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11 02:34: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100字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是一本由曾良君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一):你们那些个争先恐后的短评算什么!看我第一个灵魂书评!哼~

  你们是不是都忘记了还有长书评这码子事儿啊??

  便宜我咯。。。。。。

  '请不要少于140个字'

  。。。。。。

  好吧,一篇短评,不远万里地伪装成书评。。。。这是一件高尚的事,一件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事

  晕,编不下去了

  。。。。

  我不管,我最吊。哼!

  .我不明白的是,目前为止,11人,100%的五星已读,但豆瓣给出的综合评分是8.0 .。这是为什么?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二):伤心极了

  太伤心了,伤心到看着这本书四十二块钱的标价也看不下去。

  一本把“不成功也没可以”印在封面上的书,居然写了“我”作为废人瘫了一个暑假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这时候发现我妈居然曾经学过拉小提琴然后因为现实放弃了,并且由此获得人生领悟决定开始追逐梦想的故事。满口鸡精味儿,不这一点也不丧。

  相当伤心,从来没想过自诩死气怪样的人还能写出“梦想就在前方,只要朝前走就能触碰得到,又到了下一个该出发的时刻了”这种话来。

  骗人生loser用来寻找认同感的钱也太卑鄙了,把我的四十二块钱还来。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三):老师,我也想学摸鱼

  已经早上十点半了我还躺在床上心安理得的吸食当代大烟——手机,外面是连绵的阴雨天。回到南方一星期,感觉把北方一整年的雨水都落完了。 前晚跟曾曾搞个人崇拜群里的一个小伙伴聊天说“真的是没想到过,竟然有朝一日能和曾老师一起摸鱼还能加上老师的微信号进行视奸哈哈哈哈没想到啊”,不由得赞叹起了人生随时出现意外转折的美妙,正当我还沉醉在这种美妙的意境中,小伙伴一句话点醒了我:“曾老师摸出文学著作来了!看看你你们!人到中年反省一下!”,每一个字都像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大冰雹,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掷地有声砸在了我的脑子里。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呀。可三分钟痛苦的绝望过去后,又开始嬉皮笑脸继续心安理得摸起了鱼。 在豆瓣上做老师的小迷妹很久了,也只鼓起过一次勇气发私信勾搭曾老师,是在看完《阳台上的哲学家》时觉得太惨了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赞赏打一点微不足道的钱了,老师等我中大乐透了给您打钱,然而我一直没中大乐透没脸继续来勾搭老师。最近在重温《请回答1988》,我也很羡慕嫉妒正焕一家了,我也想有一天吃着饭看着电视发现自己中了彩票头奖,然后跪在地上抱头号啕大哭。 旁友们!肤浅地喜欢一个人不就是想给他打钱打钱打更多地钱吗!只恨自己没有钱!所以希望大乐透女神赶紧快来眷顾一下我!(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些啥一点也不严肃正经…希望老师看到文章后宠幸一下我哈哈哈) wuli曾老师很勤奋吧,摸鱼只是一种情绪,摸鱼摸的是个意境,老师果然就是老师呢,默不作声又摸出了一本文学著作。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可以说这是一句命运立下的flag了,人生失败症,毕竟大多数人是没法一直努力的,摸鱼也好,工作也好,时常还是会感觉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惫。可是仰天叹短暂休憩后还是要抖擞精神继续前进面对人生的刁难呢。

  最后最后最后老师,我真的很想很想很想和你一起摸鱼!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四):船长,已经没人了,我们还要摸鱼吗?

  曾良君是我高二看《时差党》开始follow的,觉得哎呀真是喜欢得不得了的那种,然后逛遍微博豆瓣后,发现又是不一样的赵曾良,喜欢吐槽各种事物,性格也是十分别扭的那种,后记里面说当时开了个豆瓣帖,专门用来和时差党小朋友们来深夜聊天的,然后很多人称呼曾良君为曾良老师,是的,所以,也一直认为赵曾良是个死气怪样的中年秃头老男人啊啊啊,对,兼任好几年没毕业的尤其酷爱甜食的铲屎官。

  绕远了呀,说回这本书,发售时间刚刚好,看,大家都在年末备考年终总结的时候,不看看这本书,怎么能叫一本正经地摸鱼呢,厚度较《时差党》《岁月如风小少年》更适宜备考,也有利于营造出deadline 的紧张气氛,看完之后对于成绩什么的更会陡然增添一份坦然,对于摸鱼这种艰苦事业增加一份钦佩,你看看老赵的数学物理考试,都不自觉想要上扬嘴角,“哼,你们这些凡人,等我考出来你就知道了——不会还是不会”,有几篇有在微信豆瓣上看过,再看时又是不一样的感觉,比如曾良君曾经有过一段的“悠长假期”,就是正常人看来难以理解的呆滞了的时间,特别颓废,一天总是在缓慢起床中度过的,对于大学过往的思考,“没有尽头地忙碌着,却看不见什么进步和希望,每天累成狗,心累更胜,无时无刻不觉得疲倦,上课疲倦假期也疲倦,对一切都没有了期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我有,为各种final奔波,,对于寒假到来的期盼,早已不如以前,曾良君就写的恰如其分,不要被标题吓到了呀,当然不是各种丧,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正是因为还要继续努力下去,尽管平凡如甲乙丙的你我,“不管是怎样的人,都会有一个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通常不是什么特别伟大的理想,而是出于一份非常赤诚的向往”,没有所谓鸡汤,当然曾良君也不屑于讲鸡汤,毕竟他是炫酷的追风少年呀,旁友们你在等什么,船长,已经没人了,我们还要摸鱼吗?当然!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五):鱼塘里的黑魔法

  这本书大概是有什么了不得的黑魔法在里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书拿到手后随手一翻,翻到了“神说,要断网”这一章,看完之后,我的歪坏断了,怎么调整路由器都没用,当然这时的我并有意识到哪里不对劲,心想那就算了吧,反正我流量还够用,用流量也是可以的,可是,当我关掉歪坏连上移动数据后依旧刷不出消息,打不开网页。

  突然一个惊悚的想法浮现在我脑海中,难道我和书里的曾良君一样,神断了我的网,让我去写作业????(黑人问号脸)着急要交的作业是没有的,那我要写啥,要不还是来个触动灵魂的长评吧(当然主要目的是吹捧一下赵老师,我们的船长),并且希望写完后我的网能回来。

  爱好摸鱼的我,除了有重大事件的日子(譬如考试),日常都是起不来的,毕竟摸鱼事业在黑暗环境下才能进行得更得心应手,怎么舍得早睡?这就直接导致早上起不来了(当然很有可能中午也起不来)。赵老师身为摸鱼界的楷模,摸鱼者的精神导师,在起不来这件事情上赵老师就起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不仅自己坚持起不来,好朋友也是起不来的。“我不能想象有一天我会和一个说起床就起床的人做朋友,这种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简直可怕!而我们每天起不来的人就不一样了,我们是有底线的,也坏不到哪里去,毕竟我们起不来嘛。”

  嗯,的确是这样的,起不来的确让我有了道德的底线,试想一下,我连床都不想起,吃喝都躺着解决,甚至于上厕所都想劳烦别人代替我一下(如果可以的话),我哪里肯花闲工夫做些要花心思的事情(比如害人),我能平淡地活下去就几乎要耗尽所有的力气了呀。

  由此可见,此书堪称摸鱼指南,鱼塘里的各位游过路过不可错过啊!

  说好的写个灵魂的长评,可是我并不是那种有灵魂的人啊,追求一下长度也是差不多的了吧,写到这里字数大概是够了,那个,我的网到底什么时候来啊啊啊啊?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六):28包邮转

  一直在豆瓣关注曾良,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废鱼段子手形象

  会给我带来一点点“哈哈,还有人比我更废呀”的心理安慰

  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书名,暗搓搓的想自己的懒劲找个正名

  结果看完就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这本书的文体不知道怎么定义,大概是一本有自传式的散文集?

  那你以为是什么呢?我问自己

  惊觉我是想看到一个扩充版的豆瓣赵曾良

  怎么可能有人能把废鱼段子写成整整一本书呢?我真是那一五

  这本书的构成大概是:

  很废很废的一段日子

  很棒的欧洲城市

  几个别人的故事

  第一大部分讲了曾良童年到大学的时光,有点豆瓣扩充版的感觉,但和真实的距离却又近的多

  这样我就很尴尬了

  看豆瓣的时候会觉得是一种塑造的形象,可以心安理得的笑,再心安理得的获取一点安慰感

  但距离近了就知道很多是真实的人生,就再不能拿别人真实存在过的不愉快当作笑料了,一边看一边就隐隐尴尬了

  第二部分都没有怎么细细看,风景啊,人啊,纯粹描绘的语言调动不起我的兴趣

  那么些美好的地方我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都去不了,写的越美好,越显得自己生活暗淡

  所以就略略看过了

  第三部分就是在整本书中客串登场的人们,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有一些不同的小故事

  看着还是有味的

  之前看曾良写的时差党也是别人的故事,虽然内容都遗忘了,但印象也是蛮好的

  所以我想要的赵曾良是豆瓣废鱼段子手+写别人小故事的作者

  明确了这个需求,以后曾良再出书的时候我就能更好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阅读了吧

  ——

  [转卖小广告]

  书况好,无涂画,书角稍有压痕,送来就是这样的

  28包邮,咸鱼交易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七):这书原来不是什么秘笈啊

  关注作者也只是不久前的事情,我以为我找到组织了,但是我错了。(捂脸)

  我以为这本书里面有什么让头发浓密焕发新春的偏方,原来没有。

  我摸了摸额头,心如槁木死灰,意志消沉。

  大手一挥,「摔!要你何用。」

  那不着急吧,我再看看有没有作者多年研究大乐透的心得,让我发一笔横财也好。

  不抱这个期待还好,可是……掩面痛哭。哎呀,没有啊,我简直买了本赔钱货。

  大手一挥,「摔!要你何用。」

  我也不敢摸鱼啊,你看,作者一摸鱼就被妈妈一顿胖揍。

  恰巧遭遇中年危机失业,昨晚摸鱼看这本书的时候遮遮掩掩的。母上大人经过的时候,大叔我也是捏着书角遮住关键字露出「一直努力的人生」才蒙混过关啊。

  大手一挥,「摔!要你何用。」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啊,急得我有节奏地猛拍书桌。

  呯呯呯!呯呯呯!

  震得窗外的猫喵喵叫地示威:愚蠢的人类!

  不要,你不要想趁机溜进来,这里不欢迎你!之前是想当猫奴,但是现在我还没准备好收留你。

  猫屎味那么难闻,还有漫天飞絮的猫毛,还有我的沙发还是要的,被你抓得七零八落怎么办!

  别喵了,不要问我怎么知道你会这样捣乱,作者告诉我的。

  你怪作者,都怪作者。

  养宠物跟养小孩子一样。哼!

  好啦好啦,别喵了。什么!你想和我谈谈猫生经验?

  去去去,不要忽悠我,怎么你一只猫也好为人师起来,瞎操心什么!你这样让我想起那些亲戚朋友,整天没事干为了找成就感就来忽悠我干什么勾当可以当人生赢家。

  喵!~~~

  什么什么?我怎么又知道?我翻开奥兹国梦旅人那页,你看看,你看看。

  咦,怎么我又捧起书了。

  大手一挥,「摔!要你何用。」

  啊,我做错了什么,连猫也看不起我。

  不,这一切都是社会的错。

  猫喵得一声跳向书桌,爪子踩着扉页:「如果你的生活过得不太好,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那一定是你自身出了问题……」

  啊,我也知道是自己出了问题。当我面对一项工作而想要敷衍了事时,我就知道我一定是厌恶这项工作的。

  你看作者,多年投入于摸鱼看闲书,途中多么怡然自得从不敷衍,妈妈从作者数学课本里都可以抖出一本又一本的闲书,阅读量想必惊人,从而得出摸鱼的人生奥义,摸鱼摸出新高度。

  你说我还好意思继续敷衍吗?

  喵!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八):没有办法一直努力,偶尔努力就已经快榨干我了

  我所有受到过的教育都在告诉我时间是多么宝贵,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啦,什么时光不再来啦。

  好像对于时间,你只能珍惜,只能把握,只能重视,直到我高二的时候学到一个英语词语叫做KILL TIME,当时我震惊了,我好像听到有人在我耳边用一种极度憎恨厌恶的口气说:杀死时间吧。(其实翻译过来是打发,消磨。)

  我觉的这个词大逆不道。

  那时候我在的班级可以说是全省最好的文科班,清华唯一一个小领军计划给的就是我们班。

  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非常努力,他们走路生风,排队的时候带着小本子,什么时候班级外面的走廊都站满了背书的人。四本政治书三本历史书他们倒背如流,是真的倒背如流那种,随便给句话,他们就能接着背下去。

  而这个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在天台吹风,在操场踢球,在人工湖里面用衣架和面包粒钓鱼。

  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特别酷,特别与众不同,反而焦躁不已,甚至感到惭愧和痛苦。

  我觉得自己是在荒废人生,虚度光阴。我什么正事都没有干。

  我觉得自己大逆不道。 我相信我的朋友们以及那些沉迷游戏的人也有过这种罪恶感。

  但是后来我逐渐释然了。

  曾良的这本书叫《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

  读完后,我认识到,能够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某件事,能够对某件事保持一种毅力是一种伟大的天赋。大多数人是没办法一直努力的。

  我在的那个班级,很多人拥有那种天赋,所以他们会考的很好,会各自拥有各自的美好未来。

  但是我没有那种天赋,我听一会儿课就想看小说,我写一会儿作业想去踢球,我在家打上两个字就想打开DOTA文明巫师兰斯玩上两把。

  我正在杀死时间,我无可救药,我乐此不疲,我就是没有办法一直努力,一直做正事。

  前几天我妈打电话给我,老调重弹,告诉我我要努力,他们年纪大了是努力不了了。我知道她只是一种走过场一样的勉励,但我在电话这边还是又气又委屈,差点哭出来了。

  凭什么要我努力,凭什么要我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你们认为的正事身上,凭什么你们明明没怎么努力过却这么心安理得地要求自己的后代努力。

  凭什么!?

  对于那些想一直做正事,可以一直努力的人,他们就去珍惜时间,把握时间,重视时间。这是要尊重的自由,也特别值得尊重。

  但我想杀死时间,虚度时间,打发时间。这是我想过的人生,我就是想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我没有办法一直努力,偶尔努力就已经快榨干我了。这也是要尊重的自由。

  我没说完全不需要努力,而是想表达,人们应该有选择浪费时间的自由。这些人不追求功成名就,甘于平淡,不奋进。但是不等于坐吃等死,啃老无度。

  希望大家给我们这种没办法一直努力的人一条活路,不要一直想着批判我们,搞个大新闻。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九):夏日里的蝉

  说真的,看到这本书时我都不知道看到了什么,有些特尴尬,良君说自己学渣到无以复加,但是依然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出国深造,我这师范生都有些无地自容了,佩服佩服. 说真的,学师范这个专业都是被怂恿去的【苦笑苦笑】,之所以会学这个是因为当初和自己心仪的学校以几分之差而失交.你以为生活是怎样的,其实这个世界总是一会儿变得无限大,一会儿变得无限小.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网络文章,说什么世界那么大,我要出去走一走.其实人生没有办法一直努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每一件事,而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幻想和做梦什么的,还真是人类的特权呢,不管是怎样的人,都会有一个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通常都不是什么特别伟大的理由,而是出于一份非常赤诚的向往. 曾良君也就是作者他说过:我可以只在自己的世界里成功,而且,不成功也可以。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真的已经尽力而为,在自己的人生里也是看不到别人的人生的,同理,别人的人生里其实也没有你想要的一切. 所以,我们最终只能成为自己. 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在这个迟钝的感官世界中,一年似乎是个极其漫长的时间单位,想来可以干很多事情的,时间多得无论干什么都绰绰有余,诸如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看完堆积已久的书,追完标记过的新番…… 在这个世界里你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得到认可,因为你没有付出过努力又凭什么说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残忍,想要得到就必须付出代价。没有人生来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他们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有现在的生活.记得拿到荣誉证书时,老师说你们的这些都是团队的努力一起得来的.你看,如果你不努力的话这份荣誉就是别人的了。 我们啊,踏入人生河流的那一刻已被吞噬。 我记得我们无数次讨论过,等高考结束后要做些什么,说了几百几千遍,每次都觉得好过瘾,可当面临选择时,这些曾经热烈的讨论也失去了温度,变成冰冷冷的话题砸在虚空的过往里. 我当时想,这些桌椅又将陪伴谁度过下一个三年呢? 一个城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是一个人的城市说起来挺孤单的,一个人的拼搏打斗,受了苦就一个劲的往肚子咽,他们看到的是你的光鲜亮丽,却没有看到你努力的样子。 记得曾良君在书中写到:我也想泯然众人,也想过平凡普通的人生,但是不行,因为我的人生中总是充满“不行”两个字。是的,我们总是手里握着手机,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想要过更好的生活,只有更加的努力生活。就像张pd的微博名一样:努力努力再努力。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十):生而在世 求己所往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了,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表面上看似是负面能量,但是莫名其妙地却舒缓自己紧绷的心,毕竟,想想的话,人生在世的我们,一直被要求着要努力上进,不准许退步,退步了,就会被父母揍骂,老师“教导”,同学相劝,甚至会自己苛责自己,痛哭流涕,感觉都要崩塌了,之后就是带着“屈辱”加倍恨逼自己努力看书上课学习,不准许自己有一次的不成功。可是那时的我们,追求的路上真的很累,压力山大,压力压制了自己本该有的状态,却还要求着最好的状态。 带着迫切激动好奇的心里开始读这本书,一开始还真的很不可思议,在所有文章都想方设法的怎么更多的给我们打心灵鸡汤的时候,作者竟大胆的道出她学习生涯中所有负思维,负能量,书中大篇幅的讲道自己小时候的状态如此不佳,数学魔王的气愤,爸妈的“讽嘲”和不理解,自己的“不争气”。作者讲述自己小时候的学习史,幽默风趣自嘲,不禁让人嫌弃,学习,不仅学习,生活更是,所定义的必须是积极向上的,不应该像作者这样,可是,看过,笑过之后,却默默的看到了自己。 我小时候,也像作者一样跟不上同年龄的学习节奏,上课时很难听懂老师所讲内容,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发呆就是在钓鱼,学习的东西也是老师强调最后一次的时候被吓着的情绪下略微懂了一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爸问我老师我学习咋样,老师意重深长的说我还差不多,只是心太野了。也就是说我反应比别人家慢,学习起来比别人家慢……整个感觉就是我傻乎乎的,所以小时候的我,很是自卑,爸妈不会骂我,可是,他们心里却有强烈的欲望,想要我更好,所以我也不想让他们伤心,努力着我所认为的努力,而这种压力和自卑感一直重重的压迫着我,到高考前的那段时期达到了巅峰。不曾想过努力是什么,努力着什么,如何努力,却只知道我要努力,只有这样,才会自慰,也才会认为不辜负辛劳的父母。如此用这样的“努力”,高考成绩不如人意。 上了大学后,大学不是自己理想型,迷茫彷徨害怕中一直在寻找打开大学的正确大门,大学生活松松垮垮,周末频繁的和室友到处疯玩,带着本该学习时间而现在又去玩的愧疚感。高考时期的“努力”还伴随着自己,现实感和理想感总是会冒出火药味,让自己痛苦不康。不要看我平时认认真真学习,没事就去图书馆上自习,可是,结果却总是跟不上努力的节奏,这种莫妙奇妙的矛盾感总是时不时的烦扰我。人总是这样,对于一切外界定义好了的“好东西”追求不止,却很难想出来自己真正的想要着什么,自己想要过成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追求的又到底是什么。 我们又为何要被这世间所定义好了的框架所限制在内,我们总在倡导心之向往,可我们心之向往的美好又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住高楼大厦是最好的,为什么一份名牌公司职位是荣耀,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达到他们眼中的成功…… 在我的世界里,应该是我所追求着我的理想,我过着我想过的生活,而不是外界里所大众的理想、生活。 对这个世界愤愤不平,怒气反抗压在背上的重石,但随心不是任性。梦想是对自己赤诚的向往。 这本《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是作者在大四期间完成的作品,文笔幽默风趣,更平进于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话语。很适合于在校大学生,当然也是处于其它阶段时期的朋友很不错的读物。就像书中所说“如果你经常被生活折腾得精疲力竭,读了这本书,一定会得到开解,获得一点生活的真谛:船长,已经没人了,我们还要摸鱼吗?”是的,即使没人了,我们还要摸鱼!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中。从这本书里,总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弱小而顽强,不管在别人眼里是loser,但在自己这里,我只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就可以了,就这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