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区》是一本由匿名用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匿名区》读后感(一):评《匿名区》
本来想给四分。但是里面的一些故事实在是不喜欢。
这种故事集还是第一次看。
以前就算是集子也是同一个作者整理出来的。风格上多少都有些连贯性。
但是这本书就很“散”。是优点也是缺点。不同的风格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但同时阅读体验就无法完美,毕竟人都是有口味的嘛。
其中《深渊》和另一篇女主没考上大学最终和青梅竹马渐行渐远的故事最触动我。前者是我和主角有相似的精神逃避法(但我不把他当病症,而当陪伴);后者则是让我突然意识到了阶级差距的可怕。
是不错的消遣
《匿名区》读后感(二):匿名者的真实感悟
每当情绪压抑的时候,会渴望自己的内心独白被读懂被认可,一切都在自然而然的发生,突如其来的致命一击可能一下子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不走心的回复让你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无力支撑下去了……
你会喜欢一个人,会真的从一段文字,一个手势,甚至一个表情让你瞬间爱上他,承认自己肤浅的时候,你会真正的表达出来么?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正面的表达出来,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让我们有了新的突破口的表达,就是匿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许在某一刻忘却了自己为什么而愤怒,头脑一热怼了别人一句,自己瞬间感觉痛快地可以跳起来,当你的不理性行为在事后发现是不礼貌的或者冒失了,也不重要了,因为在网络世界无奇不有,只要不是触犯法律法规,我们的言论是自由的!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不同人的口述,只是每个人的文笔不同,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得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瞬间恍然大悟的赶脚!
开心的时候表达出来的文字是跳跃性的,让人身心愉悦的同时,也会相同的再一次感同身受,相反的,面对现实的失落感,也同样的落寞片刻得到共鸣的地方,原来我们看到的人和事儿在不同层次的人群里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可以鸡同鸭讲的对话,也可以开心的手舞足蹈的表达,只要能够倾诉,内心是可以释放一下的。
作者也是匿名的,这个是我认为最有趣的地方,好奇心的人们也因此对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你我他的亲情、友情、爱情、生活的中的吃喝拉撒睡……似乎这一切平常家长里短,其实这才是我们真实的故事,接地气的编剧反而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精华的感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生动,也许你是敏感的思维,内心不够坚强的人也会因此懂得其中的滋味,让自己慢慢地成长。
匿名者的笔下是真实的故事,活在当下,释放心灵的地方,灵魂深处不一样的人生,值得我们每一个去品读。
《匿名区》读后感(三):摘掉面具 愿你被温柔以待;不再匿名 望你能善良待人
“给他一个面具,他才会以真面目示人”。王尔德一眼便看穿人性,可谓深刻。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的《匿名区》,由33个涉及爱情、亲情、友情、生死、背叛、彷徨、迷茫、甜蜜、幸福、圆满、期望、遗憾各种风格不同的故事,全部采用匿名署名。无论是学生、子女、兄弟姐妹、朋友、恋人、父母、陌路人,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角色都会映射在每个长短不一的精彩故事中,相信你总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孩提时,我们渴望遇到温馨善良的原生家庭,在我们弱小脆弱之时,能够给予我们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陪伴鼓励,帮助我们养成健壮的身躯,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良好的性格。
学生时,我们渴望遇到德高望众的老师、品学兼优的同学,让我们远离校园暴力的嘲讽、羞辱、疼痛,沐浴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工作时,我们渴望遇见公正仁慈的领导、团结正能量的同事。让我们远离职场潜规则的牢骚、不公、烦恼,飞奔在平坦顺畅的马拉松赛场上。
恋爱时,我们渴望遇到如父如兄、如母如女的伴侣,让我们远离吵闹、欺骗、背叛,沉溺在幸福的花海和畅怀的欢笑之中。
但是,如果事不遂愿,我们应该怎么办?《匿名区》里的故事会设身处地的给每个阶段,每个角色的你提供或多或少的意见建议,匿名人将他(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或风轻云淡,或语重心长,的讲与你听。
我始终觉得“要感谢生活中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变得更加坚强”这种观点书扯淡。因为伤害就是伤害,它的帮助,和成长没有半毛钱关系。伤害这种东西一旦在你的心里种下种子,生根发芽,即使今后再努力,你也难以摆脱曾经那些伤害带给你的阴影,而且你需要花很长时间甚至是一辈子去治愈它。所以,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更希望你能够善良对待每一个人、每一种关系、每一段经历……
读罢一册,尚不过瘾,后续还将出版《匿名区+1》《匿名区+666》《匿名区+888》《匿名区+10086》,我将仍然捧场,支持到底!
《匿名区》读后感(四):读《匿名区》有感
这是很特别的一本书,《匿名区》里面的文章竟然没有署名作者,想想也对,所谓匿名,必然是不想被别人所知。故事的作者来自于各个行业,既有白领精英,也有底层市民,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署名。故事的内容都是选自中文互联网平台9年来最扣人心弦的匿名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有世间冷暖、有逆境成长,它们构成了温暖、治愈、励志、感人、幽默、启迪的“复合味”情感故事。既有诚意满满的叙述,也有略带炫耀成分的表达。内容看似分散,诸如“和成熟女人谈恋爱是怎样的体验”“如果是眼前这个人的话”“校园里的“扫地僧””“我见到的都是生死场”“爷爷的葬礼”“当庄周爱上小乔”“我依然记得那天下午仿佛在嘲笑的阳光”“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却给了她致命一击”,这些都没有一个聚焦的主题,但内容够坦诚、讲述够真实。遗憾事乃世间常有,难为情是世间常态,这样多重复杂的情绪,最为动人,最有回味。故事讲述的条理性略有欠缺,网络语言表达也不够精炼,但情感表达充分,更接近于人性本身。无论是对渣前任的揭露,还是对初恋的回味,善意的抑或是带有不良企图的,都让人无法站在道德层面对作者进行批判。
正如《匿名区》的封面所述:“你有哪些只能匿名说出的故事?你有哪些哪怕匿名,也不敢说出的故事?…….”匿名区是众多平凡人讲述自己秘密的地方,但其实这些匿名用户还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被人看到,至少是让对方知晓,这也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准备出版《匿名区》时得到这些匿名用户授权的很重要的原因。2亿字优质匿名回答海选,100万网友倾心点赞,300小时爬虫搜索,150位大V筛选推荐,50个故事买手众里寻他,找到这些不具名的故事——生活就是最好的编剧。也许是世事纷扰,我们可能都想在匿名区中活出不一样的自我,如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即使“世界依旧黑暗,但我不再畏惧孤独”,跳出“深渊”,做一个“有风度的人”,不“再想前男友”,并且“感谢当年不娶之恩”,一个人努力奋斗“拼房”,活出“不一样的味道”。
《匿名区》读后感(五):当我知道我的故事被收录在书时的心情
既然都匿名了,也就不说哪一篇故事是我写的了
当初写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其实只是想把多年的怨气找个地方发泄一下,所以把那些埋在心里的负面情绪全都揉进了字里行间
看着自己的答案升到万赞,收到上千评论,被出版社的编辑联系买稿要收录到实体书的时候,其实也会产生一种报仇雪恨的错觉
只不过是我自己内心的幻想,觉得恨的人好歹也是千夫所指,万人所骂
其实我自己一直以来都心知肚明,我所谓的仇恨不过是为自我的错误找一个自欺欺人的、可以推卸责任的借口而已
写下故事的时候,才发现,我顾影自怜的仇恨故事,其实也不过就只有几千字
突然觉得多年来我的忧虑和痛苦,实在有些无病呻吟
其实我连取匿爆帐号的勇气都没有
而我所有的行为,对那个所谓的可恨之人,产生不了任何实际影响
可能还是因为吃太饱撑的吧,生活实在显得百无聊赖,所以才需要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哪会总有什么无缘无故的让人奋斗的力量
我曾经以为恨会是
但其实,多年来恨的人其实过的也不是很好
我居然产生了带着幸灾乐祸的原谅之情
会觉得你看当初被你那样对待的人现在过的可滋润了,我比你过的好唉你气不气,我就问你气不气
其实被恨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恨着,也确实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连恨都懒得恨了
阴险小人瓦釜雷鸣,道义君子不得善终 都是没有办法的事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沙雕不好吗 哈哈哈就完事了
如果完完整整的读完这本书,我相信您会读到我写的故事的
样书寄来的时候,我也看了其他的故事,它们有的跌宕起伏,有的发人深省
总说知乎是分享你新编的故事
但至少我的故事是真的
所以我相信有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也是真的
无论如何,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你
希望看到我的故事的你
一切都好
《匿名区》读后感(六):有酒也换不来的故事之《匿名区》
有酒也换不来的故事之《匿名区》
你有没有想要烂到肚子里也不愿提起的故事;
你有没有即使喝了很多酒也不想提及的人名。
多年以后,在阳台,深夜加班后带了一箱啤酒、一晚喝到了日出。同时也消灭了一包烟。
醒来以后,照常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日子。
那时的你人已至中年,有妻有子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房子。
我们还年轻,但是时光的逝去仅仅就在一瞬间,之后有了许多不愿提起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匿名,这本书的内容都是由匿名的作者投稿而写成的一本书。
这都是什么时代了还搞树洞这一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时拒绝的,然而读罢之后发现其实他们的故事都是写的逝去的时光。
为何会不想对外人提起,随着年岁的增加,世事的打磨。大多数我们都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天真、烂漫。不再像青年时的小伙儿,什么都相信、总是愿意自己尝试过在甘心。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开始学会看破不说破,开始随遇而安,安于岁月的安排。
但是我们都有经历过那些年轻的时光,不知你什么时候还会再想起呢?也许是在和几个老友聚会饮酒至微醺之后,不经意的一句试探。就像知名演员段奕宏暗恋陶虹一样,十年之后的陶虹也只是说了一句,哈哈怎么不早说,错过了吧。
在这本书里你能够看到的不只是这一种类型的秘密;有你看不到、没有经历过的许多与人性相关的故事。这里的故事不需要所谓的什么酒来换。他们那些要换的故事大多事加以粉饰的、加以个人或多或少的修改的。而这里你能够看到的东西是最大限度真实的,因为这里没有价值的交换。作者只是想让你知道这件事、这个人曾经在世界上存在过。有过就是最重要的,而且很多还是实现了的。
这里有让人爱恨参半的“小三”;这里有时隔多年才发现老师真相的学生;这里有女刑警靠自己的专业只是机智抓小三的斗智斗勇。
这里有因为味道而发展到爱情的小姑娘;这里也有因为打游戏而同居过后却因为年纪而逃避的她。
总的来说这本书和大冰的书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这里有喜有悲,有爱有恨;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或许对你有用,或许对你有有害。不过又如何呢,这本书可以让你同时和很多人聊天。
《匿名区》读后感(七):什么样的故事应该放在一起?
时间来到2019,千禧之后,过去的这19年,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十九年被喻为网络时代、移动网络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等新技术改变的不只是生产力,对我们的生活同样产生了巨大影响。
处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生活?或者说这19年来我们是怎么样走过来的?相对于过去古老的记录方式,很多人更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在网上、写在帖吧、写在微信、写在QQ、写在新闻的讨论区……..看似凌乱的网络文字也许更能反应这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生活轨迹。
把这些有意思的故事或是评论收集在一起,出一本书如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把这一想法变成现实,近期一本叫《匿名区》的新书与大家见面。该书作者不详,人物不详。想想也无需知道是谁,也许里面有你熟悉的故事,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人……
《匿名区》由很多小故事组成,书上你可以看到青葱时代朦胧的爱,热恋之后的背叛。亲人间真挚的爱,社会中的灰色地带……故事看似零散,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
这些故事均来自网络,故事的内容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这些故事就像在你身边发生,而且你能在这些故事上嗅到熟悉的味道。有些故事或许就是你的故事、朋友的故事、爱人的故事。
不同于那些正儿八经的故事,这些来自网络的故事更真实、更容易触动到心灵,也许大多人痛苦时、伤心时只能在网络的背后、在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才敢说出心里话。世界很大、我们可以仗剑走天涯,世界也很小,小到我们无法对着身边的人说出心里话。而匿名区里给了大家这样的空间,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空间。
《匿名区》读后感(八):《匿名区》——那些“为了忘却的回忆”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他喜欢把写好的日记撕下来,挂在旅途中看到的树上——为了遗忘。 这种方法是否环保暂且不论。但是很多时候,那么多事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向身边此时的亲人朋友言明,只得暗暗把经历和感受写下来,发在真假参半、鱼龙混杂的文字版块里,只因为这样才不至于一开口就可能被人否定,也许,还能被另一个主人公看到,无声地开启一段“新剧情”。哪怕最后依旧改变不了现实的残酷,最好也趁机因为全情投入把文字写得很深入自己的内心,借此排解、忘掉自己的苦痛,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这就是“匿名区”的意义。 而这里的故事,有那么多,是再心机深沉的编剧,都难以想象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巧合际遇,是一个单纯的称呼、角色、社会身份……能概括得完的吗? 大家自己选择上一个有所触动的话题,便开始无言地与文字起舞。一下一下按下键盘,一页一页滚动鼠标,看完别人的故事,开始捋顺自己的情绪。即便现在有了智能的自动识别朗读文字的功能,又有谁会那样漫不经心地对待别人真心实意地写出来的故事呢?有一点窥视感,有一点窃喜地自我代入,有一点顺势扩大悲伤。当这些故事通通被看完,不同于手机的右上角,电量总是越来越少,看完了一本收集了匿名区故事的书,也许内心深处的情感,反而能被久违地全数唤起吧。 她总是那么完美懂事,只是因为内心曾深爱、给过她安全感又打碎了她幸福感的人,不是你;她想相信你,但是,却无法应付你对婚姻和爱情玩世不恭的“双标”程度;你想做人留一线,架不住不懂事的极品太多,让人觉得招架不住之余,还不如自己亲自用法律给对方上一课;你以为平凡无趣的人,也曾经光芒万丈,而且足以让人念着《再别康桥》向其表示敬仰;不同的世代,让人无从评价当初的人过着怎样的人生,他们自己也静静地任由时光翻页,任雨打风吹去…… 也许终有一天,所有匿名区的故事,都会变成人们自己“为了忘却的回忆”,甚至真的需要再读一次自己的文字,才能回想起当时的情绪。但那些简单琐碎的小幸福和钻心剜骨的真痛楚,都只是人生高峰和低谷的一个标志节点,唯一的共同作用,是给我们的记忆添加养料,让我们在平衡内心的矛盾感时,总有想靠近光明和希望的愿望。
《匿名区》读后感(九):听说的故事
自媒体时代的盛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让网友们有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地方,并且可以自己起网名,以匿名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藏在心底的秘密,只有这种匿名的方式,或许才能被故事主人自己讲述出来。而我们作为听众,可以更多的听到大家的故事,原来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每份感情也都不曾让人忘记,而有些事情只适合埋在心底,日久成疾,哪些不敢被说出来的故事,都写在了匿名区。,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一段话:“为什么你不叫我的名字呢?你是害怕将我放在你心里的某个地方吧,你知道我终将离去,害怕与我成为朋友或恋人。”后来,你的名字,就成了我的心事。当我们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经历,会有一个名字浮现在你脑海中?我想,一定会有的,总有一些故事回应起你的共鸣。
我们听着别人的故事,勾起自己的回忆。哪些甜蜜的故事,遗憾的故事,温暖的故事,心酸的故事,悲伤的故事,励志的故事,包括亲情爱情友情,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最多的故事,非爱情莫属了。这里面有异地恋,师生恋,姐弟恋,有青涩的青梅竹马,有虐恋的纠缠一生,有异地的辛酸苦楚,有美好的修成正果,有猜忌的三观不合,我们或许会被这些爱情故事感动,也许也会为此感到遗憾甚至气愤,可这终究这些都是别人的故事,就算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念之差,也会有千百万种结局。这几年很火的电影《前任攻略》出了三部,依然有很多人看,他们看得是自己过去的经历,给自己找了一个流泪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在爱情里摸爬滚打,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怎知道这辈子最爱的人是谁。
王尔德说“给他一个面具,它才会以真面目示人”。生活中有许多无奈,现实也有很多残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我们一点点长大后,越来越不敢以真心待人,总怕付出没有回报,失去年幼时的单纯,自己的故事说出来怕别人笑话,总觉得自己要做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可是,有时候不是你忍下来就是坚强,而是你说出来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评价,那才是坚强。就像梁静茹唱的那首歌词一样:“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能有勇气讲出自己的故事实属不易,自媒体的匿名也给了我们迈出勇气的第一步,也许哪天我也有勇气敢讲出我自己的故事吧——此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难平的是你的心啊。故事未完待续......
《匿名区》读后感(十):爱过
匿名区,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作家写的,而是用。一名作家分享到不同故事的一个拼凑。脉络非常的清晰,你会发现其实任何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里面都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我还没有放下,久到我已经不好意思说,没放下了,可以看出感情之深。 一个是你还爱她吗?不爱了。我还没说是谁呢? 问你一个问题,爱过。这本书里让我觉得比较喜欢的是第一个故事里面。说到他跟另外一个女生在一起的故事以及女生在谈恋爱过程中,你能感受到她心情,如果说一个女生真的喜欢你,也不管她表面上再怎么成熟,她的情绪都会有所波动,有起伏,她,会试图争夺你的精力,时间,注意力。会跟你交流分享她的喜怒哀乐。会因为细枝末节的是骂你。你无理取闹会因为她的这些少女时的行为,才是两个人相爱的珍贵之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会真心爱你,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爱的感觉是相互的,是流动的,有的时候你换个角度去思考,你就能理解他的想法。 有时候你觉得你遇到一个特别成熟懂事的女生,她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的,特别好,她会很懂事一点都不让你操心,其实这样的时候更能说明她真的是是因为不喜欢你呀,因为不喜欢,所以不会怎么样 我想着她什么都是会靠她自己。所以,当一个女孩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会撒娇,会生气,会各种情绪化。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喜欢一个人的方式,但是是不管生气也不管伤心我都不会离开你。 而不是一味的成熟或者是因为她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好,让你觉得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我觉得相比于这种大部分,然后更喜欢的是前者情绪发到就是让你觉得你被需要了,我觉得这很重要。 和同事聊到关于爱情的问题她说,随着她现在年龄的长大,即使她现在遇到一个人没有那么喜欢,她都没有关系,因为她觉得能够遇到一个她喜欢的人,这很重要,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到什么或者是有没有想到什么,这也很没有关系,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看到书里有提过人类简史里说,人类发展到现在,物质水平提升了,不知道多少,但人类的快乐或许跟过去并没有区别多大。多巴胺的分泌会调节,不会让你持续的处于快乐中,同时也不会让你持续的处于悲伤中,关于感情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是这本书里面别人写到的故事,只是他们没有办法准确的写出来,只是用匿名的方式表达了,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越来越不相信爱情越来越珍惜,你曾经遇到过的好的爱情。爱情已经没有了。现在的想法就是觉得遇到了一个人。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不是那个人也没有关系。最近遇到了一些人,然后他们会喜欢我是因为正好条件合适,我刚好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刚好性格也还不错。这是什么情况?但是这样的这会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想要遇到那个觉得你真的很好的人 ,让我觉得自己被喜欢。仅此而已。 其实爱过就够了,至于未来,它会慢慢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