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诺亚方舟》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10-10 03:5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诺亚方舟》经典读后感10篇

  《诺亚方舟》是一本由(美)彼得·史比尔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7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诺亚方舟》读后感(一):《诺亚方舟》毁灭之前的拯救

  家有小儿绘本书籍自然不少。最近,我又刚为孩子搜罗到了一套外国凯迪克金奖大师经典绘本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了3本不同内容的硬皮封面绘本书册《夏天天空》,《诺亚方舟》,《狐狸游记》。

  三本书册,不同的立意但是绝对具备相关的阅读价值。《诺亚方舟》这本绘本书籍我个人以为其中的教育意义是相当地深刻耐人寻味的。对于这个来自于西方圣经中节选的故事,它其实带给我们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有着很多进一步深入的研读价值。一如此书封面上所写道的:“一本孩子看得兴致盎然,大人们看后心灵震撼的经典.”

  事实上,在这册书的塑封纸袋里面还非常精心地准备了一份导读手册方便家长孩子们阅读。对于西方的圣经内容,我想中国的人们并不一定熟知。然而,在如此的一份绘本形式展现之中,原本比较复杂难于说明情节就此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出现在阅读者群体的眼前。灾难来临,我们将何去何从?面对如此沉重话题,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立马做出一个妥善决断。但是,诺亚一家是非明智地从全局考虑针灸了一群的动物。如此的和睦相处。引申而言,我们家长在带领孩子一同阅读和学习这本绘本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启发孩子们该要如何对待爱护我们身处的地球。在这其中,既包含着有关于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话题;在这其中,同样也包含着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在这其中更有着我们人类在面临灾难之时是从大局着手的思考方式等等话题。

  虽然圣经很深奥,但是透过这样绘本形式的表达手法,我们不仅解读到了圣经这个章节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我们更是解读到了一出非常生动感人的场景画面。灾难的确可怕。但是我们与其无奈等待灾难的到来,倒不如也来学习下圣经中诺亚呢!毁灭之前的拯救包罗万象。既有着拯救身边的人,事,物,更包括着拯救自我。

  《诺亚方舟》读后感(二):方舟之美

  诺亚方舟是圣经里一个很著名的人类预言故事,当上帝看到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太多战争罪恶时,决定降下大洪水惩罚人类,于是告诉了善良的诺亚一家,让他们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世界上所有物种,包括飞禽,走兽,鱼虫,成双成对地挑选出来,然后一起运到方舟上,等待洪水过后,重建新的世界,于是诺亚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最后在洪水过后的土地上,重建了人类新的美好生活。这样一个看似深奥复杂的故事,如何写给,画给孩子们看,确实是一个庞大工作

  翻开这本由彼得·史比尔所著的《诺亚方舟》,一页页无字的精美图画色彩清丽淡雅线条流畅细节丰富,充满了活力,画面中不时间杂的小幽默,常常叫人会心一笑。如此复杂的一个故事画面,在作者笔下,却如行云流水一般,不见任何牵强与烦杂,有条不紊进行着,整个大的场面,各种动物,各种姿态,生动形象,亲切鲜活,一些小的细节,幽默有趣,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包括几个简单人物表情,形象和动作,也十分传神恰到好处。确实是一本优秀的图画书。

  说是儿童绘本,其实在成人看来也兴味盎然,不管是喜欢这个故事,还是喜欢作者的画风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兴趣东西,好的绘本尤其具备这样超越年龄界限生命力,带给人们美好的阅读享受,叫人一看再看,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选取这样一个圣经故事,也给孩子们传递珍惜地球资源,爱护地球生命的美好心愿,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教给孩子们那些看似深奥的道理精致的图画与带有哲理的故事相结合,这样的绘本所带给人们的东西,值得大人孩子细细的品味美美感受好书所带给我们的愉悦满足

  《诺亚方舟》读后感(三):以画面动人的无字书

  我一直都很喜欢绘本,我觉得绘本描绘的多彩世界,既是属于孩子的,也是属于成人的,同一个故事,在儿童眼力和成人眼里有着不同的理解感知。有了孩子之后,在陪着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有幸在绘本的世界里徜徉,阅读了很多经典作品。最近发现中国城市出版社的绘本都很精彩,以精装本居多,从外到内透着精致。《狐狸夜游记》、《诺亚方舟》和《夏天的天空》这三本“关爱自然”系列绘本都出自于这家出版社,三本书各有特色不可多得

  《诺亚方舟》由《圣经》故事改编而成。当世界充满战争和罪恶而被上帝降罪,即将毁于洪水时,诺亚一家带领动物们在方舟内避难,人照顾动物,动物之间和睦相处,共同躲过灾难,开始重建家园,然后诺亚一家和动物们回到陆地开始美丽新生。这个古老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令人感动。这本书的特点就是,将所有的文字都放到首页,先讲故事,然后再以纯图画的形式复现文字意境。除了开篇的一页是文字,整本书再无其余文字,而是由将近七十幅充满生命跃动的图画构成,场面宏大细节突出,可以很直观的自行脑补故事情节,甚至便于家长或孩子自由发挥复述情节。这个故事,真的很适合“激发孩子脑袋瓜里最天马行空想象力创造力”。

  本书不愧为是凯迪克金奖作品,作者能够用纯画面的内容打动人心,足以证明实力非凡。在暴雨倾盆之际,方舟容量有限不能容纳所有的动物避难,那些被遗留在方舟之外的动物没有暴动也没有发狂更没有攻击方舟内的幸存者,而是静默有序的伏在方舟外,默默等待着厄运的到来,生死存亡之际还能如此平和认命,必死的结局令人心酸落泪。第15页右边上下两幅画面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死亡的可怕,以及静静赴死着的伟大。在方舟庇护下的动物们受到精心照料,动物之间友爱相处,一幅幅画面通过色彩和明暗,细腻的表达了危险、死亡、温暖光明、希望诸般感情,细节真挚动人,引人遐思。而最后一页的美丽彩虹,表达了危险过后重建世界的美好与和谐。愿我们都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美丽生活,愿这个世界多些温暖少些罪恶,再也不会有毁灭性的灾难降临。

  《诺亚方舟》读后感(四):儿童思维空间

  评《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狐狸夜游记》

  落潇/文

  不夸张的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彼得•史比尔著的绘本《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和《狐狸夜游记》,非常的精致。硬皮设计,适合大点的孩子,放在桌子上,或在腿上,很方便。而我家的孩子才一岁出头,必须在我协助下,才能保证安全作为读者,先要从父亲角度去思考童书的设计。

  作为图书,最重要的莫过于其内容的设计。这三本书,在内容方面做的非常不错。首先,我找到了儿时想要但没有找到的感觉,那就是自由的思维空间。彼得的设计都是采用图画的方式,没有文字或者鲜有文字,更能让孩子充满自由的想象,也更能打破父母的定式思维,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作为作者,如此设计,确实能让我感动

  选择这三本绘本,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是基督徒熟悉《诺亚方舟》的故事,也很想了解作者如何单用绘图来描述诺亚方舟的历史,很显然,我看此书,还带有验证目的结果很让我满意,这也提高了我欣赏另外两本的兴趣。

  《诺亚方舟》采用叙事性的绘图手法,从故事的开始,经过,结果,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方式,也是最简单的描写手法,适合父母讲故事的方式去分享

  《夏天的天空》采用白描的手法,主题就是夏天的天空,那么夏天的天空到底有什么特别地方呢,这个问题就可以作为启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这个问题是我自己举的例子)。这本书更具特色的地方在于,中间采用黑白、彩色两种方式展示同一个画面,黑白页只有形状勾勒,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进行猜测,为了达到沟通效果,父母可以还孩子一同进行,交流之后,进入彩页画面,就可以晓得谁的想象更准确,更富有特色。

  《狐狸夜游记》则兼具叙事和白描,一方面有故事的主线:狐狸为了孩子去偷农夫的鹅;另一方面采用《夏天的天空》同样的手法,让孩子在欣赏故事的同事,与父母达到沟通的效果。

  总体来说,无图的绘本,另辟蹊径,去探索儿童思维的空间。

  2012-7-18 夜

  《诺亚方舟》读后感(五):诺亚方舟带来的启示

  诺亚方舟带来的启示

  ——我读《诺亚方舟》

  文蠹鱼

  诺亚方舟大家都不陌生,这就是《圣经•创世纪》里的一个故事。故事呢,不用重复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上帝惩罚罪恶,但是对诺亚这样正直、善良,信奉上帝的人网开一面。用洪水惩罚坏人和那些有罪恶的人,以世界毁灭的方式来惩罚。

  上帝把秘密告诉诺亚,让他去造船,再带各种动物,要成双配对的,也就是为了日后繁衍生息。等洪水过后才能建立新世界。诺亚听了上帝的话,按照上帝所说的照办。当方舟起航时,天空的雨也下了起来,日日夜夜大雨,足足持续了四十天。当方舟在亚拉腊山搁浅的时候,诺亚先后放出乌鸦,和鸽子去打探情况。最后鸽子衔回来橄榄枝,大家欢喜,洪水终于退去了!方舟的大门打开,动物们、大家再次回到陆地上,开始重新建造家园。

  2012末日之说刚过,对于一些人还真有行动的。比如,去卖点你还会看见蜡烛,据说我这小县城里的蜡烛也脱销。更有的人受末日的恐慌而行凶,砍伤好几十人。这个预言很容易使我联想到诺亚方舟这个故事。对于末日之说,我是不屑的。那若亚方舟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很大程度上就是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爱我们的地球。其实呢,人为破坏严重。诺亚身边的战争,动怒了上帝,才遭受此劫难现实中,很多时候不用上帝惩罚,人类就在自取毁灭。所以,我们只要爱惜,不去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保护我们的地球,这样我们才不会有末日之说,才不会发生洪水降临的现象

  再次了解诺亚方舟的故事,是在美国的彼得•史比尔的无声语言中领略不同风格的诺亚方舟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史比尔是无字大师,是美国童书作家和插画家之一。很多人觉得看这样的书,有点天真幼稚,则不然,这样一本书,无论孩子和成人都能看。孩子有孩子的领悟,成人也许也会得到灵魂的震撼。因故事会令我们思考。无声语言中呈现出的是另一种心灵的沟通,也是美的一种呈现。

  你可以看到诺亚方舟上生存的大事小情,充满一片祥和、和平的幸福图画。看看诺亚一家人,再看看动物们的表情,你就会知道。色彩平和、明快,充满了安宁的暖。这就是作者赋予的感情,或者说你可以感受他们的幸福感。重建和谐家园,这才是人人向往的生活。

  所以,珍惜赖以生存的土地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为洪水担忧,以及末日之说的恐慌。

  《诺亚方舟》读后感(六):独特的绘本经典

  所谓绘本,百度上的解释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作为一份特殊精神粮食,越来越多的教育中引入绘本的形式。孩子可以透过绘本阅读发挥想象力,也可以拓展知识面,更让学习充满了生动形象而吸引更多的小读者们喜爱并阅读绘本类书籍。

  一套由中国城市出版社推出的凯迪克金奖大师经典绘本系列作品《狐狸夜游记》,《诺亚方舟》,《夏天的天空》为我们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独特绘本经典。

  尽管这三本集结成一套的绘本作品出自一位作家手笔,但是却同时各有千秋和阅读价值。概括而言,每个绘本讲述着不同的内容,隐藏着各自不同的写作目的,展现和表达出作者不同特色的绘本经典。类似于《狐狸夜游记》主要集中在与文字的押韵和内容的描述上面上的风趣性。《诺亚方舟》主要重点在与启发和引导孩子们观摩圣经章节的同时更理解和认识内含的深意。《夏天的天空》则是尽情挥洒想象力的笔墨启发和引导读者跳跃式的思维。章章有不同,处处有新意,篇篇有精彩,各个有味道。也许,这就是整套系列丛书带给我们的大致感受。事实上,这部系列套装绘本丛书还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设计。每本书之后还随附了导读手册。附上了相关知名读者的阅读感想心得。虽然仅仅只是绘本图册,但是看着这些知名作家的专业点评,更是让我们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阅读。既是一种引导,又是一种启发,更是一种推动。真正的好书其实意义也就不外乎如此。看绘本的过程同样就是学习和想象的过程。而在这样的经典选集之中,我们更是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知识点和内容。也许其中某些内容类似于《夏天的天空》很是简单,但是我们却在那样没有文字的绘本之中获取和收获着某种早已丢失久远的想象。也许曾几何时,我们也是仰望天空。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有记录了什么?读一读这本《夏天的天空》或许会让我们重温当年的那份美好。《诺亚方舟》之中却又带领着我们重新回顾那份劫后重生的欣喜。也曾经我们众多的人们恐惧万分2012年世界末日的到来,但是我们又是否真正读懂了《圣经》中有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呢?这里便是引领着我们见证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人与自然是否应该和谐相处呢?《狐狸夜游记》之中则带领着我们忍俊不禁地欣赏了一出极其生动的小狐狸偷猎的全程。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处处呈现经典和搞笑。相当耐人回味。

  《诺亚方舟》读后感(七):很喜欢的绘本《关爱自然系列》

  绘本热快到十年了,最近这几年出版的绘本总体上可以说质量在走下坡路,没办法总是可经典的先出版啊。不过现在的绘本也会看到精品,毕竟国外总有新书出现啊,比如说这套关爱自然系列。

  其实说是一个系列,有点牵强,只是开本一样罢了。不过内容却都很精彩,三本书带来三种不一样的惊喜。

  首先打开的是《夏天的天空》,原来是一本无字书,我家的无字书也有几十本了,挺喜欢这种只靠绘画来表现内容的方式,这本书画的是天空中变化无穷的云,关于云的绘本也有过很多,比如《云娃娃》就不错,这本书和走进云彩里面的《云娃娃》不同,就是两个小朋友坐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飘过的云,一会天空中的云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一会天空中的云变成了两个骑士和龙在作战……就这样天空在上演着无穷的变化,故事永远都讲不完。

  第二本是《诺亚方舟》,方舟的故事不要说西方,就是在中国都妇孺皆知了。不过作者就是能够从人们这么熟悉的题材中发掘出有趣的内容来。书里面最精彩的当然是方舟里面的细节了,我们从来没认真的设想过方舟里面的构造,动物们怎么居住,怎么生活,那就看看吧。原来在方舟中猛兽也关进了笼子,昆虫是用瓶子来饲养,鸟也要鸟笼,爬行动物关在圈里面,鸡呢,还是在鸡架中,诺亚还要去取鸡蛋呢!最有趣的是还为河马和鸭子们准备了一个水塘。诺亚负责喂这些动物也够辛苦的了。在漂流的过程中,大马生出了小马,长颈鹿生出了小长颈鹿,一派繁荣啊!最后鸽子回来带来了橄榄枝,送给了牛来品尝,动物们都走了以后,方舟内到处都是粪便一片狼藉,呵呵,很真实。

  最后一本叫《狐狸夜游记》,里面是一首诗,很押韵,一页黑色一页白色,而且往往黑色和白色两页上的文字是一样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在重复,小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而且也可以拆开来只看黑色,或者只看白色,挺有趣。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期待着最后的转折点,狐狸吃鹅的残忍场面在绘本里肯定不会出现,肯定有什么包袱,有什么转折,可是等啊等,直到最后,狐狸竟然就那么把鹅给吃了,还说从没吃过这么香的肉,骨头嚼得嘎巴嘎巴响!呵呵,真是厉害啊!我就不去说教,小孩子怎么就不可以看狐狸吃鹅呢?真的没什么不可以,小孩子可能更喜欢呢。

  《诺亚方舟》读后感(八):难得一见

  家里有了前世情人之后,我才认识了绘本这种书。通过给女儿讲绘本上的故事,一起看绘本,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艺术形式。

  本系列绘本一共三本,全是美国的彼得史比尔画的,他是世界上公认的无字图画书大师,美国最富才华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家之一。虽然我没有听过他的大名,但是也能看出他的色彩清丽,线条流畅,细节丰富,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看了书中的简介,更知道作者志向长远,立志带给孩子更多、更好的图画书。本套书的三本巨作,《狐狸夜游记》获得了凯迪克银奖,《诺亚方舟》更是获得了凯迪克金奖。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而该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一致推崇,主要在于其评选标准的周延与创新,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已有六十余年历史的凯迪克大奖,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英国的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而设立的。作者能够获得此项殊荣,可见其水准之高,水平之强。

  三本书中,我最喜欢《狐狸夜游记》,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性更强一些。当然,《诺亚方舟》也是一个不错的故事,只不过我预先听过,所以便无法有更多的吸引力了。《狐狸夜游记》这本书画得很生动形象,狐狸们的表情很是丰富,尤其是最后面几张,看得最为真实。作者以动物为主角,更容易贴近孩子。我给女儿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甚至一直为那只偷鸭偷鹅的狐狸担心不已。一开始看到本书的画是一页彩色一页黑白的,我还以为是印错了。后来看了书前面的简介才知道,这是作者故意的,意欲增加本书的节奏感。的确,如果全都是彩色的,我们看起来真的有些单调,就像《夏天的天空》一样,如果不细看,你甚至会觉得每一页都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增加节奏感之外,其实我觉得这些黑白的画面也有别的功用,我可以让孩子以后把这些画面涂上颜色,也不失为一种锻炼。

  《夏天的天空》很有种百科全书的味道。书里的白云有很多形象都是女人不认识,有些甚至是未曾听说过的。现在有了这白云为样版,我倒可以教她认识更多的东西。看云的确是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的,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云,还整天琢磨这朵云像什么,那朵云像什么。现在的孩子可以娱乐的东西太多,看云彩似乎已经有要失传的迹象。不过这本书却令女儿养成了看云的习惯,日后她也可以利用云彩锻炼想象力了。

  与这两本相比,《诺亚方舟》则显得更有层次,更有深度了。我本以为女儿会听不懂这个故事,但是讲过之后,她还是能够理解的。当看到形形色色的动物登上方舟,逃离洪水的时候,女儿也从心底里为它们道出祝福。她甚至还说,如果发了大洪水,一定要把爸爸妈妈都带到大船上。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忍俊不禁了,我的乖女儿,你可知道,那大船的船票要十亿美元一张的。

  本系列绘本数量虽不多,只有三本,但个个是精品。别说孩子,就连大人看后也要被其吸引。所以说,这套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好的童书。

  《诺亚方舟》读后感(九):史前

  彼得爷爷用了史诗般的画法,着色很淡,有淡黄、淡绿和浅灰。仿佛一切因为遥远而褪色,是现实的微妙扭曲。

  《诺亚方舟》是一个很悲哀的故事,讲一个坏透了的时代,人们做各样不好的事。造天地的神查看全地的时候,看见人们这样就非常伤心,他找啊找最后只有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名字是诺亚。神就跟诺亚说我造人类后悔了,要用洪水灭绝他们,你要照我给你的尺寸造一只大船,带上各样的动物避难。

  诺亚造船的时候,人们都来嘲笑,说他在旱地造船简直是疯了,但当动物们进了方舟,神把方舟的门关上的时候,大洪水来了。地上深渊的泉源裂开,天上的窗户也打开,水势滔天,湮灭世界上最高的山。

  彼得爷爷画了两张让我掉泪的画,一幅是许多没上得上方舟的动物,默默站在方舟外,被水慢慢没顶。我猜彼得爷爷头脑里也闪现过另外的画面,只是太不适合儿童就被压在心里。那是许多人围着方舟,喧闹、叫嚣,他们会捶打船身,会哀嚎会痛哭,希望诺亚能打开方舟的门让他们进去。但是太迟了,大门是神关闭的,诺亚没法开门,而且大水的轰鸣立即遮盖他们的声音,没过他们的头,让他们从此无声无息。

  另一幅画中,老诺亚双手托腮,对着蜡烛静悄悄地忧愁。猫儿和狗儿在一旁仰着脸看他,为主人不开心疑惑,又努力想要安慰他。这个连神都称赞的善良人一定是世上最寂寞的人之一,他想念大地和葡萄园,想念在陆地上行走的日子,他快忘记风和阳光,晴天和彩霞。而在内心深处他不敢碰触的地方,他为他的方舟之下,洪水深处所发生的一切深深地哀恸。世界充满了水,显得如此浩大无垠,他必须竭力忽视一些念头,才不至于被疯狂的寂寞扑倒。

  《圣经》说雨下了四十天,等洪水退去陆地出现却是过了一年。岁月仿佛静止在水面之上了。

  彼得爷爷特意为这本书设计了一悲一喜、一静一动交错的画页。上一页是动物们热热闹闹地进方舟,下一页是方舟下淡灰色被淹没的世界。上一页是给方舟中各样的动物喂食,下一页是茫茫水面,方舟在滂沱的暴雨中前行。上一张是诺亚观察自己心爱的动物,下一张上一望无际的淡蓝水面上黑色豌豆大小的方舟在漂荡。。。

  我看《诺亚方舟》的时候会辨认所有的动物,看看他们在彼得爷爷的笔下有什么特别(彼得爷爷把动物画得很真实,但又有聪明充满感情的脸)。我还会把自己认为不该出现在七八千年前的东西找出来,就好像“大家来找茬”我列出玻璃罐、铁器、滑轮。。。但后来想到神秘的远古文明,亚特兰蒂斯大陆之类,我就放弃了这个。

  这是一本好书,把故事讲给你的孩子,如果他/她小小年纪就能看出里面的欢笑和暗藏的悲哀,能感受到一个时代结束的惊心动魄,那他/她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诺亚方舟》读后感(十):感知与思考

  相对于有文字的图画书而言,在阅读无字书时,孩子需要通过认真的观察、聆听、思考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也正因为这样,阅读时需要更为专注地与书进行对话和交流。这套凯迪克金奖大师绘本系列共有三本:《狐狸夜游记》、《夏天的天空》和《诺亚方舟》,其中除了《狐狸夜游记》是以简单的歌谣贯穿始终外,其它两本都是无字书。

  在三本书中,我最喜欢《夏天的天空》(不过在我看来译为《夏季的天空》更为妥贴)。明晰柔和的色彩、自由嬉戏的野鸭、调皮可爱的小狗、变幻无穷的云朵,还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留连忘返的男孩女孩构成了这部极具想象力的作品。故事的开始,男孩女孩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天空中飘浮着洁白的云朵,巨大的鸟群正从他们头顶飞向远方,飞机、降落伞、奔跑的小兔子以及不知名的野花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彼得.史比尔的绘画作品中有种简单质朴的稚气,他没有用完美的线条去表现细节,而是用粗线条的素描及水彩画结合的方式去表达整体的和谐与统一。这本书的主题在于男孩和女孩坐在草地上安静地观察云朵的过程,它采用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将孩子的想象力和现实世界的物体表达在同一幅画面上,当他们看到飞鸟,满天的云朵都变成形态各异的巨鸟,在天空自由地遨翔。而后,他们仿佛步入一个自然的动物园,大象、骆驼、长颈鹿、狮子在眼前竞相奔跑;当飞机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白线,他们想象着勇敢的骑士正在与怪兽展开一场生死恶斗。故事的最后最为有趣,当他们看到满天漂浮着的降落伞和微微浮动的云彩时,画面中的云朵变成一条条张着巨口的大鱼,正在将色彩鲜艳的降落伞吞进口中……

  这只是晴朗的夏季中最为普通的一天,男孩和女孩在田野上捉蜻蜓、摘野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云朵的过程,就象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经历过的童年一样充满乐趣。作者彼得.史比尔没有用文字去表达这种闲适和惬意,而是用他充满表现力的画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事。

  《诺亚方舟》讲述了圣经中故事中诺亚方舟的由来,对于看过电影《2012》的孩子而言,理解这本书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电影中制造诺亚方舟的原因。这本书依旧沿袭了彼得.史比尔柔和流畅的画风,与《夏天的天空》不同的是,画面中的细节颇多,对于喜爱热闹画面的孩子而言可能更有吸引力一些。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看到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当诺亚试图驱赶动物们上船时,大象用长鼻子调皮地卷住前面大象的尾巴,猩猩在它的鼻子、大腿和肚子上不安分地攀爬,最好玩儿的就是那头倔强的驴子,在诺亚使出浑身的力气拉它离开时还是不肯配合地嗷嗷大叫。动物们在船上的过程就更加有趣了,一群不懂配合的动物令诺亚方舟上的生活妙趣横生:当大象踩着一只小老鼠的尾巴时,它的老鼠朋友对着大象的巨蹄又抠又挠的,希望他能脚下留情放过自己的好朋友;每次诺亚去水池里喂食时,河马、海狮、鸭子、鹅都会争先恐后地冲过来抢食;猫头鹰们总是在白天闭着眼睛睡觉,当夜晚来临时,在黑暗中瞪着一双双圆滚滚的黄眼睛;可怜的诺亚天天和动物们呆在一起,被嘈杂的各种声音扰得不胜其烦……故事的最后,诺亚一家终于和动物们一起等到了新世界的来临,在美丽彩虹的映衬下,插秧犁地,其乐融融,令人憧憬的美好新世界正在形成。尽管这个故事并不真实,但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新世界的向往,让孩子在从诺亚身上学习勤劳、善良的天性的同时,对诺亚方舟的由来产生更为形象的认识。

  《狐狸夜游记》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的画龙点晴之笔在于狐狸从农庄偷走灰鹅鸭子并拿回家后,狐狸一家老小快乐地分享食物的那一刻。我们印象中的狐狸总是偷窃成性奸诈无比,然而在这本书中,却用狐狸与幼子间的舐犊情深淡化了我们对狐狸的痛恨,也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笔温暖的色调。不过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黑白与彩色页间隔的表现方式,看的时候总感觉不够尽兴。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故事性不算强,重在感知与思考的绘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诺亚方舟》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