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苑猎凶》是一本由[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名苑猎凶》精选点评:
●阿婆的一般水平
●信息量太大,线索太多,有点晕
●很好看,有点传奇色彩
●这是阿婆一本非系列的书,所以情节也有一些非典型,显得很好莱坞、王子和公主式的童话,等等等等。但是女主角还是很让我心折,是不是所有阿婆的小说里都有这么一个女主角?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阿婆写作的问题,整个故事莫名其妙的云里雾里的,维多利亚的性格我好喜欢,最后答应结婚有点突兀。
●战线拉太长了 没好好看……
●角色很有人格魅力;情节非常吸引。
●又一个不记得内容的……
●很标准的喜剧模式
●烂尾。本以为最后安东尼会和邦德尔在一起。不是很喜欢阿婆作品中所谓的金发美女们。所谓欣赏不来就是这样吧!安东尼·凯德的乱改名:洛洛普赖特耶奇尔男爵—>老洛洛葡萄糖男爵;快乐板球手旅—>快乐狗旅馆。而安东尼也不是他的真名,其真名为:尼古拉斯·瑟吉厄斯·亚历山大·费迪南德·奥博洛维奇。
《名苑猎凶》读后感(一):一堆业余侦探的群英会
这是阿婆的第6本书(1924年),这一年阿婆34岁。
业余侦探安东尼的第一个案子,也应该是最后一个案子了吧。或者说这本书里有一堆业余侦探,就像一个群英会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已经看得云里雾里。
而确切的说这是一场身份的游戏,对于老外人名有严重辨识障碍的人来说,这本书的阅读是蛮痛苦的。
如果要说这本书和之前几本的区别主要在于题材上把凶案上升到了政治高度,虽然《褐衣男人》也有些政治斗争的味道,但这本政治因素已经有点弱化了案件本身的内容。
2017-10-26
《名苑猎凶》读后感(二):6.《名苑猎凶》/《烟囱大厦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mneys 1935
安东尼.凯德——“黑措斯洛克”(欧洲小国)王位继承人,受朋友吉米之托前往英国,将一份回忆录交至出版社,将一捆女人的信交还给写信人。
然而从他踏上英国的国土,便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政府方面的,社团组织的,并被抢走了信,卷入一场谋杀。他受邀前往英国著名的别墅“烟囱大厦”,又遇到新一起谋杀。他联手巴尔特(又称战斗)督察,最终识破假冒法国秘密警察的珠宝大盗维克多亲王和其情妇——假扮家庭教师白兰小姐、又是黑措斯洛克的被砍头的王后。
最后,安东尼继承了王位,得到了一名忠实的仆人,并和极具魅力的寡妇维吉尼亚相爱结婚,共赴黑措斯洛克继位。
《名苑猎凶》读后感(三):很精彩的一本武侠小说。
看完了《名苑猎凶》
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记忆了。当我回头看阿加莎的书目录时,发现对很多看过的书完全没有一点印象了,记不得人物,记不得情节,记不得结局。
唉,如果书,和某年某月的一顿普通午饭一样,除了当时获得的饱感,就什么也不剩了,没有一点回忆和营养,那还有没有必要这样看下去了。。。。
这本书在ipad上看完,巴特尔探长在书中被翻译成 战斗探长,很有喜感,让我想到《铁拳》上罗素克劳的台词:My name is Mr. Knife. 被翻译为:我叫刀郎!
如果说古龙的武侠小说应该归为侦探小说,那这本阿婆的作品,我想当做武侠小说来看也未尝不可,或许更加精彩。比如书中涉及到的元素有:多方争抢的一个秘密,各方势力斗智斗勇,一直隐藏的boss, 冷酷的高手巴特尔,易容术,阴谋,寻宝,英雄救美,爱情。
主角应该是安东尼凯德,而不是巴特尔。这人物的性格突出,智商颇高,没有中国武侠里传统的傻呆主人公同情心泛滥的弱点,不用在看书时义愤填膺。幸好外国人对人性研究的不是很深,让这部武侠小说没有沿国内的剧情,即主角出场不到三章,即被人陷害误会,一直到最后几章才澄清一切。或许让侦探迷和阿婆迷们失望,但对于一直看国足般男主的武侠迷,一定会意料之外。
最后,也是想为自己不可靠的记忆做个笔记。其实,真正的boss就是$#&%#
《名苑猎凶》读后感(四):意料之外的出色
最近一年,我又开始像四五年前那样集中读阿婆的小说了。原因很简单吧,趁现在还在学校,把图书馆里那些我没读过的她的书都读完了。学校图书馆里阿婆的书多为贵州版,且有很多都是人文没有出版的,对我来说,算占了个大便宜。
前几天数了数自己究竟读过多少本阿婆长篇小说,结果是五十多本。看过这么多书了,本以为自己能摸清书里的套路,但没想到总有那么一两本猜不透。比如《奉命谋杀》,里面描写每个嫌疑人的笔墨都差不多;还有这本《名苑猎凶》,只猜对一半。当然,和其他已经几乎能准确熟练摸出阿婆写作套路的人一样,我很高兴能看到我猜不透结局,也很享受这种过程。
一直不喜欢阿婆写的冒险小说。虽然阿婆游历过中东,人生经验丰富,但是写的冒险小说,怎么说呢,总是不那么带劲,带入感不够。冒险小说,本来就不贴近生活,由于阿婆缺少类似的经历,在一些地方处理上就不那么令人信服。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她在自传里也承认过,她写tom&tuppence、《名苑猎凶》《褐衣男子》是为了顺应潮流,那时由于一战等原因,全球政治局势动荡,造就出冒险小说这种类型小说。那时她处于创作初期,风格题材还是属于多变的,所以前几本冒险小说创作扎堆。
《名苑猎凶》是巴特尔(Battle)警官系列的第一作。虽然作品还是以政治为背景,但是由于B警官在剧中挑大梁,这本小说就成了冒险小说与古典推理小说的杂糅体。所以,与阿婆其他冒险小说不同(如《褐衣男子》《他们来到巴格达》《目的地不明》,里面的主人公都是从英国往中东、非洲这些神秘地方去冒险),本作甫一开始,主人公就已经在神秘的津巴布韦了,在命运的指引下(允许我说得浪漫主义一点),返回到自己的家乡——英国。而凶杀案的发生地更加英国化——一幢名叫Chimneys的传统英式贵族老宅。
如果你不知道本作写于何时,只消看完此作,也能猜出个大概。一本人人都想夺取的著名已故政治家的回忆录,一沓已婚女士写给情夫的信,一名逍遥法外的珠宝大盗,巴尔干半岛某小国的政治动乱,这一切看似联系不大,但是在书的后半部分被阿婆巧妙地编织在了一起。阿婆的早期才有这等功力,这期间她的小说副线不少。只可惜,男主太抢镜,最后不是B警官道破天机,而是男主进行推理。书中主要角色个性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情节紧张刺激,书的最后阿婆还借助男主之口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总之,一部不错的阿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