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2-02 03:52: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读后感锦集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是一本由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4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精选点评:

  ●这书给我开了眼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女性主义一直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着的理论,女性主义者真正关心和妇女相关的各种议题,并且努力付诸实践去改变妇女的境况。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妇女是他者”的论述的确经典;多元文化女性主义,全球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则更好地反映当下的实际。女性主义是妇女们都该了解的理论,会发现许多以往忽视的盲点。或许我们都不自觉陷入父权制的思维方式,习惯了父权制社会给我们设定的各种角色和功能,而失去了真正的野性的开放的充满可能性的自我。女性主义有助于妇女重新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压迫的根源和解决方式,以及重新寻找自我。

  ●条理清晰!翻译得也不错!最近读得最不累的一本理论书籍了~

  ●回歸到這樣一幅理論的版圖,刷新了許多認知,各種流派內部外部的衝突,與其他領域或學科的交匯,都顯示出了女性主義是一項多麼複雜,危險又偉大的學術工程。hj在課上說的:性別是人類社會最大的建構,銘記於心,腳踏實地讀書吧。

  ●非常好。

  ●父标签或者说旧标志教学的话还是很有用的。怀念艾晓明老师。

  ●教材,,,考试背死人

  ●理论跨度非常大的女性主义理论导论,对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总结和批评写得尤其好,以及依旧没有看懂生态女性主义......不过本书最后的落点还是非常精要的:“所有的压迫制度和压迫结构都是紧密联结的,它们彼此强化,依靠各自的毒液维持生存。”女性主义一直在前进,“因为它没有预先确定的终点,女性主义思想允许任何妇女思考她自己的想法。不是一种真理,而是各种真理,它们一起推动妇女赢得自由。”

  ●如果沒有時間讀完全書的話,挑每一章後面的“批評”來讀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在網上看一些零碎的爭論有營養得多(當然我們仍然要在面對具體事件時發聲)。女性主義者的觀點有很多都容易認同,各個派別之間也並不存在那麼大的矛盾。但是論證過程總讓人覺得很薄弱,一定是我太缺乏“關懷倫理”了……生態女性主義真是個神奇的理論,我理解不能,求指導。本書沒有涉及“空間女性主義”,不知道和http://www.china-gad.org/Infor/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110《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公共空间与性别歧视》這篇文章關注的問題是否類似?

  ●导论类型的写作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固化与重复,在声嘶力竭的抗议中尖锐沦为噪音,反抗钝化成言辞的叛逆。

  ●作者的名字very interesting呐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读后感(一):打瞌睡!!

  妹的 气死啦 明天要考这本所谓的大牛的书的内容 这本书读得我直打瞌睡~!

  就算我没水准好了,就是不觉得它有趣,就是觉得阿姨在有时用literature的方法写教材(比如比较泰勒和穆勒的观点的时候,思想如行云流水,想到哪里扯到哪里,啊,确实,你炫耀了,但是根本就没在乎读者啊) 有的时候又是用博士论文的方式堆砌材料……要从这本书挑作者的论点还得逐字逐句地找这位阿姨的东西~确实阿姨看的书多,学识渊博,但是写作实在是苦手~!!!

  相比而言台湾写的一些思潮总结就很好……大陆的嘛……感觉一说思潮就是整理整理这本书的观点。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读后感(二):神隐

  地球是倾斜的 他把玻璃片倾斜放置的同时不断旋转 我在边缘将要滑落 他拉住了我 挣扎中 我掺杂着恐惧和感激的眼泪让玻璃片更滑 让大海更深 我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这种情况不光越来越紧急而且越来越浓重 由外而内 压迫了我的心脏 他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倾斜定义为公道的 而我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爱的

  玻璃片已经几乎垂直 他想修正大概也没有办法 如果他也开始爱我就只能和我一起坠落到大海里 这是我的看法 所以我建议他放手 说不定我掉下去了 玻璃就平衡了 然后他的确放手了 既然是我让他放手的 那我就是自杀 而自杀是大罪 他有说过 所以我现在才身处地狱 只能抬头遥望他 其实根本看不到 只能靠残余的回忆想象他 于是渐渐地 他在我心里成了神 成了黑暗中的光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地球上才有了天地 天地之间 是我们彼此的视线

  地上只有我一个人 我感到很孤独 所以用泥巴捏了好多像我的 像他的 又像我又像他的小人 我跟这些小人说我爱他们 他们问我爱是什么 我说爱是天上的一块玻璃片 他们吵吵闹闹地说 天上什么都没有啊 这时候一场大雨落了下来 我说你们看吧 那玻璃片破了一角 我掉下来以前藏在那儿的眼泪都漏出来了 所以现在你们才变得湿答答的 小人又开始吵了 湿答答真讨厌!不要湿答答!

  过了好长时间 雨终于停了 天上出现了阳光和彩虹 小人们感到很惊奇 问我那是什么 我回答说那是闭上眼睛就不复存在的虚无 他们不相信我 于是我提议 由我去把它们拿过来 我拿过来才能证明它们是存在的 他们都说好啊 我就跟他们道了别 一个人上路了

  由于有很多陆路 我刚掉下来的时候在大海中进化出的尾巴被磨成了两半 我开始跑了起来 跑着跑着彩虹不见了 太阳也不见了 天上一片漆黑 我在心里给他写信: 谢谢你 帮我圆我的胡话 不过这如果只是你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的话你就当我没说 在心里点击发送之后我开开心心地踏上了归途 可没过多久天又亮了 阳光刺痛我的双眼 我不明白为什么 可能他真是 只是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 路很长 一路上天黑了又亮 我的情绪也波动不安 完全忘了回去的路线 于是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小人 但我一直没有停止向前走

  走着走着 我听到了一个声音 它告诉我说我不是我 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巨大的困惑让我停住脚步 接着它又对我说 把词语丢掉 我问它 什么词语 它不再回应 此刻天又亮了 我的双脚再也动不了 身体开始变成泡沫 我沉默地看着这些泡沫往天上飞 碰到玻璃 一点一点地彻底消失 我最后的疑问是: 这泡沫也是倾斜的吗?我皱着眉头思考着这个问题 却找不到可以用的词语 到最后一个泡沫快到达玻璃的时候 我才想起抬头寻觅他 而那时我却只能看到玻璃中自己的倒影 一个泡沫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读后感(三):成为姐妹,而非成为父权的帮凶

  

作为一部女性主义导论来说,这本书内容翔实,分析客观,通过思潮-人物主张-缺憾这一个脉络进行梳理,比诺多万的《知识分子的女权主义传统》好入门许多(也是我最初没有选对)。但是这本书也有部分缺憾,比如说对存在主义女权主义介绍不够充足,多元文化女权主义介绍介绍较为分散等等。

以下是我读后的一些思考,当我们宣称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时,我们在争取什么?我们能争取什么?我们通过这样那样的女性主义了解到了自身的处境,但是在这种处境之下我们要做的是去改变这些处境,而不是再次强调已经被多次强调的不公正。我们要谋取公正,而不是宣告不公正。我们知道,男女的生理构造本就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是劣等的,差异性是先天带来的,但是羞耻,劣等的标签是被整个社会贴上的。我们要做的并非深深地、执着地凝视这个标签,而是思考我们如何才能私下标签。

在父权制度下,有些女性甚至沦为了父权的帮凶,女性面对的不仅是来自于异性的责难,还有女性之间的压迫。女性往往会使用父权所设定的标准去衡量她的姐妹:你不够漂亮,不够瘦,不够文静,太过张扬。当女性打破了惯有的“女子气概”时,女性往往做得不是欢呼,而是质疑。男性之间会相互赞美,女性之间的友谊却大多混合着攀比、嫉妒、依赖,这种复杂的亲密关系与女性自身显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想说,成为彼此的姐妹,不要成为父权的帮凶。「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永远阻碍一个坚定向前的妇女群体。」

所谓的优势与劣势是相对的,黑人女性相对白人女性是劣势,白人女性相对白人男性也是劣势。那么,就请永远用同理心去对待每一个女性。在拥有社会性别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个体。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感同身受。我们要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在性别压迫之外的压迫,并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出路。

不要滥用女性主义。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女权主义者的声音,但是那真的是女权主义吗?女权主义是在分析女性受到压迫后,女性整体的反抗,谋求权力的主张。并不意味着个人欲求的满足。

女性主义的独立性在何处?看完《知识分子的女权主义传统》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人权宣言》并没有为女性争取到权力,于是有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当弗洛伊德以自身的男性经验为导向,想象了女性的心理时,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为女性心理正名;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提出要推翻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也看到了资本主义与父权制度之间的同谋关系。这种划分/命名是否也是以男性的思想为基础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正如作者所说,女性主义思潮中将摆脱这些已有标志,再换上更好的标志。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读后感(四):女性主义的历史脉络

  三年前的读书摘录,分享之

  第一章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一、18世纪、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想根源

  (一) 自由主义者

  1. 自由主义者强调理性,宣称权利高于善。

  2. 自由主义者“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所谓古典的或者说是意志自由论的白由主义者,另一派是所谓社会福利或平等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各有不同意见。”(p15)前者注重公民自由,后者注重经济公平合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中虽然两派都有,但偏向后者。

  (二) 18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教育

  1.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推崇理性,讨厌卢梭p18

  2. 她主张让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机会一方面从功利主义谈女性接受教育带来的好处,忠实的妻子、通情达理的母亲等等;另一方面和康德所谓“除非人的行动是自主的,否则他或她都不是作为充分的人在行动。”相似,认为发展理性和道德能力,才能充分实现人的潜能。

  (三)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

  1. “与沃尔斯通克拉夫特不同,穆勒和泰勒都认为,最大限度地达到功效(幸福、快乐)的通常方式就是,允许个人去追求他们想要的一切,只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妨碍和阻挠彼此。穆勒和泰勒与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另一不同之处就是,他们坚持认为,如果社会要达到性的平等,或者社会性别公正,那么它必须给妇女提供同样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以及男人们乐于享有的、同样的受教育机会。”(p20)

  2. 泰勒主张妇女出去工作,不当男性的仆人而是当同伴,但她进一步解释时承认没有哪位女子能全面做好妻子、母亲、职工的职责,特定阶级的已婚妇女拥有足够的财富来雇佣仆人,自己能出外工作,可见泰勒也是给特定的妇女群体写作。

  3. 穆勒高度评价女性的智力,但仍然假定养育子女的最大责任落在生育子女的妇女身上,因此他会认为妇女仍然可能选择呆在家庭里面。

  二、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

  (一) 与废奴运动相联系

  安吉拉·戴维斯《妇女,种族与阶级》中观察道,“整个19世纪美国的女权运动,包括妇女投票权运动都和废奴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决不是偶然的。” (p26)

  妇女权利运动聚焦于白人妇女,废奴运动聚焦于黑人男性。黑人妇女的权利被忽视。

  (二) 投票权利组织

  1. 安东尼和斯坦顿成立“平等权利协会”,主张除非黑人妇女得到选举权,否则黑人男性也不该得到。后来建立“全国妇女投票权协会”,提出革命、激进的女性主义纲领。

  2. 露西·斯通建立“美国妇女投票权协会”,提出改良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纲领。

  3. 到1890年,这两个组织联合组成“美国国家妇女投票权协会”。

  到1920年,当第十九条修正案通过时,“美国国家妇女投票权协会”已经把它儿乎所有的活动都限制在争取妇女选票权的目标上。P28

  三、20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

  美国女权主义在第19条修正案通过后的四十年中,几乎处于冬眠的状态。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们集合到被称为妇女权利小组的一些团体里,给媒体、政党施加法律、社会上的压力。

  “全国妇女组织”是20世纪美国第一个明确的女性主义团体,当时因写作《女性的奥秘》而充满争议的弗里丹被选为第一位主席。1967年的“妇女权利议案”要求确保妇女和男性拥有一样的权利,其中支持妇女避孕和流产的权利遭到保守的女性主义者不满,没有承认同性恋又受到激进的女性主义者攻击。

  四、20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男女同等对待还是区别对待?

  (一) 弗里丹《女性的奥秘》

  “《女性的奥秘》一书中,弗里丹的角度是那些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和受过教育的妇女的角度,这些妇女不满足于做妻子和母亲的传统角色;除此之外,弗里丹似乎没有察觉到任何其它的角度。”

  弗里丹认为女性奥秘的错误在于把婚姻和家庭看作全部人性与欲望的满足,她和之前的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穆勒一样,把女性送到公共领域,却没有把男性召唤到私人领域。

  (二) 弗里丹《第二阶段》

  弗里丹要说服20世纪80年代的女性主义者们,希望她们从她所称之为的第一阶段的女性主义走向她标志出的第二阶段的女性主义。弗里丹注意到,这个新形式的女性主义将会要求妇女和男人一起工作,以逃出这种过分的“女性主义的奥秘”:“否认妇女人格的核心,即通过爱、抚育和家庭来实现自我”,以及另一种过分的“女性的奥秘”:“仅仅是根据她们与男人的关系,在她们作为妻子、母亲和持家者的意义上来界定妇女。”弗里丹说,妇女或许能够发展出允许两种社会性别共同在公共和私人世界里取得成就的那种社会价值、领导风格和体制结构。(p36)

  (三) 《年龄的喷泉》

  弗里丹之后越来越倾向于支持雌雄同体的观念,即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具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最有活力和最快乐的老年人是超越两极化、发现年轻时忽略的性别气质的人。

  五、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当代方向

  (一) 最重要的唯一的目标:性的平等

  1. 自由主义女性“的确都同意:妇女运动惟一最重要的目标是性的平等。或者,正如有时以这样的说法来表述的:性别公正。”(p41)

  2. “父权社会把性(sex)与社会性别(gender)合并为一,认为对妇女合适的只是那些和女性气质、人格相联系的工作。”

  (二) 方向

  1. 法律上的补救

  经济权利、法律政策上保证。

  古典自由主义止于此。

  福利自由主义主张以优先雇用女性和反向歧视作为过渡手段,争取男女在社会权利(比如就业)上的平等。

  2. 弗里丹主张用雌雄同体的理想抵消社会上传统的倾向。

  男性如果培养正面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基于社会性别和生物学性别的歧视就会终止。

  3. 多种人格类型

  一些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反对单一的雌雄同同体,主张“多种人格类型的发展,其中有一些完全是男性气质的,另有一些完全是女性气质的,还有一些是男女气质混合的。” (p44)

  (三) 共识

  “不管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支持的是单一的雌雄同体还是多样的雌雄同体,她们都趋于同意: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性无论如何也不能决定他或她心理和社会的性别。”(p44)

  六、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

  最多的在于:给予政治权利优先于经济权利;妇女和男性的同一性倾向

  (一) 批评一:妇女能像男人一样吗?妇女愿意这样吗?她们应该这样吗?

  政治理论家琼·贝思克·埃尔西坦“指出了她所认为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三个主要漏洞:(l)断言妇女如果打定主意要像男人一样,她们能够做到这一点;(2)断言大多数妇女愿意像男人一样;(3)断言所有的妇女应该愿意像男人一样,她们应该追求男性价值。”(p45)

  (二) 批评二:妇女并非仅以理性和自主性生活

  在《女性主义政治学与人性》一书里,阿利森·贾格尔“主要攻击的是她认为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的自我概念。根据她的看法,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构想的白我是一个理性的、自主的代理,即“男性”的自我。”(p49)

  “我们个人的身份正是被我们社会建构的需要和欲望所决定的。从根本上讲,我们是被我们的社群创造的自我,这一事实挑战了美国的个人自足的神话。”

  (三) 批评三:作为种族偏见者、阶级偏见者和异性恋偏见者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1. 种族

  “如今,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特别重视的是,一个女人所属的种族如何影响她,使她把哪一类事例看作性别歧视。”(p52)

  安吉拉·戴维斯指出,对于黑人妇女来说,在家庭中劳动而不是到白人家庭做工,就具有妇女解放意味。

  少数民族自由主义者加入女性权利组织。

  2. 阶级

  弗里丹《女性的奥秘》针对的是有经济和社会特权的妇女,她们有男人的支持,工作不是为经济原因;《第二阶段》虽然涉及工人阶级,但依然聚焦于中产阶级妇女;《年龄的喷泉》是为相对健康和富有的老年人写的。

  3. 异性恋

  赫纳德兹认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有自己的性权利。

  七、结论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促使女性的教育、法律、专业/职业上取得了重要变革。

  妇女个人的努力(意志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资源分配和思想觉悟的巨大变化;在最深刻的社会和心理结构引起重大改变。

  第二章 激进女性主义:自由派和文化派的不同角度

  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者“必须强调:性/社会性别制度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p68)

  “那些女性主义者第一次关注到:正是女性气质的概念以及妇女的生育、性角色和责任,常常被用以限制妇女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这些人是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她们除了其它要求外,尤其渴望雌雄同体。”(p69)

  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提出,应该肯定妇女最重要的“女性特性”来取代雌雄同体。这是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她们根本不认为,解放了的妇女必须同时展示男性气质特点、女性气质特点和相应的行为。”(p70)

  一、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的女性主义者:对性/社会性别制度的途释

  (一) 分析社会性别特征(“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压迫

  激进派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宣称,社会性别一与生理性别是可以分开的;而父权制社会用严格刻板的社会性别角色限制妇女,把妇女限制在消极伏态(有爱心、顺从、共鸣、善于同情和赞许地回应、乐观、亲切和友善),而使男人保持积极状态(顽强、进取、好奇、雄心勃勃、有计划、负责任、有独创精神、富于竞争性)。”(p72)

  (二) 某些激进-自由派女性主义者观点:米利特和费尔斯通

  1. 米利特《性的政治》

  1) “性是政治,这首先是因为男性-女性的关系是所有权力关系的范式。”(p72)

  “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夸大了男女之间生物学上的差异,它明确规定了男人水远担任统治的、或男性气质的角色,而女人永远担任从属的、或女性气质的角色。”(p73)男性通过学术、教会和家庭进一步强化。

  2) 雌雄同体

  1970年代,米利特持乐观主义的态度,认为妇女正在重新集结起来。她盼望雌雄同体的未来,“渴望一种文化整合,能够把分离的男性气质的亚文化和女性气质的亚文化结合为一体。但同时她坚持认为,这种整合必须谨慎进行,要对所有的男性气质特征和女性气质特征做出彻底评估。”

  “只有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分别都是有价值的情况下,把这些气质特征结合到雌雄同体的个人素质里,这才是有价值的理想模式。”(p75)勇敢刚毅+同情悲悯可以,但不要傲慢自大+卑躬屈膝。

  2. 舒拉米斯·费尔斯通《性的辩证法》

  1) “应该发动重要的生物学革命和社会革命来促成人类的解放:人工(子宫外)繁殖必将替代自然(子宫内)繁殖,所谓志愿的家庭必将取代传统生物学意义上的家庭;在志愿家庭吧,其家庭成员因为友谊的原因、或仅是因为方便而互相选择彼此,而传统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家庭则是通过它的成员基因的彼此联接而建立起来的。”(p76)

  生物学意义上的家庭终结后,人们可以从事多样态的、反常态的性活动(不用担心近亲繁殖等)。“男人和女人都应该受到鼓励,他们可以按照自己所喜欢约任何结合方式去融合、配搭女性气质的和男性气质的行为和特征。”(p77)

  2) 雌雄同体

  人类可以进化为雌雄同体的人,所有的文化也会成为雌雄同体的。……我们的文化把科学和技术与男人联系在一起,把人文和艺术与女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对现实的“男性气质的回应”就是“技术的回应”,它是“客观的、逻辑的、外向的、现实的、关注自觉的头脑(自我)、理性的、机械的、务实的、脚踏实地的、稳定的”。相反,对现实“女性的回应”是“美学的回应”,它是“主观的、直觉的、内向的、一厢情愿的、梦想的或幻想的、关注潜意识(本我)、感情的、甚至是情绪不稳定的(歇斯底里的)。只有当上面所述的生物学革命铲除了这种需要、不再维持“男性的”和“女性的”、“男性气质的”和“女性气质的”严格划分,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文化才有可能在科学和艺术的鸿沟上架起桥梁。”(p77)

  “对米利特来说,理想的雌雄同体的人结合了最好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性格特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了平衡;而对费尔斯通来说,成为雌雄同体的人并非只有一条途径。”(p78)

  (三) 某些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的观点:弗伦奇和戴利的观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