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飞行员》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2-03-30 03:0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飞行员》读后感精选

  《飞行员》是一本由詹姆斯·布拉德利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行员》精选点评:

  ●需要勇气的不是面对战争,而是直面冷酷的事实。

  ● 感觉只能crazy来形容男主,可能只有他对飞行这么狂热和极致苛刻要求,才能后续有飞机的大步极速发展。 不过从小他妈妈对他说的不安全,无菌,隔离习惯对他来说也是折磨,使他很难融入到实际社会生活中,但他的成就可以已掩盖他脆弱的一面,外人也几乎看不到。

  ●二战是一部大历史书 扑朔迷离真相未知

  ●第一本让我恨战争恨到底的书,这书很客观。

  ●居然前言里有张纯如!

  ●难的看到老外对战争的反思之作,战争在正义的名义下掩盖了多少平民百姓的痛苦。有趣味的是口口声声怀念战友的布什在暮年确发起海湾战争。 希望记住的话 战争让人不断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

  ● 1945年3月父岛,22岁的大兵岩竹君向自己保证,他将永远把对他的朋友华伦·厄尔的尊敬留在记忆中。回到日本后,他遵守自己的诺言,取了一个名字,能够每天提醒他“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 2001年,在我寻找在父岛失踪的飞行员的过程中,我把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岩竹君。从最后一次和华伦握手算起,56年已经过去了,我对岩竹君的梦想很感兴趣。我拨通了电话簿上他在东京的电话。 在大洋的彼岸——似乎是随一股神韵而来——我听到了他苍老的声音: “你好,”他说,“我是华伦。”

  ●一本关于二战和人性的书,读完对日本的历史文化都有了新的认识。字里行间可看到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理解,是一部思想深刻的战争历史类书籍。

  ●满纸血腥,场面真实震撼。尽管真相是如此的残酷,但只有揭示真相,勇于直面,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前段大段铺设内容与以往所读重复,小鬼子的罪恶行径让人恶心。

  《飞行员》读后感(一):种族、贸易与地缘政治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多年前看过一点英文版,但是因为年纪小,看到屠杀印第安人演讲就看不下去了,后来年纪大一点,懂了些人事,方知所谓人性,如果不加以遏制与惩罚,其实很难做到自律,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成为圣贤,也不能指望所有的国家都各安其处,全都是大同社会。

  现代的所谓文明社会,其实很多建立在掠夺和屠戮之上。不过历史毕竟是赢家写的,很多的不文明都被隐去,就像很多有远见的人被大多数混沌的人排挤,死在官僚体制中。最早预见到日本扩张野心的飞行员 比利米切尔 就是如此,死于贫困是种体制性羞辱。

  最近新闻中频频曝光日本军国主义倾向,那些多如老鼠一般的日本企业在48小时之内就可以变成军工企业,生产出武器,弹药,不知道那些美滋滋消费日货的女同志们会不会想到,你们花的每一分钱,最后可能都会变成日本政府的税收,造出射向我们的子弹!

  书还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趋势,也对被侵略国有人道主义的同情。不过其实不必太相信帝国主义宣扬的文明和普世价值观,仅做消声处理之后,就可以看到他们凶残的一面,文明,永远只是对一部分人的文明。

  个人的命运,在时间长河里不过是一粟,无数很轻的生命,汇成了波涛澎湃的历史潮流,人们歌颂二战的伟大胜利时,应该想想冤死在战争中那些无辜的生命。对国家而言,对普通人的关怀才能体现文明程度,而对于个人而言,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够更好地活下来,才是最大的胜利。

  《飞行员》读后感(二):战争的反思

  《飞行员》是James Bradley的另一部作品,他还有一部作品是《我们父辈的旗帜》,就是被拍成电影的。

  《飞行员》讲述了几位在父岛战斗中被击落的飞行员的故事,其中有一位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老乔治 布什。Bradley不但讲述了那段历史和几个年轻人(甚至只是孩子)的故事,还对军国主义做了剖析,同时,也对二战后期,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轰炸做了反思。当时的陆军航空队将军就知道,如果美国输掉了战争,他一定会被作为战犯起诉的。因为他设计,组织了对日本的全面轰炸,轰炸的烈度和范围都超过了对德战争。

  一个美国人,父亲当年曾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一位军医踏上硫磺岛,一个胜利者,对战争的反思竟然是如此的全面。

  radley对日本人的剖析也很精彩。他们是士兵,是军官,服从命令本来就是天职。问题没有出在一个个基层的士兵身上,没有出在下级军官身上,而出在高层,军队的高层,政治的高层和天皇。日本人是对人性毫无概念的民族,不仅仅是对其他民族,对他们自己的民族也没有基本的人性。日本是一个病态的国家和民族。战争中杀人不算什么,双方都在做同样的事,但是日本人虐俘,日本人杀俘,日本人甚至食俘。这就没有基本的人性了。

  裕仁天皇更不是东西!也不是条汉子。14年来一直参与、指挥和决策战争,1945年8月,竟然没有勇气站出来杀身成仁,反而苟延残喘,向美国人祈命。一个懦夫!如果日本人还有个别好人,裕仁一定是那个给日本人丢脸的家伙。

  《飞行员》读后感(三):致敬飞行员

  这本书写的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飞行员英勇奋战的故事,大部分飞行员都是普通的小伙子,他们年龄大多集中在18-23岁之间,很多人都是高中毕业之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军与日本人作战。其中有一个人身份特殊,他在那场轰炸父岛的残酷战役中座机被击落,跳海逃生,被“长须鲸”号潜艇救了起来,这位年轻的飞行员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老布什。

  书的作者是詹姆斯·布拉德利,他的父亲是最早在硫磺岛上竖起美国国旗的士兵之一。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档案和当事人访谈还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起源、日本军人对天皇的控制、美国对日宣战的始末、美军战俘在日本军营里悲惨的待遇。

  战争给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创伤,日本以其弹丸岛国的实力尝试去撼动美国这头巨象,得到的结果是全国主要的大城市均被美国的汽油弹烧毁,数百万人葬身火海。美国本土自珍珠港一役后虽然没有被攻击到,但是在与日本作战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年轻人阵亡,他们本该去上大学、泡吧、与自己的意中人结婚、工作后带全家人去度假,却葬身在战俘营、太平洋上巴掌大的小岛上,甚至身首异处,肉和肝脏还要被敌人切下来吃掉,美国海军都觉得这样子的事实过于残忍,一直没有告诉他们的家人们。

  这让我想起了台湾拍的民国第一代空军的纪录片《冲天》,印象中我记得第一期空军一共1700人,最后存活下来看到抗战胜利曙光的可能就几十个人吧,如此高的折损率,把飞机成为“空中棺材”都不为过。

  以史为鉴,这些书和影视作品的制作,就是想告诉后人,不要轻易卷入战争吧。

  《飞行员》读后感(四):揭露二战一段秘密

  1945年战争后期悲惨壮烈的硫磺岛战役中,老布什这八个飞行员战友当年最后死亡的真相,数十年来也被美国政府当作国家最高机密而封存,不仅是八位飞行员家属得政府告知的是精心编造的谎言,就是连老布什本人官居总统高位也不得而知。经过近年美国作家詹姆斯·布拉德利艰苦地探访调查,从战后关岛秘密审判日军战犯的记录副本,才使真相骇然公开。原来是,布什跳伞飘落海上获潜艇救生时,其他八个战友则落入日军虎口,日军对他们多方凌辱,最后将他们做成人肉宴而分食了。

  詹姆斯的父亲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也参加了当年硫磺岛战斗,在经过了浴血战斗、无以数计的海军陆战队战友牺牲倒下之后,他的父亲成为仅有的四个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主峰的英雄之一。他写了父辈这次插旗的生动经历《我们父辈的旗帜(FLAGS OUR FATHERS)》,颇获成功;紧接着,他又在苦查档案、实地考察及遍访包括老布什在内的硫磺岛战役美日双方幸存者与牺牲者亲属的基础上,写出这本《飞行员》。该书去年一经在纽约第五街那间大书店问世,就在《纽约时报》当月畅销书排行榜位列第一。

  我十分欣赏这本书,不仅仅是它解开了这段历史的惊骇真相,而是在于作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美国作家对战争的真实感受与客观剖析,由此而产生的思想力量使该书力透纸背,在当今举世关注伊拉克战争甚至引发激烈争论的时候,这本书毫无疑义地引发各种层面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对战争之深刻思考。该书在披露日军残无人性地餐食美军俘虏人肉、为报复抢救跳伞的中国村民而随意将该地区数十万男女老少杀光的时候,作者毫不掩饰地披露了美军飞机轰炸东京及日本列岛时,也轰炸民居、医院、学校、商业区,甚至扫射妇孺老弱,美军B-29"空中堡垒"机群在日本各地投下的凝固汽油弹"所烧死的日本平民人数比在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中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作者尖锐地评说,在美国人将那些了不起的穿短皮夹克的飞行员视为英雄的时候,在日本人看来,"那些飞行员把凝固汽油弹投向木屋里的无辜平民,这么没人性的东西同魔鬼没什么两样"。

  读了这本不算厚的书,使我觉得所获得的收益,要甚于任何一部二战题材的战争故事片。父辈是二战英雄,使作者由于从小在心理上就对战争有浓厚的兴趣与观察,加上长期的积累与调研,经过他的描绘与记述,会使读者对飞行员的战争经历的如临其境的生动感受。作者描绘杜立特尔的B-25远程陆基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从罗斯福总统的创意到杜立特尔率领空军最杰出的飞行员实施,他们打破了飞行史戒律,创造了奇迹,日本人根本就想不到杜立特尔的16架陆基重型轰炸机是从悄悄驶近日本本土的航空母舰窄短的木甲板上起飞的。作者将奇迹起飞的情节细节描述很翔实生动,比同类写"杜立特尔轰炸"的书胜出一筹,很值得一读。

  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买了该书版权,要将其搬上银幕。我很担心电影的视听手段难以再现该书带给读者的一切。不妨拭目一待。

  《飞行员》读后感(五):那些曾被误解的事情

  拼错了的“文明”

  怎样战斗到最后

  铭记战争,才能更加深刻地反对战争。而战争中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正如托尔斯泰说的,不是将军们怎样运筹帷幄,而是那些平凡的士兵,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影响下,杀死他们的敌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飞行员》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