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
日期:2019-12-08 23: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是一本由匿名用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9-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一):某年某月某日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故事不多,事故挺多。我们习惯于从报纸、网络、书籍角落发现那些符合自我价值观论据,来验证我们是如何正确,然而读了《匿名区+1》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之前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我们太容易媒体欺骗了,总是以为在远方是美好集合,而身边却是一团糊涂

  《边境线上中国军人》,让我们对军人有了格外的尊重,不是穿上那张绿军装,你就天不怕、地不怕,相反正是由于职责使命存在,你才发现自己真的不能轻易牺牲了,如果你作为钢铁长城”都不堪一击,那么身后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更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吗?除了当英雄,我更愿意的是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哪怕是站岗,也要挺直脊梁日日夜夜岁岁年年

  《我出生的秘密》是一部家庭剧,是一部关于姓名传奇,作为新生代,我们不需要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找到人识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但仍然需要懂得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网络是好东西,你我虽然互相看不见、听不着,但是在键盘与鼠标的交响曲中,我知道曾经与我有着同样的喜怒悲痛,于是我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有生之年与你相逢,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秒的擦肩而过,也好过我们穷尽了想象力。原来,她是我的生母,但我对她却没有一点牵挂,甚至没有好感。但凡有着生儿育女经历女性,在文学中总是被比拟是爱的使者,但是在我的眼中,你就是网络中飘忽不定的符号,而不是你侬我侬爱恋

  《爱过你,我不后悔》。爱究竟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缘份呢,这则故事更多的说教,让我忍了又忍,还是把真话说了。也许,世界从来没有平行线,只有在不远处的交叉,你握着我的手时,我的心其实在别处,只是你太一往情深,在荷尔蒙作用下没有觉察。恋爱的感觉说不清、道不白的,如果岁月有了暂停键,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按下它,就像快门那般,大家总想在镜头表现美好的一面,但是在摄影师的眼中除了色彩就是结构,对于主题的追索总是处于第二位的。不好意思的是我们曾经相知、相逢,却没有走到一起,就像童话白马王子白雪公主自从牵手之后,就没有了下文。我们需要的不就是最开始的火热,而是在时光中看着你我情感如灰烬一般。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要我说,这本书的设计奇特,它没有采用一二三四,而是《匿名区》,《匿名区+1》,《匿名区+xxx》,所以说这一点要比其他的书好,因为他充分的和书中的内容融合,看过《匿名区》的读者们应该都了解,这本书如同书名,是收录了多个帖子汇聚成的一本书,在这里,阅读的人是匿名的,发帖子的人是匿名的,评论的人是匿名的,你可以尽情在这里说出你的开心和不开心,而不会有人知道你是谁。

  正如同豆瓣上的短评,各位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都很高,有读者这样说,这本书可以感受人世间百态,正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在这本《匿名区+1》上,就会有很大的体现,真的是品尝世间各种人生亲情爱情友情,都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体现。

  读完这本书真的很快,因为它的内容实在是不多,虽然这本书严格说起来,像是一本小说的故事,但是不得不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既是暗自高兴的也是暗自忧虑的,这本书其实很压抑,在这里的故事中,有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有最让人甜到心坎儿的恋爱故事,也有最极致丑恶

  《匿名区+1》相比《匿名区》,明显感觉出了故事更加的刺激人心范围也更加的庞大,甚至还涉及了一些上升到国家生命话题

  依旧是那些只能匿名说出的故事,但是这次在《匿名区+1》的书封上,我却看到了很扎心的一句话,“裹尸袋发下来的那一刻,我终于知道,这一次不是演习。”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压抑,在后来的阅读中我发现,整本书的内容都很压抑。

  这里有吸毒的父母,有重男轻女的父母,出轨的男友,或者说战死的战友离开的前男友,诸多诸多,相比上一本,情感更深沉,也更压抑,更考验人的本性

  如果说《匿名区》的阅读过程中,我的心理活动是又哭又笑的,那么在阅读《匿名区+1》时,我的内心活动就是全程捂着胸口着实揪心

  作为一个还没有接触社会学生,我并不知道原来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令人心疼的经历,但是《匿名区》这一系列的书,它完美的让我知道了读万卷书,真的可以行万里路,读这一本书,简简单单的几十个故事,几十个别人的故事,却让我看见,这世间所有隐藏的感情,所以说,我很期待《匿名区》的下一部,我还是会一如既往支持它。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三):《匿名区+1》读后感

  之前看过《匿名区》,觉得一个个小故事不错,听说出了《匿名区+1》,一直期待着能够读到。《匿名区+1》传承了《匿名区》的老传统,以一个个匿名的讲述,带我们感受一个个风格迥异的故事,领略我们未曾领略的一段风景

  我们的脚下是祖国。第一个故事就是一位“最可爱的人”为我们讲述他在中印边境发生过的故事。我相信战士辈子也不会忘却这段难忘的经历,“头顶国徽,顶天立地”八个字将伴随他的一生。看到这个小故事,我又想起前两天的热搜,叫“中国地名大会”。看到介绍一个很偏僻名字——詹娘舍哨所,海拔4655米,四周是接近垂直悬崖峭壁,8年热血青春驻守雪域边防退伍军人江南讲述战友的生死瞬间。5年,是一名军人在哨所的服役期,3年,是杜江南替牺牲的战友们站好的最后一班岗……读到这些故事,我深刻理解了那句话,这世界,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默默承担罢了。致敬咱们国家“最可爱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河山才会如此美丽土地才会如此富饶

  分分合合是寻常。《匿名区+1》这本书中有几个分分合合的故事。分分合合,在现在已经是很寻常的事情了。这年头,五光十彩、姹紫嫣红,谁会和谁好一辈子,是很难讲定的事情。即便开始讲定了要一生一世,可中途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聚散离分也就成了寻常。不管怎么样伤痛,也请照顾好自己。因为伤痛是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别人恐怕没那么多空闲来心疼你的伤口。再过个三、五十年,坐在摇椅白发苍苍,或许早已忘却了那段不大要紧的时光。

  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时候。《匿名区+1》当中让我留有较深印象的一个故事是“初中辍学小姑娘现在怎么样了”。之所以想格外写点对这个故事的评论,大概是因为最近流行的“读书无用论”,很多人指指点点“读书无用”,似乎只要容貌美,读书并不重要。这种观念是很错误的,不是所有的辍学女生都可以有机会实现人生飞跃。读书也许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但多读点书,对漫长的人生而言总是有益处的。我知道写这篇文章作者后悔当初没有多读一点书,将学业继续下去。希望她不要后悔,过去既然已经成了事实,那就好好的立足现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时候,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为晚。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四):那些我们无法说出口的话

  在管理学上,把不记姓名或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个体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的现象称为匿名效应

  而如今,科技时代,匿名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无论是吐槽树洞,或是隐藏ID的发帖,匿名让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说真话。统计学中经常选用匿名的方法进行各种问卷调查,是因为匿名有三大好处:减少对个体的心理压力创造畅所欲言气氛,匿名不需要负责

  虽然匿名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缺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匿名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我们看不到的隐藏在幸福表象下的事情。

  这本《匿名区+1》就是如此,采取匿名的方式,让你能够随心说出你无法在公众面前坦露的事实。整本书集合了关于社会,家庭,情感等多方面的故事,比起之前读的《匿名区》故事要深刻得多。而其中,《边境上的中国军人》一篇让我印象最深刻。

  之前有朋友说起自己可能要当兵的时候,我是很羡慕的,因为我自己是不能当兵的,所以当时还说你要是当了兵,记得通知我们,我们去送送你。结果后来他说他不去当兵了,他害怕军训太累了。那一刻,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穿上这件衣服之前,你可以是个男孩;穿上这件衣服之后,你就是个男人了。你为他人站两年岗,他人为你站一辈子岗”

  这一篇文字谈不上华丽,也没有提到多么让人泪目的场景,只是说出了军人们常见对话,却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和平的社会,是因为有人在边疆用生命替我们守护着。那一次对他们而言,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他们心里也不是完全不害怕的。只是,他们不能怂,他们怂了,国家就怂了;他们怕了,国家就完了。

  我从小一直以为我是对军人制服有种执念,后来才明白是对军人这一职业的尊重,他们心中有着使命:保家卫国,舍身从戎!家中也有几个哥哥现在军人退役了,闲时无聊和他们聊起他们当初当兵的日子,总还是会热泪盈眶。那些日子里冒着寒冷赤脚也要任务决心冰天雪地穿着大衣,也还是会觉得风霜刺骨,但即便如此也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站岗,放哨。和自己相伴时间最长的漫天的风沙还是风沙。

  我问过哥哥们,你们后悔吗?他们回答可能会后悔自己无法照顾家人,但是绝不后悔穿上这件军装。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五):倾吐内心的秘密,直面现实生活中问题

  前些日子看了《匿名区》,一个个故事里,倾诉者身份不一,有律师、有老师、有白领、有打工仔,从他们口中,我看到一个迷幻陆离的内心世界,有阴暗遗憾伤心恐惧,但也看到这些负面情绪最终被光明欣慰喜悦勇气驱散。

  “匿名”这种倾诉的方式,给人们的情绪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出口,也让倾诉者的心灵找到了安慰释放的途径。看完《匿名区》,我就想一定要接着看《匿名区+1》,继续看别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心灵。

  《匿名区+1》里,《失恋》里“爱你的哥哥”为他的前女友写了一首十四行诗表达无辜被甩的疑惑和伤心难过

  《愿世间再无du品》里,双亲吸毒的孩子早早看清du品的危害,尝尽世间冷暖,故事的最后选择让贩du的父亲被抓进去戒毒,或许是有限能力之下最无奈也相对更好的抉择

  《记一个无比丢脸的早晨》,则让人在诸多沉重的故事之中,忍俊不禁。迷糊的姑娘早晨出门忘记穿裙子,这可以比男生忘记拉拉严重的多。我很佩服姑娘慌乱后的坦然淡定,她做了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设身处地地想象,恐怕换做任何一个姑娘在当时的窘境下都很难从容面对吧。

  那么多个故事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单亲爸爸》、《有弟弟按摩女》和《骚扰电话》这三篇文章。单亲爸爸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也没有很好的亲子相处模式;有弟弟的按摩女以稚嫩肩膀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骚扰电话中的儿子,虽然不忿父亲有外遇,却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给母亲营造了家庭和睦的美好表象。

  它们令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有关日本成年礼的纪录片,其中讲到二十岁的成年礼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二十岁前,年轻人是孩子,可以任性自由散漫面对人生,然而二十岁之后他们便会换成成年人活法,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

  看了《匿名区+1》中这几篇文章,我才悟到那其中的奥秘。那是因为:社会教育已经让成年人的责任深入人心

  但是,在我们身边,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和愿意面对自己的责任。很多人结婚生子,只是因为长辈们说:

  你到年纪了,该结婚了!

  你到年纪了,该生崽了!

  我生头胎,也是因为我婆母对我老公说,你们该生孩子了,于是我们就结束了二人世界。

  现在看来,当年的决定其实有些草率。我和我先生当年心态还不成熟,我们都没有真正最好接受生活中是一个哇哇叫的孩子的准备,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里,我和我先生一个经常出差、一个经常加班,孩子都给我父母照料,我俩只在周末象征性地去看看孩子,幸好我的父母对我们这对不负责任的爸妈足够包容

  后来决定生二胎,我和先生已经懂得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虽然迫于经济压力,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依然不算充裕,但至少,我们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不断地学习,也走的越来越从容。

  生活告诉我,有失去就有得到,虽然它们不一定永远对等。

  生活也告诉我,除非你家里有矿,否则,如果你想要得到,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代价有时候便是肩上的责任,尤其在为人父母这一点上,必须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教育自己的责任。

  《匿名区+1》中,单亲爸爸虽然不善表达,但知道自己为人父的意义;有弟弟的按摩女虽然一度做扶弟魔,却也没有放弃自己,不断地学习,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发现父亲出轨的儿子,虽然总打匿名电话给小三,却没有撕破脸皮,维护家庭的平衡,为母亲留下一方安稳的天地。这些都是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表现。

  “匿名”,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倾诉方式,让人在深刻剖析自己的内心、分析自己的得失的同时,也帮助他人解决内心的难题。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六):不敢说的难过

  近年来看过很多书,没想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都特别的新颖。因为这本书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也有当事者的感想。生活在这么一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无法说出自己心中的苦楚。当你向别人吐槽你可难过和不幸时,别人会认为你是在传递负能量,一般会选择性的忽略。 《匿名区+1》每个作者都是匿名写的,也许他们来自于世界各地,各自写出了自己的经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印象中最深的是,那个陪她长大的哥哥,在他长大之后他却离开了。一场车祸让他们分离了。 其实他和他的那个哥哥并不是亲生的。在命运的安排下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本以为他们长大以后,会结婚幸福的在一起,可是生活总是有不如意的地方。因为一场车祸他们却永远的分开了。后来那个女孩子把他永远的记在心中。再也不相信婚姻。不仅仅是这个因素导致的,更是他的家庭成长环境。这就印证了一句话,一个成长环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我假装无所谓,却发现你真的不在乎。书中这么一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本来是我假装很社会,后来渐渐的发现你丝毫不在乎。看起来这句话很美,琢磨起来去让人心痛。很多人很多事,一旦错过了就是一辈子。而有的人再有一个很爱他的人却活生生要和他分离。被生活所迫,无奈之下去做按摩女,却被歧视看不起。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谁愿意颠沛流离呢? 暮然回首,那些你曾经想逃离的人,事,物如今却想要回过去。 书中另两篇写了重男轻女的现实现象,女孩子拼死拼活的打工挣钱,他的父母去强迫他拿出钱来给弟弟买车买房,而他却一贫如洗。从一开始去外面打工奋斗,父母没有给他金钱和帮助 ,当他挣到钱的时候,这被要求必须拿出钱来给弟弟买房买车付首付,这篇的作者他也说了,不想抱怨什么也不传递什么。只是单纯觉得不公平,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有被平等对待的。为了什么只为了自己而活。很多话在现实中都不能说,因为可能会没人听,也有人丝毫不理睬你,也只有自己在深夜的时候,打成文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评论,安慰。又去,看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的文章,想过来又去安慰他们。 如果你有什么难以说出口的话,你可以通过网络,写出心中的难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匿名区+1(知乎九年来更具“复合味”的匿名情感故事)》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