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是一本由蒋 勋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铜版纸彩印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5.00,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精选点评:
●深入浅出不敢说,算是入门的吧 怡情读物
●脉络清晰 文字浅显柔软 入门的中国美术史 有点感慨国人的美学基础是不是可以考虑更好的打一下呢
●温故寻新,简单地归纳美术的历史。看画特别美。
●蒋勋,很和蔼。
●比较精美的图册,文字不算多,美术作品的罗列,并没有深入的分析
●作为西方美术史扫盲,收益良多。
●其实中学美术课哪怕是大学必修课都应该教这本书!
●通俗易懂
●与其说是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不如说是给大家的中国绘画史。总体来说不错,宋朝花了最多的笔墨来写。读完脑子里起码有个中国绘画历程的概念。
●简单正确地补关于古代中国美术的基础课的好教材,也该推荐给故作高深却基础薄弱的美术史“家”们看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一):美是一种虔诚的信仰(工地勿入)
蒋勋是一个以美为专业的人,浸淫多年的结果导致他的美术观乃至世界观都有一种毒入骨髓之感。不论你是否同意他的美学见解,你都必须要承认,他的见解自有一种虔诚而令人动容的力量。
台湾出了一系列艺术有声大学的在线研习课堂,包括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细说红楼梦、文学之美、美的沉思等,加起来估计上千小时的录音资料,这是前人整理好的知识,也是文明的印迹。在北京经常堵车的人们应该谨对此致以最深的谢意。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二):《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蒋老师这本美术史有着很浓的启蒙意味,从文字到配图的选用,虽有童稚之嫌,但可读易懂,对于门外汉来说还是可以一开眼界。
至于他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只是偶尔点缀穿插,还是多沿用传统的习惯就说,算是尽量做到还原。
三联这一版16开,铜版纸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三):精美的图册
挺适合珍藏的一个画册,图片质量很好,资料搜集的也挺全。
还是高中时候第一次逛先锋书店,看到这本美术史就走不动路了,虽然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不算便宜,还是狠狠心买下来了。写西方美术史的多,谈中国美术史的就少了。
不过这本书确实是写给大家的,语言日常化,浅显随意,很通俗。只是分析多不,严格将来应该不算是“史书”吧。作为一本画册,搜集了中国上至商周青铜陶具,下至清代文人画作中的精品,也算是很难得的好书了。
个人的一点浅见。艺术、哲学、美学等等地发展与历史紧密相关,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文学、哲学,入门读其历史是很有益的,把握历史,就把握了这门学科的脉搏,理顺了框架,这样认识才能更深入。
记得高中时非常热衷中国古典文化,将中国古典文学史,美学史,美术史都略略通读了一番,依着中国历史的发展看来,确实是相互关联,息息相扣的。就像不了解魏晋时期的历史、政治背景,就不能体会建安风骨有何而来,不能感受阮籍、嵇康的抑郁之情,愤懑之意,避世之无奈,那么竹林七贤的壁画也不过是普通人物肖像了。
不过说到底,如今这些文,史,哲,画,不过都是消遣罢了。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四):培养你的美术爱好
在这本书里,蒋勋的文字通俗,小孩子,学生,成年人都会喜欢阅读。作者在序言中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给青年人看的,要摆脱学者的卖弄,知识专家的炫耀之心,他的确做到了。
书里配备了大量的精美图片,详细地注解,有益于文字的阅读。虽然,有时候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但如果阅读者是年轻人,精力充沛,应该会被这些图片迷住的,调动读者的兴趣和兴奋性,“让他们在‘美’的面前惊讶,好奇,留连,低徊......”
这本书文字不多,蒋勋几乎用最简洁的文字讲述中国历史上美术的杰出人物和作品的特点,脉络非常清晰,而且干净利落。特别之处在于,蒋勋在每个段落后面都加上“你有没有尝试过用绘画来画自己的一天,或者一个长时期内做的事呢?学校上课的情形,街上的汽车,和朋友去看电影、逛公园的情形,我想,画起来一定也像这件东汉的壁画一样精彩。”这样有趣的话,引人蠢蠢欲动。
一个下午,我一口气全部读完了。从原古时期的象形文字,到清末民初的中西结合的画风;从第一个有姓名的画家顾恺之,到书中提到最后一个著名的画家徐悲鸿,这还是第一次这么快速读完漫长而庞大的中国美术史。我想作者的目的达到了,何尝不是读书人对写书人的一种感谢和报答。
只是不太喜欢排版,竖排,楷体,文图夹杂,幸好行距足够大,否则查看阅读顺序是件痛苦的事。另外,蒋勋并没有在这本书里提到陈逸飞,只是到徐悲鸿为止。还是带有做为画家的蒋勋个人的视角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