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购物狂欢更需擦亮诚信底色
日期:2021-01-22 11:43:40 作者:文明网 来源:文明网 阅读:

购物狂欢更需擦亮诚信底色

  11月1日0点,“囤货党”“养生族”、美妆爱好者等各种消费群体纷纷涌入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疫情给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也充分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活力。作为年度消费大戏,今年“双11”购物节更被寄予厚望,成为消费者、电商巨头、品牌、实体店等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的消费嘉年华。(11月2日《北京日报》)

  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双11”消费力再创新高,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不降反升。从单一网商平台的促销活动,演变为今日的全民购物节,“双11”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充分展现出中国数字经济和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双11”提前来开预售大幕,11月1日,“提前购”活动就在多个电商平台同步开始,这也提前激发起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当天上午,“清空购物车”“今晚好忙”“冲啊尾款人”等相关热词就冲上了微博热搜前十名。活动的提前、周期的拉长,是适应疫情影响下经济“双循环”发展形势的需要,也进一步加剧了平台、供应商、商户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双11”是一场全民狂欢,愿意“掏口袋”的消费者众多,但想要从市场中分一杯羹的企业同样不计其数,“双11”的市场竞争一直十分激烈。“双11”对消费者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可以获得平时难以得到的优惠,因此不少人都会将心仪之物保存在购物车内,期待能够在“双11”以更便宜的价格将之清空,而电商平台和各方商家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理,打出各类优惠活动旗号,试图以此吸引消费者。

  但近些年来,“双11”的活动规则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些商家在优惠条件、规则设置上花样翻新,让消费者深感“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得不在优惠及算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劳心劳力反而降低了购物乐趣。有的商家不守诚信,采取“先涨后降”等虚假手段诱骗消费者上当,甚至有的故意以次充好或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双11”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核的破坏,对整个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购物狂欢更需擦亮诚信底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