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训练基础》是一本由[美] 马克·瑞比托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16-9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力量训练的经典。当然作者写作目的不是针对力量举这项运动,但是如果这本书没有熟读5、6遍,没有领会其中生物动力学的要诣,力量举动作也很难进行。而且这本应该是第一本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待力量训练的教程。所以这绝对是力量训练的圣经,有困惑就去翻一下。
●对健美帮助不大
●结合州长的全书和这本力量训练的书,做到知行合一,达到自己健身最优化效果。本书对几大力量训练讲解的都很到位,但具体运用还要结合亲身实践!
●趁腰伤这段时间一页页读完了,不错,完全值这个价钱。这种抓主要矛盾,又比健美练法省时的练法太适合留学党了。
●作者推崇复合动作远大于孤立动作,讲解到位,翻译也不错,值得读。
●非常全面详细的一本书,配合一定的训练经验简直无敌。像老夫一样缺训练经验的人可以考虑先练起来,再用此书解决练时的问题。
●这是健身入门的圣经。 当然力量举、健美、健体甚至街健的目标不一样,专项性训练都会不同,但是四大项(卧推、深蹲、硬拉、杠铃推举,书里的高翻99%的训练者都不会练,普适性比较低)的提升对于整体的肌肥大和肌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当然,所有人推销自己的理论都会不遗余力,马克瑞比托就极力崇尚低杠深蹲。如果健身有真正意义上普适的真理,那就是没有真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世界纪录被高杠选手打破过,被低杠选手打破过,被宽距选手打破过,被窄距选手打破过,被平底鞋的选手打破过,被举重鞋的选手打破过…可能有适合八成人八成效果的练法,但是自己永远更了解自己。
●不能讲的再透彻了,但力量举和健美就是世仇啊,又学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但讲的在精点就好了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一):力量运动的圣经
MIT同学推荐,用三天翻完深蹲部分,理论知识、骨骼、肌肉,力学基础、解释非常到位。买这本书本来只想看看深蹲,现在对后面的硬拉也很感兴趣。
我是个比较挑剔的人,对大多数私人健身教练是不满意的,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的力量训练细节解释的非常非常清楚到位。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二):认真明白一些原理性的东西,你就赢了!
基础的几个动作,讲的透彻,从原理到表现,很棒了!!值得反复阅读,作为一个从业7年多的健身教练 强烈推荐!有时候明白一些原理性的东西胜过一些所谓的大咖教学!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往往是很值得我们深究!我觉得这本书真是良心之作啊!国内真的太缺少这样的大师课!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类似 训练入门 快速瘦身 等一些靠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这些东西反而没有什么营养!!
蓝皮书 经典!白皮的《力量训练计划》在读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三):不太理解里面的深度姿势
作者所讲的低杠深蹲是一种刻意锻炼髋部的姿势,不是我们正常深蹲的姿势。
我们正常深蹲的姿势是直接蹲到底,也就是拉屎深蹲。只要我们蹲到底了,背部什么的姿势也就随之产生了。这才是我平时深蹲的方式。
为什么作者要搞一个股骨与地面平行,这种尚未蹲完的姿势呢?不觉得别扭吗?还是因为这个姿势主要针对大重量杠铃提出来的,对于无负重的深度或者轻负重的深度无效?
因为大负重的深度还采用拉屎式的话,估计会因为腿部力量不足而起不来?
所以在无负重深蹲或轻重量深蹲的时候,不必在意所谓的低杠式?
可以这样理解吗?
希望给了5星的专家们给个回答。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四):什么是完美的训练计划?
什么是比较良好的训练计划? 我觉得有几个因素比较关键。
+ 第一是**刺激**。 肌肉需要刺激才会长大,神经系统需要适应刺激才会适应变化。
+ 第二是**安全的刺激**。刺激是必须的,安全也是必须,甚至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于某个新动作,不应该使用过重的重量。**相比于增重,生命更重要**。
+ 第三是**正确的刺激**。用进废退,亘古不变的道理。遵循肌肉的功能,募集尽可能的肌肉,才是发展肌肉的好方法。重量可以不是非常大,但是动作一定要标准。**变得强壮不总是等同于举起更大的重量**。
+ 第四是**循序渐进的刺激**。相比于停滞不前,缓慢前进显然是更好的途径。 在训练的前期,重量能够线性增长,然后后期并不如此。然而我们可以用小重量来进步,施加在人体的刺激多一点,**够但是不至于过度**。
《力量训练基础》读后感(五):力量训练入门的浅见
假设你是一个健身的新手,想从市售的健身类书籍中选择一本,很有可能是以下四本之一:《硬派健身》、《施瓦辛格健身全书》、《囚徒健身》和本书。
如果你刚好遇到了这本书,恭喜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幸运儿。
先从书名说起,英文原书《Starting Strength Basic Barbell Training》。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入门级别的书,旨在讲述基础杠铃力量训练。你要准确理解一点,力量训练并不等同于力量举的训练。所以不要用力量举的一些训练框架套用此书并对其批判。
说的再明白一点,基础杠铃训练可能更能表达主要意图。力量举中包括深蹲、卧推、硬拉三大项,健美健体需要此三项分别锻炼胸、腿和全身的力量,篮球、橄榄球等一些其它需要对抗的运动也需要杠铃训练以提高自身的竞技实力。所以教授合理的动作和训练方式才是本书的重点。
寥寥几语概括本书的核心内容也很简单。
1,深蹲、卧推、硬拉、推举和高翻是全身复合型的杠铃动作,我们主要通过这五种动作来提高力量水平。
2,其中深蹲每次必做,卧推推举二选一,硬拉高翻二选一。
3,正式组我们做三组,每组五下。但是硬拉只做一组,每组五下。
4,理想状况下每周训练三次,例如周一三五训练,二四六日休息。
5,每次训练增加2.5kg或5磅,如果之前正式组失败则减重。
6,以热量充足为前提,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来保证营养水平,并进行充分的睡眠保证恢复。
有几点和书不完全相关的个人意见。
1,在现在,你所能接触到的知识分享(包括所谓的原创内容)都是引用并二次加工或者再解读。所以能否找到一个可靠的信息源头很重要。
2,某些文章的论文引用只能起到糊弄外行人的作用,并不能增加论点的可信度。
3,偏爱所谓干货的理念在第2点的影响下,愈发导致听众不假思索的盲从。
4,偶像崇拜和突出个体的理念对知识的影响。
以上几点略微展开说一下。
如果你想自主学习一些健身的知识,可能网络是一个更为便捷的方式(但并不保证高效和想对合理准确)。既有洋洋洒洒数千字,文墨像模像样注上论文引用的微信公众文,也有单项成绩400kg欧美网红大肌霸告诉你的高效硬拉的若干点建议的视频,更有专职健身培训机构分享的
免费健身课程。但以上种种,都不能保证一个好的教学目的。
某个领域的知识终将从无意识的过程到有意识的专业结果,从注重个体经验到群体共性分析,从表面现象到原因和本质。
如果你能深入的阅读理解此书,你会发现即使插图里示范动作的作者已经是个死肥宅的模样,你也不会像弹幕喷子一样喷他没有训练痕迹,没有教学资格。他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方式告诉你为什么这才是应该做的动作,而非我定义了“正确”。
也许有一天你跨过了新手的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很多相左的看法。更好的训练计划、更好的营养建议,但也不要忘记是此书教给你了良好的基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预祝有个好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