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朱元璋传》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3-16 00:38: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朱元璋传》读后感锦集

  《朱元璋传》是一本由吴晗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朱元璋传》精选点评:

  ●写作风格适合阅读,有时不乏诙谐之言。

  ●站在现在来看明朝,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基本上算是通俗读物,文笔不错,但有的地方也引用了不少古文,不易理解,但大体脉络还是能看懂的。

  ●1949应该是最好的一版吧。虽说影射常凯申,但瑕不掩瑜。

  ●读完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明太祖朱元璋最早发迹是娶了郭子兴的干女儿,继承了郭子兴的家业,随后靠着惊人的军事谋略和过人的统领才能,击败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杀死韩林儿,宣扬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理念,开朝称帝。称帝后去相权,强皇权,屡兴文字狱,大杀功臣,发起了震惊古今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是一个典型的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有谋略、有胆量,却又残忍、暴戾、敏感。至此,四大传记《苏东坡传》、《张居正大传》、《李鸿章传》及《朱元璋传》全部读完。

  ●“心不正,诸欲交攻,大大的要不得”

  ●传记文学,大家都按模式写。这部史料多,但总感觉详略不当,也有可能看得太快。

  ●原来没看过吴晗的著作。没想到文笔这么口语化。整体叙述略平淡,但也很好勾勒了朱元璋的一生,虽然没有详尽描写倒也足够了解这位皇帝的人生轨迹。

  ●明明就是在说伟大的领袖!哈哈

  ●哪有什么影射史学,只不过独裁者大都一样罢了。吴晗之死不是偶然,只是极权统治下文人的必然下场而已。

  《朱元璋传》读后感(一):布衣皇帝,百年江山

  

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开国皇帝之一,维护了中国人的版图完整,改变了自宋代以来中原政权偏安一隅的现状。朱元璋是布衣出身,有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推翻了雄霸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在中国的政权。百年江山,始于江淮一布衣。古代中国人的气节和胆识值得现在中国人学习。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知识分子写的书,就算放到现在来读,也觉得不过时。

  《朱元璋传》读后感(二):知历史却不能超越历史——吴晗的悲剧

  回家的高铁站看到这本书,买过来高铁上消遣一下。其实对吴晗这本书仰慕已久,一直想看。粗略翻了之后,第一感觉是吴晗的文笔真的很一般。但是整体来说,对于朱元璋的一生把握的是很好的。

  朱元璋,就是一个精神病,考虑朱元璋的生长环境以及逆袭的过程,这样的心理变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依然保留对于朱元璋的偏见。中国的历史走到这一步,我觉得有些悲哀。

  说回吴晗,吴晗的悲剧在于借古讽今,却又惹怒了圣上,这是作为一个学者与作为官员的差别,吴晗原本可以沿着学者的道路走下去,却偏偏靠近了政治,这是其悲剧的开始。吴晗深知历史的规律,但是在政治的道路上却又陷入被诛杀的地步。可悲切可怜。

  《朱元璋传》读后感(三):书以见人——史学家更应有品格

  看介绍说吴晗先生写的朱元璋传共有4个版本,这个版本是1948年版,第二个版本,是比较中立以及最能表达作者态度的一版。

  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吴晗先生对朱元璋的心理的准确把握,可谓十分传神,勾画出朱元璋之所以成为朱元璋的成长历程。但一个学者,把帝王与帝王之术研究得太过透彻,在那个年代,本身就犯了忌讳,和他究竟影射了谁无关。如杨修,能猜中主君心事,换不来好结果。

  吴晗先生深厚的历史功底,对明朝历史熟读于心,使他对大小事件信手拈来,常常谈到一个论点,随后就能摆上几个事例作为论证,但这样时间逻辑性就有点混乱,对于不那么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有点费劲。同时史实性很强,文学性不够。

  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力求客观的同时隐含的对朱元璋的酸讽,颇有一种知识分子的自鸣得意。 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中提到, 研究历史需要具备的三要素:史才、史识和史德,层层递进缺一不可。吴晗先生史才史识不用说,史德方面,却似乎缺少了一种学者的风度与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联系到后几版本更可见此。

  《朱元璋传》读后感(四):与明朝的那些事

  很早就听说了吴晗,听说了他关于明史的研究,作为出身于改革开放年代的我非常敬重他关于史料的精细程度,自知才疏学浅,当捧起这本书在阅读的时候看到很多很多历史名词典故和大量的人名地名都深感难以下咽,可惜了这样一本书浪费在自己手上,从个人品味上来说,我更加喜欢类似梵高传作者斯通的写法,娓娓道来,充满了剧情的人物让你如临那时那景,体会着当时的人物的心理变化。当然,不可否认这是吴晗时代中国文人的风格,更加注重字里行间的严谨合史。。

  说到这本书,这是纵观朱元璋一生的书,从穷困潦倒到一方统帅,从壮士宏图到野兽统治,创立历史的最大特务组织——锦衣卫,吞并了中国相权一览大朝政权,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废除了中国长存的隐形体制——士大夫制度,真正意义上把中国的科举制度推向中国,也是这个时刻我们痛恨的服务于政治的教育体制也真正形成,八股文真正意义上等上乐历史舞台,只到现在,文章结构固定,文章主题内容空洞的“类八股文”的语文教育成了高考体制下的必然。一生功过,他的权力再大,他也仅仅也只是历史滚滚红尘中的轴承,历史因他而有了改变,同样的他人生的命运也逃不出历史这双看不到的手,时代的大形势下造就了他这样的一个人,一生戎马,一辈子的统治,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也被推到了孤家寡人的悬崖边缘,铁血男儿,当他脱下皇帝的新衣,忘记身处深宫大院,丢掉权力枷锁,放下历史包袱,不在计较名利氏族的时候,不知道他脑袋中依稀是不是会想起年少村庄里一起玩耍的伙伴,那时候的他什么也没有,却拥有一颗简单纯净快乐的心,现如今他什么都有了,什么都可以控制在手中了,却再难以控制到自己心去感受快乐了,往顾一生,才发现自己是踏着尸山血海才登上这样的巅峰,血染一手,枯劳一身的他是不是也会在静悄悄的夜晚中感到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或许他在满足自己一时私心,欲念横行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一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痛惋,闭上双眼,或许他只能怀念着曾经的贤妻马皇后的温柔,可是一切都成了幻影,一切都成了历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朱元璋传》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