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我国每68名孩子中,约有1名患自闭症。
4月2日,第十四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这部分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群体,以“热搜”的形式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他们蜷缩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那么单纯却又那么惹人心疼。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我该如何面对,我的孩子是自闭症。”
关注人数2.8万,浏览次数达164万。
无数父母在其中分享着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家庭生活的巨变。
甚至有些家庭,不惜花费百万带着孩子四处求医。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孩子会患上自闭症,直到现在医学上也没有明确的病因。
但揪心的是,很多自闭症儿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闭,却被轻易下了诊断,贴上了标签。
一般来说,自闭症的症状基本都会在两岁半之前就会出现。
只是因为有些家长的疏忽大意,才会在孩子三四岁之后才有所发觉。
那么,自闭症儿童的表现到底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自闭症?
01
●儿童自闭症的评判●
1. 没有语言:孩子可能会说话,但他却不说话,偶尔不经意会说一些字、词、句;
2. 没有情绪:不仅没有正面情绪,也没有负面情绪;
3. 没有眼神对视:不管是外人,还是家里人跟他说话,他都不会看着对方的眼睛;
4. 行为刻板:自闭症的孩子喜欢重复一些特别的行为,比如抖手指,每天把玩具摆放到同一个位置等,看起来行为单一刻板;
5. 不会主动表达:自闭症的孩子不会主动表达交流,不会向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哪怕是用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来示意也不会!
当然,有非常多的孩子并非自闭症,而是因感觉统合发展不足导致的中度或重度感统失调,通过足量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都会得到有效改善。
所以,除非以上五种表现孩子都具备,否则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要轻易把孩子认定为自闭症。
比如,如果孩子有情绪,哪怕是一些愤怒、悲伤的情绪,或者虽然与外人没有眼神对视,但是与家人,特别是妈妈有眼神交流,则表示孩子不一定是真正的自闭症。
否则一旦作出了错误判断,不但家长会痛苦,孩子也会痛苦。
甚至按照心理暗示的心理学原理,你想什么,就会是什么,可能孩子原本并不是自闭症,却因为你的错误判断和应对,最终真的变成自闭症!
02
●自闭症儿童可以怎样训练?●
近年来,医学界与教育界公认的自闭症最佳治疗方法是教育与训练相结合的个体化治疗。
其中,基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干预疗法——感觉统合训练,选择大量经过特别设计的感统设备,既对儿童具有很大吸引力,又能让儿童在训练活动中获得大量感觉刺激,从而最终实现其大脑组合功能的重建。
所以,专业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机构基本上都会设立此种专项训练。
只不过,相比于表现问题类似但并不太严重的感统失调儿童的感统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在操作过程中难度会更大,效果也不会那么快就显现出来。
因此这就要求从事自闭症儿童教育工作的人员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来帮助这些特殊儿童。
具体来说,自闭症训练一定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 训练活动的内容设计一定要恰到好处,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既不过易也不过难。太过容易的训练活动孩子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而太难的训练活动孩子也会因为做不来而容易放弃;
2. 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避免给予过度或孩子不喜欢的刺激,否则孩子一旦产生抗拒,很容易变得更加封闭自己,如此岂不是得不偿失;
3. 要以孩子为中心,有可能的时候给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感觉刺激的权利。因为真的没有什么比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吸收感觉刺激,主动实现神经网络的连接贯通更有效的了;
4. 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挑战奖惩,让他发挥适当的反应。适当的挑战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适当的奖惩,则可以帮助孩子知晓对错,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
5. 避免环境杂乱他人骚扰,对训练造成的影响。因为自闭症儿童在变化繁复的环境里,脑部无法承受刺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做出一些破坏或伤害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有一些孩子会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方式来应付,明显表现出排斥的反应,所以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时,一定要避免杂乱无章,要做到作息定时,生活规范,简单明了。
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的世界很小,小到只容得下自己。可一旦你走进他的世界,那么你就是他的全世界。
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给他们更多的包容和爱,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本文不代表官方立场,老岳讲感统只是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真正抓住每一个能够改善的机会,及早干预,及早治疗。我们也愿意通过感统训练,尽全力帮助他们拥抱更加精彩的人生。
- The End -
<<往期精彩>>
四项训练,帮你应对儿童语言发育障碍
孩子哭闹先不要阻止!这样做,有助于儿童语言发育
儿童“发育迟缓及疑似自闭”不同行为表现,速查!
五个小方法,改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大难题!
哪些儿童需要前庭训练?前庭激活三个旋转怎么做?都在这里!
总喜欢打人、咬人?娃的情绪管理三岁前不关注就晚了!
<<课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