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2-12 01:47: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读后感锦集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是一本由贾根良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读后感(一):是我能力问题还是这本书绕来绕去绕晕人?

  

首先,这本书的表述特别晦涩,像是我堆砌出来的论文,绕来绕去得像是在读一本翻译过来的国外读物。其次,排版非常一板一眼又混在一起。再次,我最受不了的是,作者的文字一直就要体现一个事“你看我多牛逼!我多少年前就说过了,你看看现在是不是!”拜托,这书到底是为了输出观点还是输出自己多牛逼。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读后感(二):国内大循环全本

  全本书都很垃圾,再不会买观察者网推荐的书,全是口水话。就几个观点翻来覆去写了一本书,感觉就是一篇简单论文就能写清楚的。全文很乱,拿着一个点翻来覆去说,甚至同样一段话用在上下两个段落,全篇充斥着一个味道:凑字数。垃圾,真的别买。看这个还不如看政府的工作报告,本来想利用国庆假期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结果浪费我好多时间。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读后感(三):为什么我们要读《国内大循环》

  中国经济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在这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经验,也走了很多弯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因此经济发展也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调整,一味地僵化原来的成功经验,只会照常失败的结果,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弯路也都是这样原因。 新中国成立,中国“一穷二白”,只有国家整体接管经济,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把国家带出旧社会的泥潭。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有了更好改善自己生活的需求,计划经济就成为限制个人发展的绊脚石,从放开管制,到“改革开放”,再到“以出口为导向”发展经济,中国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不希望中国的快递发展给他们带去更大的冲击,不希望经济总体规模超过他们,为了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给中国的限制越来越多,“贸易战”,“经济制裁”等手段层出不穷,现在又到了不改变就会失去先机,就有可能要走弯路的时候了。在此关键时刻,***提出了“国内大循环”的概念,希望借此改变中国受制于人的现状,带给中国经济新的腾飞点。 ***说“面相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国人也有着改善生活,提供国民生活条件的巨大需求,想想国人的出国旅游热,国外带货热,就可以理解这种需求有多么迫切,但国内的很多产品,在质量,在服务上都有一定差距,急需有更好的条件来发展,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有14亿人口,14亿的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充分利用其这14亿的市场资源,理顺14亿人消费需求,以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这个市场,就会形成“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的一个闭环,这就是国内大循环的提出和设想。 张占斌组织编写的《国内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从理论和实践各个方面对国内大循环的概念和设想进行了解读,所有作者都是政策和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大咖,他们对正常的掌控和实践方案是我们常人无法契机的,通过阅读《国内大循环》,不但可以让我们可以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现状有充分的了解,也能在实践中紧跟国家的步伐,把握政策的方向。 《国内大循环》作为最新经济发展的指南针,需要我们认真解读。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读后感(四):关于看《国内大循环》后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自序:讲了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让读者把握本书主要观点,在导论已进行提纲。

第二,本书提到的论文,撰写于2009年-2019年,但作者认为没有过时。在新冠疫情时期,仍然有价值。

第三,针对我国的经济模式,提出了发展战略的替代性选择和政策建议。并用大篇幅详细讲解5个观点(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建议)。

看法:

1、一开始就说作者写了3万字导论,编辑希望写5千字足以。于是作者用了254个字左右来解释为什么要那么多。个人看法是:这些解释根本没有必要编辑出来,反而加大的阅读的障碍,我并没有兴趣知道,你要写3万字导论的理由。

2、长句不断句。阅读群体定位在哪里,如果是大众,就通俗易懂一点,如果是学术报告,就严谨一点。

3、在自序列举了14个替代性选择和政策建议。然后一句:本文只能择要讨论其中的一些核心观点。然后用大篇幅详细讲解了其中的5个观点。个人觉得在自序没有必要全部列举出来以及那些大篇幅的讲解,有点累赘,可以略提一句。因为这只是自序,还不是正文。

看完自序就觉得很累,在自序里还不断提到这是正文第几章的内容,以及他以前零几年写过的论文。

勉勉强强看完导论,发现了基本的经济常识缺乏,轻易得出结论观点,而观点没有过往的数据事实支持,用简单的推论推导出来,没有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用现在的经济情况来评判当时的经济政策,有种事后诸葛亮的感觉。而导论所有的论点支撑全部来自他自己撰写的论文。

理论观点过于理想,给读者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幻想,似乎只要努力按照他的政策实施,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轻易可实现。

这只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当然觉得作者写的很好的,可以继续观看。

我弃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