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谭谈交通》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04 23:14: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谭谈交通》经典观后感1000字

  《谭谈交通》是一部由谭乔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谭谈交通》精选点评:

  ●很多五星片段,但所有精彩的段落都是“嘉宾”贡献的,谭警官太多耍宝就变得没意思啦

  ●寓教于乐,真是上头

  ●800集,我可以追完的,追到二仙桥!

  ●虽然我没有到过成都,但是我知道到二仙桥,走成华大道

  ●真的秀逗

  ●b站看的停不下来,笑死我了

  ●越看越觉得谭警官很帅啊!!

  ●二仙桥荣昌猪贝斯特橱柜配上川普 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是科幻节目

  ●川式喜剧代表作

  ●国内最搞笑最好看的综艺节目了

  《谭谈交通》观后感(一):艺术来源于生活

  春晚语言类的作品越来越不搞笑,原因也在于创作者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谭谈交通中都是真实的人和事,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其实一点没错。谭谈交通中采访的大部分都是底层人,没什么知识量,说话逻辑也不严谨。再加上碰上交警,一紧张很容易说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来。 说谭谈交通是一部真人喜剧连续剧,一点也不过分。说真的,可能是我笑点太高,或者学识太浅薄,一直get不到郭德纲相声的笑点。反倒是这个节目让我捧腹不禁。 我觉得搞喜剧艺术的这些人完全可以从这部片子中获得一些灵感,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谭谈交通中没有一点人身攻击,侮辱,歧视,下流,黄色的段子,但是却能让人忍俊不禁。一,来源于生活,真实感,越贴近生活的喜剧越搞笑。二,悲剧内核。有时候自己的喜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这就像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下水道里,因为井盖没了。旁观者可能会发笑,但是当事人估计是笑不出来的。三,谭乔本人有着深厚的语言天赋,而且与时俱进,也比较博学。什么柯南啊,Dota啊,金融啊等等,各个方面的都能跟你聊。所以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他总能跟你聊成一片。有时候还会故意空耳,哈哈哈。

  总之,把它当做一部微型喜剧片完全没问题

  《谭谈交通》观后感(二):所有春晚小品都输给《谭谈交通》

  作者: pASslosS

最近《谭谈交通》的一个选段重现江湖,点击率惊人,一夜爆红。

这早已不是这档节目第一次翻红,从它被上传至各个网站的视频点击量看,再火个十次八次都不成问题。毕竟对于多数网友而言,如果想要快乐,点开大合集敞开捞就是了。

说到《谭谈交通》,这是成都电视台一档于2005年开播的交通普法节目,因为有了些许年头,很多视频的质量都不太好。

这档节目被插在新闻节目中播放,核心目的是为了宣传《道路安全基本法》,规范交通,保障人身安全。所以谭警官每天的工作就是追人追车,以亲切的问候挽救打工人“摇摇欲坠”的生命。

在《谭谈交通》海洋般的视频资料中,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的潦草侧面,他们有股子憨劲儿,干活不惜力,违反交通规定多是因为不熟知,有时甚至是牺牲了个人安全的莽撞行径。有的司机看见警车吓得弃车逃跑,有的人连车带老婆全抛在路边,一头扎进小树林逃往另一个星球,顺便把谭警官一起拐丢。

但更多的人还是停靠在马路牙子上等待后续,偶尔能碰见这种下不来车的师徒俩,边开车边捏着电线,人车合一,废品变飞机。

在观看很多选段之后,我发现在我的评价体系中,《谭谈交通》已经成了高质量的喜剧片。

原因很简单,很多粗制滥造的喜剧片仍在以空洞的夸张手法挑动观众神经,但《谭谈交通》却很真,它是取自现实生活的、鲜活的喜剧结晶。

无论是天抛的包袱还是硬凹的梗,都能一转正经画风变成爆笑小剧场。

人民群众有一张特立独行的嘴,谭警官有一对天马行空的耳朵,过招几个回合就没有靠拢过的时候。

这其中最耀眼的便是谐音梗,不是王建国那种生拉硬拽的尬梗,而是不同方言碰撞出来的火花。引渡听成印度,防火听成放火,卖膜听成卖萌,蛇形听成色情,投(放)自行车听成偷自行车,碰见一点儿都听不懂的方言,只能让中国人给中国人当翻译……

多数时候人民群众说话不那么严谨,主谓宾经常前后颠倒,以至于谭警官与各种动物之间暧昧不清,比如,猪。 谭警官曾与一位伶牙俐齿的大姐现场battle,堪称乡野版《奇葩说》。那时大姐侧驮了一张巨大的破床在车道上奔驰,用来改善自己的城中生活。

在被谭警官拦下后,敏锐的大姐觉察到了四溢的阴气,根据过往生活经验,大姐先发制人叫价50块,直称“你拦我下来就是看上了我的床”。

谭警官解释车辆左右负重不均衡容易发生危险,大姐对此并不认同,她说自己前后左右都能搭东西,还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赶猪,而且谭警官的站位就是“猪の花道”。

不仅如此,谭警官还能灵活运用各种二次元知识。

他拦下过不止一辆脏到看不清车牌的车,称自己是交警里的柯南,说司机是金田一,他们要互相协助破解一个谜题——为啥他会被拦下。

而在看到另一车窗上的猪形logo后,谭警官把闯红灯的司机比作愤怒的小鸟,把遵纪守法的人比作捣蛋猪,他教育司机,愤怒的小鸟不能被捣蛋猪嘲笑。

《谭谈交通》著名角色气球哥,爱唱歌,曾经做过买卖,干啥都走歪门邪道。先是卖歪烟歪酒搞黄了铺子,然后蹬歪三轮也被罚得不轻,现在卖气球,摸良心说自己卖的是环保材质,这次绝对不歪。

被拦下之后,他拉起谭警官的手就是一段《两只蝴蝶》。

还了解各种歪八卦……

因为上了这档节目,气球哥成了红人,他卖的气球也更多了,从喜羊羊和灰太狼变成了巨型海豚。再次偶遇谭警官时,他唱起了《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曲《千年等一回》。谭警官叫他闭嘴,他偏不闭嘴。

要说中华功夫,腰马合一的河南郑师傅首屈一指,他坐在一堆啤酒瓶子上,颇有功夫之王的排面。在谭警官的鼓舞下,郑师傅给自己来了个过肩摔。

混江湖总有失手的时候,但大哥确实会摆几招,再混几年就是范德彪成都分彪。

马路上文化人也不少。

有一位边开车边看书的大哥可谓学界泰斗,被拦下来之后,谭警官发现他看的是涩情论文《诱发***的四大心理根源》,一时间不知道大哥是要亲自试水还是遁入空门。

一位没有穿上衣的害羞男子,全程用粉色小毛巾挡住上半身接受问询,其娇羞行为激起了谭警官的好胜心。

听到对方说“卖萌”,谭警官认为自己才是专业的,不过仔细听完之后才发现男子说的是卖膜。

有时候交通节目也会搞成《相亲进行时》。

谭警官:“徒弟你愿不愿意你师父平平安安?” 徒弟:“我愿意。” 谭警官:“你愿不愿意你徒弟平安安全?” 师傅:“我愿意。” 谭警官:“都愿意是吧,那你可以亲你师傅了。”

随后师徒二人双双娇羞,不仅对着镜头给自家橱柜品牌打广告,还想要片酬。

不过要说名场面,绝对是下面这位二仙桥和成华大道的总舵主。

大爷大喘气堪称一绝。他拖着很长的货物在快车道里奔驰,被拦下后发生了这么一段迷之对话。

“你该走哪儿啊?”(意思是不能走快车道) “到二仙桥。”“到什么二仙桥,我是说你该走哪根道儿?” “走成华大道。” “什么成华大道,你车子能拉吗?”(意思是拉多了) “只能拉一点点。” “我是问能不能拉?” “只能拉一点点,不能拉多了。” “我是问你这个车能不能走?” “能走,到二仙桥。”

除了百看不厌的高能集锦,有时《谭谈交通》也会冷不防让人鼻头一酸。几乎每个被拦下的人都有苦衷,有时他们会选择讲出自己的故事。

一位戴着女士眼镜的拉风大爷,拉着七八百斤的木材,木材上坐着一名男子和一条狗。被拦下之后,大爷说是原来的眼镜被木材压坏了,这才赶紧买了个新的,没看清是不是女款。

谭警官仔细一问才知道,大爷今年69岁了,爸爸死了十一年,妈妈死了二十多年,老婆因为难产也在十一年前和没出生的孩子一起离开了。

谭警官问他还有没有其它亲人,他指了指车上的弟弟和狗。

节目镜头下的这些人都很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拿气球哥来说,他说的这段话略显滑稽,但又有点暖心。

如果把《谭谈交通》当作一系列喜剧短片来看,它其实完美证实了那句老生常谈的“喜剧的背后是悲剧”。毫无疑问,它具备现下许多糟烂喜剧片最缺乏的真诚。

谭警官看似吹毛求疵却不刻薄,他不以伤害和侮辱的方式创造笑点,普及法律当然是落脚点,但教化并不是目的。

而且,这个节目之所以这么好看,不只因为碰见难以沟通的奇人异士让观众猎奇,而是把你按住,用谈话向“无意义”猛踩油门。

《谭谈交通》的每期节目都围绕着“聊”。谭警官本身侃功十级,能把没的聊成有的,所谓的“梗”都是因为交流障碍带来的,但他并不会因为没得聊而放弃沟通。

就像这一段,谭警官问司机为什么闯红灯,司机说:“因为我开车时心里装着事儿。”

这样的谈话在现实生活中太少了,少到甚至会让我们感动。情感丰富的《谭谈交通》总有着最好的喜剧片的样子,因为它真的在尝试着“去懂每个人”。

  《谭谈交通》观后感(三):十二年蝉联沙雕冠军,你没看过真的是可惜了

  最近好多宝宝在家憋出膘了。 没事!看完这档节目,立马让你八块腹肌上身。 腹肌怎么来? 笑出来的! 哈哈哈,不信?不信你就看看嘛—— 《谭谈交通》(2007-至今)

  这档节目,是一档交通法规科普类节目。 主持人的形象,就是上面这样的。 人民警察,又是交通法规,肯定是档伟光正的节目了对不对? 错! 咱们随便拿一期来体会下。 话说节目组每次都是在街上转悠,看到交通违反的车辆,就拦下来教育车主。 这一次,谭警官看到前面有几个沙发在移动。

  于是,就把运沙发的吕老板劝停下来。 常规节目,肯定就是交警一顿劝导,说违反哪条哪条法规,车主认错,节目结束。 可谭警官让吕老板把沙发卸下来,然后就把二手沙发当街一摆,开始了一档高端访谈节目(还配了央视BGM)。

  吕老板也毫不含糊,翘着职业感十足的二郎腿,开始应答谭警官的问题—— 今天你为什么开个电动自行车,运送这么多的二手沙发?

  只见吕老板不假思索,张口就来。 从哥本哈根会议,聊到了全球环保问题。

  再到汽车尾气排放问题。

  调皮的小编,还在字幕上加上了“哥本哈根分会场”。

  偶尔,还会有一个路过的老奶奶围观下俩人的会(zi)议(hai)现场。

  接着,吕老板又通过金融危机、宽松货币政策、房价,联系到了自己的二手业务上。

  进行了几轮磋商之后,吕老板聊得是嗨到飞起。 谭警官也终于想起来自己是来做交通栏目的了,立马话锋一转,开始起了普法教育。

  嗯,你不要怀疑,这档节目的常态,就是如此。 而且,一做就是12年了。 到目前为止,派爷还没看到哪档栏目,可以在沙雕领域,超越它的。 出镜的,不仅是各路交通违法人员。 他们的另一重身份,也是高度一致—— 逻辑鬼才。 比如这位大爷,开个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飞奔,还违规挂载。 谭警官拦下来质问他—— 你该走哪儿?

  结果大爷回答,到二仙桥。

  谭警官三脸懵逼,换了一种问法。 我是说你该走哪条道?

  大爷继续神回复,走成华大道。

  谭警官被这个大爷绕得是一脸无可奈何。 但看看大爷的表情,仿佛是在嗔怪这个警察,怎么人话都听不懂?

  绕了半天,才算让大爷明白了。 你这个车,不应该走机动车道。

  再说接下来这位大姐,也是电动车拖了个床,在街上蛇皮走位。 然后谭警官上去拦下来了,问她这个床怎么回事。

  大姐说了一堆困难之后,就说这个床就给你了吧。

  谭警官想正好让你把床卸下来,就让大姐赶紧取下来。 结果大姐话锋一转,说你要床是吧?那先给五十块钱。

  谭警官一脸委屈,大姐继续穷追不舍。 你大街上把我拦下来,不就是看上了我这张床么? 赶紧拿钱!

  谭警官急忙辩解,我不是要你这个床。 大姐立马接上,你不找我要床,你找我么?

  老谭连忙摆手说,不找你不找你。 大姐跟着续上。 啊?你不找我是吧?那我走了啊。

  除了逻辑鬼才,节目里也有不少旷世奇葩。 有看到谭警官,就把助动车一丢就跑了的。

  关键,还把自己老婆给扔下了。

  搞得谭警官还以为这个不是亲生老婆,还问了半天。

  最后跑远了,警官只能劝导女方。 他这个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女方立马面带微笑地回怼。 他又不是和尚。

  还有下面这位,手拿一堆气球在快车道上跑。

  被抓住后,还说是谭警官粉丝。 以前没看到他们抓到过卖气球的,所以今天是第一次。 是缘分。

  要送个喜洋洋灰太狼给他,表示对他的爱。

  说到爱情,俩人不仅唱起了《爱情买卖》。

  气球哥还自曝自己太穷被离婚的往事。 谭警官想开导他,拿谢霆锋张柏芝两对的感情来劝他。 就问他认识不认识张柏芝,气球哥就说—— 认识认识! 不就是陈冠希 陈老师拍的那个么?

  还有一个头铁的,看到谭警官问他要驾照。 直接说人是假警察,还打了110报警。

  结果110一来,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了。

  还有葬爱家族顶着杀马特发型,现场给谭警官普及发型知识的。

  还有一个河南小哥前脚说自己腰马合一。

  然后直接一个跟头栽柏油路上的。

  还有这个没穿衣服的货车司机,直接拿个粉红色抱枕挡着。

  当谭警官问这个是不是喜羊羊时,还纠正说这个是美羊羊的。

  围观路人也会偶尔冒出一个醉汉,出来抢戏。

  最牛X的,还是接下来这群打广告的。 因为开了个只能用手按着才能启动的电动车。

  车后座还是拿木板钉起来的。

  可小哥没放过这个机会,说地板就要买他们家的,国产的贝斯特橱柜。 质量就是好。 这个车钉了这块板,两个人250斤坐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还有这个卖苏打水的。 说喝了包治百病,还死活要送谭警官几瓶。

  乍看之下,谭警官每次都会被人带得离题十万里。 偶尔还有戏精附体,或者唱几个歌的。 不过,沙雕只是表象。 一个本来应该义正言辞的警察,突然用这么一种接地气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而且,编导们也不会回避一些他被误解、被强词夺理、被粉丝围观的内容。 他就像一个倾听者,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耐心地听那些违法者讲完自己的,甚至陪着他们继续表演,最后再切回到严肃的交通违法问题上来。 这样的教育和接受过程,反而会让他们印象深刻。

  其实好多法规,不是大家不爱听。 而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法,去输送给真正需要它的人。 《谭谈交通》,就会让大家在看相声小品一样的氛围中,把这些规章制度,给记在了脑海里。 同时,也会担心自己可能上了这档知名的节目,被大家取笑。 因此,对交通法规,有所忌惮。 派爷希望,下一个十二年,能看到更多的谭警官,在全国的大街上,跟人聊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谭谈交通》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