看,我们不应该用世俗的眼光去嘲笑任何人、任何事,我们没有这个资格,因为我们都只是旁观者,不明白这件人事的背后意义,但偏偏还是有很多人乐于嘲讽,讥笑,并且擅长这些,他们觉得几句嘲笑是可以不负任何责任的……或许,上帝正在天上看着你呢!

  在我们前往梦想的道路上,信仰,坚持,是唯一可利用的“工具”,没有任何外挂和捷径。或许“诺亚方舟”已然是避难所的代名词,它何尝不是“梦想、信念”的代名词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诺亚方舟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