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训练基础》是一本由[美] 马克·瑞比托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16-9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力量训练基础》精选点评:
●不能讲的再透彻了,但力量举和健美就是世仇啊,又学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但讲的在精点就好了
●适合力量举和增加力量不适合健体健美。讲述的极其细致,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好书,但是,但是,但是,特别枯燥细致到啰嗦。
●力量训练好书,具有指导意义。
●好好看看,可以节省很多被垃圾营销微信号浪费的时间,剩下的就是行动和坚持了。
●很棒!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健身教练也觉得干货满满!从原理出发 不从表像和一些吸引眼球的知识出发,挺良心 但是,这只是代表作者本人的一些观点。
●健身基础学习
●额,好多肌肉名字那个中文根本不认识
●特别特别好, 除了有点啰嗦, 不够言简意赅 。但哪里有完美的书呢?
●非常详细介绍了深蹲、推举、硬拉、卧推、高翻5个力量举动作的技术细节,从握杠到发力,配图全面,细读两遍,纠正了野路子锻炼的很多错误,和阿诺德健身全书堪称健身入门的最佳书籍。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一):力量运动的圣经
MIT同学推荐,用三天翻完深蹲部分,理论知识、骨骼、肌肉,力学基础、解释非常到位。买这本书本来只想看看深蹲,现在对后面的硬拉也很感兴趣。
我是个比较挑剔的人,对大多数私人健身教练是不满意的,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的力量训练细节解释的非常非常清楚到位。
看完后绝对可以鄙视90%私人健身教练啦。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二):认真明白一些原理性的东西,你就赢了!
基础的几个动作,讲的透彻,从原理到表现,很棒了!!值得反复阅读,作为一个从业7年多的健身教练 强烈推荐!有时候明白一些原理性的东西胜过一些所谓的大咖教学!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往往是很值得我们深究!我觉得这本书真是良心之作啊!国内真的太缺少这样的大师课!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类似 训练入门 快速瘦身 等一些靠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这些东西反而没有什么营养!!
蓝皮书 经典!白皮的《力量训练计划》在读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三):不太理解里面的深度姿势
作者所讲的低杠深蹲是一种刻意锻炼髋部的姿势,不是我们正常深蹲的姿势。
我们正常深蹲的姿势是直接蹲到底,也就是拉屎深蹲。只要我们蹲到底了,背部什么的姿势也就随之产生了。这才是我平时深蹲的方式。
为什么作者要搞一个股骨与地面平行,这种尚未蹲完的姿势呢?不觉得别扭吗?还是因为这个姿势主要针对大重量杠铃提出来的,对于无负重的深度或者轻负重的深度无效?
因为大负重的深度还采用拉屎式的话,估计会因为腿部力量不足而起不来?
所以在无负重深蹲或轻重量深蹲的时候,不必在意所谓的低杠式?
可以这样理解吗?
希望给了5星的专家们给个回答。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四):什么是完美的训练计划?
什么是比较良好的训练计划? 我觉得有几个因素比较关键。
+ 第一是**刺激**。 肌肉需要刺激才会长大,神经系统需要适应刺激才会适应变化。
+ 第二是**安全的刺激**。刺激是必须的,安全也是必须,甚至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于某个新动作,不应该使用过重的重量。**相比于增重,生命更重要**。
+ 第三是**正确的刺激**。用进废退,亘古不变的道理。遵循肌肉的功能,募集尽可能的肌肉,才是发展肌肉的好方法。重量可以不是非常大,但是动作一定要标准。**变得强壮不总是等同于举起更大的重量**。
+ 第四是**循序渐进的刺激**。相比于停滞不前,缓慢前进显然是更好的途径。 在训练的前期,重量能够线性增长,然后后期并不如此。然而我们可以用小重量来进步,施加在人体的刺激多一点,**够但是不至于过度**。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五):力量训练的魅力
知识获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经典。经典书籍像灯塔般矗立着,帮人们确认方向。至于怎么找到它们,有一些靠能力,也有些凭运气。《力量训练基础》是力量训练的经典教材,越早看越幸运。
作者对深蹲、推举、卧推、硬拉和力量翻这五个力量训练动作的描述,有理有据,且不乏大量细节,实在找不到不信服的理由。碰巧的是,健身房里有个哥们儿,分明就是按照这本书在进行力量训练,我们常有交流。
现在,我也从原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健身”模式,改为每周三次的力量训练模式了。一个月训练下来,我三大项的重量获得了长足进步。这本书也是最近看得最频繁的一本,纠正原有动作习惯,再到每处细节到位,练一练看一看,看完再阅读再练。《力量训练基础》不仅是一本经典教材,更是一本好用的工具书,训练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在里面基本都有解答。
书中有许多肯定的话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比如,在新手阶段,每周都要增加重量;只要动作正确,受伤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对没有进行过杠铃力量训练的人而言,都处于新手阶段,这个阶段最令人兴奋的就是——调整好动作之后,你会在最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蹲起(或推起、举起)的重量将持续增长(作者的另一本作品《力量训练计划》给出了尽可能延长新手阶段力量增长的时间的方法)。
《力量训练基础》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不是在训练一块最“偏爱”的肌肉。我们不会关注哪个是我们最偏爱的肌肉,因为我们没有最偏爱的肌肉。我们能看出这与健美是不同的,力量训练属于体育范畴;健美强调孤立某个训练部位进行训练,更像是艺术范畴。但这并不影响《力量训练基础》对健美的参考价值,它增加了我对大肌群训练动作深入、细致的了解,重量的增加使我们更加强壮——这一目标也与健美相同。
参考作者给出的食谱和用餐时间,一个月后我的体重增加了5.6公斤。我们有句老话:身重力不亏。面对更大重量,更大的体重会更有优势。我对之前健身时的饮食懊悔不已,但我也明白没有哪份食谱能够适合每个训练者进行增重。
我已经在我的训练计划中去掉了许多非杠铃训练,我的二头训练也开始使用杠铃。我不再多次数、多组数地进行训练,也不再纠结某个部位的孤立发力感觉,我更在意身体各关节是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发力,更注重整体发力的训练动作。
每周,我都会在大肌群训练动作上增加重量,现在,我的负重增长令健身房教练惊讶,也令健身房的几个朋友惊讶。有一次我完成训练,我看到有两个私教走过去尝试我刚才的重量;有个朋友慎重地提醒我“注意安全”,别受伤。我知道,我取得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