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纸创意思考术》是一本由【美】 丹·罗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1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一):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通过画图这种方法把数据变得可视化,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当文字变得没有吸引力时,不妨尝试一下更加直观的图像来简化你的表达。
生活中人们用微信、QQ等聊天时也经常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许是我们想把语言变得更生动,或许是我们词汇量有限——书读的少。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二):画图不是艺术创作过程,而是思考过程
如果说一句话总结一本书,或者一本书给你最大启发的一句话,那么,看这本书凝结出的一句话,就是:画图不是艺术创作过程,而是思考过程。
作者通过自己在大到美国医疗制度,小到鼓励家人健身,中间引用大量商业咨询案例,讲解了画图阐释观点的妙用。
恰如佛法中说的比量世界和现量世界的差别,如果只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一件事,一个物品,对方一直在头脑中想象,而无法亲见事实,不可能和实际一致。现量世界是亲见到的景象,是用文字无法完全描摹出来的。但是,借由画图,可以为想象和现实搭建桥梁,更便于描述者来展示,听讲者来领会。
书中的方法主要是把事件通过六类图来展示,这让我想到去年在果妈阅读里推荐的《视觉笔记》课程,跟着小七学了一段时间手绘笔记,我学会了一些强化重点和做流程图的方法,和这本书里的思路不谋而合。也为思维导图,日常手帐提供了更多生动的素材。
人脑更容易记忆图像的内容,为了拯救让人头秃的记忆力,和颠倒错杂的逻辑力,图画的方法实为秒计。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三):一页纸创意思考术
文章出处:一页纸创意思考术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四):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认识视觉的力量,走进画画的世界
本文关键词:视觉、绘画、思考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书早就看完了,但是书评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写。倒不是没有东西可写,恰恰相反,这本书的启发太大了,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之所以不知道怎么写,是因为这么一本叫你怎么用画画表达思想的书,实在不应该用一堆文字来写书评。
所以我争取图文并茂吧,虽然我画的可能很差,但我想的美啊……
丹▪罗姆为了让读者迈过第一个门槛是煞费苦心的,因为他清醒的知道,直接交大家画图会有多少人直接就放弃了。所以他用了一半的篇幅告诉你画图并不难,只要你开始画了就行。在他的鼓励下,我真的就画了,当时是我们专题新来了副编,大家在研究分配任务的问题,我就给每个人画了简笔画。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五):我并不想把这本书推荐给你
最近在强化个人格局的训练,囿于出身环境和成长际遇,面对很多事情容易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能力不足等问题,故此,决定以多看书来凝练自身能力,能够以更好地综合素养搭配专业技能,去解决职场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而《一页纸创意思考术》便是基于该背景下阅读完毕的一本书。看完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兴奋,血管里面像是被打了鸡血似的,气血贲张,狂躁暴乱。稍事冷静后的感触,便是这本书我需要多看几遍,这本书我绝对不能推荐给其他人看完。
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理当只有我自己掌握才行,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万一别人比自己聪明,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跃飞升,那自己岂不是又要被甩到老远?
可最终,还是写下这则记录文字。出发点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本书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对于自己的事项,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利用点线面进行步骤的拆解和划分,假设目标是徒步十公里,首先,将终点画个圆。其次,将路程分为三段,按照五三二的结构完成。再次,对自己的“五三二”结构再次进行细分,比如在第一阶段,需要做怎样的速度和物资准备,在交接点时做怎样的协助准备,考量周全,以保障自己能够抵达终点。
这样的“画”出目标的思路,能够让我们记得更牢固,在绘制的过程中,对实施步骤能够有着更加良好的思考和审慎。而这,正是自己看书凝练能力所需要追求的方法论。
萧牧梵 丨2020年4月6日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六):图像才是直通大脑的最便捷通道
### 人生来都是对于图像敏感的
人生来都对于图像非常敏感,图像比起理性的认知更容易深入地影响我们。
这可以涉及到《思考快与慢》里面提到的两种思考方式,一种快的思考方式,依靠我们已有的知识,快速做出决定,一种慢的思考方式,需要缓慢地做理性思考,缓慢地作出决定。
图像对付和引发的,明显的是前者的快的思考。从设计上《The Design of Everything》来说,则是通过1)美感和易懂的印象;2)迎合我们已经有的感受和知识,这两种方式来获得我们的接受的。
理性上是很难说服一个人的,比较容易的影响方式应该是以图像进行的。
### 六种基本的图
书本提到六种基本的图,可以涵盖一切的所要表现和描述的复杂思维:人物图,趋势图,地形图,时间图,流程图以及方程式(解决方案)。
再细分一下的,可以为三类:
1)人物图,这件事情涉及到什么人
2)过去,现在和未来正在发生什么?我们的趋势如何,它将带领我们去什么地方?以及我们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3)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引导趋势回归到我们的目标?包括流程图和基本解决方案。
需要讲一个大故事,涉及到的人,解释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提出重新调整的方案。这也是说服人的基本技巧,只是将故事的时候,用图更加直观和容易打动人。
另一方面,也非常强调这些图必须和被说服人一起完成,作为affirmation 认同的一部分,一旦共同完成了这幅图,那么对方基本上就被带上了贼船:)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七):全新思维模式【图像化思维】
作为理科生,一直是逻辑化思维,觉得画图这件事儿,跟自己完全不搭边儿。读了这本书,犹如为自己打开一扇思维的窗,以一种全新的、更清晰直观、更利于感知的方式去思考,去传达想法。强烈推荐没有接触过这种思维的朋友去读一下,一定会有收获。
1、图像能提高我们对周遭世界的感知程度,为商业增添一份美感,还能使事物变的更加清晰、易懂和便于沟通。
2、画图不是艺术创作过程而是思考的过程。
--------------------------------了解更多社区社交产品分享可关注以下公众号-------------------------------------------
社交是个坑儿《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八):用一支笔一页纸来思考
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学校上过美术课,而画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个兴趣爱好,并不是可以对我们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实用技能。而来自美国的视觉化思考大师——丹·罗姆却不是这样认为,他在多年研究中发现,人类是“视觉动物”,图画相比字母更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记忆,也就是说,图画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地理清思路,帮助我们快速便捷地去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说,这样的思路提出非常的新颖,在我们日常复杂而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大量的效率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使我们变得更加繁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外,我们还要动手去做待办清单、画思维导图、甚至编辑PPT等方式来规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丹·罗姆却认为,并不需要如此复杂,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就能改变一切。
丹·罗姆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教我们如何运用画图来帮助思考,而是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从远古时期的人类欧格和阿格开始,人们就已经在穴壁上作画,他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野牛和马群,勾勒出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场景,那些简单中略带粗犷的线条,给我们留下了认知远古人类的凭借。而在如今发达的网络社交平台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可视化和画图,是现代交流所必不可少的事物。而画图、图表,则早已融入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去了,丹·罗姆说:“谁画图画的好,谁就是赢家。”这话一点也没错。
那么,如何开始“画图思考”呢?一步一步来,从七大基本形状入手,到商业领域最常见的六类图,从分析人们最乐于接受的图画,到如何成为视觉大师。。。。。。可以说,在你读过《一页纸创意思考术》之后,你会发现,画图并不太复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用画图来帮助我们思考和表达我们心中所想的技巧和能力。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简单的文字注解,来加速我们的思考,在这样化繁为简的过程中,复杂的事情会变得简单,抽象的事情会变得形象。这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毫无疑问,画图比起文字更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共鸣,这毫无疑问便是画图思考最大的意义所在。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九):多种问题,一个对策--画图
很商业模式的一本书,更适合商务人士来阅读。其实书中举的很多实际案例都是国外的,不太了解啊,例如什么safeway超市和全食超市,blockbuster影碟租赁和奈飞之类的,主要还是研究了通过画图的这种形式的好处。画图可以带来一种更简洁明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图像思维也更能帮助你让他人来了解你的想法。很多时候语言还是很模糊很抽象的,需要图片才能帮助理解。文中作者举了一个个人经历。关于对于美国医保制度从一头雾水到通过画图来把事情理清楚。很多复杂的政治事件通过简单的图画的示意变得一目了然。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一点:“画图不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而是一个思考过程。”图画的好不好不在于图片是否精美,而在于能不能解释问题。书中也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例如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时通过画场景图和时间线来帮助自己创作。通过作者的方法,的确能有效地把一个很唬人的复杂事件变得清晰可爱,易于理解。在文字旁边加上图例也更利于人理解。书中提到的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人看什么都能看出人脸,看电源插座也像人脸,看云也像人脸,车也极其像人脸。这真的很有道理。感觉很多车主都会和他们的车脸看起来很神似。往往一款车来判断是否喜欢都是通过看到车脸的第一感觉。车灯圆润的看起来比较可爱,棱角分明的看起来就很凶。书中具体的画图创新小技巧也很适用于设计创新方面。像平时老师要求我们做功能创新的时候往往都是胡思乱想,想到哪里是哪里。创新一直以来都是靠运气和异想天开。然而在书中介绍了10种切实可行的创新小技巧。1 反转过来,2 上下颠倒,3 反衬,4放进盒中,5 削减组建数量。虽然不是每一种都适用于设计上的创新,但的确是开拓思路的方法。图像能提高我们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增加美感,还能使事物变得更加清晰,易懂,便于沟通。我觉得以后记忆和分析事情的确可以用图像法,就像很多诗歌,光是通过文字死记硬背很难记忆,但是通过自己画图来记忆的话就会很印象深刻。对于解决手头上的事情来说也是这样,有时候光是想只会越来越乱,通过画图的话就很容易把思维理清楚,画图能释放思考的潜能。
《一页纸创意思考术》读后感(十):一页纸就能解决的问题
作者以此书献给他的父亲~感谢父亲把他培养得羽翼丰满。在几年的时间里作者有幸和几百家组织分享视觉化思考方式。这些组织中既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贫民区的学校。后来,在电脑里检索文件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做了723场演讲,并为这些演讲手绘了9246张图。真是庞大的数字啊。并把他的心得总结如下分享给读者:图像能够帮助人们学习,最好的图像也是最简单的图像;要做到简单其实是件难事,但有一套流程能够使难事变得更容易;手绘图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而喜悦感能增强人们的脑力;每个人都能画图,即使他们以为自己不行。并说明了我们为什么应该画图、画图的方法、当你想领导团队推销产品创新培训或仅仅想在通往成功之路上应对种种问题时,你该画些什么。即将展现你面前的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画图、谁的图画得最好谁就是赢家、先画一个圆圈再给它命名。每个人都能变得更可视化,你需要做的只是提笔画一个圆圈,给它命名,然后让事情自发进行下去。眼到哪里,思维就跟到哪里。你展示给观众的东西越有趣,他们的思维就越愿意长时间地追随你。
图像的顺序因为人而变得重要,人是一切的核心,我们有时侯还需要将他们的特质画下来。一张合适的图胜过于千言万语,遇到不清楚的事时,就开始画图,画图能释放视觉化思考解决问题的潜能。视觉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导师。它为我们保驾护航,因此需要我们了解它,善用它。无论前方面临怎样的挑战,也无论这些挑战是关于领导、销售、创新、培训还是其他,只要发动全脑力量,你都会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简而言之,画图永远是你的忠实伙伴。有疑问就画出来。靠着一支笔、一张纸横扫全球,帮助各个行业的顶尖公司运用视觉化思考工具解决商业问题。
你们无法预测未来将发生什么,这是导致许多商业活动走向终点的原因,倘若你认为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请看过去两年内出现的商业断层线,无论你身处哪个商业领域一一食品、医疗保健、服装、金融、科技。都得先画出一条属于你的业务线,再画出一条断层线,然后扪心自问:“哪些因素可能使这种事降临到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