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诗》是一本由果麦 编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一):孩子们的诗
相信看到这书名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孩子们的笑容,也许这就是拥有童真纯洁心灵的小朋友吧,在爱的诗篇里,有孩子们的呼喊声,有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有孩子们无邪的笑容……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品读不一样的诗,也许在某一刻能击中你的内心,因为这些诗表达自然而直接的情绪,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受格式束缚,真诚而灵动。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二):评《孩子们的诗》
那些可爱的文字自会让人为之一颤。是怎样的天赋和启蒙才能让孩子们写出如此神奇的诗啊。
想想我小时候,老师让写诗,总是很排斥的,只是年纪渐长,才逐渐体会诗歌的魅力。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孩子的诗,有很明显模仿大人的痕迹,但仔细想想,十一二岁的时候,我也是刚刚开始发现世界稍阴暗的一面,也会惆怅。即使现在看来当时的伤感有些幼稚,但这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恰是自然流露的纯真情感。
书中的插画也很棒,已经截屏做壁纸了。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三):孩子们的诗
喜欢这本书,虽然他们或许还不明白什么是诗,还不认为自己写的是诗,但他们他们是天生的诗人。
简单的语言,能击中每个人心中都有的诗意。不论什么年龄的读者,都会被这些诗句感动。因为这些诗表达自然而直接的情绪,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受格式束缚,真诚而灵动。
·本书还邀请了Starry阿星、飞行猴CF、九个妖、木可子、黄雷蕾Linali、苏寒、Lett Yice等二十多位国内知名插画家,为书中每一首诗歌创作了兼具美感与奇趣的插画。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四):从孩子们的诗里学到的
我把这些诗歌中的奇思妙想单独摘出来,然后就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
带星星回家,白天再把它放出来
快乐闻起来像香甜的蜂蜜
兔子是我含在嘴里的一颗糖
白天是面具批发市场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去摇太阳
太阳把我眼睛晒黑
我的旧衣裳在衣柜里沉默
手电筒的光束是我的拐杖
土在春天会长出头发
雾凇是森林感冒流的鼻涕
两颗露珠抱在一起生出了满地娃娃
剪掉坏脾气
……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五):孩子
很早很早就书里一部分孩子的诗句震撼到过,特别是那句“灯把黑夜,烫了个洞”。我一直坚信小孩子是最浪漫的,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永远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可童话,可成熟,童话是真实的童话,成熟不是普通的成熟。有时候在想慢慢长大的我们,身体里到底丢失的是什么,是童真,是好奇,还是对世界的信任?我认为是眼睛吧,我们越来越相信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越来越承认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而在小孩子的眼里,永远只有“我画的树太漂亮了 接下来画的鸟 画的云 画的池塘和花朵 都配不上它”。他们是未经雕琢的诗人,是未被污染的美玉,无论有无成年人指导,他们就是他们,不会变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六):孩子们出口成诗
谨以此书对比前段时间读过的《给孩子读诗》:越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愈发觉得诗就是该由这些天真的孩子、轻狂的少年和无所事事的中年人才能恰如其分的描绘出来,不用去计较是否平仄押韵,有无前后转承。人的茫然和彻底败落会让其回到本真,回到最善良的那一面,充满诗意。而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他们对生活穿透似的理解,用最简单的字句去撬动你情感上共鸣的能力尤为吸引人。这是种飘忽在茫然与落败外的另一种不可捕捉的灵性,是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天马行空,好似漫无目的却总能一击命中。诗本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载体,孩子们的诗更是让之一抒发更为直接与准确。都是给孩子的诗,更加推荐这一本,由孩子所写的,想必也更加适合孩子们来读,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七):孩子 你真可爱
4.27 孩子们的诗 /2017 这本书其实才看了一半 但是看着这些诗 觉得 自愧不如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候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我们都/不喜欢白天/白天属于多数人/白天是/面具批发市场/更重要的是/白天没诗人/不适宜聊诗」 「所有的猫都当过人类/敏感且自尊/独立而庄重/还可以把身体绕成一圈/用尾巴遮住眼睛/不看这个人间」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的肚子里」 … 就觉得 孩子真好真可爱啊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八):孩子我愿陪你慢慢说话
在世界都变快,忘记还有什么事是慢慢来的时候,孩子提醒我们话可以这样说,时光可以慢慢流逝。
这部诗集大部分看到的都是真诚和童言无忌,孩子们的世界是不设限的,可以是一束光,它还能当拐杖。
印象深刻的有四首诗《光》《灯》《挑妈妈》《皱纹》,诗太短,读完总有意犹未尽感觉,让人想要挖掘更多。七岁孩子的《灯》估计是这本书里被传播最多的一首: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相当的精炼,却还我一个诺大的世界,看似随意开篇,以童真结束,组合起来妙趣横生。成人的世界太复杂,也许这对孩子来说稀松平常。在这篇诗之前,形容黑夜的诗第一句总会想起:剪刀/把黑夜捅满了洞/漏出些许星光。感谢这孩子更新了我觉得恐怖的不停戳洞的记忆。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九):不要成为无趣的大人
读这本书的时候,忍不住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掌,谁小的时候都有一些奇思妙想,但是总是一晃而过,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小孩的视角是童心的视角,想起来课上老师说过的李贽的“童心说”。我尝试着所谓的童心去描写一个人物,可写出来的文章看上去确像毫无波澜的流水,全是平平淡淡没有味道的文字。 可是这些孩子的文字啊,实在惊艳到我了。他们写的都是身边的景色和小事——太阳、月亮、风……然而他们切入的视角是新奇的,我没有看过有人这么形容“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如果用我的文字来描写,那必定有光晕、有忧郁、会刺眼、会孤独,可是小朋友说“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我仿佛看到一副画。 透过他们的文字,我好像走进一个新的世界,看到新的风、新太阳和月亮。
《孩子们的诗》读后感(十):孩子诗人
亲爱的孩子,你是天生的诗人。”是什么让孩子得到这样的评价?从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诗歌,字句简单,看似平常的三言两语,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在孩子眼中,春夏秋冬都是活着的,也有喜怒哀乐。在孩子眼中,白云天空是活着的,也可四处漂泊……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这就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孩子们写诗,想象力是简单纯真的的,不掺任何杂质的,眼中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在他们眼中,夜是黑色的睡袋,只需拉开拉链,天就会变亮;星星是树枝捅破小洞透出来的光、是银河的鱼儿跳到了岸上;草木凋零,他们说秋天是残忍的房东,将花叶们这些房客扫地出门;树上挂着的冰晶,他们说那是冬天的鼻涕……然而,就是这样无拘无束、稍显幼稚的语句,却也能通达人们的心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