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第1335天
讲故事前,先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她的姥爷,今年82岁,身体还算硬朗,受教育程度较高,每日阅读看报,上着老年大学,国画画的不赖。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退休在家赋闲后,依然是街坊邻里的意见领袖。
老人的退休金很高,加之老太太的,抛去生活中的吃喝拉撒以及在子女身上的一些花费,他们依然会攒下一部分钱,钱一旦多了起来,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老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两样东西,1、滋补身体的补品;2、电视报纸上的购物。
据QZ讲,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头总会不知道在哪天,就突然往家里拿好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动辄就是上千元的补品(老人曾经给我买过一箱茅台,其实呢,就是印着茅台镇酒这几个字玩的文字游戏而已,可老人不以为然)。
有一次,QZ的小姨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电视购物节目打来的,盘问再三才知,又是老人买的补品,电话不知怎的,留成小姨的,小姨义正言辞的让对方取消了订单。QZ的家人,一起对姥爷进行了劝诫。姥爷当时满口答应。
这天,我在客厅看书,丈母娘在厨房给QZ的姥姥打电话,QZ在卧室喂奶。
因为老太太籍贯是是南方人,所以QZ的母亲在和老人通电话时,一直用的是南方话,我听不懂,但能听出,她在电话这头很急躁,声音有时会提的很高,手指在这面指指点点。
没一会,QZ过来和我说,姥爷又买了什么补品。
我说,怪不得妈这么着急。
老头在报纸上看了一个广告,卖孢子粉的,现在说是搞活动,1380元买10罐送1罐,现在刚订好,货到付款。
我一听,内心一个大写的服,我曾经不止一次让QZ和丈母娘跟老人说,孢子粉我卖,他吃没了,随时和我说就行,过年的时候还拿去了好几罐。没成想,就这,也阻挡不了老头消费的冲动。
丈母娘让老人发来了那张报纸广告的一角。
我一看,写的还真是有鼻子有眼,尤其是那句只针对50周岁以上老人的话,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我照着电话拨了过去,居然打不通,提示我,我的电话已被记录,请勿重复拨打。
我和QZ说,你看吧,人家招数多高,不让你打进去,也就没了证据,你看吧,一会电话保准就给我拨过来。
没几分钟的功夫,电话响了,0335开头的座机,显示河北秦皇岛。
明明是长白山的孢子粉,怎么跑去了河北?
接通电话,那头传来骗子,啊不,接线员的声音,那声音,热情洋溢,如让人沐浴春风。
他说,喂,您好,请问您是看到了我们在报纸上的广告,拨打了热线电话对吧。
我说,对。
我说,搭配?
他说,对,我们要根据您的需要,是进补还是治疗,来建议您吃几个疗程。
我说,我看你们报纸上说,需要50周岁以上的老人才能购买,对吗?
他说,对的,没错。
我说,可是我不满50周岁怎么办呢?还能买吗?
对方停顿了一下,说,您是想自己食用是吧,没事,我尽量帮您和领导申请一下名额,应该是可以的。
我说,奥。
他说,您是调理身体还是用于术后恢复呢。
我说,哎,不知怎的,就是最近老觉得腰部酸软没劲,想调理调理。
他说,好的先生,那我建议您拿5罐,这是一个疗程的。
我说,哦,好的,可以,我看你们报纸上活动截止日期到5月16日啊,还有什么1元特卖。
他说,啊,额,哦,那个1元特卖的活动结束了,优惠活动还在继续。
我说,这样啊,可是,我还是有个问题。
他说,您说。
我说,你确定我不满50周岁可以买吗,你们报纸上明明写着仅限50周岁以上的男子,你们怎么知道我多大了呢?
对方又愣了几秒,暖暖的说到,您放心,我和领导申请申请,没问题的。
我说,哦,那你还是先去申请了名额再来和我说吧。
挂掉电话,没闲着,又拨通了另一个手机号,这个手机号,是直接联系老头购买的那个人。
拨过去,显示云南文山的号码。
我说,看,这些骗子,这会电话又跑去云南了,他们知道老人很多时候都不懂来电显示这个功能,所以才这样漏洞百出。丈母娘说,你姥爷是用座机打的。
电话通了,又是像见了亲爹亲妈那样的一声语气传了过来,喂,您好。
我说,你好,你是不是卖了10罐孢子粉,给一个叫XXX的老人。
对方说,是啊,怎么了?
对方还不死心,问,请问您这面是有什么顾虑吗?
我一字一顿的重复了刚才的那句话,我再说一遍,这单你不用寄了。
对方心领神会,语气也一下子疲软下来,冷漠的说了句,哦。就挂断了电话。
前脚刚挂,又紧跟着进来了一个电话,也是座机,这回是0371开头,河南郑州。
用屁股想,都知道是那个傻傻的骗子接线员假装和领导申请完了名额,找我来邀功了。
大哥,连我是调戏你的都听不出来?就这骗术和智商,我也真是替你们老板担忧。
懒得再去费时间搭理他,挂掉了电话。
像QZ姥爷这样的例子,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当下中国老人普遍的真实写照。QZ的姥爷,受过高等教育,上着老年大学,却还是轻而易举的被骗子忽悠的晕头转向,那么试问,那些不识几个字的老人,在精明的骗子面前,不就是一头头嗷嗷待宰的羔羊么?
本着让骗子吃不上饭的原则,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帮助一些老人和家庭,再免受这样的骗局困扰。
001、别觉得这些骗局一眼就能识破,老人那个年纪,哪怕学识再高,也已不具备分别这个时代一些事情好坏的能力了。就像小时候我们犯了错父母总会耐心的开导我们一样,一定要拿出耐心,去反复的给老人灌输这些防范意识和常识,不要劈头盖脸的训斥老人,那样老人除了面子上挂不住,还会有很强的抵触心里。
002、但凡那些小区里免费派发鸡蛋豆油挂面的商家,百分之一万玩的套路,哪怕让你连续领上一周,人家也一定会在第二周把老人兜里的钱骗去,老人呢,还掏的心甘情愿,觉得捡了大便宜。老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就算他是骗子,那我这一阵领的东西,也抵上这些钱了吧。实际上呢?老人领的那点东西,可能连交的钱的零头都用不上。
003、货到付款的那些电视购物或是报纸购物,就是拿准了老人看到实物就会觉得对方是真诚的,看,人家东西都先发来了,怎么可能是骗子。其实他们不知,这些寄来的看似昂贵的东西,成本价加上邮费估计也就十几块,甚至是几块。就像老头买的那10罐孢子粉,如果单纯是用灵芝粉或是一些其它的东西掺假代替,10罐的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孢子粉这种东西,老人是分辨不出好坏的。哪怕货品到了后老人又改了主意不买,对方也无非是搭上个邮费,没什么损失,而一旦老人交了钱,那对方就又狠狠的赚上了一笔。
004、夸大功效、厂家倒闭赔本出售、每人仅限1盒,这些用语,都是那些骗子百试不爽的套路,他们深知老人注重保养身体,爱贪图小便宜这个特点,所以专捡这些老人没有抵抗力的词语。再见到这些广告,一定要让老人绕着走,最最干脆的一点,压根就别看电视购物和报纸购物,上电视上报纸花钱打着广告赔本卖,老板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005、对于那些经常来家里献爱心的年轻人,一定要提防。QZ说,有个小伙子,经常去姥爷家送抽纸,每次姥爷姥娘都开心的不得了。小伙子不傻,他是在培养和老人之间的信任,老人对他的印象好了,自然就什么都好卖了。
006、总之,让老人一定要谨记一条——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贪小便宜吃大亏。曾经老人这样教导我们,现在我们反过来帮助他们。
我能想到的,就是以上几点,大家有什么更好的经验和防骗方式吗,欢迎留言区写下,一起帮助更多的老人。
昨天的文章:一个被重男轻女家庭摧残过的女孩的独白.......
点赞转发和评论,
就是我写下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